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各种材料的整理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人们为什么如此关心李海仓遇害事件?现将那时的整理结果述后:
富人:主流人群还是边缘人群
南方网的评论提出,富人出事成为近期关注率最高的经济问题之一,而李海仓这样被官方认同的富豪的遇难,也引起了众多的怀疑和讨论。富人阶层正遭受全方位的质问,不被主流社会认同,富人将沦为边缘人群?
评论说,李海仓遇难震惊全国,据统计,各媒体发布的消息已达5000多条,在某著名网站上,有关“事件”的跟帖竟达数百页之多,可见关注度之高。作为新当选的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李海仓显然属于官方认可的人物,但是,舆论并不完全这么看,很多人认为李海仓之死是富人噩梦的继续——
一个富人阶层刚刚在中国出现,便受到了全方位的质问,从富人们财富来源是黑是白,到财富膨胀过程中的权钱交易黑幕,再到富人是否有起码的社会责任和守法意识。“财富品质”成为当前最热门的话题。
富人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尽管有人认为,这些都是个案,不能真实反映富人生存状态,但有资料表明,近年来,已经有近1/6的富豪从“光环”中淡出。严重的是,富人的心态和日常生活都变得不再平和,而不富裕的社会主体人群对富人的质疑和敌对情绪也更加强烈。富人与主流社会之间的距离与隔阂正在拉大。
动辄上亿、上十亿、上百亿的财富,给中国百姓带来的震撼,足以摧毁原有的价值体系,巨大落差给人们带来羡慕、向往、嫉妒、不平乃至仇视。围绕着富人的大讨论大多是“打土豪分田地”式的情绪宣泄。
对富人恐吓、威胁、敲诈、绑架、杀害的事件也屡有发生。一时间,“关爱富人”的呼声高起来。
文章指出,许多专家和公众都认为,公众对富人普遍的仇视,是由于日渐拉大的贫富差异导致的。清华大学李强教授从80年代即开始研究中国贫富差别问题,较早提出了中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进入了分配不公平区问。
尊重财富创造者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的评论说,一直以来,关于社会各阶层生存状态的讨论,往往是各自循着一条线独立进行。有人呼吁要消除对富有阶层财富创造、积累的误读,给财富创造社会公平;有人呼吁要给民工等弱势阶层以深切的人文关怀,给贫困人群以社会公正。现实远不如人们想像的那样简单。其实,如何善待财富以及财富的创造者,如何保护贫困者基本权利及生存空间,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无论是从社会的还是从经济的角度,我们可能都无法将它们截然分开。
任何一个社会,对于财富的心态都是非常复杂的,财富创造的追求在给社会发展带来极大推动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许多问题。有人得益于创富时代不断增加的就业机会、高涨的工资奖金以及更多的从业选择,也有人被不断的技术进步与资本的迅速扩张挤压到社会边缘。在这个时候,一部人要求进一步追逐财富的权利不受限制的公平,另一部分人则要求拥有在财富扩张之下生存权利不受侵犯的公正。对这两种要求,忽视任何一方都可能带来消极影响。
评论说,民营企业家李海仓的逝世去让人们重新感喟社会的“仇富”心理,媒体也再次呼吁人们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但是,我们需要正视的是,正确的财富观的树立一方面基于尊重财富的制度激励与引导,另一方面也根植在对贫困者社会公正的保障中,纯洁“财富品质”,让财富能够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
富人关怀不必泛化
江南时报评论,一段时间来,对富人“原罪”的谅解,对社会“仇富”心态的争辩,对富人进入政治高层的欢呼,无不体现了“富人关怀”的存在。“富人关怀”与“穷人关怀”的并存,真正体现了社会的公正平等,闪现出这个社会整体向上的光芒。然而,当前的“富人关怀”已经出现泛化的倾向,李海仓被害事件所引发的关于富人生存环境的讨论,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种泛化的存在。
文章认为,媒体将李海仓被杀事件上升到了事关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的高度。首先,我不知道这一具有太多偶然性的“个案”到底有多大的普遍意义,李的被杀能否代表富人们普遍面临着这种威胁?其次,穷人的生存环境与富人的生存环境相比,到底谁更迫切地需要关注?不想举什么例子,也不必举什么例子。“富人的生存环境”作为一个问题,显然是一个伪问题,只能看作一段时间来有关富人问题讨论的惯性使然。以“富人关怀”的名义出现,则是典型的“富人关怀”泛化。而泛化的结果,一方面造成真正“富人关怀”的焦点虚化,使社会民众的目光散落在并不需要关怀的地方,从而最终导致“富人关怀”的落空,有损先富阶层的利益。另一方面,由于比较效应的作用,“富人关怀”的泛化势必导致“穷人关怀”的弱化,造成舆论失衡,进而引起社会心态失衡,最终害了整个社会的公平公正。
仇富心态
由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主办的《民营经济内参》,在2月14日针对第二种观点谈了“本刊观点”:
文章说,李海仓遇害案引起的关注之广泛是值得品味的。事实上,尽管不少评论认为,人们对此案的关注更多的是从新闻角度出发的,因为李是一个富豪,又是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事件本身具有新闻性。人们认为,这当然是李海仓遇害案受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却不是全部的原因。如果我们对所有的媒体评论,包括网上的评论做一个分析,就会发现,其实更多的人关注的是两个问题:一是民营企业家的财富品质问题;二是社会对待富人的心态问题。
