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26882700000005

第5章 民俗文化

无论是广西玉林鬼门关一带,还是重庆丰都鬼门关一带,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经过多年的演变,这里产生了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

鬼门关一带的民俗风情很多,主要表现为音乐、舞蹈、节日、婚丧等诸多方面。这些民俗风情也成为了鬼门关文化的一部分,被鬼门关一带的人们世代传承着。

(一)玉林鬼门关民俗

玉林鬼门关一带,早在战国秦汉以后,西瓯、骆越及后来的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与不断南移而来的粤语和客家方言支系的汉族兄弟,在鬼门关一带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和鲜明时代特征、地方人情风貌的民族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化。这些习俗文化主要包括音乐、舞蹈等。

1.采茶戏 采茶戏在我国南方地区非常流行,主要分布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在各省,每每还以流行的地区不同,而冠以各地的地名来加以区别,流行于鬼门关一带的采茶戏也被称为是桂南采茶戏。

在玉林鬼门关一带流行的桂南采茶戏在这地区,非常流行,一直以来都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其中又以这一带的玉州区和博白县两个地方最为流行。

据说,鬼门关一带的采茶戏是在明末年从江西赣南传入,由唱竹马发展为载歌载舞的唱采茶。根据衬词的特点,又叫“吁嘟呀”。传入后,在清代形成了它独有的风格,到了民国期间,逐步发展成熟,成为我国戏曲中一个独特剧种。

采茶戏的表演通常为一男一女,或一男两女,到后来才发展为数人至十数人的集体歌舞。表演者身着彩服,腰系彩带,男的手拿钱尺(鞭)以做扁担、锄头、撑船杆等道具,女的则手拿花扇,以做竹篮、雨伞或盛茶器具,或纸糊的各种灯具,载歌载舞。

采茶活动是采茶戏的生活根基,因此表演的内容多为种茶、制茶的劳动过程。采茶戏的舞蹈动作一般也都是以模拟采茶劳动中的动作为主,也有模仿生活中的动作,如梳妆、表示青年男女爱慕之情等。

有的地区在表演的过程中,还经常穿插演唱一些与茶无关的小调,所唱的曲调和数量,则根据采茶表演的时间和内容而定,一般为两至四首;也有的加入一些民间传说故事,以增强采茶戏内容的吸引力和情节的曲折性。采茶戏的伴奏乐器通常有二胡、笛子、唢呐和大锣、大钹等,过门或过场音乐以唢呐为主。

在内容方面,流行于鬼门关一带的桂南采茶戏属于民间戏曲,演员由小生、小旦、小丑为主演,因此又称“三小戏”或“三角班”。就表演队的组织规模而言,是小队伍、小节目、小道具,这又是“三小戏”的另一含义。

桂南采茶戏的演出内容以“十二月采茶”为主。一般演出的顺序是:一是开台茶,又称恭贺茶或参拜茶,即演出之初先向戏主和观众恭贺;二是开荒、点茶;三是探茶;四是采茶。一男两女摘茶,载歌载舞;五是炒茶;六是卖茶。整个歌舞是通过种茶的全部劳动过程,反映劳动人民的劳动无比热情和丰收喜悦。

在特征方面:

一是桂南采茶戏的乡土气息浓厚,群众喜闻乐见。桂南采茶戏属于民间戏曲,土生土长,用本地语言(客家话)演唱,通俗易懂,易于普及。

二是演出队伍精悍,机动灵活。队伍人数为五人至七人,一般不超过十人,小道器、小节目,不受场地限制,演出方便。

三是表演别具一格,载歌载舞。唱念做舞四功,侧重于唱和舞,念白多数为韵白或骈文,演出气氛热烈,剧场效果良好。

四是衬词别有风味,多用“吁嘟呀”和“吁嘟呀啦”,听众深感亲切,广为传唱,因此“吁嘟呀”又成为桂南采茶的另一俗名。

五是曲牌兼收并蓄,容量较大。采茶插曲牌比较丰富,民间艺人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不断吸取民间小调、山歌、兄弟剧种的曲牌及音乐,具有多元性。

2.玉林八音 又称桂南八音、吹笛儿、吹六笛,是鬼门关一带唯一的吹打乐。它源自秦汉时期宫廷和军中的吹鼓乐,至明末清初传至玉林,是由中原古乐以及桂东南民间音乐融合而成,被音乐界同仁称为“桂东南交响乐”,广泛流传于桂东南城乡的各种庆典、红白喜事以及舞龙、舞狮和地方戏曲、舞蹈的伴奏。

