书城管理有产者启示录
26379000000024

第24章 资本“魔术”(1)

李海仓素有资本运营魔术师的称号。

1999年10月,海鑫公司开始建设规模更加宏大的三期工程。2001年7月,三期工程第一阶段目标提前实现,1080立方米高炉、80吨转炉全面建成投产。到2001年底,海鑫公司的总资产已经达到30亿元,年销售收入29.6亿元,年创利税4.5亿元,成为全国工业企业500强之一。2002年,也就是在李海仓遇害前一年,海鑫集团又设立了鑫光水泥有限公司,黄河引水工程、海鑫苑工程也已基本完工,110KV变电站、90吨转炉、200平方米烧结、1380立方米高炉先后建成投产并交付使用,70万吨高线工程、80万吨螺纹钢工程也即将完工。

当人们面对一个小镇上的现代化钢城时,无不为之惊叹。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个不解之谜。李海仓有什么背景吗?没有。李海仓有什么不义之财吗?没有。那他凭什么用10年的时间,就使资本急速膨胀,搞成一个人们想都不敢想的“钢铁长城”?当人们破解不了的时候,只好送给他一个“魔术师”的称号。

魔术师,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变戏法”。中国有句老话:戏法灵不灵,全靠毯子蒙。一个“蒙”字,说出了变戏法的本质:隐瞒事实。把真相掩盖起来,变幻莫测,让人无法分辨。

而李海仓的“魔术”,没有什么毯子,全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完成的。那物体也不是“变幻莫测”,也不是让人“无法分辨”。但是否有什么奥秘?如果有,那也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奥秘”。至于海鑫的资金链是如何“运作”的,在很多人看来是破解“魔术师”——李海仓“魔术”的关键所在。

“超越极限”理论

截至2003年末,海鑫钢铁公司资产总额为40.36亿元,负债总额16.0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39.28%。这样一个负债率,在很多行家看来是良性的。

很多人认为,李海仓是一个善于用钱的“玩钱高手”。

整个海鑫钢铁集团发展过程及其资本积累、资产不断扩充的历史资料显示:海鑫公司从1987年创办以来,到2003年初,在建项目及建成投产后的项目,实现了用15年时间、总资产翻14番、增长12500倍、利税增长13000倍的经营业绩。

2003年2月21日,我从山西省工商银行对海鑫钢铁公司的调查报告中得到了如下数字:截至2002年末,海鑫钢铁公司资产总额为40.36亿元,其中流动资产为15.63亿元,固定资产21.77亿元,负债总额16.06亿元,其中流动负债10.27亿元,长期负债5.7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39.28%,流动比率152.2%,速动比率101.2%。2002年全年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4.28亿元,实现净利润4.13亿元。公司产销率连续三年达99%,资金回收率为103%。

海鑫钢铁公司为什么在规模高速扩张的同时,还保持着利润的最大化?不少人认为,海鑫的资产质量,是研究海鑫发展的关键所在。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企业在规模高速扩张的同时,很难保持利润最大化,即十分优良的资产质量。但李海仓在运作企业的过程中,有一个“超越极限”的理论。李海仓生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是用我们所说的资本运营来解释他的“超越极限”的。

在李海仓看来,我国工商企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由生产产值转化为生产剩余;第二阶段是企业由单一的生产者转化为生产经营者;第三阶段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层次——资本运营。美国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40%,美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用钱来赚钱。“用钱来赚钱”就是贯穿李海仓整个经营思路的经营之道。

在李海仓看来,资本运营有三种最佳方式,第一种为上市;第二种为资本扩展,如兼并、收购、租赁、承包;第三种是把有限的存量资本无限地去发挥它,或者说是以最大限度实现增值目标为目的。

“胡雪岩不是最好的”

从对海鑫集团的整个资本运作情况的调查来看,李海仓深受中国传统经营之道的影响。他总挂在嘴边的是胡雪岩的“茶壶理论”,即8个茶壶7个盖,并且每个茶壶的温度不会降一点。但在李海仓看来,胡雪岩不是最好的,真正好的经营,应该是8个茶壶6个盖。海鑫资本运营的“秘密”,是在预期收入上大做文章。

我在调查中了解到,海鑫的“预期收益”,就是当年及今后两三年的利润和提留。也就是预提留,即李海仓的脑子里早就知道了今年、明年、后年自己应该有多少钱。从海鑫资产形成的过程来看,在有2000万元资产的时候,李海仓想上的是8400万的固定资产项目,连流资需要1.5亿;在资产有2亿的时候,他就敢上4个亿的项目,炼铁、炼钢、轧钢;在有10亿资产的时候,上13个亿的项目;在有20个亿时,就上22亿的项目。这就需要在预期收益上做文章。

李海仓的茶壶理论的实质,就是把手中的钱用好用活。他曾举过一个例子。把1000万元存在银行里,根据现在的利息,存10年,增加不到300万,如果把资本运营做好,这1000万不要说一年翻一番,就算两年翻一番,就是2000万,再两年翻一番,那就是4000万。

信誉就是金钱

李海仓资金运作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自我资金,至今他和创业初期的伙伴都没有分过一分钱的红利,全部投入到新的项目中,第二是合作资金,第三是银行贷款。而资金运作的最好保证是他的诚实守信的人性、先人后己的品格,这在我们采访中,无论是哪个合作方对此都是异口同声。这种信任,使得他在发展的每一步关键阶段都能得到方方面面的支持,得到资金,而李海仓的承诺从来都是一一兑现,大多是超过合作者的预期。在我们采访的每一家银行,对海鑫的诚信赞赏几乎众口一词。在企业规模做大之后,李海仓对每一家银行的每一笔贷款都是按期本息足额予以返还。如海鑫集团公司是省工商银行AA+信用单位,是现在各银行竞争的优质客户。各个银行所进行的各种审查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评价。

在我们采访当天,中国银行闻喜支行举行公开仪式,贷款给海鑫集团7000万元。

现在海鑫集团公司银行贷款14.5亿元,负债率40%以下。

海鑫集团总会计师孟景忠深有感触地说:信誉就是金钱,信誉提高了资金使用率。他介绍:老板的高明之处就是能把一个钱变成两个钱、三个钱,而且还保证低风险,更不让利润资金出现空转,使资金利用率最大化。最大限度地增值有限的存量资金,特别是在预期收益上做足文章是海鑫神话资金运作的核心。

1999年,海鑫决定上1080立方米高炉、90吨转炉及其配套的200平方米烧结机、60万吨机焦,总投资需要12.8亿元。而海鑫的总资产只有11亿元,能够动用的资金3亿元。李海仓一方面保证企业生产的高效益运转,为新项目最大限度地保证建设资金;另一方面对新项目从产、供、销、运每一个环节仔细运算,把预期收益算准算好,并想方设法使之资本化,用明年,乃至后年的钱办自己的事,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这样通过存量拿一点,合作引一点,银行贷一点,建筑质保金缓一点等途径解决了问题。孟景忠说,海鑫几年来都坚持当年利润当年用,当年产生新的效益。

中国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原行长陈汝银介绍说,李海仓遇害前一个月,还和他谈过要在福建宁德建一个200万吨的炼钢厂,成本每吨可以降低100元,投资120亿元。这对省工商行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字。海仓轻松地回答说:资金没有问题,有很多人争着贷款给他。陈汝银猜测是为海鑫经销矿石的一些香港老板,他们对李海仓的经营能力和诚信非常放心。

成本:全世界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