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26384800000012

第12章 记忆与学习效率(5)

采用阅读与重现相结合的复习方法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复习效果。其原因在于,重现能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看到成绩,增强信心;能发现问题和错误,有利于及时修正,抓住材料的重点和难点,使复习更具有目的性;能消除疲劳,维持注意力的集中。所以,复习中阅读与重现相结合要比长时间连续阅读的效果好。当然,阅读与重现的交替也不能太频繁,频繁交替会分散注意力,影响记忆巩固。那么阅读与重现之间的时间比究竟为多少才是最佳的呢?对此,盖茨(A.I.Gates)进行过实验研究。他要求被试学习无意义音节和传记文章,各用9分钟,其中一部分时间用于重现(试图回忆)。

阅读与试图回忆的时间分配不同,其记忆成绩有显著差异。盖茨认为,要取得最佳复习效果,阅读与重现的时间比为2:8。

再现及其方法

识记与保持知识、经验是为了随时提取知识经验,以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再现就是从记忆库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再现有两种形式,即再认与回忆。

一、再认及其方法

再认又称认知,是指我们识记并保持下来的事物的形象或语词,当再度呈现时,仍能识别的心理过程。

再认可分为无意再认和有意再认两种。我们在马路上认出一个多年不见的朋友,或在音乐会上听到一首熟悉的歌曲,都是无意再认的结果。而从目录索引中,查找所需要的资料,或者在试卷的选择题中选出正确的答案,都是有意再认的结果。

再认在学习中有重要意义。我们每天都要接受许多知识,除了其中一部分需要熟记,甚至能一字不漏地背诵之外,极大多数知识只要求达到能再认水平。这样,可迅速扩大学习范围,增加知识内容,使我们能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采取突击的方式去获得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诚然,就掌握知识而言,仅达到再认水平是不够的,因为再认不能提供巩固的精确的知识。因此,必须在再认的基础上,把只能再认的知识转化为能够在大脑中随意重现的知识。例如,学习英语时,最初可采取突击方式在短时间内集中精力背诵大量单词,只要求达到再认的水平,以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增强自己的学习信心,加快阅读速度,但这只是学习英语的第一步。接着,就要采取措施,有计划地进行复习,以便把能够再认的大量英语单词熟练到能够在大脑中随意重现的水平,这才是科学的学习方法。

再认是否迅速、正确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三个因素最为重要:第一,再认的材料越多,再认的准确性就越低,即再认的错误越大。例如,要求被试识记10个单词,每个单词只能读五遍,然后让他们再认,再认采取选择的方法,共分四组:第一组是在两个单词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单词(正确的单词即先前识记过的单词);第二组是在4个单词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单词;第三组是在8个单词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单词;第四组是在10个单词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单词。实验结果表明,被选择的材料越多,再认越容易发生错误;第二,再认的材料越相似,再认的错误就越多。经验告诉我们,几种相似的东西,往往很难加以区分。假如给被试识记几张图片,然后在识记过的图片中加进一些类似的未识记过的图片,两种图片混合后让被试再认。结果,被试在再认中很容易把未识记过的图片指称为识记过的图片。为了克服再认错误,我们应当尽可能找出再认对象的独有特征,以便把它们区别开来,提高再认的准确性;第三,再认的时间间隔越长,再认的准确性就越低。一个英语单词如几个月甚至几年不去再认,拼读,再碰到时就难以辨认。

二、回忆及其方法

回忆是过去识记并保持的事物的形象或语词在大脑中重现的过程。借助于回忆,我们能在大脑中重现各种客体的表象,重现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

回忆可分为无意回忆和有意回忆。无意回忆就是过去识记并保持的某些形象、思想、词句等自然而然地呈现在大脑中,它不需要人们提出任何呈现的目的与要求,更不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即是如此。有意回忆是有确定目的、自觉追忆以往知识、经验的过程。考试、解决问题之类的思维活动都需要借助于良好的回忆。

就回忆的过程而言,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直接回忆不需要借助中介,仅凭借当前事物就能直接唤起旧有经验。间接回忆则需要利用某种媒介,有时还需要克服一定困难,加以认真地追忆,才能把事物回想起来。例如,我们要把遗忘了的数学公式、物理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回想起来,往往需要追忆一系列与它有关的事项,如实验、习题和应用方法等。

