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决战世界元
26383000000020

第20章 初级世界元设计草案(1)

导读

全球化时代日益发展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不能一日没有通用的世界货币。在今天世界各国、各地区仍然使用各自的主权货币的条件下,如果不再以某个或某几个强势国家的主权货币充当世界货币,那么这种新的世界货币——“初级世界元”将怎样“凭空产生”(Creates currency out of nothing)呢?

既然没有现成可用的模式,就必须从基本概念上寻求突破,善用优化决策方法论,创新构建时势迫切需要的划时代“初级世界元”体系。

本章从理想国际通货的基本要求出发,借助购买力平价法建立定值基准,设计一种以各国本币提供信用保证,并经由反馈调整维持恒值特性的运行体制,据此提出一种可与各国各地区主权货币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超主权恒值国际货币方案。

购买力平价的启示

在一个约两百种主权货币交叉运行的全球经济体系中,世界通用货币必须有一个定值基准,即通常所说的固定的“锚”。这个锚既不应该是某种主权货币,也不再是金银贵金属。从货币的原始定义出发,这个锚的本来意义应该是货币的等价对象——具有足够代表性的一篮子商品,包括实物和服务。

这一篮子商品不仅代表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的初级商品,也不只限于凯恩斯方案里的寥寥30种而已,而应包涵足以完整反映社会总体购买力的广泛类目,并按适当的比重加权计值。

这个似乎极难实现的理想化要求,今天因为有了国际购买力平价指数的出现,以及电子信息科技的应用而产生了现实性和可行性。

1922年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提出购买力平价理论,并在《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一书中加以完整的阐述。该理论本质上是最基础的汇率决定理论。该理论从诞生起,便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今天不仅已经获得实际应用,还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卡塞尔认为,基于市场汇率进行的国家经济水平比较,其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市场汇率是建立在短期因素的基础上,经常受贸易限制的不对等性、外汇市场上的过度投机、长期资本流动和政府干预等因素的影响而失真,所以用市场汇率转化GDP往往不能如实反映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实际差距。

市场汇率难以准确反映不同国家货币购买力的真实比率的主要原因是:

1.市场汇率及其波动固然与货币购买力或物价水平有关,但主要受国际市场上货币购买力和物价水平的影响,而可能与各国的国内市场真实状况脱节。

2.市场汇率的形成与波动不仅受国际市场状况的影响,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各国经济政策和人们预期的影响。例如,在当今世界上,贸易壁垒和外汇限制比比皆是,特别是一些国家非贸易性官方汇率制度的存在,使得货币汇率与其实际购买力相去甚远。

3.国际上的经济往来并不限于商品交易,还包括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国际信贷、国际投资等资本交易。后者的状况对汇率的形成和波动也有很大影响,却不属于货币购买力的范畴。因此,汇率的形成只是部分地与货币购买力有关,无法准确地反映不同国家货币购买力的实际差别。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经常需要进行国家之间经济实力的国际比较。利用传统市场汇率法测算的比较结果越来越不能真实反映各国之间GDP的实际差距,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更加有效的方法。

从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开始,联合国统计司、世界银行、美国宾州大学等吸取了多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购买力平价计算方法。

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决定采用这种方法逐步开展国际问生产、收入的支出总量的比较,从而揭开了国际比较项目(International(20m-parison Program,IcP)的序幕。

国际比较项目采用购买力平价法,即在某一国家,通过调查收集资料,测算该国代表性商品(实物和服务)以本国货币表示的价格,对比基础国家(一般是美国)购买同样品种和数量商品的价格,求出不同国家货币购买力之间的真实比率,即货币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以取代传统的市场汇率,从而免受汇率扭曲的影响,实现国际比较的合理化。据此可以对各国的GDP进行修正,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上加以比较。

