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范蠡便驾了一叶扁舟,涉三江,入五湖,而后又经五湖入海,最后来到齐国,隐姓埋名。因为范蠡隐居于陶山,自号陶朱公,以贩卖牛羊为生,没过几年,便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富商大贾。
范蠡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出路,主要是他清楚地认识到了越王勾践的政治品德,离开越国前夕,他曾给另一位大功臣文种写了一封信,指出“越王为人,忍辱妒功,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安乐。子今不去,祸必不免。”那句著名的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便是出自范蠡之口。但是文种对于范蠡的劝说并未听从,当然结果也如范蠡所料,他被勾践杀害了。
“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安乐”,此话概括了诸多开国之君共同的政治品质。功成身退也是当时功臣们最明智的选择。今天的人们当然不用像当年的功臣们那样伴君如伴虎,我们应当学习的是先人那种清心寡欲的境界,那种该放手时就放手的智慧。无论是财富还是情感,无论是地位还是利益,但凡只知道紧抓而不知放松者,最后往往如同抓紧手中的沙子一样——抓得越紧,从手缝里流出的就越多。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李白
贪心不足蛇吞象
一块面包可以填饱饥饿,天下的财富满足不了贪欲。
贪婪,会使人丧失理智,失去最基本的判断力。它能够摧毁蓬勃向上的事业,毁灭幸福美好的生活,最终导致悲惨的结局。俗话说,贪心不足蛇吞象。你因过分贪恋某一个东西而去努力争取的结果往往是你连自己现有的东西都会失去。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故事,希望每一个看过的人都要从中获得启示。
听听历史学家给我们讲的这则关于秦惠王用神牛计迷惑蜀王,致使蜀王引狼入室自掘死路的故事吧!
通过商鞅变法,秦国日益强盛,随着国力的壮大,其虎视中原、兼并各国诸侯之心也愈加强烈。首先战胜魏国收取了河西大片土地,紧接着对其他邻国展开攻势,并且还加紧了对蜀国的进攻。
蜀国在当时本是一个偏远的小国,兵不强,马不壮,国不富,仅凭这些,根本无法同强大的秦国抗衡。不过蜀国占有有利的地势,它凭借着巴山蜀水的险要,只要集中兵力扼守国门,便可“一人当关,万夫莫开”,任凭秦军怎么强大,都奈何不了它。俗话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面对眼前这种情景,秦军虽兵强马壮,却也无法施展威力。两国之战打了很长时间,有时候,秦军也会侥幸攻占一两个城池,但是由于他们对那里的道路不熟悉,往往又被蜀军断前绝后走投无路,被原本弱于自己的敌人消灭。所向披靡的秦军居然在蜀地屡攻屡败,损兵折将不少,却始终未能通过秦岭,攻破蜀国之门。
秦惠王常常因为此事而寝食难安,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一次又一次地亲自到军前察看地形,并多方打探蜀国的虚实,最后终于想出了一条攻破蜀国的妙计。
一天早上,蜀军发现秦国的大批军队突然间都撤走了,消失得无影无踪。当然,他们并没有为此放松戒备,因为他们知道秦军向来诡计多端,为了防止秦军偷袭,他们丝毫不敢懈怠,仍然严守险关,戒备森严。就这样过了半个多月,没见秦国的军队有一丝动静,看起来好像是因为劳而无功而放弃了攻打,撤归秦国了。蜀国举国上下都不知道秦国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就在大家纷纷猜测的时候,有一件事一下子传遍了蜀军的大街小巷,于是,每个人都开始议论这件怪事:说是在离蜀国关隘不远的边境上有一头神牛,屙的全是黄金。这事很快就传到了蜀国国君那里,他半信半疑,为了打探事情的真伪,他特意派了一名心腹大臣前去察看。国君的这位心腹来到边境后,果然看到了人们传言的那头神牛。原来,这是一头庞大的石牛,之所以传说它是神牛,就是因为它会屙金子。国君的心腹大臣走近神牛一看,果然,在石牛的屁股下边有一堆碎黄金。为了慎重,这位心腹大臣在那里一连观察了好几天,发现这神牛真的每天都会按时屙出一堆黄金来。于是他打消了疑虑,赶忙收起黄金,快马加鞭地回到国君那里,把自己看到的一切都如实地奏报给国君。
天降神牛的喜讯像一场及时雨一样浇在了蜀国国君的心田,因为他正在整日为国库空虚而发愁,得知神牛的消息确凿后,他不由得心花怒放,他把国家富足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了神牛身上。由于是在边境上,他担心别国会来抢夺,因此,立即派出军队前往保护,同时动用大量人力、物力,修好一条由边境直接通往国都的道路,终于把这个庞然大物顺利地运到了蜀国宫殿中。在这一路上,神牛依然会定时屙金,到了蜀宫也屙了几次,不过,过了几天,就再也没有黄金从牛屁股里屙出来了。蜀国君臣困惑不解,整日绕着石牛转来转去,却始终不知是何原因。国君又把先前那个心腹大臣叫来询问,结果那人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就在大家为神牛不再屙金子而焦急时,国都守将送来了快报,说:“秦军已兵临城下!”一时间,宫中乱作一团,蜀国国君更是脸色铁青、满头大汗。
