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方圆做人成功做事
26383600000051

第51章 处事变通之学(7)

这件事很快传遍四方,人们都知道燕昭王敬重贤才,尊重人才,一些有真正本领的人,都先后聚集到燕国来。著名的军事家乐毅从魏国来到燕国,善于带兵打仗的剧辛从赵国来到燕国,精通天文地理的阴阳家邹衍从齐国来到燕国……这样许多豪士云集燕国。28年后,燕国果真殷实富强,以乐毅为统帅的四国合纵军长驱直入齐国,为先王雪耻。

网罗人才需要有足够的吸引力,卑躬屈节地侍奉贤者当然是一种手段,但利用人才之间的攀比和竞争心理,造就有利于人才生存,人尽其才的有利条件,更可以吸引大批人才不请自来,造成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的良性循环。郭隗也许说不上大才,可连郭隗也被燕王如此器重,更何况大才。敬重郭隗只是一种号召、一种榜样、一种象征,它必然产生强烈的社会效应,促使信息迅速传播,给人才的心理产生有效震动。这比君王屈尊下士,一个一个地前往访求对人才的影响更广泛、更强烈。

现代的企业家中,在招募人才时,应该说也有从这历史故事中受到启示者,珠海市重赏科技人员就是一例。

珠海市1992年3月重奖科技人员的冲击波在全国引起了轰动。

3月9日,珠海市召开了1992年度科技进步突出贡献奖励大会。会上,荣获特等奖的迟斌元、沈定兴、徐庆中3人分别被奖励奥迪牌小轿车一辆、三室一厅住房一套和巨额奖金。

这些获奖项目,是经过奖励委员会严格评审定出的,都是技术较为先进,为国家创造了巨额财富的项目。

如珠海特区生化制药厂厂长,高级工程师迟斌元以其研制的特效止血药品“凝血酶”获得特等奖,在他领导下的生化制药厂,在短短两年间,就以一流的技术开发出一流的产品,并创造了一流的效益。1991年,这家仅有50人的企业完成了3000多万元产值,人均创税利达12万元。因此迟斌元除获奖小汽车一辆、住房一套外,还获得26184元奖金,奖品总值近百万元。

港台和内地有些科技人士对珠海的做法表示不解,认为像“止血酶”之类的项目并非尖端科技,并不值得如此重奖。但珠海市政府却认为,他们评出的项目,都属于科技含量高的项目,都能为国家创造巨额财富,重奖他们,就可以使珠海在全国树起一面重用科技人才的旗帜,使人们看到搞科技也可以成为“百万富翁”,那么更尖端更先进的项目自然也能在珠海落户。

现在看起来,珠海市以百万元重奖科技人员的“尊贤致任”之举已达到预期的目的。珠海市科技部门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收到海外留学人员来信200多封,其中不少要求到珠海工作和定居;国内也先后有100多人次带着30多个高科技项目来洽谈,一时间珠海呈现出一股科技潮。

1992年10月份,珠海市又准备购买一批房屋与小汽车作为次年奖励之用,这种重奖今后还将每年进行一次。《羊城晚报》10月23日在头版头条以《珠海市重奖文章续笔有神》为题,对珠海这一做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四)重视人才,重金礼聘

秦始皇的著名宰相李斯在回顾秦国发迹史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在秦穆公的时候,从西边的戎人那里得到了由余,从东边的宛地得到了百里奚,从宋国接来了蹇叔,从晋国迎来了邳豹、公孙枝,这些人都不是秦国人,而穆公能够信用他们,兼并了20个国家,称霸于西方。”的确,在秦穆公图霸的活动中,广招人才,任用贤能,是其极富特色的谋略。

秦穆公招百里奚和蹇叔还有一段生动的故事。

百里奚是虞国人,家境很贫苦,到了中年的时候才外出谋事。他先到齐国游说,可是没有人用他,常常苦到靠讨饭度日。后来,他到了宋国,遇见隐居僻壤的蹇叔,两人很是投机,成为至交。他们一起来到王室帮王子颓养了一段时间的牛,后见王室纷乱,便离开了王室,回到故乡。晋国灭虞后,百里奚成了晋国的俘虏,后被晋献公作为女儿的陪嫁奴隶送往秦国。