文章说,网上有大量的网友评论是有一种为富不仁的情绪的,这一点非常清楚。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李海仓遇害的确是一个个案,但其中折射出的社会心态却是不可忽视的。首先,民营企业家确实有一个生存环境的问题,这个问题是现实存在的,他们的生存环境是不宽松的。
否认这一点,恐怕无助于我们为企业家创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的生存环境。其次民间的仇富思想和心理确实是存在的,尽管这种心理的产生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但这种心理如果积蓄起来,可产生的破坏也是惊人的。很多人说,目前日益拉大的贫富差距是仇富心理产生的根源,但是我们必须说明,富人并不是贫富差距的根源。而且,一般看来,公众所仇的“富”,在很大程度上不是那些合法致富的民营企业家,更多的是利用制度转轨,靠权力完成自已的资本积累的那一部分人。换句话说,不是仇视财富本身,而是仇视财富攫取的不正当性和掠夺性。这和有些民营企业家在制度夹缝中的财富创造是不一样的,尽管这中间同样有一些说不得的故事。这一点也要说清楚。但是很显然,要公众相信企业家的财富来源是干净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中,对“您认为在社会上的富人中,有多少通过正当手段致富”的问题,仅有5.3%的人回答“有很多”。这应该很能说明问题。
在全社会这样一个舆论氛围下,2月19日《中华工商时报》在一版发表本报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和评价先富阶层》。应该说这是对当时社会整体心态的另一种特殊的“说明”。
正确认识和评价先富阶层
本报评论员文夫
去年以来,社会各界把目光投向了先富起来的一批人,人们从大众传媒上看到较多的是查税风波、老板外逃、富豪落马等等。前不久,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家、山西海鑫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海仓不幸遇害,这一偶然事件引起成千上万网民对先富阶层的种种猜测和议论。如何看待私营企业主,如何看待先富阶层,不知不觉地成了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
昨日在京公布的第五次中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结果,为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私营企业主,正确认识和评价先富阶层提供了有力的实证。这项调查是由****中央******、全国工商联和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联合组织,于2002年4月至7月进行的,调查对象的区域范围包括了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调查显示,私营企业主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一支建设力量,正在健康成长。首先,私企业主队伍是一支富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生力军。被调查的业主大都“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他们在改革大潮中响应党的号召,不捧铁饭碗,不吃“皇粮”,艰苦创业,创造财富,提供税收,解决就业。从总体上看,他们开业经营时的资金来源,主要不是靠银行贷款,也不是遗产继承,而是靠在法律许可的经营范围之内做小生意、开小作坊,或农业生产的积累,或靠民间借贷。
本次调查还显示,私营企业从业人员2001年底比1999年增长34%,90.6%的私企吸纳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被调查企业的销售额、纳税额、交费额和税后净利润等4个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4.02%、24.65%、22.74%和19.50%。4个指标中增长最快的是纳税额,远高于利润增长率,这充分说明近年来私企业主纳税意识普遍增强。大多数业主已经认识到,要做无愧于时代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必须努力做到建立以诚信为基础的企业文化,积极纳税,努力发展生产,善待员工,帮助政府解决就业困难和多做公益事业,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调查结果表明,正确认识和评价先富起来的私营企业主,毫无疑问地要看这个新的社会阶层的主体和主流,这是我们观察事物或者看问题的关键所在。数据分析显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财产来源于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始积累有根本的区别;他们在不断增加财产的同时,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做出了贡献。当然,我们并不讳言先富阶层中,确有有愧于建设者称号的人和事,但这只是极少数。
我们的结论:正确认识和评价私营企业主,正确认识和评价先富阶层,对于让更多的人尽快富起来,对于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对于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