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三天成就好口才:让你八面玲珑的说话艺术
26673100000010

第10章 言有不言:要留有余地(1)

说话要懂得藏拙,不要心直口快,见谁都“掏心掏肺”,也不要把话说得太绝对、直白、太满,以免让自己下不了台,要尽量给自己留有余地。言有不言,才不会因自己说出来的话而把自己逼到绝境,相反,能给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或能让自己的人生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点到为止,切忌过于绝对

话不能说得过于绝对,要点到为止。中国人的说话方式是“说七分留三分”,不会把话说得太过绝对。言,要有所不言,给自己留一条退路,不要把自己逼入死胡同。

如果说话说得过于绝对,就很容易遭到别人的攻击,让自己下不了台。

我们经常会遇见这样的人,他们总是说“一定可以的”、“绝对没问题”……当然这不失为一种自信,应该给予肯定,但是谁又能保证什么事情都能圆满完成呢?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都无法预料会遇到什么事,当我们因为某件事情耽误了,没有完成别人交给我们的任务时,又该怎么办呢?

所以说,话,不要说得过于绝对。上面的话,不妨换一种方式说,例如“我尽力而为”、“全力以赴”。那么即使事情没有办成,别人也无法说什么,因为谁都不能否定你已经尽力了。如果事先把话说绝对了,最后又没有完成的话,你在别人心中可能就会留下一个“言而无信”的印象,无疑,这对你的精彩人生来说,是一大失败之处。

《红楼梦》中有一句这样的话:“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意思是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要给自己留点余地,而说话也是如此,点到为止,留有余地,这样才能给自己留下足够的回旋空间。

尤其在愤怒的情况下,就更要注意这一点。人在愤怒的时候,往往会失去理智,说出来的话,有时候未免偏激,过于绝对,不给自己留退路。这样一来,你的人生可能就会因此而有莫大的缺憾。

在一家著名的企业里,两位职员为竞争一个客户产生了矛盾,其中一位职员对另一位职员说:“从此以后,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我们恩断义绝。”而另一位职员却什么也没有说。

戏剧化的一幕出现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那位什么话也没有说的职员,成为了另一位职员的上司。这样一来,把话说得绝对的职员,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很尴尬,最后不得不辞职,离开了这家大公司,去了另外一家规模小的公司。

你看,话说绝对了就是这样的后果。

因此,在生活中,即使与人交恶,也要克制自己,不要恶语伤人,更不要说“恩断义绝”这种太过绝对的话,要为以后的彼此相处留下“面子”。

形象地说,话说得过于绝对,就像是往装满水的杯子里倒水,杯子的容量有限,因此,水太多会溢出来;同样,也像是往充满了气的气球里充气,气球会爆炸。所谓“水满则溢,物极必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在说话的时候,要考虑周全了再开口,切忌过于绝对。言,但是要有所不言。这样才能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八面玲珑,活出自己的精彩。

若不然,不但日后可能会让自己碰壁,当下就可能被人抓住“把柄”,让自己下不了台。

话说,有一次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一家商店,店铺的名字是“万家百货”。乾隆很好奇,于是就带着随从,走进这家店铺。

他问老板:“老板,您这万家百货,是什么意思呢?”老板说:“所谓万家百货,就是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应有尽有。”乾隆接着问:“老板,我现在需要一把金制的锄头,你这店里有吗?”老板尴尬地站在一边。

乾隆见状就说:“话不能说得太绝对,点到即可,我看你这店名就改为‘百货商店’吧。”老板觉得很在理,于是就更改了店名。

可见,过于绝对的语言,让自己无法自圆其说,而点到为止就不会有这样的尴尬。善于说话的人总是能做到言有不言,所以他们在各种场合都能做到游刃有余。

因此,漫漫人生路上,不论是正常情况下,还是在气头上,说话时候都要坚持“点到为止,切忌过于绝对”的原则,这样才能给自己留足余地,在坏情况下,让自己有转圜的余地;在好情况下,能因自己所未言的话而赢得精彩。