八音师在玉林城区叫“吹鼓佬”或“吹鼓手”,在一些乡下叫“六笛佬”。玉林八音一般由六人至八个人组成一班(队),主要以鼓、锣、钹、笛、箫、弦、琴和人声组成,演奏形式分为坐奏和行奏两种,坐奏指在特定的环境中一班人坐在八仙桌旁演奏,行奏则运用于特定事件如庙会游行、结婚迎宾等。

玉林八音的演奏曲目大多与清代的南北九宫大成谱相似,除了七吹八大套以外,尚有三百多个长短两类曲目来自中原的“满堂红”“万年欢”“山坡羊”“十八摩”等,以及由艺人利用地方音乐素材创造的以咏玉林地方风物的白鹤游、白壳米、碎米、秦城、虎落平阳、老鼠偷油等,还有用于采茶歌舞、鹩剧、春牛伴奏的相思调、撑船调等。

玉林八音的曲调演奏主要讲究三对口,即曲目分为白事专用曲目、红事专用曲目和中性曲目,达到烘托气氛的艺术效果。

因此,多年来在玉林鬼门关一带,有“宁可少摆几桌酒,不可缺少一台吹”的说法。

3.傀僮戏 即是傩戏,傀僮戏是在鬼门关玉林一带对傩戏土称谓。傩戏在我国又称傩堂戏、端公戏、师道戏、僮子戏、地戏等,其地位大抵相当于昆曲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中的地位。

在玉林鬼门关一带的傀僮戏,内容及功能主要有:其一做为庙会酬神纳吉祈求一方平安;二为亡灵超渡,驱鬼逐疫。

玉林鬼门关一带傀僮戏起源于那个朝代,已无从查找。据记载,在解放前较为流行,多为为亡灵超渡,庙会酬神仪式上使用。上世纪80年代政府实行新的丧葬条列后,傀僮戏渐渐消失。后来仅在这一带福绵区的樟木、新桥、石和、沙田一带还有少少流传。

玉林鬼门关一带傀僮戏的演唱的内容,夹杂有许多道教或佛教祭祀的内容,如行内人士所说的“茂山教”就属于道教的派别。

4.木偶戏 流传于玉林鬼门关一带的民间乡下,和其它地方木偶戏不同,这里流行的木偶戏是杖头木偶,它以古装木偶为道具,一般一个木偶戏班称之为“一担”,一担木偶一般有36只,服装道具数十件,还有其它乐器等。外出演出时,这些道具均装在两个大木箱里,一担挑上外出演戏。

演戏前,搭上一个简易的戏台架,戏台架分前后两个部分,前后部分用一张背景布分隔,前半部为戏台,为木偶表演场所。后半部为幕后活动场所,三面平摆着各式木偶道具,中间摆乐器。

一般情况下,一人负责手撑木偶演戏,一人负责给各式木偶穿衣戴帽和传送出场的木偶,一人负责演奏乐器。

演出前装上香火,祭拜祖师,之后说一段恭维当地观众的良言吉语,语言幽默诙谐,往往令人开怀大笑。

演戏时,由演唱者手撑木偶,边唱边撑,作出必要的动作,以唱为主,间插道白,往往是演唱者用男女腔调同时表演几个角色,通过唱演敷陈故事。

唱腔是从本地山歌演变过来,唱词以七言句为主,由演唱者随意演唱,演唱的内容是古人古传,如《双喜盈门、双喜重重》《八朵莲花传》《文武香球》《女附马春草闯堂》《一家子三状元》等。

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木偶戏演出遍及玉林鬼门关一带的城乡各地,每逢农闲或喜庆日子,群众便请来木偶戏班演出助兴,而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娱乐形式的多样化,木偶戏演出活动已大幅度减少。

5.喃嘟乐 鬼门关一带,尤其是在博白、陆川,这里的客家民间流传这样的节日习俗“五月节昂高头,七月十四挷大喉”,意谓五月端午节昂高头放纸鹞(风箏)、七月十四日中元节吹奏喃嘟乐,用力吹奏得最响亮。

器乐喃嘟笛,以竹为笛管,以芦古叶结成喇叭口(俗称笛角),置于笛管末端,状似唢呐,横吹。这个乐器的一个特点就是吹奏得最动听的,响声为“喃嘟嗬”,吹奏不成调则为“喃保二”,因此,这种器乐以声而得名。

