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听历史学家讲故事:人生路上舍与得
26665600000010

第10章 性格决定命运,心态成就一生(1)

多疑性格害人害己

多疑的性格会破坏人际关系。因为你的这种性格往往使你捕捉到的是毫无根据的恶意。

多疑的人自己并不轻松,他们总是感到压抑,神经高度紧张。因此,多疑的人多有离群索居、自我封闭的倾向。于是,才会导致极端排斥他人,也排斥机会。

曹操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但却一生多疑,他爱惜人才,却又怀疑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也因此错杀了当时的不少名士和文人,为后人所鄙薄。

在董卓弄权作乱之时,曹操用计谋企图刺杀董卓,却不料被董卓发觉,于是仓皇逃至城外,却不想被中牟县县令陈宫捉住。陈宫听了曹操的一番言谈之后,认为曹操是可以干一番大事的人,便毅然弃官不做,与曹操一同出逃。

当他们逃到成皋的地方时天色已晚,曹操便指着林子深处对陈宫说:“此处有一人姓吕,叫吕伯奢,是我父亲的结义弟兄,今晚我们就在他家里借宿吧。”于是二人便来到了吕伯奢家中,并说明了来意。吕伯奢便说:“你们就放心住在这里吧。”说完,进里屋好长时间才出来,而且对他俩说:“我家里没有好酒,我出去打一些回来款待二位。”说完便骑着驴离去了。

曹操与陈宫坐了好久,忽听屋后有磨刀声。

曹操顿生疑心:“吕伯奢并非我的至亲,这次去打酒好久也没回来,我们应当去偷听他们家人的谈话。”于是,二人便悄悄走到草堂前,只听到里面有人说:“绑了以后再杀,怎么样?”

曹操听了大惊,他说:“若不先下手,必被擒住。”于是便冲进屋中,举剑杀了那一家八口。结果搜到厨下,却发现绑着一口待杀的猪。陈宫说:“是你误杀好人了!”二人赶忙骑马出庄,向外逃去。谁知这时正好遇到吕伯奢骑驴回来,鞍上还挂着酒和菜,一见二人,便问道:“为何如此匆忙呢?”曹操说:“我俩乃有罪之人,不敢久留。”吕伯奢说:“我已让家人杀猪准备款待二位了,何不留宿一夜呢?”曹操他们当然不肯回去,吕伯奢也就同他们告别往家返。可他没有走出几步,就被曹操斩于驴下。

陈宫大惊,他说:“刚才你已经因为误会杀了他全家,现在都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为何还要杀他呢?”曹操说:“他回家后发现家人被杀,必定不肯罢休,一定会带人来追杀我们,所以还是要先下手为强。”

陈宫说:“这也太不仗义了吧。”曹操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此语一出,陈宫无言。后来,陈宫终于认清看透了曹操的性格,为了保全自己,他不辞而别,前去投奔吕布了。

曹操以其多疑的性格,不仅误杀了好人,还为此失去了一位朋友,像这样猜忌的性格,不仅对别人不好,对自己也不利。因为这样的人除了自己谁都不会相信,而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对待他人,那么他人也就不会再正确对待他了。那么,他人便会是你的地狱。倘若自己是恶化与他人关系的原凶,则自己就得承担起地狱之苦的责任。

他人就是地狱。

——萨特

刚愎自用只会绊倒自己

刚愎自用是人生的绊脚石,只有广泛接受他人的意见才能拥有大智慧。

在中国历史上,晁错应该是位地地道道的忠臣,按理应得善终,可遗憾的是他刚愎自用,年纪轻轻就被腰斩,并殃及全族。

西汉的景帝是个好大喜功,想有所作为却缺乏雄才大略的皇帝。

当时,晁错年轻气盛,他认为世上没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于是便想趁此机会做几件大事,一方面展示自己的能力以服人心,一方面巩固中央集权以谢皇恩。于是就上书景帝,请求削藩。

该请求得到皇帝的同意后,楚国就第一个被削,然后晃错又搜罗赵王的过失,把赵国的常山郡也削了去,随后又查出胶西王私自卖官鬻爵,于是也削去了六县。在这个过程中,晁错见诸侯没有什么抵制性的反应,便以为削藩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于是就准备向硬骨头吴国下手。

正当晁错踌躇满志、情绪高涨的时候,从外面踢门进来一位白发飘然的老人,见到晁错后劈头骂道:“你难道要寻死不成?”原来这位老人是晁错的父亲。晁错连忙扶他坐下,老人继续说:“我在老家住着,倒也安闲。近来听说你在朝中主持政事,主张削藩。为什么硬要离间人家的骨肉,削夺人家的封地呢?外面已经怨声载道了。你到底在想些什么,我特意赶来问问你!”刚愎自用的晁错说:“倘若任藩国势力发展壮大,诸侯各据一方,越来越强大,恐怕汉朝的天下就岌岌可危了。”晁错的父亲长叹了一声说:“刘氏得安,晁氏必危,我已年老,实在不忍心看见祸及你们,我看我还是回去吧。”说完起身就走了。

