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外创业传奇100例
26391100000020

第20章 永远充满激情(2)

1873年,出现世界经济大恐慌,就是现在说的世界经济风暴,愈来愈多的人都遭到了破产的厄运,死亡之神在每个美国公民的脖子上都套了一根索命的绳子。许多人以为卡内基完了,他的钢铁公司没法抵御这场大风暴,于是都把手中持有的钢铁公司股份卖给卡内基,风险让卡内基一个人担去。在风浪中迅速成长为钢铁巨舰的卡内基,股份一下子集中在他一人手里,他立即将公司名称变更为卡内基钢铁公司,资金增长到2500万美元,可以抗拒大海的巨浪。

到了19世纪末的时候,卡内基钢铁公司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企业,它拥有2万多员工,以及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它的年产量超过了英国全国的钢铁产量,年收益额达4000万美元以上。卡内基有一套独特的管理方法,他并不担任钢铁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之类的职务,位子让有能力的人去坐。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任用了一大批懂技术、懂管理的人才。他常对人夸口说:“如果把我的厂房设备、材料全部烧毁,但只要保证我的全班人马,几年以后,我仍将是一个钢铁大王。”

人家就问他,你是怎样工作才有了今天这样的成就?卡内基回答说:“我之所以能成功,有两个基本因素:第一,我自身出生在贫苦人家,小时候常常吃饱了这一顿,不知道下一顿的食物在哪里。我晚上常听见父母为了应付面对的穷困而叹息,所以我从小就力求上进与发奋,决心到长大之后要从我手中击败穷困。第二,凡事不论大小,我都会认真的去做,只有这样,以后才有人敢把大事情放心的交给我了。”

1890年,功成名就的卡内基毅然从他那蓬勃发展的钢铁事业中引退,以5亿美元的价格将卡内基钢铁公司卖给了金融大王摩根,然后,他就拿着这笔巨资,开始实施他要把财富奉献给社会的伟大计划。至此,美国的《三国演义》大戏以卡内基退出而告结束。

此后,直到1919年8月11日卡内基去世的20年间,卡内基成为一个大慈善家,他首先拿出500万美元为炼钢工人设立了救济和养老基金,以向帮助他取得事业成功的员工们表示感谢;接着,他用16年的时间,为帮助有志于上进而家境贫穷的年轻人,捐款建了3500座图书馆,总共捐资1200万美元;他在第二故乡匹兹堡创办了“卡内基大学”,又在美、英各地捐资创办了各种学校和教育机构,用于教育的捐款,超过了9000万美元之巨。还有什么“舍已救人者基金”、“大学教授退休基金”、“总统退休基金”和“作家基金”,他用剩下的最后一笔1000万美元设立了“卡内基国际和平财团”,专门资助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的人们。

草根大王卡内基,真正做到了赤条条来到世上,又赤条条走进天堂的宏愿,这才是一个伟人不平凡的传奇!

(林德元)

时装帝王皮尔·卡丹

——以无法抑制的热情为人们制造美丽皮尔·卡丹1922年出生于法国威尼斯近郊一个贫苦农家。14岁因家庭生活困难失学,在当地一家小裁缝店当学徒;17岁到巴黎学技,后应聘在帕坎和新貌时装店干活。1950年开始自创时装公司,大获成功。通过几十年的奋斗,他已成为世界风云人物,皮尔·卡丹时装品牌在全世界叫得最响。

一个乡下土裁缝,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往巴黎赶去,他要去干嘛?是去找事干,还是去旅游?没人知道。而与这辆破自行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个青年裁缝穿着一身亮丽明快的西服,是当时法国上层人士才敢显示的那种绅士派头,尽管乡下的土路尘土飞扬,可仍黯淡不了这个青年裁缝的新潮和浪漫,吸引了沿途的青年男女驻足观看。这个人,就是从乡下挤进巴黎,最终在巴黎建立一个卡丹帝国的世界顶级时装大师皮尔·卡丹。

