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2岁以后不可不懂人情世故
26674700000025

第25章 宴会要注意的人际礼数(1)

行走社会,难免要应酬,参加宴会也是经常发生的事。宴会中也有很多礼数,但是很多年轻人却不知道,也不会在意那么多,以为只不过吃顿饭,喝杯酒那么简单而已,无须在意什么。其实不然,宴会礼数懂得多,做得好,就能帮助自己拥有好交际,帮助自己获得成功,否则,无异于自毁前程。

不会吃饭影响前程

看到这个题目,也许有人心里会犯疑,天底下有哪个正常人不会吃饭?连吃饭都不会,简直是笑话。

确实,每个正常人都会吃饭,盛好饭,端起碗,拿起筷子,夹着菜往嘴里送就好了。可以说,它是我们人生中再简单不过的一件事了。

当我们遇到很纠结、很复杂、很麻烦的事时,就会发出慨叹:要是它和吃饭那么简单就好了。

但事实上,吃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生活中确实有不会吃饭的人,因此他们屡屡出现交际问题,有的时候甚至连他们自己都觉得纳闷,找不到碰壁的原因,其实归根究底,就是他们不会吃饭的缘故,即他们不懂吃饭时的礼数,因而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进而影响自己的交际,影响了自己的前程。

24岁的小王经过一年的“血拼”,终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他们家乡市政府机关的公务员。

一天,省里来领导视察,中午安排到酒店吃饭。平日里小王办事效率高,工作能力比较突出,因此很得领导的赏识和喜爱。这天,领导决定带着小王一起去酒店陪省里领导吃饭。

入席的时候,本来主陪的位置应当由小王的领导来坐,但是小王没有多想,就一屁股坐在了两位客人的中间,小王的领导见状,有点尴尬,但是没有说什么,照常如此,准备吃饭。

谁知道,领导还没坐下,话还没跟省里领导说上一句,小王就抢先发言:“两位领导,咱们先来喝一杯吧!”

这时候,领导就更尴尬了,感觉在这两位外来客人面前丢尽了脸面……

吃完饭送走客人后,领导回到单位就大发雷霆,立即找到人事科,要求把小王调走,原因是他饭局上不懂规矩。不久,小王就被调到偏远的郊区了。

为此,小王觉得很郁闷,他不知道自己究竟哪里不懂规矩了,后来他向前辈诉苦,前辈告诉他吃饭时的各种礼仪,他才恍然大悟,明白自己错在哪了。那一刻,他才知道,原来自己真的是个不会吃饭的人,但是为时已晚了。

可见,不会吃饭等于自毁前程。步入社会以后,千万不要像小王一样,让自己的美好前程因为不懂饭桌上的礼仪而毁于一旦,这是让人很痛心的事。

其实,即使没人教你这些,也要自学一些基本的餐桌礼仪,做一个懂规矩的人,这样才能让自己在人际场上有礼、有节,不会让自己面临各种交际危机。

还要注意一点的是,不仅在与单位领导或其他领导吃饭的时候要懂规矩,要有礼数,在其他宴会场合也要懂礼数,而这其中的内容也不止上面所谈到的一点两点,相反,还包含许多,比如,赴宴不要迟到,敬酒也有讲究,上菜后别人没吃你不要开始大吃,不同场合东西该怎么吃,等等。如果不懂这些人情世故,自己的好交际、好前程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有一个年轻小伙子,家境很不错,人也实诚。谈婚论嫁的时候,女方家长第一次见到他就很中意,于是立即同意了他们的婚事。订婚仪式以后,女方回请男方。本来这时候好事差不多定了,结果这个小伙子因为吃法而出了问题,遭到女方家长的极力反对。

原来,那天在饭桌上,这个小伙子很饿,见到桌上的点心提前上来了,于是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一连吃了三块。这下可把准岳父惹火了。

原来,按照他们那里的传统习俗,桌上的点心准新郎是不能吃的,即使要吃,吃一块就可以了,吃两块长辈也能原谅,说明这个年轻人还没见过世面,但吃三块就不行了,这意味着丢人现眼。当时在座的长辈们都看在眼里,这让准岳父的丢尽了脸面。

吃完饭,准岳父马上下了逐客令,这个小伙子很费解,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了准岳父,他很无辜地问:“岳父,我哪里又做得不对了,您告诉我,我改。”

准岳父眉毛一竖,厉声说道:“我从没见过你这么没礼数的人。”然后准岳父把那点心的寓意跟他说了一遍,小伙子这才明白是自己失礼了,千般道歉后才得到女方家人的谅解。

也许你会说,这是因为老一辈人封建、古板,其实吃多少都无所谓。但是,在很多场合中,尤其是在喜庆的场合中,吃法讲究才不会破坏别人心中的美感,才会让人感觉吉利,让人感觉有面子。

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要是你不懂规矩,不懂礼数,损害了别人的面子,这对你来说就是最大的不吉利。要知道,打人都不打脸,何况与人交际呢?

