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2岁以后不可不懂人情世故
26674700000026

第26章 宴会要注意的人际礼数(2)

22岁以后,你再也不是昔日那个莽撞无知的小伙,也不是昔日那个想法简单的姑娘,你是一个需要应对各种复杂社会局面的成年人。这时,如果你不懂饭局中的一些礼仪,就可能犯某种忌讳,因而招致领导或长辈的不满,而这种不满则会成为职场晋升、人脉拓展的阻碍。

但是,现实生活中缺乏这种意识的年轻人不在少数,特别是作为独生子女成长起来的一代,更是如此。对于他们来说,会认为这是循规蹈矩,不符合他们张扬的个性。

但是在此我们有必要强调一下:张扬个性并非我行我素,亦非不知礼不顾他人感受,而是在保持自己鲜明个性的前提下遵循该遵循的规矩。尤其是在饭局中,如果大家都很遵循座次的规矩,而你却不顾这些,那么你就会被淘汰出局。

所以,22岁以后的你,要想把初入社会的第一步走得漂亮,就一定要懂得常见场合——饭局中座次的礼仪,千万不要因为忽视了座次而在饭局还没正式开始时就被别人淘汰出局。

人情世故小贴士

吃饭时,座位也是有上下、主次之分的,22岁以后,你要学会辨别这些,以免让自己失礼。

和长辈、领导吃饭,入座要注意“座位礼仪”,不要坐错了位置。

为人处世,要处处尊重领导、长辈,吃饭入座知礼仪,才有好交际,人生才有好状态。

给领导、长辈敬酒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饭桌上吃饭,难免要喝上几杯。年轻人一起吃饭的时候,喝酒几乎是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即使和长辈、领导一起吃饭,喝酒也在所难免。很多年轻人苦于不会喝酒,但出于应酬的需要又不得不喝。尤其是女士们,更会为此而伤脑筋。

其实,这并不是酒桌上最让人苦恼的问题,更让人头疼的是不知道如何给长辈、领导敬酒。因为他们和自己的平辈朋友不一样,敬酒不能随意,要讲究一定的礼仪,这样才不会出错,不会让领导、长辈尴尬,才能给他们留下一个得体知礼的好印象,这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至关重要。

小阳考上了北京一名校的研究生,为了表达对老师们的感谢,专门在酒店设下谢师宴。小阳平时和哥们儿一起聚餐很随意,因此那天给老师们敬酒的时候也没有讲究那么多,屡次给老师们斟酒,老师们碍于情面,也只好喝了,喝得正尽兴时一位老师当场晕倒,直接被送进医院抢救。原来这个老师平常滴酒不沾,但是小阳却强行劝酒,结果杯杯如此,数杯下肚,这位老师就倒下了。

显然,这样敬酒是不礼貌的,不仅给对方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更影响了对方对自己的看法,试问,下次小阳请这位老师吃饭,他还敢去吗?再说,作为一个年轻人,如果会吃会喝,只死读书,这能给人留下好印象吗?

进入社会以后,年轻的你是否也忽略了这一点,在给长辈、领导敬酒的时候没有注意礼节,没有为他们着想?要知道,敬酒不是拿起酒杯跟领导、长辈说一声“咱们干杯吧”就可以的,所谓敬酒,关键在“敬”,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在和他们喝酒的时候要做到有礼。

那么,给别人敬酒时,特别是给领导、长辈敬酒时要注意哪些事项呢?对此,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第一,人们常常说:“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但喝酒的时候决不能把这句话挂在嘴上,给领导、长辈敬酒的时候更不要说这样的话,论公论私,领导就是领导、长辈就是长辈,说这样的话有损他们的威严,会让他们尴尬,因此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维护他们的情面,从而为自己树立良好的形象。

第二,饭桌上如果有多个领导或长辈,给领导敬酒的礼貌做法是他们相互喝完再敬,敬酒的时候也要按照领导或长辈的级别来,或按照顺时针来敬酒,以免厚此薄彼,既失了分寸又失了礼数。

