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这个小小的办公室,你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提升;也正是在这个小小的办公室,你从一个“职场菜鸟”蜕变为一个“职场达人”。在这个小小的办公室,有争斗,有合作,有人入职,有人离职,存在着让你永远也学不完的各种规则。但是如果能够把握好这些规则,可以让办公室变成你施展才华的地方,成为帮助你发展与晋升的地方,成为一个源源不断地为你提供智慧的地方。
1.掌握一定的办公室礼仪
大家一起开会的时候,有的同事懒散地坐在经理对面的沙发上,却不能察觉经理微微皱起的眉头;也有同事在经理帮他审查文件时,在旁边独自玩着手机。在办公室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不修边幅的人,也经常可以看见一些连最起码的礼仪都忽视了的人。
每个人在办公室的一举一动都映在了领导的眼里,也映在了一起共事的同事甚至客户的眼里。基本的礼仪可以让自己变得更有修养和风度,在与人接触中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在日常的相处中,不管是同事、领导或者客户,具备适当的礼貌会让对方感知来自你的尊重和重视。相反,如果过于懒散或者不拘小节,会给人留下缺乏责任心、邋遢的印象,自然也会影响自己工作的进展。尤其在办公室这个敏感的地方,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让风度和礼仪填充自己,从妆容到服饰,从谈吐到内涵,让自己举手投足间都流露出高雅的气质。
做法一:细节中见礼仪
凯迪拿着老总给的录取名单十分不解,这次公司录取的新人中,有一个人是自己最不看好的,但是竟然被录取了。这个年轻人在面试的时候竟然忘记了带简历,犯这样的错误是不可原谅的,为什么老总却录取了他?
凯迪在午饭时间问老总为什么要录取一个没带简历的小伙子,这样的人岂不是没有责任心?老总说:“其实,他带来的不只是一份简历,他递交了比他的简历更加珍贵的自我介绍。”老总的话令凯迪更加纳闷了。
老总接着说:“你看,他在进门前先蹭掉脚上的泥土,进门后又先脱帽,随手关上了门,这说明他很懂礼貌,做事很仔细;当看到保洁阿姨进来打扫卫生时,他立即起身让开,这表明他心地善良,懂得体贴别人;那本书是我故意放在地上的,所有的应试者都不屑一顾,只有他俯身捡起,放在桌上;当我和他交谈时,我发现他衣着整洁,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指甲修得干干净净,谈吐温文尔雅,思维十分敏捷。难道你不认为这些小节是极好的自我介绍吗?”
凯迪十分认同地点点头。的确,这个新人通过自己的彬彬有礼,为自己提交了一份比简历更加珍贵的介绍。办公室是个处处需要与人沟通、交流的场所,因此,时刻都需要注意自己的仪态、仪表。良好的礼貌修养会给别人留下很好的印象,也更利于自己在办公室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做法二:分享也是一种办公室礼仪
卡凡森先生是一家出版社的主编,他手下还有几个编辑协助他工作。
卡凡森是个很有才气的人,而且在单位里人缘也很不错,上上下下都喜欢他。有一次,他主编的杂志在一次评选中获了大奖,他觉得高兴极了,也很自豪,因此逢人便提起自己的努力与成就,同事们当然也向他祝贺了。但是,后来他发现,单位同事,不管是上司还是下属,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给自己“小鞋”穿,总和他过意不去,并回避着他。而他也失去了原来的快乐。
那么,卡凡森犯了什么错,招来他人这样对待自己呢?他所犯的错误就是“独享荣耀”。就事论事,一份好的杂志不可能靠主编一人之力就能完成,这离不了下属的辛勤劳动,也离不开上司的大力支持,这份荣誉本来是大家的,而卡凡森一个人抢了过来。试想,谁能喜欢抢了自己东西的人呢?尤其是他的上司,不仅有被人抢东西的感觉,还有害怕卡凡森抢去自己位置的不安。
那么,在办公室中,我们是否像卡凡森一样忽视了“分享”这一重要的礼仪呢?