人情世故小贴士

饭桌上怎么坐才有礼貌,这是有讲究的,千万不要让自己坐错了位置。

赴宴要准时到达,切勿迟到。

会吃饭的人会在吃饭之前了解各种礼数,以免给长辈或领导丢脸,影响自己的交际。

和领导、长辈吃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进入社会以后,领导、长辈请吃饭的情况屡有发生。很多人一听到领导或长辈请吃饭,心里就害怕,怕自己一不小心就给领导或长辈留下不好的印象。特别是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想获得领导或前辈的赏识,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在比较大的企业里,更是如此。其实,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

因为领导和长辈毕竟不是一般的同事或朋友,因此,和他们吃饭的时候要注意一些必要的礼节,要让领导或长辈知道,你是一个懂礼数的人,不是一个没见过世面,不懂规矩和礼貌的人。这样,就会给他们留下好印象,便于自己和他们交际。

比如说,领导请员工吃饭,入席的时候不要随便坐,更不要不知大小,坐到领导应该做的位置上,即使领导说没关系,随便坐,也尽量不要坐在“上位”。要懂得这些最基本的礼数,以免让领导觉得你不懂规矩,不尊重他。

再如,去见对象的父母,吃饭的时候,长辈们还没有动筷子,没开吃,即使自己再饿也要忍住,不要狼吞虎咽地开吃,以免给长辈们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所以说,和领导、长辈一起吃饭,要做个懂规矩、知礼数的人,这样才能让自己和他们拥有好交际,才能给他们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那么,如何才能做一个有规矩有礼貌的人呢?下面为你列举一些可供参考的注意事项。

1.不要故意缺席

不论是去领导、长辈家里吃饭,还是去宾馆或其他地方吃饭,都不要无故迟到,更不要借故缺席,这会让领导、长辈感觉你在“摆谱”,会感觉你不懂礼貌。

即使同事或朋友请吃饭,如果这么做人家也会觉得你不给面子。说白了,如果长辈、领导请你吃饭,你也这样,那你不仅不给面子,更是不尊重他们。因此,答应了赴宴,就一定要准时到达,更不要故意缺席。

2.准备恰当的礼物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领导、长辈请吃饭,更要送礼物。也许有人会说,这样做很多余,无非吃顿饭而已。其实不然,通常领导、长辈请吃饭不是没有缘故的,可能恰巧那天是他生日,或者是其他比较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带份礼物会比两手空空礼貌得多。况且,即使不是什么重要的节日,送一件实用的东西略表心意也是知礼数的表现。

3.打扮要得体

如果提前约好吃顿便饭,可以稍微打扮一下,打扮的标准是自然、端正、大方。对于男士来说,不必和上班时一样,穿得那么正式,可以穿得休闲、随意一些,但要避免邋遢或过于随意;对于女士来说,不要浓妆艳抹,适宜画个淡妆,着装方面遵循简单、大方和自然的原则即可。

4.入席有讲究

一般的规矩是:先让领导入座,然后职位高的坐左边,职位低的坐右边。不要抢在领导前面入席,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要有这样的意识。

5.点菜要讲究礼仪

如果大家一致叫你点菜,不要只点自己爱吃的菜,要先询问大家的口味,看看大家喜欢吃什么。一般先问领导、长辈爱吃什么菜,然后再问其他人想吃什么,问问大家有没有忌口的东西。如果大家都随便的话,那自己点一个菜就好了,剩下的交给其他人。这样,既礼貌又周到。

6.喝了酒不要太放纵自己

领导、长辈请吃饭,难免要喝上几杯。这时候千万要克制自己。即使领导说可以放开喝,也不要没有节制。就算喝高了,也要尽量克制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女士们,不要太放纵自己,如果因此在领导或长辈面前失态,让你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这对你日后的交际是有害而无益的。

7.说话要适宜

通常来说,吃饭的时候说话是不礼貌的行为,但是也不要闷着头只管吃,虽然说,言多必失,但是也不要因此而因噎废食,这显然是不行的。

如果你不是一个活泼、外向交际高手的话,不要强出头,以免自己讲出的笑话不好笑,让自己陷入比较尴尬的局面。但你可以适当参与到别人的谈话中,以免让领导、长辈觉得你很孤僻、冷漠。