原来,秦惠王察看地形后找到了秦军失利的原因,同时他还打探到蜀国国君求富心切,于是便找到了一个打开蜀国国门的办法:命国内的能工巧匠秘密凿制了这头庞大的石牛,并在无人发现的情况下将其放置到蜀国边境上,石牛肚子里放置了定量的碎黄金,并且设有机关,使得黄金能够定时撒落出来。而后,秦惠王又吩咐手下派人四处传扬,于是,蜀国国君就上当了。
秦军尾随在蜀国开路运“牛”的队伍后面,当神牛被运进宫中,屙尽碎黄金的时候,秦军也打开了蜀国的国门,并迅速将其都城包围了。
蜀国国君万万没有想到,他因贪图神牛,不惜花费大量物资来开山辟路,结果却是引狼入室,自掘坟墓。因此说,贪婪之心要不得,当你这个弱点被别人抓住时,你就会一步步走向绝境。
地球能满足人的需求,但满足不了人的贪欲。
——甘地
摒弃嫉妒之心
人生总有数不尽的得与失,在经历后,我们应当明白,生活应该放下一些无谓的执著。只有学会放弃了,才能生活得更从容,更洒脱。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的周瑜年轻有为,多才多艺,然而却英年早逝,之所以有这样的下场,是因为他本人心高气傲,不懂得取舍。
当时,诸葛亮促成东吴与刘备联合,共同抵抗曹操,处处显出过人的智谋。周瑜心胸不够宽大,感觉诸葛亮抢走了自己的风头,因此多次想杀了诸葛亮,不过都未成功。诸葛亮也感觉到了周瑜对自己的敌意,他深知周瑜的心理弱点,因此对其进行攻心夺气,上演了三气周瑜的大戏。
周瑜同曹军交战,损兵折将,马上就要夺回被曹军占领的南郡城了,却被诸葛亮坐山观虎斗,抢先占领了南郡。这一战,周瑜费了好大的力气,他不幸中箭,但仍带伤上阵,施假死计,令全军披麻戴孝,才大败曹军。可是苦心换来的胜利,却被诸葛亮抢去,他实在是哑巴吃黄连。周瑜曾心高气傲地说,假如他拿不下南郡,可以让刘备和诸葛亮去取。结果是,周瑜第一仗虽费尽周折,却未能取得南郡,自己还被毒箭射中。因此,气恨交加之下,他的箭疮复发,昏死了半晌。这就是诸葛亮一气周瑜。
周瑜深知刘备将会成为与孙权争夺天下的对手,便想用美人计来擒杀刘备,他建议孙权把妹妹嫁给刘备,以此把刘备骗到东吴来。始料未及的是,孙权的母亲一见刘备就真的喜欢的不得了,美人计便弄假成真。然后,诸葛亮授计给赵子龙,帮助刘备取得新夫人的同情,于是一起逃了回来。这一路上,他们全靠孙权的妹妹帮助,闯过一关又一关。周瑜先是派人追赶,而后又亲自追赶,结果却都被诸葛亮的计谋逐个击破,最后还中了埋伏。大败的周瑜刚回到船上,就听到诸葛亮那边的军士齐声高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一气之下,周瑜眼看要好的箭疮再度进发,昏倒在船上。这就是诸葛亮二气周瑜。
刘备经鲁肃作保,从东吴那里借得荆州,他们约定攻取西川后便立即归还。可是借了荆州后刘备却迟迟不攻西川,因此也迟迟不归还荆州。周瑜让鲁肃去催,结果鲁肃因刘备的哭诉而感到不忍,于是又回见周瑜。周瑜便心生假途灭虢之计,于是让鲁肃再去荆州见刘备,并让他说由周瑜去帮刘备攻下西川送给刘备,就当是孙权妹妹的嫁妆。
结果此计又被诸葛亮识破。诸葛亮认为鲁肃返回得太快了,因此判定他根本没见到孙权,所以做嫁妆送人的必然不是孙权的决定,那就肯定是假的。可是周瑜却以为诸葛亮中计了,畅想着等刘备来迎接他时,捉杀刘备。出乎意料的是,当周瑜带兵抵达荆州时,发现只有很小的官前来迎接,前来迎接的人说刘备在城门迎接。结果到达城门后,发现除了赵子龙把守外,根本无人迎接。周瑜正要大发雷霆,却看到关羽、张飞、黄忠和魏延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
周瑜见状,便明白自己的计策又被诸葛亮识破了,于是气得七窍生烟,致使箭疮再度发作,大呼一声,摔下马来。左右人赶忙把周瑜急救上船。
此一气非同寻常,感到受辱的周瑜决定真的去攻打西川。谁知到巴丘时,又被蜀将刘封和关平截住了水路。周瑜更是怒火中烧,这个时候又收到诸葛亮的来信,说攻西川会使东吴后方空虚,应当防备曹操趁机进攻,远征难收全功。诸葛亮的话使得周瑜不得不服。最后,诸葛亮又在信中说:“我实在是不忍心看着东吴遭此失败。”对于这一句以高姿态来对周瑜表示怜悯的话,周瑜实在难以接受,再次昏倒在地,过了很长时间才醒来,而后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后死去。这就是诸葛亮三气周瑜。
其实周瑜真的是有才华的,但是他的才华之所以不得施展,主要不在于诸葛亮的才华在他之上,而是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妒意太大,气量太小。从发现诸葛亮才华过人之日起,他就不服,不仅不服,还想挫败对方。结果总是事与愿违。直到最后,周瑜都未能看到自己输在何处,他一味埋怨上天的不公平,在“既生瑜,何生亮”的抱怨中气绝身亡。
嫉妒心太强的人,很容易使健康受损,并且还会影响到事情的决策。对于比自己强的人,应当敬慕并同其交往,这样才会学到更多的东西,才会使自己一天天进步。倘若任由嫉妒之心作祟,且无法正视客观事实,则必定会像周瑜那样,既不利己,又妨碍工作,影响前途,这实在是得不偿失。
因此,每一个人都要尽量学会平衡自己的心灵,做到收放从容。从某种意义上说,嫉妒是一个人不够自信的表现,只有摒弃嫉妒之心,树立自信,才能向成功之路更加靠近。
憎恨是积极的不快,嫉妒是消极的不快。
——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