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不懂心理学就做不好管理
26591500000024

第24章 激励心理学:队伍不能赶着跑,主动走起才是王道(3)

员工的需求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方式也应该随之改变,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最好的管理方式是“按需激励”,根据员工的需求激励他。比如,针对家庭条件困难的员工,管理者可以利用奖金来激发他的工作热情;而有的员工希望能够不断获得挑战性的工作,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管理者就可以分派给他重要的任务;对于那些新来的员工,他们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被公司的同事接受,管理者就要及时鼓励他们。

按需激励有一个最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不可以“一刀切”,千万不要犯经验主义的错误。一定要在仔细调查员工的需求后,根据员工不同需求层次的需求结构,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西门子公司一直把员工当做企业内部真正的管理者,让员工做企业内部的企业家,是西门子公司的人才观。西门子公司将每一位员工的业绩和潜能,作为其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重要依据;公司内的每一位员工都有发展的机会和空间;管理者认真考虑每一位员工的需求,把其作为公司的利益考虑到公司的发展中,努力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双赢等等。

在西门子公司发展的过程中,员工得到了众多参与企业决策的机会,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与此同时,公司还及时增加员工的薪酬,让他们能够享受自己的生活,最终员工在事业与金钱两方面都收获良多。员工的工作热情被激发出来,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西门子公司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很多人说:“一个人是条龙,三个人是条虫”;还有人说“一个和尚有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些话都是在说人数越多,力量越难以凝聚。这就提醒管理者在管人时要合理安排,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能力,要能够聚合团队的力量,通过合理组合来使队伍获得更强的战斗力。

很多团队,明明有很多人才,却没有战斗力,这就是因为领导不会用人。人们说“中国人不好管”,这并不准确,这是因为管理者没有激发他们的合作精神。一个好的团队关键在于领导会不会管人用人。

如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所说:“进了公司,就是朋友,我是粘合他们的水泥,他们是石头。”马云不懂互联网的具体技术,但是他可以管理好手下懂技术的人,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他们为阿里巴巴贡献自己的能力。在公司里,每位员工的性格、能力和特长都会有所不同。马云要做的,就是通过自己的调控,把不同的人“捏”合在一起,打造一个完美的团队。

企业就好像一个个的小团队,是由各色各样的人才组成的,每位员工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管理者,要有针对性地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他们在岗位上努力工作。只有这样,你的企业才能战胜其他企业,最终高人一筹。

人的内在情绪和动机是可以通过其外在的言语和行为动作表达出来的。管理者日常要仔细留意员工的状态,在与员工接触的过程中,不仅要会“看脸色”,还要根据员工的穿着、气质、对待他人的态度等方面,来判断员工的能力和实际需求。这样在日常的安排中,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管理心理学启示

在企业管理中,领导者要考虑如何让每个人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通过优化组合,实现1+1>2的效果。只要员工的需求得到满足,他们就会安心地为团队奉献。管理者要做的就是使手下的员工安心在岗位上工作,使整体效果大于部分之和,做到这些管理者才算实现了自身价值。

人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一个聪明的管理者,一定要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只要员工能登大雅之堂,管理者就要识人之长,用人之长。盯着员工的缺点不放,只会显示管理者没有容人之量。管理者要做员工的伯乐,而不是扼杀天才的刽子手,要让员工能够在企业内实现自己的需求,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007.要掌握好奖与惩的力度

管理者制定规章制度是为了规范员工的日常行为,通过奖励的措施,激励员工,使员工努力工作;通过惩罚的措施,暗示员工,让员工不敢去违反企业的制度。员工在管理者的恩威并施之下,就会将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管理者制定企业的奖罚制度,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但是管理者一定要控制好奖罚的力度。制定合理的奖罚制度能够激励和督促员工的日常工作,保证企业在日常的事务中平稳发展。如果奖励过高,就会让员工望而却步,对奖励不抱希望,伤害员工的积极性;如果惩罚过于严苛,就会引起员工内心的不满,心生怨言,对企业失去归属感。这些都是管理者在制定制度时需要考虑到的事情。

中国古代统治者为了治理国家,制定了许多严苛的刑罚来恐吓百姓。比如,刺面、割鼻等肉刑始于夏、商、周三代,这些刑罚在最初起到作用后,仍然没有阻止王朝的衰败,各王朝最终消逝在历史中。

《韩非子》一书针对各王朝的刑罚,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明于治之数,则国虽小,富。赏罚敬信,民虽寡,强。赏罚无度,因虽大,兵弱者,地非其地,民非其民也。”书中建议君主赏罚要有法度,要慎重地依据法令加以赏罚,否则即使有广阔的国土,百姓也会和君主离心,国家只会走向灭亡。

古代的刑罚虽然严苛,但是却毫无人性;这些严刑峻法虽然能够威慑百姓,但很容易让君主失去人心。

汉文帝时,依然沿用着秦朝的酷刑。一次,名医淳于意因人诬告而入狱,被判肉刑。淳于意之女为了救父亲,向汉文帝上书表示自己愿入宫为婢来为父亲赎罪。她还向汉文帝建议肉刑过于残酷,犯人受刑后即使想要改过自新,都没有机会。