在往秦途中,百里奚逃到楚国的宛地,靠养牛看马为生。秦穆公发现晋国送来的陪嫁奴隶中少了百里奚,追问中,得知他是一个有才德的老人,正在楚国放养牛马。穆公想,如果向楚人说明百里奚的才德,这样楚人肯定不会放人。于是,穆公指使大臣向楚人只说百里奚是一个在逃的老奴隶,以当时一个奴隶的身价(5张羊皮)赎回百里奚。当百里奚到了秦境后,秦穆公便热情地接待他。并在宫中同百里奚谈了三天三夜,更觉得他是治国之才,便把国家大事交给他管。百里奚推荐蹇叔,说蹇叔是一个很有政治远见的人。于是,秦穆公用隆重的礼节请来蹇叔,叫他做上大夫。蹇叔和百里奚成了秦穆公的左、右宰相。

秦穆公还任用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和白乙丙为秦国的大将,帮助秦穆公训练军队,振兴武备。晋国人邳豹、公孙枝及后来戎人的使节由余,这些不同国别、不同出身的有才能的人,也纷纷为秦穆公所重用。在秦穆公称霸的活动中,百里奚等将想起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这样说,秦穆公的霸业,正是从全方位招贤用贤开始的。

人才问题,历来是成就大业者重视的问题。《孙子兵法》云:“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胜,辅隙则国必弱。”也就是说,将帅是国君的助手,如果辅佐周到,国家就会强盛;如果辅佐疏忽,国家就会衰弱。然而,用人之道各有不同。秦穆公不分国籍、不分出身、不分老幼,全方位地招揽人才,任用贤能,可以说是用人之道高人一筹。这也是秦国能称霸西部的重要原因。

“全方位招贤”也是商战取胜的重要谋略。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经济之所以发达,与他们的广用人才分不开。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后采用重金礼聘政策,以年俸1.5万到4万美元招募科学家,加之美国当时已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结果,其他国家的许多科学家都纷纷聚集美国,这对美国经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全方位的网罗人才,也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关键之一。山东有个南李屋村,他们成立的“南里”公司,在用人策略上就与其他村办企业不同。别人是“借脑袋生财”,人才不过是高级“借用品”,始终处于配角和从属地位;而他们则是“搭一个戏台,让人才唱主角”。

“南里”公司聚拢人才的方式也是多渠道、全方位的。具体说就是:第一,发挥优势就地“挖”。他们从毗邻的胜利油田这一人才密集型企业聘来高级工程师、工程师、会计师、律师和技师等,还聘用了不少离退休技术人才,有30人由油田职工变成了南里公司员工;第二,根据需要外地“引”。他们先后从山东、北京、湖南、辽宁等地引进化验、电器、化工、外语、贸易和管理等人才近40名;第三,瞄准学校登门“求”。他们先后从大专院校物色到14名毕业生。都通过正常渠道来到“南里”;第四,厂校挂钩主动“训”。他们与清华大学铸造教研室建立起项目协作关系,先后派4批技术人员前往进修培训。此外,南里公司还把招募人才的触角伸向海外,招来外国专业人才加盟其在外的办事机构。

各方人才的引进,使南里公司的事业迅速发展。1992年6月成立“南里”威远公司,投资739万元,在威海经营房地产开发业务,仅半年时间就增值到1164万元。同时成立的“南里”青岛公司,是由大学生组成的“学生军团”,他们利用青岛的旅游优势,与台商、港商合作开办“三和”文化娱乐公司,一次购买20部“拉达”轿车搞出租服务,经营十分红火。现在,南里集团已经走出了渤海湾,走向太平洋,走向了世界。

(五)广结善缘,必得好报

孟尝君以养士而闻名。一次,他的门人冯到孟尝君封地(薛地)收债,他收了能还者的债契,不能偿还者,一一验证了契卷后,出人意料的大声宣布:“所有债务全部免除。”随着一阵青烟,契卷被付之一炬。

这是春秋时冯以门客的身分,为孟尝君“举义”的一个场面。冯此举,并非全是为了民生之苦,而是富有远见的为孟尝君留取资本,后来的事实验证了此点。

齐国新王即位,孟尝君失宠,由国都被逐往薜地。孟尝君凄惶茫然之时,见封地的百姓们成群结队到百里之外的大路上跪迎他。

在薜地,孟尝君受到了拥戴使齐王震惊,齐王因此向孟尝君道歉。一年后,居然答应将宗朝建在薜地,并隆重迎接孟尝君回国都作相。

多栽花,少种刺;多铺路,少拆桥。这是古人教育后辈晚生的诚言。冯所为,实不难让人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智慧。

近代以来,搞民意测验,常有一些反常现象,得票率高的往往不是那些争强好斗、激进偏持的人,善搞中庸调和的人往往最有群众基础。

谁不得人心,谁就处处碰壁。谁能广结善缘,谁就朋友满天下。

(六)网络关系,能量无边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说服他人接受你的建议,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设法找到和他有亲近关系且赢得他信任的人,让他帮你去说服。

这就是“关系学”。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对于有亲近关系的人,由于心理上有一种认同倾向,或碍于情面,一般不会轻易拒绝对方,正是这种心理,为人们提供了可以利用的机会。

张仪做秦国宰相时,有一次,秦王对楚怀王提出要求,想将商于之地和楚国的黔中之地交换。这时,楚怀王说:“交换土地,还免谈罢!但是,如果你交出张仪,我愿意把黔中之地免费奉送。”

张仪由于此前多次欺骗楚王,使楚国蒙受重大损失,所以楚王对他自然是切齿难忘,只想抓到张仪,将其碎尸万段。

张仪听到这个消息,便对秦惠王说:“让我去一趟楚国吧!”