第三,领导给下属敬酒,长辈给后辈敬酒的时候可以一人敬多人,但是作为下属或后辈的话,不能一人敬多人,要一个一个敬。

第四,遇到不能喝或最好少喝酒的领导、长辈,敬酒的时候可以说:我喝完,您随意。不要和事例中的小阳一样强行劝酒,这样很不礼貌。

第五,给领导、长辈敬酒的时候,如果酒杯里没有酒了,要自己倒酒,要给领导、长辈倒酒,不要让他们给你倒酒。但是,给领导、长辈倒酒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几种酒掺在一起,这样喝既伤身体,又容易醉。

第六,不要一上桌就敬酒,要等领导、长辈都吃了东西之后再敬,因为空腹喝酒不仅伤胃,还很容易醉。

第七,敬酒时最好说一两句比较好的、合适的祝词,把你的心意表达出来,要知道,说得好不仅能体现你的口才,还能体现你的礼貌,为自己的形象加分。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细节要注意,比如,碰杯的时候不要把自己酒杯的酒洒到长辈、领导的酒杯里,也不要让自己的酒杯高于他们的酒杯,一般敬酒时要站起来等。

总之,给领导、长辈敬酒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注意细节,做个知礼的人,这样才能把酒敬到对方的心坎上,才能让领导、长辈因自己的知礼而喜欢自己。一个人的修养其实也体现在敬酒的过程中,所以具有良好修养的年轻人往往不会忽略宴请中的敬酒礼数,从而给众人留下好印象。

人情世故小贴士

给领导、长辈敬酒,敬的不光是酒,还有心意和尊重。

敬酒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什么时候敬酒,从哪开始敬都是有讲究的,懂讲究才不失礼数。

吃饭时使用筷子有哪些禁忌

小时候我们吃饭的时候可能都做过这样的事:家长一喊吃饭,来不及洗手就立即拿起筷子开吃了,等到父母要求去洗手时就随手把筷子插在饭中间。

可能还做过这样的事:拿筷子的时候总是用大拇指或中指捏着筷子,而食指却感觉被架空一样,随意地翘起来;吃菜的时候用筷子在盘子里翻来翻去,好像非捡到某一块才能吃一样;吃完饭还会用筷子在碗上拼命地敲,叮叮咚咚敲个不停……

显然,这样做的结果重则会挨打,轻则挨一顿批评。其实,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吃饭时使用筷子也是有禁忌的。这些禁忌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几千年中国文化沉淀下来的礼仪之道。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因此,吃不仅有利于人们生存下去,也能体现个人的修养。很多时候,长辈或领导看一个人是否有涵养就以他在吃这方面为标准的,特别是他使用筷子的方法上。

确实,筷子是中国人智慧的产物,要知道,世界上会用筷子的国家主要是中国,筷子起源于中国,也发展于中国,它的使用方法是非常有讲究的。

如果在餐桌上不注意这些,就会失礼,会给别人留下没家教、没礼貌的印象,因此,不论任何宴会中,都要学会使用筷子,要了解使用筷子的禁忌。吃饭时,特备是在宴会场合尽量摒除它们,这样才不至于因为不会使用筷子而导致自己交际失败或破裂。

那么,吃饭时使用筷子有哪些禁忌呢?一般来说,以下几个方面是最为常见的。

通常筷子不使用时应该是平放在桌面上,横放在碗上其实也是不礼貌的,更不应当像小时候那样把筷子插在饭上。这种做法被称为“当众上香”,一般情况下,这是给逝者上香时的做法,如果在餐桌上这么做,显然是令人极其反感的。对于这一点,即使别人不计较,自己也要注意,尽量避免。

而放筷子时一前一后放也要避免。这样的放法被称为“三长两短”,短筷看似棺材盖,长筷则看似棺木,是非常晦气的放法。宴会场合中,不要因为筷子放法不正确而失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