小时候,皮尔·卡丹因为家穷而失学,母亲无奈,只得将卡丹送到镇上一个裁缝店里当起了学徒。在一个乡村妇女的眼里,吃饱穿暖是人生的两大需求,她指望着儿子将来有出息,至少不会挨冻受饿。可是少年早成的卡丹不想学裁缝,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员,唱唱跳跳就能赚到很多钱。被父母“逼”进裁缝店的卡丹很痛苦,他想用死来结束这种由父母摆布的命运。就在准备自杀的当晚,他鬼使神差地想起了从小就崇拜的芭蕾音乐之父布德里,并流着绝望的泪水向他写了一封信,包含有告别、求救、指路的诸多意思,他最后写道,如果布德里不肯收他这个学生为徒,卡丹便只好为艺术献身跳河自尽了。信寄出去了,卡丹也延缓了自杀的日期,他想等等布德里的回信。布德里看完少年卡丹的信吓了一跳,赶忙就给他回了信,信里并没提收他做学生的事,只是讲述了布德里自己的人生经历。布德里说他小时候很想当科学家,因为家境贫穷无法上学,只得跟一个街头老人过起了卖唱的日子。信最后说,人生在世,现实与理想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在理想与现实生活中,人首先要选择自己,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的人,是不配谈艺术的。布德里的回信让卡丹猛然省悟,他不再自杀了,把信藏了起来,也不再抱着舞蹈那个肥皂泡过幻想的日子,而是诚诚实实地跟着师傅学习裁缝手艺。三年后,皮尔·卡丹认为学得差不多了,就想到外面的世界去闯,于是拿着师傅给的零花钱买了辆破自行车,叮呤当啷地上路了。

别看现在的皮尔·卡丹一头白发,戴着黑边框眼镜,可是他一生致力于穿着自己制作的最时髦西服,雪白的衬衫领子上扎着红底白园点的领带,除开睡觉,永远是一个绅士派头,永远是一个男模特的形象。老年卡丹是如此,年青时的卡丹可就是英气盖世的一类人物了,他的帅气配上得体的服装,一亮相巴黎街头,就成为一个展示青春朝气的顶级男模。皮尔·卡丹来到了一家帕坎时装店应聘,该店的服装设计师一眼就相中了他的衣服,暗暗揣测这个小青年的来头,当知道卡丹身上穿的衣服是他自己缝纫的时,店老板二话没说就聘用了他。这让皮尔·卡丹激动不己,而更激动的是帕坎时装店的老板,原因是他正需要一名即年轻又有创新意识的设计师。皮尔·卡丹的到来,让帕坎时装店注入了新的活力,生意火爆得不得了。

在帕坎时装店干了一段时间后,年轻气盛的皮尔·卡丹已不满足现状了,他决定另攀高枝,去投奔由著名时装设计大师迪奥尔开设的新貌时装店,这可是巴黎顶级的时装研发中心,要想进去,需要有相当的时装设计能力。皮尔·卡丹凭着自己扎实的功底,一下子就闯进了新貌时装店,近距离和世界级时装设计大师迪奥尔一起工作,那是他最紧张又最开心的日子,他凭着细心的观察和勤奋好学,成为了迪奥尔最得力的助手,同时也增长了见识,积累了领导时装潮流的设计心得和体会,设计水平也得到了大的飞跃,他为影片《美女与野兽》设计的12套戏装,轰动了整个巴黎,赞美如潮水般涌来。一个当年的乡下裁缝用自己的巧手降伏了高傲的巴黎贵族,同时也吸引了无数爱美的人们。

1950年,年仅28岁的皮尔·卡丹,再也按捺不住那颗躁动不安的心,他毅然离开了恩师迪奥尔,很快开了一家属于皮尔·卡丹自己的时装设计公司,他要用这些年来学到的技术和积聚的人气,在世界时装之都的巴黎大街上占有一席之地。他先是为演出团体设计制作演出服装,赚取了第一桶金,继而又推出自己的女装设计,“让高雅大众化”的设计理念,使爱美的巴黎女人一个个成了购衣狂,成了试衣疯子。她们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但不能没有一套雍容华贵但又买得起的皮尔·卡丹时装。巴黎一时间成了卡丹帝国。

一发不可收的皮尔·卡丹,让女人疯狂之后,又想到了巴黎街头那些灰头土脸的男人,他不满法国时装几百年没有男人“席位”的传统,于1959年又举办了具有男装系列的时装展示会,毅然推出充满了阳刚之美的男性时装,给那些在光鲜的妻子面前显得畏琐的男人增添了自信和朝气,爱美不再是女人的专利,在皮尔·卡丹的怂恿下,男人们穿得更体面、更庄重、更能显示出绅士的派头。

