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决战世界元
26383000000024

第24章 初级世界元设计草案(5)

有史以来中外实践,特别是二十世纪以来,时人亲身经历的戏剧性世局急剧演变可为见证,凡社会发展进步有成者,莫不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中庸决策之道而得之,而走极端者多归于失败。

******有言:“孔子的中庸观念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

关于中庸原理,散见儒家论述,并不完全集中在子思传作的《中庸章句》。中庸之道的要旨大体上可从下面四句纲领性口诀中领会:“允执其中”,“过犹不及”,“和而不同”,“所贵者权”是也。现分别扼要作一说明,希望有助于“很好地解释一番”。

允执其中

中庸之道者,“用中为常道也”。《礼记》解释中庸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论语·尧日》称中庸要“允执其中”,道统之传,尧之所以授舜也。

所谓“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两端”是指矛盾对立的两极。只认识或者把握其中的任何一极,都将失诸片面,必须“叩其两端”,从两端中作出优化选择,即求中是也。这就是说,在一个命题涵盖范畴的极端情况之间,总可以找到一个“发而中节”、契合事物本质特征、整体效果最佳、各方接受程度最高、恰到好处的优化解答,这就是“中”。

一旦得“中”,即“致和”,或称“致中和”,与无线电学名词“调谐”同义;这里的“和”,亦即“和谐”或称“和合”。

“和者,天下之达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见“中者,天下之大本也”。《论语·雍也》乃有高度评价:“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

过犹不及

这个“中”的位置究竟该如何界定呢?

《论语·先进》中记载着孔子的相应答复:“过犹不及。”

中庸之道追求的中的确切位置,是优化选择决定的,坐落在过头和不及之间的“无过无不及”的临界位置。借用数学术语譬解,这个“中”并非意味变量在坐标区间的几何中点,不妨比拟为对非线性无约束多元函数寻求每个变量的偏导数等于零时对应的极值;无论左偏右离,都不如这个中位的效果最好。举个例子:从视觉调谐之美而论,一个方形体的短长边最佳比,不是零比一或是一比一(不是一条竖线或横线,也不是正方形),而是近似地等于0.618,即所谓黄金分割。

过头和不及是事物的两种极端化倾向,或者说两种错误倾向,孔子认:为都不足取。为政过严或太宽都不好,“宽猛相济,政是以和。”(《左传·昭公二十年》)制定政策,借用现代政治语言讲,就是偏左(激进)和偏右(保守)都要犯错误。孔子主张凡事有度,抑其过,引其不及,归中道也。改革开放伊始,******提出的“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就是这个道理。

孟子讲了一个关于经济政策上“过犹不及”的故事:周人白圭是个好心肠的经济学家,建议更改税制,把当时实行的“什一而税”降为“二十而取一”。孟轲指出,这种低税率适用于北方貉国那样五谷不生,唯黍(一种称为黄米的杂粮)生之,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餐,无百官有司的后进少数民族地区;如果行之于中国,不顾“器不足用”的后果,将造成“去人伦,无君子”,“不可以为国”的倒退恶果。白圭听了,明白了它的不可行性。孟轲以为,如果违背了体现中庸原则的尧舜之道,把税率降得偏低,就成了大貉小貉;反之,过于加重税收,则大桀小桀也(《孟子·告子章句下》)。可见经济政策上过头或不及的量变,会造成政权性质恶化的质变。

******说过:“‘过犹不及’是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是重要思想方法之一。一切哲学,一切思想,一切日常生活,都要做两条战线斗争,去肯定事物与概念的相对安定的质。”

和而不同

什么是人际关系范畴优化求“中”的根本途径?一言蔽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也。

“和”与“同”,在汉语中可以是同义词,但在这里是有区别的: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调谐状态,叫做“和”;只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不能充分正视,甚至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能谓之“同”。

“和而不同”要求常怀兼容精神,像拉丁文“宽容”一词“terare”的原意那样: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要能耐心、公正地容忍;或就是现代民主社会人们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我不赞成你的话,但是我要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和而不同”,是承认“不同”,尊重“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求中致和”,体现了经由多种因素特别是对立因素的斗争或变革(首重良性竞争)寻求统一或调谐的精神。推而论之,“和而不同”作为一项原则性共识,不仅是现代多元化民主政治的优化决策概念的必要前提,也是正确处理家庭成员、办公室同事关系以至集团、国家、民族纷争,追求全球化、世界主义以及天下大同理想必遵的金科玉律。

2003年12月lO日,中国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中,介绍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时说,“和而不同”是其中一个伟大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他认为,用“和而不同”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仅有利善待友邦,也有利国际社会化解矛盾。

所贵者权

情况在不断地变化。中庸之道要求通权达变,因时、因地、因体制宜行事,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富有灵活性、与时俱进的决策之道。

《大学章句》引用汤之盘铭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强调不断应变求新,不可稍怠也。接着引用《康诰》日:“作新民。”言鼓之舞之,振起其自新之民也。

孟轲有言:“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知孔子者,深矣。今天我们探讨货币之妙用,可以亚当·斯密则亚当·斯密,可以凯恩斯则凯恩斯,可以弗里德曼则弗里德曼,可以跨越创新则跨越创新,孔孟嘉许乎。

英国著名诗人雪莱写过一句貌似悖论的警句:“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所谓“中”,即中庸决策的答案,当然要随时间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贯彻中庸之道,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见机行事,前瞻开拓,灵活应用,不应拘泥于某种主义、教条而故步自封,不敢越雷池一步。执中而不知权变,犹“执一”也。孟轲称“执一”为“贼道”,举一而废百也。

“极高明而道中庸”也。筹建初级世界元,自当倚重中庸优化决策方法论。

本章主要参考资料

1、世界银行官方网站,The Worid Bank:Internati。nal Comparison Program}t11://web-worldbank.org/WBSITE/EXTERNAIJDATASTATISTICS/IC~’EXT/O,,menuPK:1973757~pagePK:62002243~piPK:62002387~theSitcPK:270065,00.html。

2、庞忠甲:《孔子密码——儒家学说的现代诠释》,中华书局(香港)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