一般来说,较大型的喃嘟笛,一人吹奏,一人至两人捧笛角。中小型喃嘟笛,一人吹奏,左手把笛管,右手捧笛角。中小型喃嘟笛吹奏时,还有这样的响声“单单丢丢五”。

在鬼门关一带,夜幕降临,四村八寨响起呐嘟乐,大中小型乐器同时吹奏,热闹非凡,悲怆动人。

6.玉林歌圩 歌圩是壮族的歌会和歌节。多在农闲或春节、中秋等节日于山林坡地举行。届时,男女老少盛装赴会,少者数百人,多者上万人。通常以青年男女对唱山歌为主。还举行抛绣球、碰彩蛋、放花炮等文娱活动。

玉林鬼门关所在的广西壮歌素负盛名,传统上广西壮族男女老少皆能出口成歌,有歌海之称,玉林鬼门关一带自然也不例外。

玉林鬼门关一带的不少汉族人也像壮族人一样喜唱山歌,民间山歌至今在一些地方民间仍广泛流传。

林鬼门关一带唱歌盛行还是有源泉的。刘三姐是壮族人所奉的歌仙、歌祖,在玉林鬼门关附近的玉林市玉州、北流、陆川交汇处的水月岩附近,就有一个刘仙洞,传说是刘三姐化石显圣的地方。故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一日,鬼门关附近玉州、北流、陆川三处地方的不少群众都聚集到水月岩附近的塘岸村祭祀刘三姐,以歌谈情、以歌会友,以歌为乐,成为这里一个传统的节日“歌圩”。

这种情况表明,汉人在不断南迁的过程中,带来了中原先进文化在全面、多层次影响着原居住地先民的同时,原居住地先民的文化在不同程度地也影响着南迁的汉人,形成了文化的交流、融合。因此,玉林“歌圩”的形成正是壮汉文化交融的历史见证。

此外,歌圩也是的国内第壮族人民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是未婚青年唱情说爱的地方。歌圩上唱的歌大都是生活语言的高度提炼,具有生动、纯朴、深刻的特点,歌词有韵,能唱,易记,赋、比、兴的艺术手法经常交替运用。未婚青年在歌圩上自由地选择心爱的伴侣,唱得情投意合的时候,便互相抛绣球或赠礼物,从而建立爱情。

7.闹排鼓 据考证,这是周朝遗风,俗称排鼓架,古称笱虞,形状似轿,四面透空,中空无底而有顶,饰以花牙、靓羽、流苏,重型乐器如锣鼓演奏者位于排鼓架里面。

轻便乐器如箫褂演奏者位于捧鼓架两边,前后两人抬着排鼓架走,边走边演奏,似流动的八音。

这种活动多出现在人山人海的乡镇迎神赛上,众多排鼓跟着狮龙武术队伍和“老爷巡游”队伍,客家民间称为“捧鼓闹翻天”。

8.拜八仙 又名八仙拜寿,类似轻喜剧、闹剧,采用采茶调、落花调、水仙花调等多种曲调,说说唱唱,逗得观众笑声不停。多在道场、庙会上的深夜演出,可让观众了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趣事,寓教于乐。

9.玉林舞蹈 玉林鬼门关一带的舞狮、舞龙、舞麒麟、唱竹马、唱春牛、撑船调和武术等,都有鲜明的岭南风格。

民间道场上的“过火炼”,欧美国家称为“走火”:民间降生童将铜令箭串挂于嘴角,与非洲舞蹈相似;蕹菜,是博白著名特产,吉隆坡称之为“马来风光”。这种人类文化共生现象,正在被开发利用。

10.荔枝狗肉节 夏至节、吃狗肉、尝荔枝,本来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三件事情,但在玉林鬼门关一带,却是紧密相关、缺一不可的,尤其是到了夏至这一天,这三件事情就在玉林演绎成一个最具本地特色的重要节日“狗肉荔枝节”。

这个奇怪节日的出现也是有原因的。原来在玉林鬼门关一带,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在夏至这一天,吃狗肉能够祛邪补身,抵御瘟疫等。“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其大意是,人们只要在夏至日这天进食狗肉,其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好。

基于这一良好愿望,也就成就了玉林“夏至狗肉”这一独特的民间饮食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当地民间更是推崇这样一种说法,夏至是“阳气”最盛的一天,吃荔枝和狗肉这两种很“热气”的东西,正好与“阳气”呼应,“以阳制阳”,因此更为“狗肉荔枝节”推波助澜了。

