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听历史学家讲故事:人生路上舍与得
26665600000042

第42章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5)

果然,苏东坡的儿子中其奸计,一定要找皇甫遵论理抗争。苏东坡劝解儿子说:“儿子,你不要中了他们的计呀,《易经》中有这样一段话:‘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人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存德也。’意思是说:尺蠖之所以将身体弯曲收缩,是为了下一次的伸张;龙蛇蛰居冬眠,是为了保全生命;精研义理以达出神入化境界,目的还是要应用;利用各种知识条件求得安身之所,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品德。你看,群经之首的《易经》就是这样教导我们要忍辱负重,保命求生,以图来日。今日你在人家的屋檐底下再不知道低头,反而要与皇甫遵去抗争论理,那你不就正中了他的奸计吗?那不正好给他创造了杀我的机会吗?”

就这样,苏东坡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忍受了皇甫遵加给自己的一切屈辱。而最终的结果呢?苏东坡成了文坛上的一代文豪,而奸臣李定、皇甫遵之流身败名裂,有些甚至被愤怒的群众给处死了,落了个可悲的下场。

忍耐之草是苦的,但最终会结出甘甜而柔软的果实。

——辛姆洛克

先下手为强

提前半步,领先一路。抢占先机的人能够最快达到成功的终点。

当政治问题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成了政治斗争。而政治斗争的成败,至关重要的因素往往是决断的瞬间。一念之差可能就从原本可以取得的胜利转为彻底的失败,尤其是在古代,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一念之差往往可能判定一个政治集团的存亡。然而,事实上,处理这类问题并不是很难,很多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该出手时就出手”。

唐太宗李世民,中国历史上的明君之一。他的皇位就是用先下手得来的。

唐朝统一中国后,社会也相对稳定下来,但是皇室内部的帝位之争却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在统一的过程中,李世民军功卓著,威望远远高于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再加上他手下有一大批人才,因而备受太子和齐王的猜忌和排挤。武德九年的一天,李世民被太子请去喝酒,回来后,突然心痛,吐血数升,这次虽然化险为夷,但自此之后李世民同太子之间嫌隙更深了,最终演变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宫廷血案。

李渊也明白李世民的功劳无人能及,因此他也总为“立储以长”还是“立储以功”的问题苦恼,李世民本人就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恢宏的气度,再加上他手下人才济济,其权力逐渐扩大,政治地位也日益提高,夺取皇位之心渐渐滋生。太子也比较有心机,他总是逢迎唐高祖的妃子们,以使李渊的“内宠”成为自己的支持者,李世民也正好曾得罪过李渊的宠妃张婕妤和尹德妃,于是二人便常在李渊面前说太子的好话,说李世民的坏话。时间一长,终于使李渊把恩宠逐渐转移到了太子和李元吉那边。这样一来,储君之争似乎明朗化了,太子的地位已难以动摇。

然而,不利的局势却给李世民带来了机会。

这时候,突厥犯边的消息传来,太子忙推荐李元吉代替李世民统军北征。在他们的阴谋布置下,李渊命尉迟敬德、程知节(程咬金)、段志玄、秦叔宝等秦王府诸将随军出征,并把秦王帐下的精兵都调去充实李元吉的力量。李建成、李元吉的阴谋恰好被王至发觉,他便赶忙到秦王府报信儿,原来,太子想让李元吉控制李世民的猛将精兵,然后在为他饯行时,伺机安排杀手处死李世民,并把他手下的秦王的大将诸如尉迟敬德等人全部活埋。听王至讲完,长孙无忌等人赶忙劝李世民“先事图之”。但是李世民似有不忍之心,他叹气说:“骨肉相残,古今大恶。”因此犹豫不决。不过,在经过一整夜的商议后,李世民也看出众人都是拼了命地支持自己,倘若这时再不采取行动,一旦手下精兵良将被他们调走,恐怕自己就没有什么活路了。于是,他终于横下一条心,决定冒险先一步发动政变。

事情定下来后,李世民首先去向高祖李渊密奏李建成、李元吉与尹德妃、张婕妤的****之事,然后又说:“臣于兄弟无丝毫负,今欲杀臣,似为世充、建德报仇,臣今枉死,永违君亲,魂归地下,实耻见诸贼。”这一番话就把兄弟相残的责任事先全部推到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身上。高祖当然不敢轻信,于是下令太子和齐王第二天早朝时都来,然后由诸大臣公断是非曲直。