到了楚国之后,张仪马上找到以前的老朋友靳尚。靳尚是楚怀王信赖的近臣,又是楚怀王宠妃郑袖的得力助手。张仪想靠靳尚和郑袖这两位楚王亲近的人来帮助自己脱离险境,完成使命。

楚王见到张仪之后,不分青红皂白就地逮捕他,欲置死地而后快。这时,靳尚立刻挺身而出,向郑袖说道:“我看不妙了,大王对您的宠爱,恐怕就到此为止了。”“到底因为什么呢?”“大王想杀死张仪,可是张仪却是秦王的宰相。秦王为了救出张仪,打算把上庸的土地和美丽的公主送给楚王,而且公主还将带来漂亮的歌妓。这样一来,大王一定会宠爱秦国的公主,而不再宠爱你了。为了巩固你的地位,无论如何,必须赶快让大王释放张仪。”

靳尚的这些话自然都是张仪教唆的。

郑袖岂可让秦公主横刀夺爱?于是便向楚王哭诉道:“一个做臣子的,替他的国君效忠,那是理所当然的,你怎么能单单责怪张仪呢?再说,我们又没有送秦国土地,而秦国却先派张仪过来,这就是对方相当看重我们大王的证明。然而,大王不但没把他当使者看待,还想杀死他,这显然会触怒秦王的,万一秦国兴师问罪,怎么办呢?我不想就这样被杀,希望你休了我,让我带着太子离开吧!”

楚怀王见此情景,不得不重新加以考虑最终还是释放了张仪。

张仪就这样利用了靳尚、郑袖和楚王的亲近关系,逃离了虎口,使得自己的游说生涯能继续维持下去。

四、有容乃大,忍者海涵术

受辱不羞,不仅是政治家应有的风度和品质,作为经商者,同样是一条重要的修养信条。有作为的人,99%是从贫穷困苦,或是在恶劣环境中,经过一段艰苦的磨炼,然后获得成功的。

(一)能忍方能成大器

渑池之会结束,赵王回到国中,因为此行以相如的功劳最大,拜相如为上卿。廉颇说:“我身为赵国的将军,有攻城野战、扩土保疆的大功勋,而蔺相如呢,只不过动动口舌,立了点儿功,居然位高于我,而且相如的出身本来就微贱,太使我难堪了,叫我如何忍受坐在他的下首呢!”因此,公然扬言道:“我碰到蔺相如,一定要他好看!”相如听说了,就尽量避免与廉颇见面。每当朝会的时候,他经常托词生病而不出席,免得和廉颇争位次。

有一次,相如外出远远地望见了廉颇,便赶紧令从人调转车头躲避。于是他的一些门客联合起来,言道:“我们之所以离亲别故的追随在您的左右,只不过是仰慕您的高义啊,如今,您和廉颇同朝为官,廉颇公开恶言抨击,而您竟吓得这般躲藏不敢露脸,未免过分的胆小怕事了,这种事连寻常人也觉得是耻辱,何况,位居将相的你呢!我们没有这等涵养,容我们告辞吧!”蔺相如再三挽留,说:“依诸位看,廉将军比那秦王强吗?”“当然比不上秦王了。”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以那秦王的权威,我尚且敢在大庭广众之间呵责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再不中用,难道就只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每一想到强秦之所以不敢对赵国发动战争,还不是因为他和我同时在朝为官嘛。如果我们两个人斗气,就会如两虎相争一般哪有两全之理;我之所以避着他,无非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头,把个人恩怨搁在后面就是了。”廉颇听说了,就袒露着上体,带着荆鞭,由朋友陪着来到相如家谢罪。他说:“我太浅薄了,没想到先生您的胸襟如此宽大。”两人从此结为至交,成为生死与共的朋友。

大敌对力面前,蔺相如几次临危不惧,针锋相对,以刚制刚,从而不辱使命。而在自己人面前,他却能受辱不羞,以柔克刚,使对方心服口服,终于有了:“将相和”的千古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