这个时候,吴王刘濞也听说了朝廷要向自己下手,削除自己的藩号,不甘坐以待毙的他便联合楚、赵六国向朝廷发难,并打出“诛晃错,清君侧”的旗帜作为反叛的借口。

“七国之乱”让景帝大为震惊。他听信了奸臣的谗言,天真地以为只要杀了晁错就能换取七国罢兵。

于是,晁错被处以腰斩,并株连全族,而战火却仍在继续。

可以说,晁错完全是一场政治、军事与权谋斗争的牺牲品。但他的悲剧也是由于他刚愎自用的性格所致。假如他不改这样的性格,就算当时有幸不死,也决不会长期立足于汉廷。

刚愎自用的人往往心胸狭窄,他不明白一个人的力量再大都大不过众人联手的力量。具有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性格的人,即使是最聪明的人也与成功无缘。因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而那一“失”又往往是最致命的,所以,每个人都要摒弃这种性格,收起你的固执,多听听众人的声音。

集体的力量如钢铁,众人的智慧如日月。

——谚语简单才是快乐

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其实所需要的并不多。即便你拥有广厦千万间,而一个人晚上一张床足矣;即便你拥有珍馐千万盏,一个人也只能吃几盘菜而已。

一个人能否过上幸福的生活,关键不在于财富的多少。然而,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又是不惜自己一切的代价,甚至于自己身败名裂都在所不惜。那么你可以回过头来想一想,假如真是以生命为代价来换取财富,那你又会得到什么呢?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样的生活。不被财富所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只要你亲身实践你就会明白:其实,简简单单的生活才是最快乐的。

唐天宝元年,李白来到京城赶考。考官就是当朝的太师杨国忠,监考官是太尉高力士,这二人是出了名的贪财的主儿,于是考生们纷纷给他们送礼,尽力讨好他们。假如不送礼,不向他们说好话,即使是文采超群、才高八斗也是考不取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硬是不吃这一套,并且对这种做法感到十分不屑。

开始考试后,李白文思泉涌,下笔如有千言,洋洋洒洒,很快就答完了题目。但是杨国忠一看李白这个名字,顿时心生一股怨气,因为他记得这个人根本没有给自己送礼。于是随口说道:“这个书生只配给我磨墨。”高力士也跟着冷嘲热讽起来:“磨墨还是抬举他了呢,他只配给我脱靴!”这时李白还没有走出考场,正好听到了他们两人如此尖酸刻薄的对话,心中顿感愤愤不平,高力士居然还上前一把将他推出了考场。

李白自然没有考取到功名。时隔一年,唐玄宗收到番国送来的一封国书,遂命杨国忠马上读出来。这位当朝太师打开一看,顿时瞠目结舌。原来里面全是一些鸟兽图形,密密麻麻的画了一大片,居然看不懂一个字。国书传下去以后,满朝文武个个如同是见了天书一般,没有一个人认得。唐玄宗怒而拍案,厉声喝斥道:“全是废物,居然没有一个人能够替朕分忧的!给你们三天时间,若是仍解不开其中之意,你们一个个全都要撤职免官,听候发落!”说完,拂袖而去了。

于是,文武百官们纷纷打听通晓番文的饱学之士。这时候,有人推荐了李白,玄宗马上派人把他接入宫中。李白从皇上手里接过番书,粗略地看了一遍之后,冷笑了一声,说:“番国是在威胁我大唐国,假如不割让出高丽的一百七十六座城池,他们就会立即发动兵马来犯。”

玄宗听罢,连忙跟大臣们探讨应敌之策,一群人急得全都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但是又只能干瞪眼,茫然不知所措。这时,玄宗发现站在面前的李白极其镇静且气度不凡,便问他:“不知你有何良策?”