汉文帝是一位明主,被淳于意之女舍身救父的孝行感动,赦免了淳于意。同时她认为肉刑的设置确实失当,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就废除了肉刑。汉文帝的这种选择,其实是对以往惩罚制度的一次修正。在他治理下,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管理者在管理企业时依据制度,制定严明的法令必不可少,但是,也要像文帝这样,及时修改严苛的法令。刑罚过于严酷,也是不允许的,因为这很容易适得其反。一个企业是否强大,并不仅看企业的绝对实力,还要看企业内部运行是否通畅、人心是否稳固等企业软实力。

即使企业很小,管理者也不能掉以轻心,应该仔细地运用管理之道。如果管理者善于管理企业,制度严明,赏罚合理,那么就能够和员工上下一心,企业内部一定是安定团结的,能够呈现出健康向上的发展势头。这样的企业,即使当前规模很小,但是迟早会发展起来。但如果赏罚不明,企业规模再大,内部也会出现混乱,必然会走向衰落。

管理最终就是管人,管理者制定制度的目的就是安定人心。赏罚合理的企业,人心安定,大家按部就班做事,就会因为良好的秩序产生强大的动力。反之,一个企业赏罚不明,超出了员工正常的心理承受程度,就会人心混乱,大家无法安心做事,只会担心受罚,也就没有效率和价值产生了。因此,管理者的每一项赏罚决策,都要让员工心服口服,这样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才算合格,你的团队也会迸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这就是合理的赏罚能够产生的凝聚力和爆发力。

判定一个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就看他的赏罚是否恰当,而不在于数量上的多少以及程度的轻重。因此,管理者一定要从全局出发,在赏罚的问题上,要把握好火候与时间,这样就能管理好手中的企业。

把赏罚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其实就是合理的运用规章制度,保障企业内部高效运行,制度合理,才能让每一名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对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影响十分深远。

每一位员工都渴望高额的奖金,但是管理者一定要控制好奖金的数额。奖金给得太多,也是一个“重量级”隐患。过高的奖金制度不是万灵丹,这很有可能会引出员工心中的贪欲。假如管理者不能控制员工心中的贪欲,无法满足员工心中对金钱的渴望,很有可能会演化成一场危机。所以,合理的奖赏,才是最有效的。

管理心理学启示

管理者要使员工屈服在自己的威严下,要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们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并且服从自己的意志,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使用赏罚制度。用惩罚来给员工压力,让他知道服从上层命令的后果。

作为管理的一种手段,惩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还是要看情况、分对象、区别对待。管理者要明确自己使用的惩罚手段是否能够被员工接受,避免惩罚出现副作用。其次,管理者应该奉行“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采取威迫等惩戒手段之后,要给员工一定甜头,立刻采用应对的对策和手段,减少冲突的可能。

008.肥皂水效应:把批评夹在赞美中

肥皂水效应是美国前总统约翰·卡尔文·柯立芝提出的一项理论。该理论指出要将批评夹在赞美中。将对他人的批评夹裹在前后肯定的话语之中,减少批评的负面效应,使被批评者愉快地接受对自己的批评。

即使柯立芝身为总统,在批评下属时都要先赞美对方,以便下属更能够接受。如今的管理者,既不是柯立芝,更不能和总统媲美,在管理下属时,更应该采取这种“肥皂水方式”。

员工是企业的最底层,每一天都要承担沉重的工作压力,管理者的一言一行都会引起员工的深思,所以管理者在批评员工时,一定要谨慎考虑。如果管理者批评员工的话过于严厉,就会让员工认为自己不受重视,在日常的工作中会更加缩手缩脚,不敢充分发挥。

管理者在日常管理时,应该多给员工一些鼓励,这样员工才有工作的动力。即使是批评员工,也一定要考虑到员工的情绪,在员工心情好时,委婉地将自己的不满告诉他,这样既能让员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不会伤害员工的工作热情。

这种“肥皂水效应”不仅可以应用于管理,即使在日常的商务谈判中,也非常实用。华克公司在费城承包建筑一座办公大厦,而且指定在某一天必须竣工。这项工程,每一件事进行得都非常顺利,眼看这座建筑物就快要完工了,承包外面铜工装饰的商人,却说他不能如期交货。这会影响整个建筑工事的完工时间,耽误了时间就要交付巨额的罚款!

长途电话,激烈的争辩,都没有半点用处,于是卡伍被派往纽约,找那个人当面交涉。

卡伍走进这位经理的办公室,他并没有向这位经理抱怨,而是兴奋地说:“你该知道,你的姓名在勃洛克林市中,是绝无仅有的?”这位经理听到这话,非常地意外,他摇摇头说:“不,我不知道。”

卡伍说:“今晨我下了火车,查电话簿找你的地址,发现勃洛克林市里,只有你一个人叫这个名字。”

经理听到他的话,很感兴趣地把电话簿拿来查看,发现真有这回事,于是他很自豪地说:“是的,这是个不常见到的姓名,我的祖先原籍是荷兰,搬来纽约已有两百年了。”

卡伍和他谈完这件事情后,并没有谈论工地的事情,而是接着赞美他拥有这样一家规模庞大的工厂。卡伍说:“这是我所见过的铜器工厂中最整洁、完善的一家。”

那位经理说:“是的,我花了一生的精力经营这家工厂,我引以为荣,我可以带你参观我的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