第二天,李世民通过东宫宿卫常何的关系,率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等九人伏兵玄武门内,长孙无忌、秦叔宝、程知节等在玄武门外以为应援。虽然李建成也得到了张婕好的警报,但是他却因早已对守城的军事力量私自做了准备而不以为然,依然和李元吉一起入朝。他没想到常何早已被李世民收买,已将李世民先引入玄武门,设好了埋伏。

当李建成和李元吉到了临湖殿时才感觉到不正常,可是为时已晚,只见李世民迎面而来,李元吉仓惶之下连射三箭皆未中的。李世民还射,一箭射毙李建成,同时,李元吉也被尉迟敬德射毙。之后,李世民派尉迟敬德到宫中“警戒”,尉迟敬德披甲持矛直接面见李渊,李渊大惊道:“发生了什么事?”尉迟敬德回答说:“秦王因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灭了他们,怕惊动陛下,特意派我来护卫。”这时,萧璃、陈叔达等大臣历数李建成、李元吉的罪行,而对秦王的功德大加赞赏,劝李渊干脆顺水推舟,把李世民立为太子,委以国事。此时,外面双方士兵交战尚未停歇,尉迟敬德要求李渊下达“诸军并受秦王处分”的诏旨。

李渊见事已至此,便下令所有军队一律听秦王处置,事变平息后,及时改立李世民为太子。八月,高祖李渊退位为太上皇,将皇位传给了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以李世民政治集团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试想,倘若当时李世民依然抱着“不能兄弟相残”之心不放,不当机立断,不采取先下手为强的策略,则历史可能就要改写。

所以说,一定不要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溜走,无论是战场,还是商场,抑或是官场、职场,“先下手”都是成败的关键,抢占了先机,你就成功了一半。

机遇从不光顾没有准备的头脑,弱者坐待良机,强者制造时机。

——居里夫人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如果有人错过机会,多半不是机会没来,而是因为机会过来时,没有伸手抓住它。

武则天是我国封建社会唯一的女皇帝,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一个女人能够成为万人之上的统治者,该有何等的气魄和能力呢?

封建社会的一个女人能够在皇帝的身边,除了她的美貌和才华之外,还要有积极寻找机会、把握机会的能力。后宫佳丽三千,美貌者不少,有才华者也颇多,然而,武则天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是因为她在美貌和才华兼备的基础上更有铁的手腕,有寻找机会、把握机会的能力。

武则天本是唐太宗的才人,不知是什么原因,她一直不是很受宠,在唐太宗病危时,她同太子李治相识了。为了能够把握这个新的靠山,她使出了浑身解数。太子也确实被她迷住了,太宗死后,按照宫中的规矩,武则天被送去感业寺当尼姑。高宗(李治)虽然非常喜欢武则天,但武则天毕竟曾是父亲的妃子,且如今她已成为尼姑。李治一时找不到恰当的借口把她接回宫中,无奈之下,只好让她继续待在感业寺。

最后还是王皇后和萧淑妃成全了武则天。当时,王皇后与萧淑妃在宫中争宠,王皇后出身名门,贤德方正,对高宗的管制比较严格,这样一来,反而使高宗备感厌烦。萧淑妃虽然出身并不高贵,但是吹得一口好箫,而且烹调的手艺很高,加上她不断变换手法刺激皇帝的新鲜感,高宗皇帝对她特别宠爱。因此王皇后很是恼火,她风闻武则天与高宗做太子时的一些韵事,于是就决定接武则天进宫,以限制萧淑妃的势力。这样的想法其实是饮鸩止渴,但是这时候的王皇后只不过把她当作宫廷争斗的一颗棋子罢了。王皇后出谋划策,鼓动高宗接武则天进宫,她还自己做主让武则天先蓄发,然后再入宫。也正是王皇后的默许甚至可以说是欢迎,使得武则天再次被征召入宫,被高宗宠幸。

武则天入宫后也很感激王皇后的照顾,对王皇后非常尊敬,侍奉高宗也很周到。不久就升到了昭仪,是九嫔之首。在王皇后和武则天的联合打击之下,没有多久,萧淑妃就被废为庶人。但是武则天也非常清楚,她知道自己只不过是王皇后的一个棋子而已,王皇后可以让高宗把自己召进宫,也就同样可以把自己赶出宫,到那时候自己的结局就会更加悲惨,所以要想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只能以攻为守,争得后宫的独霸地位。而要获得专宠,就必须把王皇后彻底打倒。她的性格决定了她不甘于居人之下,她的目标是皇后。

