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白宫200年内幕
26384700000080

第80章 尼克松的白宫岁月(4)

其中主要包括:1970年尼克松亲自批准一项收集情报的计划,要求大规模使用邮件检查、窃截电话电报和盗窃资料,以便取得被认为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人和集团的情报;1971年成立的白宫“管子工”小组,对泄露五角大楼文件的丹尼尔·埃尔斯伯格精神病医生的办公室进行秘密搜查;尼克松的助手们编有一份“敌人名单”,并力图使国内收入署调查他们的纳税申报书来困扰他们。这些内幕,固然使公众感到震惊,但对尼克松最为不利的是两个人的证词。一个是约翰·迪安,他承认自己曾向尼克松汇报过“掩盖活动”的进展;另一个是前白宫助手亚历山大·巴特菲尔德,他在听证会上说,尼克松对自己在椭圆形办公室的所有谈话和往来电话都进行了秘密录音。《纽约每日新闻》当即以大字标题“尼克松窃听他自己的办公室”进行了报道。巴特菲尔德的证词提供了通过录音磁带验证尼克松是否卷入水门丑闻的可能。

1973年7月17日,欧文委员会致信尼克松总统,要求他交出这些录音带和其他有关文件,但遭到尼克松的拒绝。委员会在7月23日一致投票通过发传票传调录音带和其他材料,认为这些东西直接或间接同1972年竞选中的“犯罪行为”有关。同一天,特别检察官考克斯发出传票传调录音带。7月26日,白宫仍予以拒绝。这样,委员会和特别检察官都去找联邦法院法官约翰·塞里卡,要他作出裁判,迫使白宫交出这些录音带。尼克松则以“行政特权”为由拒绝照办。尼克松争辩说:如果国会传讯或法院命令能迫使总统公开享有特免权的情报,那总统的职位就会受到致命损害,而国家安全也就无从保证。尼克松还愤然下令司法部长解除考克斯的特别检察官职务。但是理查森拒不从命,并向总统提出辞呈。代理司法部长威廉·拉克尔肖斯也挂冠而去。

直到罗伯特·博克被指定为代理司法部长职务后,才按尼克松的要求解除了考克斯的职务。

考克斯的解职引起舆论大哗。各电视网在正常节目中纷纷插入公报,并在当晚发表专题评论,认为尼克松政府是在发动一场政变压制反对派。因这件事发生在星期六,有的新闻报道称之为“星期六大屠杀”,“一个骇人听闻的事件”。尼克松在公众心目中的威望和地位一落千丈。在国会和最高法院的一再敦促和压力下,尼克松被迫交出部分录音带,其中有他与霍尔德曼在水门事件3天后的谈话。但是这盘磁带出现了长达18分钟的空白,尼克松无法自圆其说。尽管他竭力向新闻界表白“我不是一个无赖”,但形势对尼克松越来越不利。在此期间,由于副总统阿格纽受控犯有共谋、勒索、受贿、逃税等罪,于10月10日未作申辩而辞去副总统职务,法院判处他缓刑3年,罚款1万美元。两天后,尼克松宣布提名众议院共和党领袖杰拉尔德·福特为副总统。

到1973年年底,公众对白宫不信任、怀疑和厌恶之感大大增加,要求对尼克松总统弹劾的呼声顿时高涨起来。众议院决定拨款100万美元对尼克松进行弹劾调查。该院司法委员会要求尼克松公布42次谈话的录音内容。1974年4月底,尼克松公布了一批精心挑选的录音记录稿。他的本意是想表明他已彻底坦白,以保住总统职位。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因为这个纪录删节的地方太多,人们并不认为总统已说出全部真相,从而对尼克松和白宫班子缺乏道德感深为愤怒。他们认为,尼克松即使没有批准,也起码容忍了掩盖活动。7月24日,最高法院给了尼克松致命的一击,它在“美利坚合众国控诉美国总统尼克松案”