要知道,“分享”才能更好地融入集体。因此,当我们获得荣誉、取得成就时,即使那主要来源于你个人的努力,也请记得“分享”。有物质成果,就请同事们“搓一顿”。即使没有物质成果的分享,口头上的感谢也是必要的。分享是一种礼节,是对他人尊重的体现,同时也是自己不忘本的一种表现。善于与人分享,别人才会觉得你很不错。
职场礼仪作为成功智慧的一种,更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办公室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是,高度重视自己的礼仪修养,别人自然会给予你高度的评价和肯定。
2.谨慎对待“打电话”
通信技术的发达让人们的交流已经变得越来越畅通,从固定电话到移动电话,基本实现了随时随地通信。平时也许大家觉得无所顾忌,打个电话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但是职场中的“打电话”就变得复杂起来,因为其中涉及了一些不可触碰的禁忌和规则。
例如,办公室的电话是否可以用来打私人电话?长时间打电话聊天是否要顾及老板的感受?聊天的内容是否会让同事反感等,都需要谨慎对待。因为稍不注意的一个电话可能就害你丢了饭碗,或者害你道出自己的隐私,也或者惹烦了你的同事。尤其是在一个相对密闭的办公室里,更要谨慎对待每个电话,有些电话可以接,有些电话选择接,有些电话不能接;有些话题可以说,有些话题不能说。
做法一:让公话和私话划清界限
某公司的话费一般保持在2000~3000元/月。但从去年年底开始,每月都在4000元以上,电话清单显示,部分长途电话不属于公司业务。
老总为了杜绝员工在办公时间公话私用的现象,于是买了一个可存储电话号码及谈话内容的“电话管理专家”,而且告诫员工“不准打私人电话”,一旦查出必会严肃处理。
月底,公司老总打开电话管理器发现,长话的数量有增无减,尤其是打往湖南的一个电话号码,通话时间总计10个小时,有时一次便有1个多小时。老板随机点开录音,听到是公司的员工阿东同一个女孩子打情骂俏的声音。从谈话内容里发现,这个女孩应该是阿东在网上认识的,两人经常通过长话“谈情说爱”。老板越听越恼火,立即开除了阿东,并扣掉其半个月工资以抵消他打私话的费用。
阿东接到辞职信时十分不解,立即去找老板理论,问老板自己为什么努力工作还被辞退。老板什么也没说,打开通话录音,只见阿东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最终十分羞愧地走出了办公室。
其实不光阿东如此,在办公室经常可以听到用公司电话打私话的人。大家总觉得公司的电话不用白不用,反正只要不被老板发现就好,可以为自己省下不少电话费。但是这些人却忽视了,作为老板,在乎的往往不是这点话费,而是你公话私用的行为是对公司制度的挑战,作为老板,自然不会让任何破坏公司制度的行为存在。从大处着眼,还是明确划清公话和私话的界限,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
做法二:办公室就让办公电话打进来
公司最近来了一个“90后”的新人,一副很潮的打扮让原本死寂的办公室气氛变得活跃起来,“90后”新人也成了同事们乐于谈论的对象,因为他每天的新潮打扮让这些老前辈着实感到新奇。
工作方面先不说,因为是新人可以给予原谅,主要是过多的私人电话打进来,让大家十分烦恼,一会儿有朋友邀请去滑冰,一会儿女朋友约下了班一起看电影,一会儿父母关心工作是否顺心等。同事们的工作被严重打扰了,尤其是在策划部这个相对需要冷静思考的部门。
渐渐地,大家开始到领导那里反映情况,申请把新人调换到其他部门,要么限制其私人电话的频率。虽然碍于介绍人的面子,但是作为领导,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员工的工作被打扰。没多久,“90后”新人被调入了市场部,取而代之的是每天要打数以百计的电话拉业务,再也没有打私话的时间。
“90后”新人初入职场,你的每个动作都要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如果是正常的办公电话大家无话可说,毕竟是为了工作,但是当因你的私人电话过于频繁而影响到别人时,自然就无法容忍了。所以,身在办公室,对于私人电话要学会正确处理。
身在职场,每个细节都不容忽视,哪怕是一个电话。看似微不足道的电话,也蕴涵了很多职场的潜规则,如果掌握得好,可以让电话充分成为自己工作的工具,增进与客户的沟通,便于工作上取得联系。但是如果掌握不好,混淆工作和私事,把公话私用,自然会引发别人的不满或者扰乱公司的规章制度。
