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26384800000022

第22章 情绪、情感与身心健康(2)

人的情绪除了四种基本类别之外,还有四种典型状态,即心境、激情、应激和挫折。其中挫折在“动机”一章中已作介绍。

① 心境

心境是一种具有持续性、弥漫性的情绪状态。事物作用于人脑所留下的痕迹性刺激有时并不会马上消失,而会持续一段时间。针对该事物而发生的情绪也不会马上消除,而会延续一段时间,只是强度有所减弱而已。这种具有持续性且强度有所弱化的情绪状态,即为心境。所以,心境不是由事物的即时性刺激所引起,而是由事物的痕迹性刺激所引起。心境除了具有持续性之外,还有弥漫性特征。心境由某一事物引起后,具有扩散作用,它会影响一个人的全部行为和生活。愉快的心境会表现得无往而不乐,似乎一切都染上了“快乐的色彩”。悲伤的心境则会表现得无往而不悲,似乎一切事物都染上了“忧伤的色彩”。所以,心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的体验,而是以同样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

形成心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个人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如高考被录取、获得重大荣誉等其强烈的刺激作用,都会在大脑中留下持久的痕迹,因而重大事件容易引起心境。不过,细小事件的累积效应也容易形成具有持久性的心境。意义不大但接二连三发生的好事或坏事往往是心境形成的主要原因。此外,记忆中保持的旧有事件,因现实事物的诱发也会导致与之相联系的心境的重现。甚至个人的健康状况、疲劳程度、休息与睡眠、气候变化等都可能成为心境形成的原因。

心境虽然由客观事物所引起,但它要受主观意识的调节与控制。不同的人面对同一性质的客观事物,是否形成心境及其心境持续的时间长短会有所差别。这与一个人的生活经验、性格特征、意志强弱等有十分密切的关联。

心境与其他情绪一样也有两重性。积极的心境使人愉快、振奋、乐观,能增强人的活动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维护身心健康。反之,消极的心境使人忧闷、消沉、悲观,会明显减弱人的活动能力,降低工作效率,导致种种心身疾病。所以,我们要以主观意识控制心境及其发展方向,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树立6大的理想与信念,培养坚强的意志,优化个性品质。

② 激情

激情与心境相反,它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情绪状态。例如,狂喜、暴怒、绝望等就属激情。

激情是由对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所引起。当重大事件的刺激作用引起人的激情时,人的生理状况会发生剧烈的变化,从而产生相应的表情动作。严重时会使意识阈狭窄化,理智分析能力明显减弱,不能控制自己言行,无法辨析言行的后果,激烈的言辞和行为由此而发生。

激情也有两重性。积极的激情是行为的内在动力,具有激励作用。它能使人们冲破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坚定不移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一个战士在战斗中,由于愤怒激情的影响,会精神抖擞,百战不倦。消极的激情则有严重的危害性。它对机体有极大的摧残作用,能在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神经系统处于极不平衡的状态中,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之类的急剧性病症。消极激情的更大危害在于外部行为的失控状态。激情能引起人际冲突,将多年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毁于一旦。激情能使人冲垮理智的“堤岸”,干出种种蠢事,导演出幕幕悲剧,严重危害他人、集体、社会。作为一个领导,如消极的激情得不到及时的控制,其后果更为严重。消极的激情尽管具有突发性,但它发生与否则取决于人的自制力的约束程度。当不良的欲望冲动之初,人的主观意识仍处在清醒状态,此时只要有较强的自制力,完全能克服与理智相矛盾的言行,驾驭激情,调节言行,使言行服从于理智。从这一意义上讲,任何有害的激情都是可制驭的。只有缺乏自制力的人才会成为有害激情的俘虏。当然,一个人要想在任何场合绝对控制自己的激情冲动,是相当不易的。尤其是激情一旦发作,理智往往难以驾驭,恐怕大多数人都是如此。这就是说,即使有了较强的自制力,有时也未必能控制激情。既然如此,那怎样才能有效地控制有害激情呢?这就需要将自制力与有效控制激情的方法相结合。控制激情的方法能使我们在激情冲动之初,使激情及时加以转移与淡化,阻止激情继续向纵深发展,以避免行为后果。既然激情冲动在萌芽状态就被转移与淡化,没有引起任何不良后果,那也就达到了控制激情的目的。所以,控制激情的方法其有效性在于“防患于未然”。事实上,人类很早就开始寻找控制激情的方法。古人在有害的激情即将发作时,经常默读十个或更多的数字,以此来制止激情的发作。俄罗斯文学家屠格涅夫则提倡在激情发作之前,先将舌头在口内旋转十圈,以缓解激情。这类控制激情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激情的发展,因此至今仍被一部分人所采用。而目前以心理学原理为指导,已形成了一些新的控制激情的方法。其中有的方法尽管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但了解它们,对于控制激情显然是有利的。较为常用的有三种,即语言调节法、行为调节法和呼吸调节法。