在夏至这一天,走在玉林鬼门关一带的城市街道上,立刻就会发现各大菜市、大排档一带的荔枝摊、狗肉摊生意人声鼎沸,许多饭馆老早就做好了囤狗、备酒、等工作,有些还拉上写着“热烈庆祝狗肉荔枝节”“品尝特色荔枝狗肉大优惠”等字样的横幅广告,大造声势,向市民推出新鲜的荔枝和美味的狗肉,到处充溢着一股浓浓的“狗肉荔枝节”的喜庆气氛。

到了傍晚时分,“狗肉荔枝节”正式拉开了帷幕。在偌大的玉林城区,无论是大街旁的饭馆里,还是小巷里的狗肉摊前,都是座无虚席,热闹非凡,人们围坐在桌子的火锅边,一边吃着狗肉,一边品尝新鲜荔枝,或者将荔枝浸泡在酒水里喝荔枝酒,边吃边聊,划拳猜码,一个个神采飞扬,把白天工作所带来的劳累忘得一干二净。

更有甚者,还将宴席进行到通宵达旦,堪称玉林鬼门关一带的“狂欢节”!那种畅快无比的心情,那种淋漓尽致的感觉,使人十分难忘!

11.礼仪文化 玉林鬼门关一带传统的人生礼仪丰富多彩,人一生中从出生、成长、结婚、庆寿、丧葬等主要环节都有各种仪式、习俗。这些礼仪习俗在玉林鬼门关一带各县(市)区虽略有差异却又都大体相同。

在这一带,孩子出生,俗称出世,即宰鸡烧香祭祖,并派人通知外家,外婆家闻讯即携鸡、蛋及衣物等登门道喜。小孩出生第三天,也要烧香祭祖,俗称“吃三朝酒”。

生男孩的称“添丁”,在出生后第十二天,亲戚们即拿礼物来恭贺,外婆还带上背带、小棉被等,称“吃十二朝”。

孩子满月时,则不论生男生女都办“满月酒”。男婴出生后的当年或第二年农历正月初十,要举办“挂灯”仪式,一般在香火堂(厅堂)或“社头”(土地庙)处挂上彩灯,彩灯内置灯盏,日夜不熄,挂灯时设宴招待前往恭贺的朋友,有的人家还请戏班唱戏。

到正月十六日完灯时,添丁人家要拿三牲酒礼在“社头”处祭拜,祭罢把彩灯烧掉,这种风俗在一些乡村民间至今仍沿袭。

孩子长大后开始面临婚嫁,玉林鬼门关一带旧时传统上男女婚嫁皆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封建的包办婚姻,多讲究门当户对,即这一带人所说的“竹门对竹门,木门对木门。”

民间婚礼仪式一般分请庚、定亲、报日、迎亲这几步。结婚前往往用茶泡敬献前来贺喜的宾客;嫁女时,茶泡作为陪嫁礼品出嫁,婚礼时要用茶泡泡茶敬献家公、家婆以及其亲属戚友,槟榔、凤饼也是婚礼仪式的必备之物。

“八音”乐队的演奏则将婚礼仪式烘托出热烈喜庆的气氛。随着时代的进步,玉林鬼门关一带婚礼中的不少传统风尚已渐渐淡出,而八音演奏庆贺的传统却得继承下来。

进入老年,玉林鬼门关一带民间有祝寿的习惯。人到61岁开始做寿,以后逢十年都做寿,71岁为大寿,81岁以上为高寿。

这一带的有的地方从60岁开始逢十做寿的。前来祝寿的亲戚朋友,主要送寿屏、寿帐、寿联、衣料、长寿面等物。

繁花似锦的群众文化艺术,为玉林鬼门关一带的文化高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人曾经写诗赞道:

玉林如玉巧成林,碧水长天鸟和鸣,

醉看花前绿珠舞,神仙哪比玉林人。

(二)丰都鬼门关民俗

丰都鬼门关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的丘陵地带,自古就流行有“鬼巫”民俗和“鬼文化”,因而当地民间自然也就有着与鬼神文化密切相关的民俗风情,以及独特的生产生活习俗、鬼神观念、崇拜禁忌、岁时节令等,并表现出了与我国其它地区明显不同而有趣的差异。

1.庙会与香会 丰都鬼门关一带的鬼城庙会于香会因,起源于明代的丰都香会,故又称“二月香会”“丰都庙会”。

相传,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阎罗天子和天子娘娘卢瑛的结婚纪念日。因此早在明代之前,这里的人们便把这一天定为进香日。每一年的这一日,这里成群结队的人们都纷纷朝山进香,以求安康如意。

