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策划经典案例:崔秀芝专辑
26381400000062

第62章 编后(关于秘笈)

几乎每个武侠故事里,都会有一本“武功秘笈”。而且为了独占这本秘笈,名正派与邪派之问,正道英雄与邪道恶魔之间,一定会展开生死搏杀,甚至世代恩怨。

当然,这是金大侠他们讲的故事,“秘笈”是必不可少的药引子。有幸编辑着崔老师的案例集,竟会生出这样的感觉:这也是本“武功秘笈”,是关于策划与策划人的秘笈。

之所以有这样的错觉,是因为每日沉静在各式的故事、情节、悬念中,感受到他们着实有诸多相同之处。

苘先,同样是集毕生功力所著,数十年亲历与参悟所得的“心经”。所不删的是.大多“武林秘笈”是世代家传,绝不外露,看的比性命还重;而崔老师的则于坦然之中写出,供同事者、同好者共同琢磨与探究之用,丝毫没有隐藏独霸之念。同为秘笈,此所渭境界之大不同。

其次,看罢崔老师的案例,感觉非常的平实,而且非常实用。从策划原由、理性、思路,乃至操作过程、心得等,都合盘托出,决无保留,具有绝对的“实用价值”。就像依照秘笈,指点经络指导气息直到任督二脉皆通,绝对具有可!学习性与可操作性,甚至连“段公子”也可以按图学到粼波微步。我想,这可能是这本书‘j其他专著的最根本的区别。

借着编持,常常有幸与崔老师能深入研讨,每次感觉都非常震撼。与崔老帅交流,你能感到她的具有穿透力、感染力的热诚。就像她书中的案例,儿乎每个都是,“关注老区”或“制止搭售”,都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身影,这种热溅,除去她党报记者的正义之外,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对生命的热情和追求。在我们的沟通中,也总是能感觉到很多超前于那个时代(或时段)的意识与思想,许多超乎她年龄局限的新知识、新理念,这些让我们汗颜自己的浅薄、满足与安逸;她给人的感觉就像始终是精力充沛、笑迎挑战,而且游刃有余。这种热情,会让她有着许多“义举”,会让很多被她帮助的人终生感激,也让她在“策划”这~一体力与脑力都很残酷的行业巾.始终能够领跑。

崔老师的平易近人,给每个自称学生的人以非常的感受。原本很奇怪策划界都乐于称呼她“大姐”,其实按辈分,按江湖规矩,那是大不敬。但接触以后,你就能理解这种平实,没有架子,一如她的策划技巧从不玄虚。看看几乎每个专家的点评(这些都是在国内如雷贯耳的大家),不约而同地都赞叹于她的招式的无奇与效果之神奇。我想,这就是最高境界的“无形胜有形”了,所谓“手中无剑”显出的才是真正的大家风范。

当然,每一个熟识崔老师的人,都会赞叹其思路的敏捷精巧与策划之立意高远。我想,只有集数十年对党和中央政策的心领神会,对国内经济文化的了然于胸,对企业管理心知肚明加上对那么多新知的潜心琢磨,才会现案例中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平淡之中见到神奇的效果。所以,手中虽无剑,但内力的深厚,算是真正的功力了,而且非一朝一夕可以练就,“眼高”在这里成为一种境界。也正如此,才更理解崔老师一贯提倡的“宏观着眼,微观人手”的平凡与不平凡,也可以理解书中那么多名家赞叹的“国内无出其右”的由衷。

曾有人不解崔老师,说把策划的秘诀都合盘托出,“窗户纸”都捅破了,“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怎么办?崔老师只是笑笑而已。看完这本案例,我才恍然:策划贵在创新,决不是“捅窗户纸”那么简单,现在已经是一门很深刻的学问;况且,窗户纸也不是那么好捅破的,即使捅破了,也还需要同样很深刻的磨炼和悟性。最终,我猜测,如果真的大家都学会了,这对推动策划界的发展也是一种好事,崔老师的心里,一定只有欣慰。

读一本书,看懂一个人的内心境界,或者由此热爱了一个行业,或者用心学习了一项技巧,都可谓作者功莫大焉。编读此书.常有热血沸腾的时候,所以,才会感觉震撼与收获。在各类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崔老师的案例,历经二十多年磨砺仍然熠熠生辉,一定有它深刻的道理,也一定就是策划的精髓了。

所以,有幸能读到此书的朋友,不妨如我当初:你可以不看,但不能半途而废;你可以看不懂,但可以再看第二遍、第三遍,你会顿悟。

编者:文言

2006年4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