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听历史学家讲故事:人生路上舍与得
26665600000021

第21章 智用谋略,方可得势(6)

在现代社会中,竞争日益激烈,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令人疲于应对。上司难处,同事难防,要想在夹缝之中求得生存的话,就必须善于揣摩人的心理,应时自守。苏秦使用的是一个十分有创意的策略,他智用比喻,变被动为主动,重新赢得了燕昭王的信任。但是这需要一个大的前提条件,即领导必须是英明的,这样他才可能明白你的意思。否则,将会前功尽弃,一无所获。

言语是人类心智的军火库,藏着以往的战利品及征服未来的武器。

——科尔列治

学会使用激将法

因为人性中总有看重名誉的一个弱点,因此有了激将法。

三国时候,曹操率83万大军进攻江南。为抵御曹操的攻击,刘备便派军师诸葛亮前去东吴,以便促使双方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曹军。

这时,吴主孙权听说曹操的大军已经抵达襄阳了,此时倘若前去请降,又害怕曹操不能容他,最终还会落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如果开战,又担心自己势单力薄,根本无法抵挡曹军的大举进攻,因此犹豫不决。于是,便将正在鄱阳湖训练水师的主将周瑜召回来,共同商议应敌之策。

诸葛亮到达东吴之后,首先见到的便是东吴的主将周瑜,他问诸葛亮究竟有什么退兵妙法。

诸葛亮轻摇羽扇,然后道:“曹操兵多将广,并且颇通用兵之道,普天之下难逢敌手。我有一计,可退曹军。将军只需要派出一名使者前往,送给曹操两个人,曹操得到这二人以后,自然就会退兵了。”

“是哪两个人?”周瑜问道。

诸葛亮不慌不忙地说:“先前我住在隆中的时候,曾经听闻曹操在漳河之上建造了一座铜雀台,专门用来安置从天下各处搜寻到的美女。那曹操原本就是一个好色之徒,欲望很难得到满足。他很早就听说江东乔公有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貌若天仙。曹操还曾说过,他有两个愿望,第一个便是征服各路诸侯,成就一番霸业;第二个就是想得到江东的二乔,然后安置于铜雀台上,便可以安乐地度过自己的晚年,虽死也无撼了。而今曹操亲率大军直逼江南,无非是想得到二乔而已。将军为何不去乔公那儿,以重金买下二乔,然后差人给曹操送过去呢?”

“曹操想得到二乔,可有什么根据吗?”周瑜问道。

“曹操的小儿子曹植才华横溢,下笔成章,曹操便命他作了一篇赋,就是《铜雀台赋》。”诸葛亮郑重其事地说。

“那么,您还记得此赋吗?”周瑜接着问道。

“此赋文辞华美,我特别喜欢,还曾经熟读过呢。”诸葛亮答道。

于是,诸葛亮就开始耐心地背给周瑜听。当诸葛亮诵到“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周瑜再也坐不住了,他站起身来破口大骂道:“曹贼真是欺人太甚!”

“从前汉朝边疆屡次遭到单于的进犯,汉朝天子便是以和亲之策将公主许配给他,如今将军怎么舍不得这两个民间女子呢?”诸葛亮连忙说。

“您有所不知,这小乔乃是我周瑜的妻子,而大乔则是先主孙策将军的夫人。”周瑜说。

诸葛亮装出十分惶恐的样子,连忙谢罪道:“我实在是不知,真是死罪,死罪!”

“我跟曹贼势不两立,定要与他一决高下!其实我早就有北伐之心,即使是刀斧加头,也誓不更改此志!希望您可以助我一臂之力,共同迎战曹军。”周瑜发誓道。

“将军若是不嫌弃的话,我自当效犬马之劳,与将军共破曹军。”诸葛亮赶忙说道。经过诸葛亮的不懈努力,孙、刘双方最终结成了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曹操大军。

社交中可以根据某个人的性格特点使用激将法,这样往往能够把事情顺利完成。同时,我们也得注意自己一定不要成为此法的对象,不要为了一时的争强好胜,或者是为了无法抹开的面子,而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孙子兵法》

领导的平衡术

平衡才能稳定,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会忠奸并用,因为他们懂得,惟有互相牵制才能平衡,才能稳定向前。

政治讲究的是一种平衡,如果你是一个领导者则更应懂得妥善利用各种政治经济甚至军事势力,以达到互相牵制的目的,万不可使一派独大。其实,不仅仅在政治上应该如此,在任何其他领域或一个部门中,领导若想稳固自己的地位,务必要搞好下属之间的平衡。

朱元璋初定天下时,根基还不稳固,朝中却已经划分为江浙和淮西两派。前者以刘伯温和马皇后为代表,后者的代表人物是李善长和胡惟庸。马皇后遂劝谏朱元璋亲近刘伯温疏远胡惟庸,但是朱元璋却有他自己的考虑:他自然明白这二人向来有分歧,并且他也非常清楚胡惟庸是溜须拍马的平庸之辈,他不疏远胡惟庸就是要利用他来牵制住刘伯温,由于刘伯温有盖世的功劳,如果没有掣肘的话,只怕将来对他会难以掌控。因此,他便想利用二人之间的不和来搞一种平衡。这是典型的分而治之、彼此牵制的管理思想。

766~776年(唐朝大历年间),宦官的势力极其庞大,唐代宗遂利用宰相元载的力量将宦官鱼朝恩杀了,也收回了被宦官们霸占的势力。但是元载的权势却日益强大起来,代宗是绝对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存在的。起初代宗还会单独召见元载,他希望可以既保住这个大“功臣”的性命,又使之有所悔过。可是元载仍然不思悔改,代宗便决定除掉这个绊脚石。于是他开始重用那些不依附于元载的官员,以此来分散他的势力。元载并非等闲之辈,他便派出许多亲信广泛搜集和刺探有关代宗的情报。代宗对大将军李泌十分信任,元载就诬称李泌是鱼朝恩的同党。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代宗忍痛将李泌派往江西观察使魏少游处任参佐,并和他约定道:“朕决意除载,当有信报卿,可束装来。”

771年(大历六年),成都司录李少良揭发了元载的奸赃之事,代宗于是想趁此机会除掉元载。没想到还没来得及行动,李少良就走漏了风声,元载抢先诬告了李少良,为了大局,代宗又称李少良是“凶除比周,离间君臣”,处死了李少良,这样才暂时把元载稳住了。大历十二年,又有人向代宗呈上密奏状告元载的“图谋不轨”,代宗便据此派将军吴凑趁着元载来政事堂议事的时机,当场抓捕元载,并将其赐死。我们可以看一下代宗与元载的几番较量,他起初利用元载肃清了宦官,接着又设法将元载诛杀。常言道,官场即战场,而在这场战役中无论是宦官抑或元载,任何一方都不是真正的胜利者,最终的胜者只有代宗一个人。代宗借他人之力以攻敌,使下属们彼此牵制,从而维持了整个大局的平衡。

自古以来,最难的是管人,尤其是管那些智力超群的人。本文所提出的“平衡术”从前人经验中来,值得一用。在企业中,管理者总要面对几个级别相当、能力相当的下属,对他们的管理,运用相互制衡法较为妥当。切不可独倚一人,这样容易被蒙蔽,对企业造成损失。

管理者要时时把握下属动态,并确保在某一下属或部门发生异常变动时有新的替补力量挽回局势。

——管理界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