回忆虽然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追忆,但它能再现已消失的对象的映象,或再现过去掌握的知识,因而对当前的活动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回忆对活动对象有一定取舍作用。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即经历一次失败,能增长一分才智,其中就有回忆的作用。事实上,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能在人脑中留下深刻的印痕。在一定条件下,这些印痕通过回忆就能呈现在人脑中对当前活动起一定的引导作用。它能推动人们接近某些对象,试图重复成功的经历,而极力回避某些对象,以避免失败的经历;第二,回忆对活动方案的制订有指导意义。回忆能再现过去掌握的知识,而知识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它具有普遍性,对学习、工作、生活有指导意义。所以,活动方案的制订必须凭借回忆,提取自己积累的知识经验,并以此为依据,作出合乎逻辑的推理,构思出相对合理的活动方案,才能使自己少走弯路,顺利达到预期目的;第三,回忆对活动的展开与深入具有推动作用。人无论从事哪项工作或活动,都要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经验,因此知识、经验在当前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然而,大脑中的知识、经验的再现则要依靠回忆。通过回忆不断地提取当前活动所需要的知识,才能使当前活动得以顺利展开,并向深层次发展。所以,现实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知识背景中展开的。这种知识背景的建构就渊源而言显然是个体长期实践活动的结果,但当前人脑中知识背景的形成则无疑是回忆活动的结果。如果一个人具有的知识无法利用回忆使其从表征状态转化为意识状态,他必须重新去认识那些已经感知过多次的事物,其认识水平会停滞不前。从这意义上讲,回忆对当前活动的展开与深入有促进作用。

要提高回忆的效率,必须了解影响回忆的诸多因素,并利用这些因素为提高回忆的效率服务。影响回忆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项:第一,回忆的效率依赖于对回忆内容的预知。预知回忆内容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就能按照确定方向进行信息提取,提高回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此在回忆前,我们应把要回忆的材料按照其固有的逻辑顺序,拟出提纲。有了提纲,回忆就有了方向与准备,有助于提高效率。

第二,回忆的效率依赖于对回忆正确性的评价与承认。对于回忆出来的内容应抱有信心,确信其正确性。这种信心反过来能促进回忆的正确性。反之,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回忆成果总是抱犹豫、动摇和怀疑的态度,他的回忆将会中断、停滞,无法顺畅、高效地进行。

第三,回忆的效率依赖于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思维特征。尤其在必须回忆而又无法回忆的时刻,更须凭借毅力坚持下去,才能从记忆库中搜索到相应的知识、经验。否则,回忆将半途而废,无法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当然,回忆效率也依附灵活、果断、敏捷的思维品质。灵活能使回忆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而果断与敏捷、当机立断能提高回忆效率。

第四,回忆的效率依赖于所采用的策略。有利于提高回忆效率的策略性方法有三种,即推理、先后关系和联想。利用推理有助于回忆,当回忆对象模糊不清时,利用一些有利线索,进行层层推理,就能使回忆对象在大脑中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利用事物的“前后关系”也有助于回忆。事实上,回忆成功与否既取决于识记时对材料的加工深度,也取决于回忆时的外部情境。如果对一事物的回忆与识记具有同样的前后关系,那么该事物会变得很容易回忆。例如,当你来到某事物发生的地点时,你回忆起该事件的能力要比你在其他地方回忆时大得多。正因为如此,每当我们故地重游时,我们脑海中常会涌起早年生活的经历。诚然,前后关系并不总是外部情境,身体的内部状态也能构成前后关系,如情绪状态、药物刺激等都能作为强有力的线索,促进回忆过程的发生。鉴于前后关系对回忆的影响作用,我们在回忆中有时可以自觉地恢复识记时的情境关系,以这种关系为线索去增加回忆的成功机会。而在回忆那些事过境迁并且无法恢复的情境相联系的事件时,则可以试着在心理上再现与事物相联系的当时的某些情景。如能在心理上恢复了当时的情景,回忆自然就能顺利进行了。利用“联想”更有助于回忆。联想是指联系或联结,即由一事物(或观念)想到另一事物(或观念)。由于事物之间不是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的,因此相互联系的事物反映到我们大脑中所形成的知识、经验也是相互连贯的。这种连贯正是联想的客观基础。利用联想能将经验过的事物和当前事物进行对照、分析,从事物各方面的联系中去寻找线索,这样就能缩短回忆过程,提高回忆效率。

根据联想反映的事物的关系不同,可把联想分为简单联想和复杂联想。简单联想包括:其一,接近联想,这是以时间或空间上的接近关系为线索,由一事物(或现象)想到另一事物(或现象)。如由“五·四”运动想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时间上的接近联想。由喜玛拉雅山想到雅鲁藏布江,这是空间上的接近联想。时间联想与空间联想常常是密切联系的,许多事物既在时间上又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其二,相似联想。这是以性质上相似关系为线索,由一事物(或现象)联想到另一事物(或现象)。如由太阳系想到原子结构,由地球想到火星。相似联想能给人以启发,头脑中浮现的事物形象常常由相似联想的诱发而产生;其三,对比联想。这是以相反特征为线索,由一事物(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