来此朝山进香颇有讲究,一般称独自上山进香的人为“散香客”,而对有组织的多人乃至几十上百的群体朝拜者,则称为进香团或进香队。

朝山进香主要分为烧拜香、烧供香两种形式。

烧拜香讲究颇多,从上山到烧完香都是有严明组织的。每个进香队都由两个“叫口先生”领队,他们两个一人打“铰铰”,一人敲“钗子”在前面引路。

在上山途中不仅要边走边唱,边作揖打拱,而且除了逢庙必拜外,每遇牌坊、土地祠等也均要插香烛、唱赞祝。

后面跟着的香客,两人一排,列为长队亦随着“叫口先生”作揖打拱,一唱一和。如此这般从县城、山下到山顶圆香,往往要进行需三至四天。

烧供香相对来说,比烧拜香还要复杂。一般多由僧人率领,而香客们则要在出发前的一个月就得开始筹备。不仅要在家中祭祀了门神、灶神后,还必须在出发的前三天进行沐浴斋戒、男女分居,以示自己朝山进香的诚心。在出发时,每个人还得在名册上画押表诚心,并带足干粮。

朝山的路上除了喝水外,只吃自己的干粮,不吃任何饭店的东西,即使遇到熟人也不准交头接耳,并避免与各种恶声恶色争斗,祛除一切杂念邪意,忍耐一切痛苦,专心一意地祀奉神灵。

同时,在香会期间,鬼门关所在的丰都县城内还会燃起直径尺许,高达数尺的蜡烛;街道两旁饮食摊点甚多,往来香客、朝山者南来北往,熙熙攘攘;山上各庙的僧道,见人入庙便敲罄招呼:“居士丢灯油钱啦!菩萨保佑你(们)无灾无难,寿高北斗,求子得子,求财有喜。”

在此期间,那些进香的香客有祈愿和许愿之分,祈愿者一求活人病愈、生子、延寿;二求死人灵魂免去地狱之苦,早得超渡降生人世。

当然,祈愿者的所求之神,自然是有对应关系的:祈阎罗天子者,祈求生者延寿,或祈求赦免死者的罪过;祈“地藏王”者,多为死者求超脱;祈“血河将军”者,则是为血河中的女鬼魂求赦免,或保佑产妇顺利安全;祈“送子观音”者,是为早生贵子;祈“财神”者,求得生意顺利;祈“眼光菩萨”者,多为求医眼病等。

不过,这种古人的迷信做法,后来己逐渐演变成了农历三月初三,为纪念阎罗天子和天子娘娘结婚纪念日而举行的庙会。

届时,整个鬼门关所在的丰都县城香火缭绕,旌旗飘扬,海内外商贾、游人、香客纷拥而至,各种游乐活动多不胜数,四方商家更是云集于此,盛况非凡,吉祥热闹。

2.骑金虎大神 这是一种旧时流行在丰都鬼门关一带的汉族信仰习俗。

传说金虎大神是一位专门为除恶扬善,伸冤化仇,分辨是非善恶的神明,因而古时迷信的人如果遇到矛盾和冲突,或认为自己有了冤屈时,就会到城隍庙去请金虎大神明断。

因此,在过去,古人尊奉的金虎大神都供奉在城隍庙的后殿,这是一尊全身都漆有金色,用木头雕刻而成的站立式的虎像。

据说,过去在请金虎大神之前,一般要先请城隍庙中的住持念诵解冤经,来者烧过纸钱发过誓后,住持便让来者骑到金虎大神背上,如他能在虎背上端坐而不摔下地来,那么就认为此人行事清白端正。

如果来者不敢骑,或是骑上去又被跌了下来,那么就说明此人心术不正,做了亏心事。当然,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活动,后来被废除。

3.寿庆活动 在过去,在丰都鬼门关一带民间50岁以上的人生日时,亲友、族人或送衣帽鞋袜,或送糖果食品等前来庆贺。此时,主人要设宴招待,这俗称为“斟生酒”。

如果是子孙为父母、祖父母祝寿称“供生”;有至亲好友携礼来贺时,主人便会煮肉烫酒,共同祝寿,这又称之为“散生”。

当豪门富家长者过生,尤其是“逢十”时更为铺张,贺者多以对联、画屏、硬匾及瓷器等吉祥礼物,并伴以锣鼓、唢呐、花炮相贺。主家除盛宴款待之外,大都还会以烧字的寿碗答赠。

4.禁忌习俗 在过去,丰都鬼门关一带的人不仅在重大节日有诸多忌讳,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禁忌颇多。