语言调节法是利用暗示语言控制激情,调节行为的方法。研究表明,调控情绪须通过一定的心理信息传递才能实现,而心理信息传递的通常形式是暗示语言。暗示语言对调控激情具有有效作用。当激情不可遏制时,或行为发生动摇与偏差时,嘴里不断默念语词,以暗示自己,就能起到显著的自控作用。这是因为默念暗语既能增强理智思维强度,又能驱散外界刺激引起的狭窄兴奋。例如,临场考试因过分紧张,无法自控时,就可以用暗语安慰自己:“不要慌,慌张无济于事”,情绪便会慢慢平静下来。而碰到危急事件时,只要暗自默念“没有什么,一切都会平安的。”情绪也会很快平静下来。甚至当自己的行为偏离预定目标时,采用暗语对自己进行自责,责备自己的懦夫思想,责备自己无用与无出息。这样,你的行为有时就能从动摇中返回到原有轨迹上,作出合乎理性的选择。为了提高控制激情的效果,使用语言调节法要注意三点:第一,暗语可根据自己的目的而定,但暗语的制作应遵循四项原则,即简短、具体、直接和肯定;第二,为加强自我暗示的强度,暗语在心中必须反复默念;第三,默念暗语时,要在头脑中浮现相应的形象。

行为调节法是指当激情趋极端、冲动传遍全身时,当即脱离现场,以其他的行为方式取而代之,是缓解激情的有效方式。脱离引起激情冲动的现场(如某人、某事、某环境),是为了转移注意力,让其他新鲜、有益的主题来冲淡、缓解自己的情绪,制止自己去思考、想象那些引起冲动的场景和可能发生的后果。这样,冲动事件所产生的原有激情才会逐渐消失。

脱离冲动现场后,取而代之的行为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最有效与常用的是慢步小跑。慢跑时心中可以默数跑步的次数,数到10园后,再往下数不方便时,可再从1数起。数数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跑步上,忘却冲动的场合,驱散心中的激情。使神经逐渐敏锐,理智恢复正常。如果单纯跑步还不足以驱散原有的激情,那可以进行一些自己喜欢的文体活动,或听听音乐,力图以新的感知材料来充实、占领自己的意识世界。如此,就能起到转移自己的视线达到控制激情的目的。

呼吸调节法对控制激情也有独特功效。理由是调整呼吸能转移“注意”,平心静气即能恢复理智。一个人只要理智恢复正常,通过理智的作用,就能对自身进行调控。呼吸调节法有多种技巧,其中最简单而又任何场合都能适用的是“深呼吸调节法”。具体做法是:先闭上眼睛,努力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然后深深吸气,吸时要慢,充分吸气之后,几秒钟之内停止呼吸,然后把气徐徐吐出。吐气时,要比吸气时更慢。一边做这样的深呼吸,一边在每次吐气时心中数着“一、二、三…”数到十时,又回过头来从一数起。连续反复多次后,自己的身心就会得到松弛,激情会得到缓解。呼吸有二种,一种叫胸式呼吸,就是日常进行的呼吸,把肋骨扩张吸进空气,然后呼出;另一种叫腹式呼吸,就是把腹部鼓起来吸气,然后呼出。深呼吸时,无论哪一种呼吸方式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但以腹式呼吸更为理想。通过呼吸调节,很容易将自己的“注意力”从激情的冲动源转移到自身的呼吸上,将自己的精神统一到呼与吸的行为上。从而,达到控制冲动、平息激情、恢复理智、实现自制的目的。

③ 应激

应激是人面对危险状况或出乎意料的紧张情景时所引起的情绪状态。例如,当面临一场意想不到的艰难考试时,或小轿车正面向你飞速驶来时,或罪犯突然向你猛扑过来时,或飞行员驾机在高空出现机械故障时,人所产生的害怕、紧张与焦虑的情绪体验就是应激状态。