要注意,即使遇到很有趣的画面也不要哗众取宠,更不要抢着出风头,要做个适当表现自己的人,这才是一个懂礼貌的人。

以上是和领导、长辈们吃饭时应当注意的主要事项,当然,在其他方面也需要注意,比如给领导、长辈敬酒时不要强行劝酒,上菜时如果你要端菜的话不要把鱼头或鱼尾对着领导、长辈,等等。

22岁以后,开始行走于社会,一定要多补习这些礼仪知识,以使自己给领导、长辈留下好印象,也为自己迈向成功奠定基础。

人情世故小贴士

领导、长辈请吃饭时,切忌“摆谱”,否则就是对他们的不尊重,最终也会损害自己的交际。

赴宴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要打扮好自己,要准备一份适当的礼物。

饭桌上不论是点菜、吃饭、喝酒,还是说话都要讲究,务必把握好度,知礼数,有礼貌的人才深得众人喜爱。

饭局上的位置选择很重要

参加过农村场面比较大的酒席的人都知道,入席坐哪是非常有讲究的,在南方很多地方,这叫“安席”。也就是说,饭桌上客人是不能随便坐的,对此,东家是要精心安排的,当然,东家安排也不是随意地安排,而是根据客人的身份地位或辈分依次安排。

比如说,在一张八仙桌上,有上座和下座之分,如果桌子放在厅内,那么客人入座时面朝大门的那一向则为上座,而其对面的那一向则为下座,如果有爷爷辈的和叔叔辈的同时坐在一张桌子上的话,那么爷爷辈的是一定要安排在上座的,如果叔叔辈的是这桌最小的辈分的话,则只能坐在下座。

其实,不仅在南方有这样的习俗,在北方各个地区,也有类似的风俗。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表现为一种礼仪,与迷信无关,与封建也无关。

作为新世纪的年轻人,你可能很排斥这些规矩或礼仪,也可能对此漠不关心,但当你步入社会之后,特别是当你参加工作之后,你会发现,跟长辈、领导一起吃饭时,懂得入席的礼仪对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不懂,就会成为长辈、领导眼中不懂礼貌、不懂规矩的人,进而直接影响他们对你的评价。

因此,22岁以后,很有必要研究一下“座位礼仪”,这样,下次跟长辈、领导吃饭时,才不会失礼数。对此,你可能会说,在怎么坐这个问题上,各个地方莫衷一是。其实不然,很多方面都大同小异。也就是说,能体现个人礼仪修养的坐法大家还是比较一致的。

比如说,和领导一起吃饭,一般礼貌的做法是,让领导先入席,通常坐下后脸正对着门口的那个位置是上座。领导入席后,不管他坐的是不是上座,你都不要去坐上座。

要知道,中国人一般比较谦虚,特别是长辈、领导们,通常他们会推辞一下,如果这时候你不知礼地坐在上座,就等于间接打了领导的“脸”。

显然,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会直接影响领导或长辈对你的看法。当然,如果领导平日比较随意,在这方面无讲究,且他反复强调没事的话,那就可以随意一些,不必过于拘谨。

那么,如何辨别上位、下位呢?一般来说,“面朝大门为尊”、“尚左尊东”。

如果和领导、长辈吃饭时坐的是八仙桌,且正对着门的话,那上位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正对着门的一侧为上位,而上位的两个座位中,又有主次之分,一般左位为尊;而如果不正对着门的话,那么桌子朝东的那一侧则为上位,同样,也是左位为尊。

如果坐的是圆桌的话,那上位则是正对着门的那个位置,以这个位置为中心往两边散开,离它越近,越尊贵,但是也有左边尊于右边的区分。

当你和长辈、领导吃饭的时候,如果不想在座次上失礼,那就可以参考以上的区分方法,做个知礼数的人。也许年轻人在一起可以随意一些,相互之间不必顾忌什么,但是和长辈、领导一起吃饭时一定要懂规矩、懂礼仪,冒冒失失,没大没小只会让长辈觉得你目中无人,会对你产生不好的印象,因而阻碍你们的交际。

例如,如果是和未来岳父岳母一起吃饭,而他们都是比较注重礼仪之道的人,入座时要是你毫无讲究,他们就不会喜欢你。也许你会说,现在是新时代,根本就不必在意这么多。

其实因为吃饭时不懂座位礼仪而影响个人交际、个人前程的事屡有发生,并非空口无凭,更非封建迷信。

譬如,在官场上,很多初入机关的年轻人吃饭时可能就忘了这一点,因而导致自己被雪藏多年,甚至几十年都没有出头之日。他或许很有工作能力,人也勤快,但是却因为某次吃饭入席时伤了领导、长辈的面子,因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