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白宫200年内幕
26384700000055

第55章 二十年代的繁荣(4)

1920年初,两个老练的组织者爱德华·克拉克和伊丽莎白·泰勒夫人拯救了它。西蒙斯建立了一个强加于人的帝国,自任帝国术士,但只有上千名半心半意的追随者。克拉克和泰勒夫人看到敛财的好机会,于是把入会费增加到10美元,并建立帝国促进部,称为帝国指挥部,有挨户游说人员和各州促进部的头头。通过他们强有力的宣传、促进活动,三K党发展了10万新成员。1922年,不切实际的西蒙斯被撤销帝国术士的职务,由得克萨斯州的牙医海勒姆·伊万斯继任。此时,三K党获得惊人的发展。它首先进入西南部,并煽起激烈的政治风暴;从西南部又迅速渗入加利福尼亚和俄勒冈,并不久控制了俄勒冈州议会和州长的选举。与此同时,它也进入中西部各州,并吸收了大量的追随者。

新三K党在1925年力量最为鼎盛的时期,号称有500万个成员。

它虽然是在佐治亚州建立起来的,但它最大的势力却不在边远的南部,而是中西部,那里的主事人是印第安纳州的“大龙头”戴维·斯蒂芬森。

在西南部和远西部,三K党也很有势力。它对于那些感到自己斗不过力量日益强大的城市的人,特别具有吸引力。它领导了一场反对所谓“城市风尚”的战斗。它谴责城市削弱了教会对青年人的影响、破坏了父母对子女的管教、抛弃了旧有的道德准则。总之,它反对所有一切使城市成为“现代所多玛和蛾摩拉”的力量。

新三K党是一个在美国出生的白种人新教徒组织,其成员大多是来自下层中产阶级中美国老移民的后代。他们强烈怀疑任何外国的或者不同的事物,而且对此做出非常过分的反应。新三K党虽然极力迫害黑人,但它的主要种族打击目标还不是黑人,而是天主教徒,因此带有一种宗教式的狂热。某些三K党的成员深信,哈定总统逝世是由于耶稣会教士们对准他,发射了起催眠作用的“心灵感应思想波”而造成的。还有一个极端狂热者甚至认为,“泰坦尼克号”大西洋客轮的沉没,乃是上帝怒惩天主教徒和外来移民的表示。三K党在伊利诺斯州的主要报刊公然登出广告,发售“12种最新印制的反天主教明信片,每种花色不同。”新三K党同时还反对犹太人和在国外出生的美国人。它认为,天主教徒左右了美国的政治,犹太人控制了美国的经济。

为了迫使人们遵从它的道德准则,新三K党往往诉诸于暴力手段,如教堂火型、私刑处死、残体截肢、绑架以及鞭笞拷打。不管它渗透到哪里,暴力行为也就蔓延到那里。所以,有人认为,新三K党是一个无法无天的恐怖组织,其主要目的是颠覆有秩序的宪制政府。

新三K党的信念和行为有时是相互矛盾的。它谴责城市化的种种罪恶,却又受这些罪恶的吸引;它吁求法律和秩序,自己却要使用暴力;要求官员廉洁奉公,而自己一旦掌权则大肆贪污腐化;它主张男女关系应当纯洁,但它自存在以来,就始终深陷于男女丑闻之中。有些三K党徒对待两性关系和暴力行为的态度,近似于歇斯底里,因此,闹了一场色情残暴案件,就使得三K党在它的印第安那州大本营立即失势,这实在是咎由自取。

不管在什么地方,新三K党只要有了力量,就总是拼命抓取政治权力。在其势力强盛的几个州,三K党控制了州长和议员的选举。有5位国会参议员和4位州长,是三K党徒。它还渗入美国的两大政党。

1924年,它在科罗拉多州的共和党初选活动中获胜,选出了一位州长,几位法官和县长、若干名州议会议员以及丹佛市的警察局长。在亚拉巴马州,它指责老资格的参议员奥斯卡·安德伍德是“犹太人、老笨蛋和耶稣会候选人”,以一个接受了三K党金字镌刻终生党籍的人将他替换下来。在1924年的大选中,它使共和党人对它保持沉默,使民主党人分裂为两派,以543票对542票做出不提及三K党的表决。1925年8月8日,5万名三K党党徒还在华盛顿的宾夕法尼亚大街游行了三个半小时。

但是,新三K党趋于衰落甚至比它得势还更迅速。它遭到它所攻击的那些少数民族集团的反击;各地自由主义者、进步作家和记者、政治家、牧师和其他公众发言人都对它大加挞伐。印第安纳州的三K党头目戴维·斯蒂芬森因绑架和强奸一名女秘书并造成她的自杀而受到审讯,他于1925年11月被判定犯有二级谋杀罪,并被判处无期徒刑。

而他的密友杰克逊州长被控告受贿。不出一年,三K党的声势便一落千丈,到20年代末已无力兴风作浪了。

有很多美国人虽然对新三K党深恶痛绝,但却也接受了它的信念,认为美国应归那些盎格鲁———撒克逊血统的老牌美国人所有,担心共和政体会被来自东欧和南欧的移民浪潮冲垮。在20年代,国会先后三次通过立法,严格限制外来移民的入境。1921年的移民法将接受来自西半球以外的移民总人数限定为35.7万人;1924年的移民法则实行配额制度,对“老”移民和“新”移民实行区别对待的政策;1929年的移民法又将每年接纳外来移民的总人数减为15万人。此外,还有劳工部作出的许多裁定,对任何一个成为“公众负担”的人均加以排斥。再加上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结果使来自旧世界的移民在30年代仅有3.5万人,而且在这10年中,外国裔返回原籍故乡的,比来到美国的要多将近10万人。

20年代初,重农的美国还赢得了一场意义重大的胜利:禁止“制造、出售或转运足以致醉之酒类”的《宪法第十八条修正案》从1920年1月起开始生效。禁酒使得那些信仰基督教新教的农村能够强迫城市里那些“新美国人”接受它饮食有节制的生活方式。有一位“禁酒派”人士宣称:“只有使用农村思想感情和镇区道德风尚的纯净溪流,来冲洗城市粪坑以免文明受到污染,我们这个国家才能得救。”人们普遍认为,酒精会助长暴行,增加工伤事故。而公路上越来越多的汽车更显示了醉汉驾车的危险性。亨利·福特说:“我们这样快速度地驾驶汽车,操纵复杂的机器,而大家都要活下去,这就不可能同酒打交道了。很多禁酒派人士称颂《宪法第十八条修正案》是文明向前发展的一座里程碑,期望通过禁酒运动,消除美国的贫因与犯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