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有产者启示录
26379000000040

第40章 经济学家说话(2)

那么这样的事情该由谁来办呢?需要像李海仓这样的民营企业家来办,不靠国家的投入,利用新的机制,引进新的引资办法。民营企业必须自己去找钱、借钱,用各种融资手段做大企业,在沿海地区布几个大点,把上游的钢厂逐步淘汰掉。当然这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完成的,也可能10年,也可能20年。总之,这样可以提高中国钢铁行业的总体竞争力。而且,减少污染。李海仓的钢厂几乎是一尘不染,工人在里面工作的环境很好。因此说,李海仓的去世对中国钢铁行业是一个重大损失。李海仓已经开始做了,已经开始在福建投资建厂,准备投资1130多个亿。

财富与有产者

张志勇:李海仓遇害事件,暴露了很多社会问题,尤其人们对财富和有产者抱着一种仇视的态度,我感到,这些东西已远远超过事件本身,它既反应了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同时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将带来预想不到的影响,不知你是否同意我们的判断?

钟朋荣:我赞成你们工商时报的这一基本判断。

张志勇:你对李海仓这个人怎么看?

钟朋荣:我和李海仓本人有过深入的交谈,李海仓是一个相当有理想的中国民营企业家,他出身是农民,但他早已不是一个农民企业家,如果把他还定位是一个农民的话,那就无法理解李海仓所做的一切。李海仓这个人想的不光是把企业做大,同时他还有很多使命感和责任感,他对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有很深刻的思想,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对世界钢铁行业的状况、发展及未来都了如指掌,尤其是对一些数字的掌握,可称得上是专家级的。

李海仓的为人在当地有口皆碑,无论是他的合作伙伴,还是政府官员以及当地的百姓,我听到的对他的评价很高。李海仓的商德非常好,人品非常好,人也非常厚道,这是公认的。这也是李海仓能把海鑫集团做好、做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个优秀的企业背后总有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很多人以为企业家是北大、清华毕业的,其实中国优秀的企业家是在市场中磨炼出来的。一个企业和一个企业家本身就是一个相互循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产生一个企业,这个企业本身就是企业家的产品、作品;而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本身也促进这个企业家的不断成长,无论他的管理水平、理论水平、人格修养,都不断成长,一个企业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企业家人格修炼的过程。因此,一个企业的失败是其企业家人格的失败。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都有一个人格修养相对比较成功的老板。现在在中国办企业,这个老板要经历一个由产品领袖到精神领袖的转变,开始是因为他是老板,后来就应该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比如松下。

一个好的企业后面一定有个好的领导者,但一个好的领导者不一定就能有一个好的企业,这是事物的两个方面,这是我们必须认识清楚的。运城、闻喜能产生李海仓,是内外部结合的产物,李海仓、海鑫是环境的产物,像沙漠里的绿洲一样。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与否,不在物,而在人,中西部地区最稀缺的资源是企业家资源,因此中西部地区要想发展经济,就必须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优秀的企业家。

张志勇:作为经济学家,你怎样看待财富和有产者?

钟朋荣:我很赞成艾丰先生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阐述的一个判断,那就是“两恨”文化,即恨能人、恨富人。李海仓死后,一些人对李海仓的猜疑和无中生有,就是“两恨文化”的反映。

如果李海仓真的是资不抵债,那也并不说明他的钢厂不好,不能说明他的企业运行质量不好,他是实实在在地做事。海鑫的产品质量好,企业的经济效益好,这都是事实。银行的贷款,其关键是看他干什么去了。至于纳税,企业要充分地用好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寻求快速发展,这是无可厚非的。合理的避税不是逃税、不是偷税,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游戏规则。

在这个里面,有两个深层次的问题,中国的老百姓要用开阔的心胸看待富人,不要用狭隘的眼光来看待富人。4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为中国有产者正名》。这篇文章的观点是我长期以来坚持的,仅仅是从所有制角度观察、划分、判断财产,这样的两分法把中国财产分为公有财产、私有财产。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是公有好,私有不好。这样,几十年来一个基本的行为就是尽可能把私有划给公有。我的研究结果是我们的财产应该是4分法,而不是两分法。不应该仅仅从所有制角度来观察财产、判断财产,而是应该进一步从财产的客观使用或者最终归属来作出财产的划分,这样我们的财产应该分为4块,就是公有公用、公有私用、私有公用、私有私用。

公有财产分为两块,一是公有公用,一是公有私用。私有财产只有他的家人吃了、花了才叫私有私用,如果说他的财产永远不会为家人吃掉、花掉,这种财产就叫做私有公用。法律上、客观上财产归他私有,但是客观上是大家共同拥有,李海仓的财产就是这样的。

所以无论这些财产是他的、还是不是他的,在我眼里都是一样的。

私有公用财产比一般的公有财产都好。经济学角度上看,是他的,不是他的,也是当作他的亲生儿子在管。所以后来我提出了两个口号:一是不求归谁所有,但求为谁所用。二是你要私有公用,不要公有私用。如果中国有了1万个李海仓、1万个李嘉诚,那么中国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像李海仓这样的人、刘永好这样的人,就是高档次的雷锋。中国社会不仅需要一般的雷锋,更加需要高档次的雷锋。高档次的雷锋因为他财产很多,消费很少。我这么说不是为富人辩护,我要强调的是老百姓不要把我们的视线放在他有多少财产上,而要放在他消费了多少财产。中国对有产者的看法不解决,对私有财产的问题不解决,就无法解决剩下的问题。我们要把这个问题看透。中国社会还不认识这种高档次的雷锋。这个是根子,光修改宪法也是无用的。

仇富心态,这种病如果不治好,还会以种种其它形式表现出来。上个世纪,80年代的革命是灭私,国家99.9%的财产都成为了公有财产。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前者是高级形态、后者是低级形态,但是后来发现这样方式的企业总是亏损,现在提出如何改革的问题。搞现代企业制度,它的实质有四点:一、股权分散;二、两权分离,把小孩交给阿姨养,不要自己养;第三是独立董事;第四是股票期权,把别人的小孩当作自己的小孩养。20年的改革,说到底就是对有产者的承认,这是我们党的伟大之处。

张志勇:应该说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还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股份制企业,还是沿袭着家族企业的制度,你对这一问题怎么看?

钟朋荣:我认为家族企业是最有优势的制度。海鑫集团是一种被放大的家族企业,企业体制上、制度上有很大的优势。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一个企业的成功,是战略、管理的成功,是人格的成功。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格修养有多大,这个企业就可以做多大,就可以创造多大的财富,就可以驾驭多大的资产。为了中国钢铁行业未来的发展要有一个样板,我不希望看到由于李海仓的去世而在福建的投资就夭折,我更不想听到由于李海仓不在,他留下的资产也不在了,全社会要支持、关爱海鑫集团的发展,从帐面上看是李海仓的资产,但从资本的社会化来看,海鑫的财产是全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