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外创业传奇100例
26391100000058

第58章 在网络江湖当英雄(6)

美国在线在凯斯一连串的创造性的经营下,不仅名扬四海,还财大气粗起来——他领导了美国在线的上市,一举筹集了6600万美元。他既在内部不断创造特色产品,创名牌,也大刀阔斧地收购名牌。他首先把广告业引入了美国在线,等于又控制了一座金矿。他把电子商务引入在线,他发行了网络信用卡。他适时地同时代华纳公司合并(也可以说是鲸吞),使美国在线的总资本达到1640亿美元,雇员12100人,成为世界最大网上服务公司,股票市值达到1600亿美元,是电脑巨人IBM的2倍。也让微软、苹果这样的超级公司,也放下身架,开始同他商量着办事。

凯斯一连串漂亮的有创意的组合拳,充分显示了他的营销和经营天赋,难怪说他一吭声,“世界都要倾耳聆听”。

倒下的好汉还是好汉

难道真的有盛极必衰的宿命,难道真的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难道真的是天有不测风云——2003年3月12日,因业绩直线下降的原因,在年度的股东大会上,史蒂夫·凯斯正式辞去了AOL时代华纳董事会主席一职。一个网络神话提前落幕了,这一天大概在网络界有不少人发出了一声叹息。

这个创造当代神话的好汉,就这样倒下了,不光是网民,就是他本人,这个结局可能也是始料不及的。他在每一次取得阶段成功后总是说:

“晚宴刚刚开始。”——让大家别松懈,还有精彩的主菜在后面。

可是这次,等来的这道菜竟然是被迫辞职。

虽然业内有警醒者提出一种“分裂发展论”的趋势,“用户到处采购”,会引发价格震荡,指出这是颗定时炸弹。可是凯斯不屑一顾,还是一个劲踩加速板,结果车速过快,冲出了护栏。

球赛提前结束没有等到下一个回合,他肯定很难受。

倒下的好汉还是好汉,只好这样安慰他。他的倒下,也给后来的创业者一个提示:往前冲是必须的,但要快慢结合,注意路况。

凯斯的浮沉,给我们留下的是思考。他的客户观、平民观、创新意识是留给创业者的一笔财富,他的教训,同样也是留给创业者的一笔财富。

(魏东)

网络大亨周鸿祎

性格决定命运

如果说,37岁的周鸿祎是中国IT业最复杂、最有趣、最另类的人物之一,一点也不为过。他从学生时代开始折腾,工作后以软件高手身份离开方正创业;3721网站获得成功,继而托身雅虎任中国区总裁,离职后拥资约五千万美元;从事风险投资不久,“变色龙”又回到起点,投资、创业两不误。

可以说,周鸿祎与中国互联网若干重大事件同在。他打造了最早盈利的搜索引擎;为了生存,不惜与权威机构翻脸;他是员工眼中的冷血老板,投资家的宠儿、业界最活跃的合作者之一;曾愤然回击“泼脏水”,也曾反躬自省,发起打击流氓软件的运动,并同旁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马云系”肉搏……

仗剑天下,毁誉由之。这个“喜欢做令狐冲”的家伙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一心创业:遇“贵人”闯过难关

“最可怕的是事业突然死亡。3721曾经走在生死线上,那种感觉比死亡还恐怖。”

周鸿祎出生于1970年10月,籍贯湖北。由于同是测绘工程技术人员的父母迁居河南,他在那里生活到高中毕业,中学生时,周就呈现出“牛人”迹象,多次在全国物理、数学竞赛中获奖。由于父母工作的便利,周很早开始接触计算机。“不懂什么编程,就是觉得好玩。”

1992年他被保送西安交大读研究生。读研期间“不务正业”,编过游戏软件、杀毒产品。为了卖自己的产品还开过两家小公司,招聘人手准备在全国“自建渠道”,以失败而告终。“创业受挫让我明白自己欠缺的东西很多。我决定先进大公司,从最基础的东西学起。”

研究生毕业后,周鸿祎加入方正集团,从程序员做起,由项目主管到部门经理、事业部总经理,最后做到方正研发中心副主任。并在这家公司找到了“另一半”。

1997年10月,周组织开发成功中国第一款自主版权的互联网软件———方正飞扬电子邮件。由于互联网不属于方正的主营业务,他再度萌发了创业的念头。

1998年10月,周鸿祎成立国风因特软件公司,技术团队来自方正。公司网站就叫3721,“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意思。新公司起步于五个人。周和同事找了套便宜房子,维持最低生活水平。自己做饭,像美国的车库阶段。几十万元很快烧完。此时周刚推出“中文网址”(网络实名前身),为了维持公司运转,周鸿祎必须寻找投资者。