不过,这件事非同小可,她想当皇后,必须把王皇后废除才行。尽管她深得高宗的宠爱,但是要想拆散高宗与皇后并非易事。失宠的王皇后和萧淑妃联合起来对付武则天,武则天对此早有准备,并不害怕。但是,王皇后是有强大的门阀士族势力支持的,她联络她的舅父中书令柳爽等人,立后宫刘氏所生的唐高宗的长子李忠为太子,并把当时的重臣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张行成、高季辅等人拉拢过来辅佐太子。这让武则天感到了危叽,于是也加快了寻找时机的步伐。武则天就是这样的人,别人想不到做不成的事情,她能想到且做成了。

653年,武则天生了一个女孩,及其灵秀可爱,唐高宗非常喜欢,将之视为掌上明珠。王皇后无儿无女,因此也很喜欢这个小公主,并时常来看地。有一次,王皇后来到武则天的住所看望小公主,王皇后一走,武则天就趁四处无人,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女儿,并给她盖上了被子。一会儿,唐高宗来了,武则天装出笑脸,走到床前去抱公主。一揭被子便惊慌失措,大哭起来。高宗被这突如其来的事弄得摸不着头脑,问身边的人,得知皇后刚刚来过。高宗大怒:“一定是皇后干的。”武则天见阴谋得逞,又抽泣着把王皇后的罪状说了一遍,从而激怒高宗,使他将皇后的废立提上了议事日程。

655年10月,高宗又查出王皇后在宫中搞巫术活动。王皇后和萧淑妃终于双双被废为庶人,母及兄弟,并除名,流放岭南。王皇后和萧淑妃接到诏书,相对而泣,随即被置于别院。11月,武则天被封为皇后。

曾经是父亲的才人,一跃成为儿子的皇后,然后成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这样一个女人的角色转换在几千年封建史中是绝无仅有的。然而武则天也非常有作为,其文治武功都可圈可点。对于一个女人而言,她无疑是成功的。她的成功就在于她不断地寻找成功的机会,而且机会一旦到来,她就毫不犹豫紧紧抓牢。即使是以亲手掐死自己的骨肉为代价,也在所不惜。当然了,我们不是要学她这种为达目的而不惜一切的做法。但是,她善于抓住时机的能力依然可以给我们提供参考。

人生之中要成就几件大事,就要有成大事的时机,时机到了眼前,即刻伸手抓住,事就成了。若稍有疏忽犹豫,时机错过了,就会一去不返。

——赵高

不可优柔寡断

决断是不能由多数人作出的,多数人的意见是要听的,但作出决断的是一个人。

是否善于决断,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成败。无论是在商场,还是在战场,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的决断都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一个领导者而言,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战略性的决断正确与否,从根本上关系着个人或组织的存亡和发展。

韩信把齐国平定后,汉王刘邦将其封为齐王。幕僚蒯通对天下大势颇有研究,他认为这个时候正是韩信成就霸业的大好时机,于是极力劝说韩信自立为王,同刘邦、项羽三分天下。

蒯通为韩信客观而详细地分析了一遍当时成就霸业的有利形势,他对韩信说:“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告诫韩信深思熟虑,勿失良机!

对于蒯通的分析,韩信也认同,但是在沉思了良久后,他说:“汉王待我情深意重,我又怎能见利忘恩呢?”蒯通见韩信被忠、恩的思想所绊,就继续劝说道:“昔日,大夫文仲把即将灭亡的越国救了回来,使勾践称霸春秋,他的功绩难道不够大吗?然而他最后不也没有逃过被杀的下场吗?所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您好好想想,您对汉王的忠信难道能够比得过文仲对于越王的忠信吗?再说了,我还听说,一个将帅倘若比他的主公还要有能力的时候,便会有危险降临,当他功盖天下时,得到的往往不是封赏。如今,将军您的处境是非常艰难的,如果归楚,则楚必定不会信任您,而您若一心归汉,则汉也必然对您有所恐惧而产生戒备,您认为自己还有更好的安身之处吗?”韩信听完这些话后,好长时间都没有说话,因为他感觉出蒯通的话,他从内心是赞同的,但是一想到刘邦对自己的情义,他就无论如何都下不了决心,于是他对蒯通说:“让我好好想想再做决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