国际比较项目经历了由双边到多边,再到分区域比较(区域内多边比较,再联合成全球性比较)的发展过程,其研究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价格调查并以支出法计算的GDP为基础,测算不同国家货币购买力之间的真实比率(以PPP为货币转换系数),从而取代传统的市场汇率,把一国的GDP转换成以某一基准货币或国际货币表示的GDP。

为了通俗地说明购买力平价的概念,英国的《经济学人》杂志于1986年9月推出了一个“巨无霸指数”(Big Mac index)。

购买力平价的大前提为一价定律(Law of Ohe Pice):两种货币的汇率会自动调整至某个水平,使同样一篮子货物的两种货币价格相同。巨无霸指数的一篮子货品,就是麦当劳连锁快餐店售卖的一个大号汉堡包——巨无霸。选择巨无霸的原因是,巨无霸在许多国家均有供应,各地的制作规格相同,由当地麦当劳的经销商负责为材料议价。这些因素使该指数能有意义地比较各国货币的购买力。

巨无霸指数不是一个正式的经济指数,、只是用一种大家熟悉的商品来测量两种货币的汇率理论上是否合理。此后该杂志每年出版一次新的指数。该指数在英语国家里衍生了“汉堡包经济”(Elur·gernomics)一词。

两国巨无霸的购买力平价汇率的计算法,是用一个国家的巨无霸当地货币价格,除以另一个国家的巨无霸当地货币价格。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要是该商数比传统汇率低,就表示第一国货币的汇价被低估了;相反,要是商数比汇率高,则第一国货币的汇价被高估了。

该指标将各国麦当劳店的巨无霸销售价格进行了比较。假设一只巨无霸在美国的售价为$2.50(美元),在英国的售价为ā2.00(英镑),购买力平价汇率就是2.50/2.00=1.25。

如果按传统市场汇价,1英镑能买入1.82美元(或$l=ā0.55),则表示就两国巨无霸的售价而言,英镑兑美元的传统市场汇价被高估了(1.82—1.25)/1.25=45.6%。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以后的真实汇率将会向购买力平价汇率靠拢。

2004年1月,《经济学人》又推出了“中杯拿铁咖啡指数”(Tall Latte index),其计算原理同上,但以全球流行的星巴克咖啡取代了巨无霸。

用汉堡包测量购买力平价有其局限性。比方说,当地税收、商业竞争力及汉堡包材料的进口税不同;在许多国家,上麦当劳这样的国际快餐店用餐要比在当地餐馆贵,而且不同国家对巨无霸的需求也不一样,无法反映该国的整体经济状况。例如在美国,低收入的家庭可能会一周几次在麦当劳进餐,但在非洲乡村,低收入者可能从来就不去吃巨无霸。尽管如此,巨无霸指数仍然广为经济学家引述。

为了便于下文引出关于“初级世界元”的新概念,现在让我们再以麦当劳连锁快餐店的整体商品为例,说明一篮子多种商品的购买力平价方法。

假定麦当劳在各国销售的产品规格相同,具有充分可比性,然后在其中选出20种代表性产品,并按其销售水平,确定其公允的权重。比如说,将最普遍食用的巨无霸汉堡的权重设为1,可列出鱼柳堡的权重为0.53,海鲜沙拉为0.32,鸡块为0.26,炸薯条(中号)为3.8,咖啡(中号)为1.9,等等。

在某一个国家,购买这一篮子20种产品要用该国货币R元,可由下式算出:R=M1×Q1+M2×Q2+M3×Q3+……M20×Q20)=三Mi×Qi式中的M为某一种麦当劳产品的该国货币单价,Q是它的权重;i表示不同种类商品的序列,在本例中i为1,2,3……20。

如果R值在中国为220元人民币,在美国是40美元,则麦当劳的人民币对美元购买力平价汇率为220/40=5.5。

请注意,如果我们创设一种具有刚性定值基准的通用货币W元,定义每1个W元可以购买一个上述麦当劳篮子,而且这种购买力从此固定不变,成为刚性指标,那么上述篮子的某种货币价格,就等同于该货币与W元的购买力平价汇率。按上例,美元的购买力平价汇率等于40,人民币的购买力平价汇率等于220,人民币对美元购买力平价汇率为220/40=5.5。