话要说,但不要说满

与他人说话,要给自己留有余地,不可把话都说满。《增广贤文》中有一句话说:“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因此,我们在讲话时不能将自己的“心”全盘托出,不能把想到的话全部说出来。但“逢人只说三分话”,也不是不要大家说,而是不必说、不该说的就不要去说。用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要做到“言,但也要有所不言”。说几分话,要看你面对什么对象。孔子曾说:“不得其人而言,谓之失言。”

假如对方与你关系不是很密切,你就没有必要与他深谈,倘若你与之高谈阔论,就会显出你的冒昧,没有修养。说得太多,对方会觉得你在夸夸其谈,而且“是非皆因多开口”,说得越多,说错话的机会也就越多。因此,与人交谈,话不能说满,要小心为上。

可能说话有所保留会显得你对对方不够真诚。但在日常生活中,老于世故的人的确不会多说话,他们只说三分话。关键还是要看你的说话对象是什么人,如果对方不是你倾诉的对象,你说三分真话,已经不少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

孙飞是一名销售员。他在向别人推销自己的产品时,总是习惯把话说得很满,面对客户,他介绍自己的产品时总是信心十足:“我们的产品质量绝对没有问题”、“我们公司的售后服务是一流的”、“市面上的其他产品都没有我们的产品功能齐全”等。

但是,每次这样说之后,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再听下去了,更不用说购买他的产品了。

因为人人都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如果他推销的产品完美无缺,那也就失去了改进和发展的可能。而事实上,不可能有绝对没有问题的产品。一种产品在满足人的一方面需求的时候,总会在另一方面显得捉襟见肘,即使它的功能面面俱到,也有可能会出现不兼容的问题。

孙飞把产品介绍得如此完美,说得天花乱坠,所以给顾客一种感觉是:“他在吹牛,这背后一定有什么利益驱动或者产品存在什么致命的缺陷是他没有说出来的。”所以大都不买他的商品。

当然不仅在销售上如此,在其他方面也一样。任何时候,都不要把话说得太满,在说之前,一定要慎重思考。

要知道把话说得太满,很容易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1)只会吹牛,失去信用。如果话说得太满,对别人有所承诺,而你又没有做到,就会让对方失去对你的信任,从此,你在对方的心目中就是一个只会说不会做的人。

(2)自信过度,令人反感。与人交流时,应该保持一定的自信,但如果自信过头,话说得太满,就会令对方听来刺耳,有吹嘘之嫌,从而影响对方对你的印象。

(3)忠言逆耳,关系恶化。虽然忠言逆耳,但是只要你说话有方,还是可以让对方听得进去的。然而,如果你把批评别人的话说得太满,就会让对方难以下台,或者令对方对你怀恨在心,日后伺机报复,最终致使双方关系僵化。

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无法收回。社交场合中,说话一定要讲究分寸,切忌说得太满,这样才可以给对方,也给自己留下回旋的余地,从而赢得对方的好感,获得交流的成功。

说话要给别人留面子,为自己留余地

人们常说:“人为一口气,佛为一炷香。”面子问题是头等大事,因此才会有为了面子小则翻脸、大则性命相搏的事情出现。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特别要注意面子问题,一方面,我们要提醒自己不要去踩人家的面子,另一方面,要维护他人的面子。给人家面子、帮人家维护好面子,也就是给自己面子,为自己留余地,为自己的人情大厦添砖加瓦。

喜好赞扬而厌恶批评是人类自尊的天性使然。在人际交往中,别人的弱点、缺点、污点等忌讳之物,都是“雷区”——碰不得。一般来说,至少有以下三点是我们不能言的。

1.丑陋之点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美丽的、俊逸的。然而,生活没有慷慨地让所有的人如愿,这个世界上还有不幸的丑陋者和残疾者。他们大多有自卑感,不愿听与自己的短处有关的话题,比如:秃顶者忌说“亮”,胖子忌说“肥”,矮子忌说“武大郎”,其貌不扬者忌说“丑八怪”,跛子忌说“举足轻重”,驼背忌说“忍辱负重”等。对他们的这种完全正常的心理,我们应该充分理解,所以这些也不能言。

