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白宫200年内幕
26384700000081

第81章 尼克松的白宫岁月(5)

1973年10月12日,在宣布新副总统候选人提名的会议上,尼克松为了多出风头和捞取政治资本,把开场白拉得很长,吹嘘自己如何秉公办事和认真挑选,强调美国需要坚强的领导人,直到聚集在白宫东厅的国会议员、高级官员以及全国电视网、通讯社和主要报刊的记者都不耐烦地交头接耳时,他才宣布他已决定提名杰拉尔德·福特继任副总统一职。会场上立即响起一片欢呼声、口哨声和掌声。尼克松把福特请到台上,悄悄对他说:“他们喜欢你。”福特回答:“我在国会还有几个朋友。”

此后两个月中,国会对福特进行了详尽的调查,以确定他是否适合担任副总统职务。在联邦调查局提交国会的调查报告中,仅关于福特个人生活的原始材料就多达1,400页。福特每年的平均收入为75,000美元,其中包括他作为众议员的年薪和讲演所得酬金。他在1973年9月30日的资产总额是256,378美元,其中他在华盛顿郊区的住宅值162,000美元。在听证会期间,有人问他如果尼克松辞职,他是否有权赦免,福特回答:“我认为那是公众所不能容忍的。”这句话后来给他带来了许多麻烦。12月6日,国会参、众两院表决通过了对福特的任命。

在担任副总统的8个月里,福特的处境形同走钢丝:一方面,尽管随着水门丑闻的内幕被一点一点地揭露出来,总统的威信急剧下降,但他却必须表现出继续效忠于尼克松总统;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竭力维护自己的清白声誉,以争取公众的支持和信任。事实上,他小心翼翼的行事方式收到了积极的效果。民意测验表明,到1974年夏季,福特副总统的威信已有了显著的提高。

1974年8月8日,尼克松通知福特他已决定辞职,并移交了总统权力。8月9日下午,福特在首席法官沃伦·伯格主持下,手按《圣经》正式宣誓就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经过****而任职的总统。

在就职演说中,福特宣称:“在我作为你们的总统采取的所有公私行为中,我希望按照我的开诚布公的本能行事,我完全相信诚实到头来总是上策。同胞们,长久困扰我们国家的恶梦结束了。我们的宪法是起作用的;我们伟大的共和国是一个法治的政府,而不是人治的政府。”在随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福特声称他所希望的是“我们过去曾经有过的那种融洽和友好的关系,我也不要求你们对我更好些。我们将有一个开放的……坦率的政府。我不能在61岁之后改变我的天性。”新总统着意表现出与他前任的不同之处。他的坦率、直爽和朴实,赢得人们的进一步赞扬。在进入白宫后,他立即下令拆除椭圆形办公室的电子监听装置。在一次出席国会两院联席会议的电视露面中,福特要求议员们给予合作,并向他们保证政府不搞“非法录音、窃听私人谈话、安装窃听器或者非法闯入”。就任总统后的第10天,福特飞赴芝加哥向“国外战争退伍军人大会”致词,宣布对越南战争的逃兵和逃避应征者实行有条件的大赦。不久,他将与尼克松关系密切的白宫办公厅主任亚历山大·黑格调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武装部队最高司令,以免舆论认为尼克松的人还在左右白宫班子。黑格在白宫的职务由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接替。这些变化使那些仍然为水门事件所苦恼的美国人感到欣慰。

1974年8月20日,福特总统任命66岁的纳尔逊·洛克菲勒为副总统。从1958年到1973年,洛克菲勒连任4届纽约州州长。他是美国东部地区的百万富翁、共和党自由派。国会经过4个多月的听证会才批准了洛克菲勒为副总统的任命。有的学者认为,福特挑选洛克菲勒为副总统,是为了缓和东部权势集团对前任共和党政府倾向于西南部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福特上任初期,以不同于前任的自由主义姿态,争取各派政治力量支持的企图。

福特就职后的第一个月里,民意测验表明只有3%的人反对他上任以后所做的各项工作,这可以说是一位总统所能得到的全国上下最大限度的赞许和支持了。然而这也就是福特的总统威信的顶峰了。