人处在应激状态时,其生理状态会发生显著变化。肾上腺会分泌大量肾上腺素,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液循环加速,同时肝脏释放的大量肝糖元随着血液循环不断提供给大脑与肌肉,而消化系统暂停工作,又使人体的血液相对集中。于是,在血液量充沛的情况下,肌肉获得了66超出通常水平的巨大能量,使人瞬间变得更为强壮有力,而大脑在养料与能量的补给中,使思维变得更为灵敏、警觉。这种生理上的突发性剧变,有助于当事人适应突如其来的偶发事件,动用自己的全部力量,集中自己的智慧和经验,果断作出抉择,迅速作出反应,力排危险和困难。但是,应激状态如延续时间过长,剧烈的生理变化具有潜在的危害性。由于人体能量大量消耗,机体容易受感染,而大量的肾上腺素随血液流动对机体组织、器官构成伤害,病变便由此而发生。

诚然,应激也有两重性。它即能增强人的活动能力,使思维变得清醒、灵敏,也可能减弱人的活动能力,使人行为呆板、思维紊乱。应激状态中的不同反应主要取决于人的主观因素,其中既有先天因素(如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也有后天因素(如长期形成的思维特征、性格特征和知识经验)的影响。毫无疑问,后天因素对应激行为的影响更为明显。

2.情感的种类

作为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情感主要有三种,即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

① 道德感

道德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思想、意图时产生的态度体验。当自己的言行符合于受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标准时,自己就会产生自豪感和自慰感;反之,则会自责和内疚。例如,认识到自己违反了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或觉悟到自己做了对不起他人、集体、社会的错事,往往会感到悔恨和自责。而如他人言行符合于社会提倡的道德标准时,人们就会对他产生尊重与崇敬。在我们社会中,克己奉公、舍己救人等事迹都会使人肃然起敬,而损人利己、偷窃行凶的行为会令人厌恶、憎恨。

由于道德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社会现象与言行时产生的,而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阶层对道德的理解不同,因而形成的道德标准有很大差异,当以不同的道德标准去评价同一社会现象和言行时,形成的道德感也就各不相同。

2.理智感

理智感是在认识和评价事物的智力活动中产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对新鲜事物抱有的好奇心、对未知现象表现出的求知欲、由成功所产生的喜悦或愉快、因难题未解所表现出的迟疑或焦躁、由偶发事件引起的惊讶,等等,都是理智感的表现形式。

理智感对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能起极大的推动作用。例如,一个人随时都可能认识到困难或难题的存在,当人们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现存问题无法作出满意解释时,或现实问题与自己的认识相冲突时,探究性好奇便由此而萌发。它激励人们去从事认识活动,以寻找问题的答案,尽早使自己摆脱迷惘状态。这种探究性好奇反映在科学家身上尤为突出。随着科学认识的每一进展,科学家所涉足的认识范围更广,认识层次更深,好奇激发的认识愿望也更为强烈。由于好奇之心具有永6无法满足的特征,因此它成了能动、持久地推动认识活动向更广、更深的层面不断延伸的强大动力。又例如热情也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厚的理智感。热情具有指向性,它总与明确的目的性和积极的行为紧密相联。因而,它能强有力地鼓舞人去从事某种活动,并不因时过境迁而轻意改变,保持一种稳定而深厚的持续性。所以,热情往往能使人坚持不懈地从事某种认识活动。当然,热情的作用有积极的与消极的之分,这取决于热情所指向的对象的社会意义。凡具有社会价值的热情,都能成为推动认识活动持续发展的有效动力。科学家对科学事业的热情就是他们长期从事科学认识,并力图攻克科学堡垒,攀登科学高峰的内在动力。再例如,“求知欲”这种理智感对认识活动的展开与深入更具影响力。尽管求知欲可以表现为从书本上接受间接知识,但求知欲作为一种追求真理的精神,常常能付诸行动,推动人去从事新的实践活动,进入新的认识阶段,实现认识上的新飞跃。历史上有的科学家,为了寻求真理,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所向披靡,克服种种艰难困苦,不断求索。这足以说明,求知欲对行为的调控作用之强。因此,培养与发展深刻的理智感具有现实意义。

3.美感

美感是依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例如,欣赏锦绣河山、良辰美景、绘画雕刻、绚丽色彩时所体验到的各种情感都属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