其间,周鸿祎找过很多国内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家和公司,但投资者对“中文上网”的理念的难以认同,让周鸿祎四处碰壁。眼看刚刚成立的公司将难以为继,紧要关头IDGVC(国际数据集团风险投资基金)的出现,终于让事情有了转机,他的兴奋可想而知。

随后,他先后见到了IDG的投资助理施晓东和IDG合伙人林栋梁。因为当时创业者远不如今天这么多,周鸿祎抓住机会分别跟他们在酒店的咖啡厅里“东拉西扯地说了2、3个小时”。在努力兜售自己和自己想法的时候,周鸿祎并没有觉得自己在接触资本,“毕竟是活生生的人嘛”。

不久后,周鸿祎被邀请去跟IDG所有的合伙人见面,这是他和IDG的首次正式见面。正式会面的饭桌上,周鸿祎既没有商业计划书,也没有笔记本电脑,在交给VC们一份临时手写的简单概要后,“拷问”开始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劈头盖脸的砸下来。

“他很急躁,听你说不了三句话,就会打断你”,时任IDG合伙人的王功权甚至让他自己练习如何用一句话说清自己的商业模式,幸亏基于之前双方的充分沟通,以及IDG对周鸿祎本人及其团队的认可,尽管并没有看懂周鸿祎的商业模式,但IDG最终还是投了25万美金给他。

此后,IDG带周鸿祎见了很多VC。投资人的打断和各种令人尴尬难堪的问题,被周鸿祎看作是完善3721商业模式的帮助。于是,他开始主动练习,逐渐能用精炼的话表达自己的商业模式,此后的周鸿祎变得“善于表达”。

有了钱,周鸿祎的路子渐渐宽广起来。1999年10月《IT经理世界》的封面报道写道:“周鸿祎和他的3721网站从互联网创业新生代中脱颖而出,成为本年度中国互联网经济备受关注的一个。”2000年初,3721进行第二轮融资,获得三家风险投资的二百多万美元。

胼手胝足:变身“办公室暴君”

周鸿祎有个能喷水的遥控坦克,数次袭击过推门进来、忐忑不安的员工。后来有人说这是“办公室暴君”,他就把坦克藏起来了。

“坚忍不拔最重要,不服输的性格对我最有帮助。你看中国互联网这些公司,坚持下来的结局都不错。”周鸿祎如是说,“我所见过的成功创业者个性都非常强烈。‘偏执狂生存’,猥琐的人很难有领导力。”

他曾经说过:竞争对手是自己的磨刀石。其实对员工来说,他亦如是。

周鸿祎绝对控股企业,以工作狂的姿态施行高压统治。他成天把网络实名摆弄来摆弄去,总能找到新的功能、合作者和目标,然后凶猛地推行,要求“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紧张感包围着创业者。周鸿祎随时监控各部门流程,不辞劳苦。他不喜欢上班时间开会,因为他觉得那样耽误工作,是“集体偷懒”,于是大家经常折腾到半夜;他妹妹曾负责客服,会上常被轰炸,给训得眼圈红红。

洗心革面:土鳖难变海龟

2003年3721被yahoo收购,周鸿祎转身当了雅虎中国总裁,从创业者变成了外企经理人。为了团结雅虎中国的老人们,他拍桌子、骂娘,喝醉了还摔坏了门牙。但周并非多愁善感的人。“离开的人是因为不适应变化,”他简单地总结。面对媒体,周开始谨言慎行,按照外企的套路办事。

全面负责雅虎中国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及具体执行计划的管理;同年6年,发布了集合先进YST雅虎搜索技术的独立搜索门户“一搜”;同年7月,率先在中国市场将免费邮箱扩容1G。在搜索、电邮等领域动作频频,打出了漂亮的组合拳,截至到2004年底,雅虎电邮跻身国内三甲,雅虎系在华流量全面超越google中文。周鸿祎实现了雅虎中国历史上首次盈利。现金收入超过4000万美元,毛利接近1000万美元。

虽如此,他还是无法改变一切。雅虎中国全部业务就靠3721挣的钱养活;考核指标全部是利润,做得越多就越削弱利润,非常矛盾。到2005年,百度上市、Google进入,门户压力日增……仗是打不下去了。2005年8月,周鸿祎宣布辞去雅虎中国总裁,在两年协议期未满时离开,随后成为IDGVC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