可以说,皮尔·卡丹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让高雅大众化”的人,这很可能与他是农民的儿子有关,小时候在家乡的苦难日子,让他知道了穷人的愁和苦,所以当他成为世界时装设计大师后,并没忘记让底层的人们也能穿着高雅,穿得体面一些。他经常对人们说:“我虽然是高级时装设计师,但我有一股无法抑制的热情,我要使自己设计的高雅服装大众化,让更多的妇女和男士买得起,穿得上,使风格高雅的成衣面向人数众多的消费者”。几十年来,皮尔·卡丹设计的时装,敢于突破传统,式样新颖,富有青春感,色彩鲜明,线条清楚,可塑感强。他的许多时装被推举为最创新、最美丽和最优雅的代表作,并多次获得法国时装的最高荣誉奖“金顶针奖”。

由于爱美成痴,一生致力为别人制造美丽的皮尔·卡丹,竟然忘记了自己的终身大事,忘记了应该为自己寻找爱的港湾。但是已经80多岁的他并不后悔,他把一生的大爱献给了全世界的女人。无论走在世界的哪一个地方,皮尔·卡丹都能欣喜地看到他设计的时装穿在美丽的女人身上,他知足了,天下的女人都为美丽愉快地活着,他为天下的女人愉快地活着,这就是爱啊,皮尔·卡丹簇拥在爱的王国里,他不会因为没有终身伴侣而孤独。

现在,在世界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里,有600多家工厂在按照皮尔·卡丹的设计,制造“卡丹”牌和“马克西姆”牌的各种产品;有5000多家卡丹专卖店,其年营业额已超过100亿法郎。1974年12月,皮尔·卡丹登上了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该杂志对他的评论是:“本世纪欧洲最成功的设计师。”

(林德元)

传媒巨头萨默·雷石东

——我希望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第一

萨默·雷石东,1923年出生于美国波士顿一个犹太移民家庭。哈佛大学毕业,1941年参军,二战后当了10年律师,后接管父亲的公司,从此步入商界。1979年被火烧残,1987年开始实施庞大的收购计划。50多年间,他终于成为一个年收入达246亿美元的传媒帝国领袖。

1979年,55岁的萨默·雷石东在一次室内火灾中被烧个半死,身上45%的皮肤被大火烧毁,右手烧成了一根枯树枝,人们将他从火里救出来时,以为他死了,或者已经报废了,纵使今后能从医院出来,也不过是个没用的家伙。可是大家的估计都错了,第一,雷石东没被大火烧死,第二,雷石东没报废,第三,他在晚年倒成了世界霸主。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不是应该算作一个奇迹,或者叫做浴火重生,就象孙悟空在炼丹炉里炼了一回。

几年之后,从医院出来的雷石东回到了现实生活中,虽然嘴角有点歪斜,右手不能动弹,烧掉的头发生出了新发,但他对重新面对的蓝天绿地有着绝佳的好奇,他每天晃动着高大的身子,在美利坚那块充满商业硝烟的土地上奔走着,他很注重自己劫后余生的仪表,头发梳理得很顺畅,虽然白发众多,可还是从里到外透着一种庄严,西服穿得笔挺,白衬衫干净整洁,出门时还少许的洒一点香水(身上被烧过的皮肤有点难闻的气味)。1987年6月,已经是63岁的雷石东开始了他的收购计划,他微笑着,用没有残废的左手签字,在激烈的竞争对手面前,拿出34亿美元成功收购了美国的传媒巨舰维亚康母,那些电影电视机构一日之间都揽进了他的怀中。要说遭遇火灾之前雷石东干的都是小打小闹的生意(生意并不小,他将父亲的东北影院公司发展成为拥有400个银幕的大型连锁影院,也算是美国一大富豪),这次收购维亚康母集团就成了雷石东的大手笔,他早就不满足这个大蛋糕,他有的是信心来赢取这个庞大的摊子,因为他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年龄和身体残疾并不是衰老的根本原因,关键是你如何去面对美好的生活,有的人五十岁就说老了,六十岁就该退休养老了,七十岁更是精神垮了,八十岁就懒得动弹了。雷石东的人生理念是,只要活着,就得愉快地干活,忘掉自己的衰老和残疾。通过收购维亚康母集团,雷石东掌握了MTV电视网5家电视台、8家广播公司、18套拥有93万订户的有线电视网以及维亚康母制作公司、维亚康母企业等强势媒体。他在美国的媒体王国已经瓜熟蒂落。

充满传奇色彩的雷石东1923年出生于美国波士顿一个犹太移民家庭,因为具有不可更改的犹太血统,在上学的时候,他经常受到白人的歧视甚至是辱骂殴打。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雷石东,逐渐形成了一种好强而又坚韧的性格,要好好活给别人看的最原始理念在他的脑子里占了主导地位,直至影响了他的一生,就连后来多次收购别人的公司,也少不了这种理念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