3.不把个人情绪带到办公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性格、小情绪,一个人若没有脾气和性格,也就如同行尸走肉。偶尔可以和自己的爱人撒撒娇,反而可以增添恋爱的甜蜜;偶尔可以和父母耍耍赖,在他们面前你永远都是孩子;偶尔可以跟朋友歇斯底里,把他们当成你的出气筒,他们也不会跟你翻脸。但是在办公室,是否也可以跟同事、领导或者客户这样呢?你的情绪是否也可以不受控制地任意发泄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同事、领导不同于你的爱人、父母、朋友,办公室是一个以工作为基本内容的场所,这就注定了你所有的行为都应该以工作为中心。如果将一些不好的情绪带进办公室,不但不会帮助你,反而会严重影响你的工作,因此办公室不是滋生情绪的地方。
高兴也好,悲伤也好,过度的情绪表现都会让人变得激动,自然你激动的情绪也很容易影响到办公室的其他人。为了避免不良情绪害了自己,适当地调整和自我控制很重要,更应该时刻提高警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把过激的情绪带进办公室。
做法一:不给不良情绪亮绿灯
米莉被父母宠坏了,总是喜欢耍耍小脾气,动不动就把自己大小姐的架子摆出来。每次当自己的想法得不到认可时,就对同事们大呼小叫,但是迫于她是老板亲戚,大家就忍了。
米莉最近和谈了几年的男朋友分手了,本来就工作不顺心的她再加上失恋,情绪十分糟糕,同事们都避着她,不敢招惹。
这天,新来的小王吃过中午饭正无所事事,就到各个工位溜达,小王是个外向的青年,喜欢和同事们开开玩笑。看到米莉愁眉不展,就故意逗米莉,希望可以让米莉开心些。结果米莉对小王根本没有理睬,并表现出了很不耐烦的样子。
小王觉得很没面子,为了挽回面子,小王就继续逗米莉,希望米莉可以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可是小王在开玩笑的时候一不小心撞翻了米莉桌上的玻璃相框。看着镶有自己和男朋友照片的相框打翻在地,本来就郁闷的米莉终于爆发了,上去就给了小王两个耳光。这下彻底把这个新来的小伙子吓坏了,同事们也都惊呆了。
就在这时老板走进办公室看到了这一幕,什么也没说,只是铁青着脸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这件事发生后没多久米莉就被调到仓库去管理物流相关的事情了。
办公室不同于家,同事、老板也不同于自己的父母、朋友,可以容忍你的坏脾气。因此,在办公室一定要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把一些坏情绪及时排除,禁止带到办公室,否则容易得罪同事不说,还可能害自己丢了工作。
做法二:将喜怒哀乐埋在心底
《蜗居》中塑造的海萍是个典型的房奴,是一个比较小市民的人物,希望有自己的房子,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面对现实,每天靠唠叨发泄各种愤怒,愤怒于房小钱薄,愤怒于柴米油盐,愤怒于街坊邻里,愤怒于老公无能。
如果说之前是宋思明给了海萍从事家教工作的一个机会,那么后面延续出来的工作机会应该是海萍凭借自己的工作态度换来的。不管是金钱的驱使,还是对工作的热爱,在家教工作中,海萍的工作精神是值得赞扬和学习的。海萍为了能够教好马克中文,每天努力自学单词,并且准时去给马克上课。她总是很耐心地给马克解释很多晦涩的中文单词,而且十分细致和热情,让马克从开始的不理解到后来的赞赏,并推荐其他的学生给海萍。使海萍逐渐在工作中打开了自己的一片天空。
除了丈夫、妹妹、孩子外,每天在家里的海萍几乎没有停止过抱怨,而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她可以迅速地摒弃家务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把所有来自家里的喜怒哀乐都深深地埋在心里,没有把坏情绪发泄到工作关系人身上。这也是她可以赢得雇主如此喜爱的原因,因为她带到工作中的永远是热情,而不是自己的情绪。
办公室毕竟不同于家里,不能随意地闹情绪,因为周围的人要么是你的同事,要么是你的客户,要么是你的老板。他们没有理由忍让和包容你,你的坏脾气只会惹怒别人,增加别人对你的厌烦。因此,要想拥有良好的办公室人际关系,就赶紧收起个人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