例如在正月初一,这里的人忌扫地,其寓意是怕将财气扫出门;忌向外泼水,怕将银水倒出门去;忌说不吉利的话,怕沾惹上灾星。

再如忌戊。这是一种来自道教的习俗,即在戊日那天有所禁忌。所谓戊日,分为六戊日即戊子日、戊寅日、戊辰日、戊午日、戊申日、戊戌日,此六日又称“明戊”。

此外,还有十二日为暗戊,暗戊的口诀是:

“正羊二犬三在辰,四月期间不犯寅,

五午六子七鸡位,八月周流又到申,

九蛇十猪十一兔,十二牛头重千斤。”

虽然有口诀,但关于戊日的计算依然是很复杂的,一般人很难掌握。

在丰都鬼门关一带的民间,有“凡人不忌戊,枉费劳力做”的民谣流传,因而立春后每遇戊日,不可挖土,不许耕田,只能干其它农活。

春分那天在丰都鬼门关一带的民间,也是一个重要忌日,这一天,这一带的人们忌上山打柴,怕打扰了雀鸟幽会。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这一带的人们每日清晨忌说鬼、魔、妖等邪话,怕遇邪气。

在用餐时,忌用筷子在菜中东挑西选,乱捅乱叉,否则会被视为没家教。尤其是在宴席上,父子同席进餐时,不仅忌上下对坐,而且要请长者上坐。如果父如上坐,其子须侧坐。长者未动筷子前,晚辈不得先食。

凡遇有亲人去世,在“首七”以内,禁孝子吃油(动物油)荤(肉类),禁孝子与孝眷同宿;禁孝子孝眷穿红饰粉;禁孝子饮酒作乐。

凡逢结婚之日,新娘入了洞房后,送嫁的娘家男宾忌入洞房。

同时,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场合都忌讳当着长辈的面乱开玩笑,尤其忌把对方的生理缺陷当作笑料调侃;忌乱抛字纸,特别禁用写有字的纸当手纸,否则会辱“圣贤”,不尊师重道,会瞎眼;禁妇女坐在大门槛上,怕挡住财路;忌下午去看望病人,怕加重病人病情。

丰都鬼门关一带的民间,凡此种种的禁忌,说法颇多。

5.嫁娶习俗 和玉林鬼门关相似,在过去,丰都鬼门关一带的婚嫁也多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包办婚姻。

其必经步骤是,经媒人往来撮合,双方父母商量订婚,书写龙凤庚帖,男女家交换各持一份表示凭证,并互赠礼物。之后,由媒人向男女双方要来庚帖,请人择定婚期。

婚期当天,男方备花轿彩礼去女方迎亲,女家派人送亲,随同将嫁奁送往男家。下轿后,“回车马”(请人说吉利话),双双拜堂,随后新郎、新娘抢入洞房。新婚之夜一般“要闹房”。次日,女方备轿接新婚夫妇回拜父母,称“回门”。

6.拜师习俗 在过去,丰都鬼门关一带的人学艺拜师,要办酒席待客,写投师约,并在供奉的祖师爷神像前点烛燃香,烧钱化纸,当众给师傅磕头,随后跟着师傅出门做手艺。

一般学徒是三年“出师”,出师时,除办酒席相请外,还要买衣帽鞋袜等物谢师。师傅在谢师席上口含一块肉,吐在徒弟的口中,徒弟要咽下肚去,叫“入口传肚”。

即是学徒出师以后,以后逢年过节,仍要给师傅送礼,以示不忘师恩。

7.薅打闹草 丰都鬼门关一带的山区广种玉米。在薅第二道草时,动辄三五十人,在一家或两三家耕种的土地上,集体薅包谷草,这便有了薅打闹草这一习俗。

上工时由“闹手”两人带队,薅草人组成“一”字阵容,伴随锣鼓响声,争先向前。“闹手”上阵前巡视,边唱边击鼓。其歌曲内容,根据人们当时在劳动中的情绪变化作不同的更换,有催人奋发的,有幽默诙谐的等。

举行这种活动,劳动者虽挥汗如雨,可在有节奏的锣鼓声与“闹手”善变的歌声中忘却了劳累,因此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鬼门关一带的习俗,有的和鬼门关的鬼文化有关,有的和当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有关。不可否认,这些习俗中有些确实带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但经过建国后的改造,这些习俗中的一些消极成分逐渐淡去,而其中的积极成分逐渐成为鬼门关发展商业、传承文化的一个重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