中,判决尼克松必须把未交出的录音带和文件呈送新任特别检察官利奥·贾渥斯基,并宣布争端由最高法院裁决。与此同时,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开始了公开辩论弹劾尼克松的动议,亿万美国人观看了电视实况。

8月4日,众议院司法委员会提出了弹劾尼克松总统的报告,罪名是尼克松在水门事件中“阻碍司法活动”、“滥用总统权力”和“藐视对他发出的传调令”。委员会决定将报告提交众议院全体会议进行投票。

这样,尼克松面临两种选择:要么立即辞职,要么待众议院表决后,在参议院继续较量。8月7日,尼克松召见国会3名共和党领袖,试图了解参议院的态度。但他们的答复使尼克松感到大势已去,已毫无希望在参议院弹劾程序中获胜。当天晚些时候,尼克松决定辞去总统职务,以避免因弹劾而彻底身败名裂。8月8日晚,尼克松从白宫向广大电视观众发表讲话,宣布他辞职的决定。他哽咽着说:“我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我在国会里已没有足够强有力的政治基础了”,所以“我争取留任的做法现在已失去意义了”。但他仍为自己辩解,硬说他并未触犯法律,只是判断有误。8月9日中午,尼克松的辞呈正式得到批准。这时尼克松正乘坐在“空军一号”飞机上往加利福尼亚州飞去。他要回到圣克利门蒂的老家去过一种退隐的生活。

围绕水门丑闻而逐步展开的政治斗争一共持续了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这场斗争最初表现为一般的党派之争,后来逐渐演变成立法、司法和舆论界联合起来同行政首脑之间的全面较量。国外有的评论强调水门丑闻暴露了美国政坛的阴暗面,使世人看到白宫的主人竟是一个无视宪法和法律、不讲道德和信义的犯罪分子;但也有不少评论认为,这次事件的结果说明美国的宪政体制还是有力量的,能够制约大权在握的总统,使他不能为所欲为。还有评论强调,水门事件主要反映了美国东、西部权势集团之间的斗争。尼克松本人也曾指出他的被迫辞职是因为他的国内政策触犯了东部权势集团的利益。应该说,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实际上,关于水门事件对美国当代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已成为历史学家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至今还在继续着各种争论。

“愈合创伤的3年”

1973年夏天,正当尼克松为水门事件所困扰的时候,一桩牵涉到副总统斯皮罗·阿格纽的新的政治丑闻又被揭露出来。8月1日,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地方检察官正式向阿格纽下了书面通知,指控他过去在担任该州州长期间犯有“受贿、勒索、共谋与偷税”的罪行,法庭已立案进行调查。尽管阿格纽一再向公众保证自己是“清白无辜的”,并声称这些指控是“该死的谎言”。但随着调查的深入,检察官们已经掌握了阿格纽利用职权非法谋利的大量证据。如果他继续否认自己的犯罪事实,则无疑面临着锒铛入狱的命运。10月10日,阿格纽被迫接受司法部长理查森的建议:以辞职和交罚款换取免予起诉和撤销对他的其他更为严重的指控,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由于受贿而辞职的副总统。按照1967年颁布的《宪法第25条修正案》的规定,副总统职位一旦出现空缺,应由总统提名候选人,送请国会批准。这时,对水门事件的调查在大张旗鼓地进行,尼克松的地位已摇摇欲坠。舆论普遍相信新任副总统极有可能取代尼克松而继任总统,对于这次副总统提名之事自然颇为关注。

尼克松深知这次副总统提名的重要性,摆出了一付集思广益的姿态。他公开宣传说,他已要求共和党国会议员们、共和党全国委员会的委员们以及共和党的州长们就副总统人选提出建议。但实际上尼克松对人们郑重其事地提出的建议并不感兴趣,而是一门心思地想找一个既能忠实于他、又能为国会两院接受的人选。经过反复斟酌,他认为众议员福特最符合他的需要,因为福特多年来对他一直忠心耿耿,而且在参、众两院都有良好的人缘。很多议员或许不同意福特的政策主张,但是很少有人不喜欢他或不信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