李白胸有成竹地说:“此事并不难,待我修书一封,保证番国明日将不战而降。”

玄宗十分欣喜,没想到李白的一纸文书便可以轻松地帮自己解除心头之患,当即许下承诺:“卿学识渊博,而今又替朕排忧解难,朕要封你为翰林大学士。”之后,还特地安排了盛宴款待李白。

次日,李白又进殿来写诏书。他看到杨国忠和高力士二人分别列于文武官员的首位,想到去年自己应考时受到的“待遇”,于是向唐玄宗请示道:“去年臣曾经参加了应考,当时杨太师和高太尉二人对臣百般刁难,并且还冷嘲热讽。时至今日我仍然觉得有些不服气,今天看他们还是这样神气,微臣有个不情之请……”

这时的玄宗一心只想着怎样才能尽快把来自番国的威胁解决掉,于是爽快地答应下来了:“不管你有什么要求,只要我可以办得到,朕就答应你。”

“臣恳请皇上命杨国忠为我磨墨,让高力士替我脱靴,惟有如此,我方能心平气和,口代天言。”说完以后,便直盯着杨国忠和高力士看。两人闻听此言,气得咬牙切齿。

唐玄宗用人心切,便都依着李白的意思下了旨。杨国忠强自忍住心头的怒火,脸上却是红一阵白一阵的,还要耐着性子给他磨墨,并双手捧砚;高力士毕恭毕敬地跪在旁边,帮李白脱下靴子,双手捧着,不敢有丝毫造次。李白写出的诏书措词严厉,句句击中对方的要害,直把番使看得胆战心惊,连连谢罪,并被吓得迅速逃离了京城。

玄宗自此便对李白十分宠幸,并赐给他非常丰厚的财物和崇高的地位。李白在宫中可谓平步青云,春风得意。可是有一天,他却主动上书玄宗,请求让他离开皇宫。离开皇宫的李白成了鄙野乡间的一只闲云野鹤,并且创作出了许多奇伟瑰丽的优秀诗篇。

无论是得到宠幸,还是遭受侮辱,李白都能做到豁达处之。因为只有宠辱不惊才能活得潇洒坦然,处世太方就会过于偏执,太圆又会导致懦弱,李白的浪漫与洒脱是把这二者结合在一起了。

我们大多都渴望并追求着荣誉、地位,并为能够拥有它们而感到自豪和幸福。因此,我们的生活中便出现了许许多多为荣誉而争斗不已的人,还有为了争宠、争荣而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甚至丧失人格的猥琐小人。

但是仍然有人不在乎荣辱毁誉,而情愿做一个“荣辱毁誉不上心”的清闲之人。他们把外在的身份、家世、钱财、容貌甚至生死等都看得十分淡泊,只想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超脱,正如“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的大境界。因为他们深信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既有轰轰烈烈,也有寂静悄然;会有大红大紫,也一定会有默默无闻。只有保持一颗平常心,宠辱不惊,才能生活得简单快乐。

与其说人类的幸福来自偶尔发生的鸿运,不如说来自每天都有的小实惠。

——本杰明·富兰克林

知足者常乐

太多的贪婪使我们离快乐太远,不是快乐太难,而是我们活得还不够简单。

很多希望过平静日子的人都喜欢写一个这样的条幅来勉励自己:“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这个条幅最初来源于《老子》一书,是该书第四十四章中的一句话:“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侮辱;懂得适可而止,便不会遇到危险,这样才能保持长久。”

显然,这句话是劝戒人们不要贪得无厌。它几乎成了一切有文化素养的人的一种共同的目标和追求。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若是要论文化渊源,只怕没有几个人可以超越孔子。可以这样说,孔子是文化涵养最好的一位古人,他的“知足常乐”简直到了极致的境界。

那么,孔子到底是什么人呢?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他是叔梁纥跟颜氏女野合而生的,虽然其貌不扬,可是他为人却特别温驯仁慈。早些年,他还当过一些小官,最高曾经做到鲁国的大司寇摄行相事一职,大司寇是掌管国家刑狱、监察等事宜的高官,“摄行相事”就是指可以行使丞相的职权,这个官职已经非常高了。

但是孔子始终认为做官跟自己的性情不太符合,于是他便辞官转而开设学堂教授学生,不久他的周围便聚集了很多在当时非常有名的人物,前后多达三千人,他们全都非常乐意聆听孔子的教导和启迪,并把他尊称为师长。因为孔子一直是最讲仁义、最重道德、最贵人品、最富涵养的人。

我国的春秋时代,有许多小国,全都想要统治全国但是谁也无法做到,相互之间离得很近,因此彼此间的来往和游历也特别多。有一次,孔子跟他的学生们一块儿出去游玩,可是在半路上同他们走散了。这时他正在去楚国的路上,一个人站在楚国的东门,等了很久也没有看到一个学生,于是他就进城了。

孔子刚走进城,就听见自己的学生子贡等人正在那边十分着急地商议:“谁知道先生这个时候在哪里呢?到处都找不见他。”

这时他又听到一个路人在给子贡等人描述在门外见到的孔子形象:“东门有个人,额头似尧,脖颈像陶,肩膀类子产,自腰下不及禹三寸,一副疲惫不堪的模样,活像一条丧家犬,这位是你们的先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