各种货币的购买力变化时,例如通货膨胀率不等于l时,它们同W元的购买力平价汇率就要进行修正。

譬如说,我们假设现时与基期比较,美元通货膨胀率为6%。

假如基期的1个W元等于40美元,则现时将修正为:1W元=(1+6%)×40=42.4美元。

这就是说,基期时,用40美元可以换得1W元,买得到一个上述包括20种代表性产品的麦当劳篮子;现时则需用42.4美元换取1W元,买得到一个一模一样的麦当劳篮子。

这种具有刚性定值基准的通用货币w元,就是本文即将提出的“初级世界元”定值基准的新概念雏形,后文将有进一步说明。

2002年,世界银行建立了国际比较项目全球办公室,主持全球ICP业务,并相应地设立了一个专门提供技术咨询的机构,还在世界五大地区,即非洲、亚洲及太平洋、独联体、拉丁美洲和西亚设立了地区办公室。欧盟统计局和发达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lation and Developmen,OECD),则已将该项活动纳入到日常统计工作中,定期收集、测算和公布PPP统计数据,把国际比较的结果作为其国民核算统计资料的组成部分。大多数参加国设有国家统计办公室(National Coordinating Offices),负责该国IcP数据(国家统计、物价和工资等)的收集和评估,并输入数据库。

国际比较项目采用的分类方法,基本上以联合国等国际性统计组织共同制定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unts,SNA)为准,仅作局部调整,如将政府消费中用于居民健康、教育、文化服务和社会福利的部分转入居民最终消费中。商品和服务项目最终被分为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社会最终消费支出、同定资产总形成、流动资产增加和净出口等五个支出大类,再存每个支出大类中划分小类,共分163个类目。这些类目,包括了各国民众都需要的两千多种代表性商品(实物和服务)。

在确定这些代表性商品和服务项目及其权数时,既要遵循商品同一性、可比性和相同代表性的原则,又要考虑各国的消费习惯和结构。商品的同一性和可比性要求对比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规格、等级型号、包装、材料、设计及销售条件等应基本相同和可比,商品的代表性原则要求所调查的规格品在对比国家或地区之间都有较高的代表性。

然后进行调查、资料搜集等工作,测算全国的平均价格,用加权平均法求出各国货币在本国的实际购买力(真实币值),再按币值(而不是汇率)将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换算成美元数。

对于一些在某个国家无法收集到价格资料的品类,ICP测算规范容许以其他适当的相似品类替代计算。例如,“成套度假服务”(Package Holidays)可用交通、旅馆和餐厅服务等的购买力平价作为替代。

从1968年正式启动至今的三十多年来,IcP已成为遍及全球各地区的最大国际资料收集机构,参加国达到150国,包括欧元区和经合组织的43个国家,并完成了6个阶段的比较报告。

尽管购买力平价法还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但其理论框架和具体计算方法的科学性已基本获得国际统计界和经济学界的认可。

目前使用PPP法求得的GDP,要高于用市场汇率法换算为美元的GDP。这是因为市场汇率经常低估了欠发达国家的购买力。

2005年按PPP法计算的印度GDP在全球占的比重超过4%,而用市场汇率法时只有2%。作为对照,按市场汇率法计算的美国GDP占全球的28%,用PPP法时则降为23%。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稳定增长,因此吸引了国际组织和各国经济学家对中国的经济规模进行估算。1992年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劳伦斯·萨默斯声称,按PPP计算的中国经济的规模已高达美国的45%。1994年美国正式提出声明,认为中国不是发展中国家,使中国未能在关税和贸易总协定转变成为WTO之前入关。2002年世界银行公布,按PPP测算,中国的经济总量为5732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这些舆论促使中国意识到需要理解和研究国际比较的方法,以利正确估量经济指标,认清实际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