阿瑟·林克等当代史学家指出,福特政府基本上沿着他前任既定的路线前进。这和他的经历和视野有关。福特于1913年7月生于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镇,毕业于密歇根(一译“密执安”)大学和耶鲁大学法学院,学生时代曾是驰骋绿茵场的足球明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海军服役,晋升为海军少校。1948年,当选为国会众议员。从这时直到1972年,他连续13次当选。他在任众议员期间,以工作勤奋、对党忠诚著称。他参加几个重要委员会,逐步进入共和党上层。1965年,被选为众议院少数党领袖。

在国内事务方面,福特是个保守派;在对外事务方面,他是一个国际派。尼克松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福特的“国内政策和外交政策的观点,都同我的观点极为接近。”福特在内政外交方面萧规曹随和无所作为,主要是下述几个因素造成的:一是共和党总统与民主党国会之间日益严重的僵局;这种僵局,部分源于两党政策主张的不同,部分产生于水门丑闻在国会引起的反抗与愤怒情绪。二是70年代初以来美国的经济困境,尚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三是内阁组成上,福特基本上保留了尼克松的原班人马。在外交政策的制订方面,他继续受到基辛格博士的影响。在1973~1977年间,基辛格是两位总统的国务卿。

福特上台仅30天,就于1974年9月8日突然宣布,他决定对前总统尼克松任职期间“犯下的,或可能犯下,或参与的”一切罪行,给予“完全的、无条件的与绝对的赦免。”这一决定事先既没有征求党的领袖们、国会议员们和水门事件特别检察官的意见,也没有向公众打招呼。福特的新闻秘书杰拉尔德·特霍斯特当下立即辞职,以表示他的不满。曾经对福特产生信任的广大公众对这一决定感到震惊,认为他不久前所作的“开诚布公”的保证只不过是一个骗局。一时间,谴责他的电话、电报和信件排山倒海般地朝他压来。国会的两党议员们对于这项****决定以及福特事先不征求他们的意见都感到怒不可遏。参议院以55票对24票通过一项决议:禁止总统对任何还没有受到判决的人实行赦免。这样,总统与国会之间短暂的“蜜月”宣告结束。虽然福特向人们一再解释说,****和有条件的大赦都是他“为治愈国家内部创伤而做出的诚实和受自己良心激发的行动。”但不少人担心此举会使水门事件的真相永远不能大白于天下。甚至有人怀疑福特在就任总统前就与尼克松进行了某种交易,比如以****换取尼克松把总统位置让给福特。9月底,盖洛普民意测验表明拥护福特的比例已下降到50%。在同年11月国会的中期选举中,共和党失利,民主党在国会两院中的多数席位又有增加。

福特任总统时,国内疯狂的通货膨胀刺激物价猛涨,其速度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任何一个时期。他在1974年8月12日向国会发表的总统演说中,把通货膨胀称为“国内头一号敌人”。10月初,福特向国会提出了被称为“马到成功”的反膨胀计划,其中包括把联邦预算开支削减到3,000亿美元之下,对公司税和年收入超过15,000美元的家庭征收5%的为期1年的附加税。他还号召消费者少买商品,多存钱,自觉抵制通货膨胀。但是这些政策并没有扭转日益恶化的经济形势,失业率高达12%。到1975年年初,福特政府来了个180度的转弯,要求国会立即减税,以膨胀性经济政策来反衰退。3月底,国会通过了裁减228亿美元税收的议案。此前,福特总统即已签署了一笔45亿美元的应急拨款,以扩大对失业者的补助和扩大公用事业的招工额。

对于福特控制开支的建议,国会采取了相反的行动,以至于1976年财政年度联邦开支实际高达3,656亿美元,赤字达到656亿美元的创记录高度。

在上述赤字财政政策的影响下,美国经济从1975年下半年开始缓慢回升。但通货膨胀仍在继续恶化。不久,又出现了经济停滞的苗头。

面对这种困境,福特和他的经济顾问们始终找不出解决问题的良策。

而且1973年以来世界性能源危机加剧了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进而加深了国内的政治矛盾,扩大了国会与总统之间的裂痕,最终导致共和党在1976年大选中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