2.失意之处

人生在世,有起有落。即使今天看起来多么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人都可能经历人生的挫折,难免有失意之处,或高考落榜,或恋爱受挫,或久婚不育,或夫妻反目,或工作不顺利,或职称评不上,诸如此类的失败本就已经让人痛苦不堪,好不容易忘记了、超越了,又有人有意无意提起,怎会不让人火大呢?即使现在的得意之人也怕往日的失意传播出去,有失颜面。因此,要把他人的失意处当做言语交谈的禁地,不要涉及。

3.痛悔之事

古人常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是对于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谁又愿意把它公之于世,让每个人都知道呢?尤其是对那些涉及品质的错误(如曾有偷窃行为或生活作风问题),就更加讳莫如深。如果听到有人说起类似的错误,就会顿生无地自容之感,有如芒刺在背般的痛苦。

有少数人习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他们以触别人的痛处、犯别人的忌讳为乐事,这是很不道德的表现,而他们也必将自食自己所种的社交苦果。对“雷区”我们要避讳。它是人际交往的一种修辞手法,是对他人的尊重,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那么,我们该怎样避讳呢?

1.慎言相避

说话前要了解对方的情况,绕开对方的痛处,比如,不在久婚不育者面前大谈儿女经。平时,慎言相避对我们来说并不困难,但是在得意、自我吹嘘时,就很容易忘形,而已忘形就很可能会无意中犯忌。因此,将之培养成为习惯,让它成为一种本能,这样即使再忘形也不会犯了。

2.婉辞相代

有时对于对方的忌讳是避无可避的,这时,也要学会以婉辞相代,太直白会让人难堪,而婉转则可以给人留几分面子,让对方感激以待。例如,一个朋友被炒了,正在找工作,却一直没找到合适的,而你刚好有一份合适的介绍。你可以这样说:“哇,看当老板也不容易,总要为了人才而四处奔波,看这里又有一个……”这样,对方能够不失面子地接受你的帮助,而且还会对你感激不尽。相反,如果你说:“你不是被炒了吗?这有份工作挺适合你的,去试试吧!”这样,对方很有可能会为了维护面子而拒绝,甚至与你反目。

3.巧言相岔

如果话已经从口里说出来了,才惊觉自己碰到了别人的痛处,那么我们还能够做些什么来缓解气氛、挽救过错呢?这时,切忌慌乱之中作说明,因为说明得越多就侵入别人的禁区越深,而且有的事情本来就是越描越黑的。因此,转移话题、巧言相岔,给对方空间,才能让彼此及时从困境中解脱出来。例如,聊天的时候,你随口说:“他也真够倒霉的,就因为长得矮,连个女朋友都找不到。”说到这里,你猛然发觉自己失言,因为听你说话的人正是一个矮子,而且也因此在苦恼。此时,接着说:“不过,有资料表明,矮个通常都比高个聪明,他就是他们一群人中事业最出色的一个。”这样就很妥帖地将话题转移到了事业上来。

避讳,不仅是语言的艺术,也是处理人际关系不可缺少的技巧。

对于面子问题,除了消极地避讳以外,我们还可以采用积极的方式主动去“做面子”给对方。比如以下这些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

替对方在同事、朋友及上司面前说好话,为他做公关,但不可太肉麻、露骨、刻意。

对方有喜庆,主动以适当的方式参与庆贺。

对方有难言之苦,不动声色,悄悄地主动替他解决。

适当地吹他、捧他,协助他建立人群中的地位。

当我们把“面子”上的功夫练到炉火纯青时,我们离“社交达人”的称号也就不远了。

含蓄说话,留点余地

生活中时常会出现一些让人为难的场面,需要你发言时,你会发现有些话不好说出口,或者面对别人的质问时,你会发现有些问题不好回答。

比如在正式的外交场合,面对一些故意刁难的问题,有时需要采取含蓄的方法来予以回应,给自己留点余地,不让对方抓住继续攻击的把柄。

含蓄说话是社交场合中一种机智的回避,也可以说是一种具有策略性的说话方式。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某些原因而不愿或不便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给对方,此时恰当地运用模糊语言来应对,避免把话说死,给自己留下回旋的余地,这样便可化被动为主动,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例如,在批评他人时总是要讲求一定的方式方法。直截了当的批评可能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也会伤害双方之间的感情。因此,在批评时适当使用一些模糊的言辞可以使双方都摆脱困境,给彼此都留一点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