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26882700000006

第6章 风味特产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玉林和丰都鬼门关一带的人们,适应当地环境、物产、气候、人情风俗等条件,逐渐形成了富有当地特色的饮食习俗。同时,两地人民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还培植或生产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一些特产。

随着社会的发展,两地的这些风味特产以及成为他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鬼门关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玉林鬼门关风味特产

在玉林鬼门关一带,有一些打油诗,如“肉蛋落地跳三跳、牛巴甘香味道妙、竹板一响云吞来,还有茶泡天下游。”这些曾广泛流传于玉林民间的打油诗,形象生动地道出了人们对玉林鬼门关一带风味食品的赞叹和自豪感。

1.玉林牛巴 即是上文打油诗中的“甘香味道妙”正宗的玉林牛巴,色似咖啡,油亮,香味浓郁,咸甜适口,韧而不坚,越嚼越有味。

玉林鬼门关一带的玉林牛巴的制作历史悠久,但初期制作规模小,销售量少。上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西街吴常昌的牛巴最负盛名,曾装罐头,销往柳州、桂林、贵阳、昆明、重庆等地。

解放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制作牛巴的数量增加,懂得制作工艺的人也比前多。牛巴已成为饭店、酒楼、熟食摊档必备之食品。

精美的特产来源于制作的讲究。玉林牛巴的制作是选用上好的黄牛臀部肉6公斤,洗净血污后用刀片成长12厘米、宽6厘米、厚2厘米左右的薄片,放在盆内,加白酒200克、精盐80克、酱油100克、白糖100克、味精50克、姜汁、蒜白、葱白各50克,小苏打20克,硝水10克,混合拌匀后腌渍1至2小时。

再取一个簸箕,将腌制好的牛肉片一块块地摊在簸箕上,放在太阳下晒至七成干。

晒好以后,将锅洗净,放入清油少许烧至八成熟,加进八角50克、草果8个、沙姜40克、桂皮50克、丁香40克、桂花40克、桔皮100克、花椒50克、茅根200克、姜块2块、蒜白100克、浸发冬菇100克爆香,然后投入晒好的肉干用中火炒,待肉干回软,锅中无汁时,加入清油翻炒,盖上锅盖,改用文火慢慢煨制1—2小时。中间需按时揭盖翻炒,以免焦底。

牛巴煨好后,拣去姜、蒜及香料,控去油汁晾凉,即可改刀切件上桌,或另配原料烹制成其它菜肴。

经过如此多工艺制作出来的牛巴,色泽暗亮,气味醇香,肉质细而耐嚼,入口生香,令人回味,更受到了玉林鬼门关一带人们的喜爱。

平日里,玉林鬼门关一带的人举办筵席以及逢年过节,多喜以牛巴与油炸花生米拼作冷盘。尤其是在夏秋季节,各摊档的凉拌粉,常以牛巴搭配,味道更加鲜美。

2.玉林茶泡 即上文打油诗中的“天下游”这是一种味道清甜的传统工艺泡茶食品,又是一种经精雕细錾、耐人观赏的工艺品。

玉林鬼门关一带的玉林茶泡是用精选过的石瓜或木瓜经过切块、錾刻(透雕)、煲煮、过糖、上盘、筛晒等工序制作而成。

錾刻有平雕和立雕之分,以平雕为主,平雕的图案主要有花卉虫草、吉祥纹饰等,立雕中诸如龙凤呈祥、中国结、狮子滚球、弥勒佛等形状,这种錾刻工艺是集剪纸、绘图、书法、雕刻等于一身的传统工艺,无不玲珑剔透、栩栩如生,不愧是一种“吃进肚里的艺术珍品”。

玉林鬼门关一带的玉林茶泡早在宋代已有。至清代,玉林的富户人家,在嫁女时用茶泡敬遍亲戚朋友,俗称“新人茶”。

在新郎到女家“迎亲”或“回门”时,女家须以大型精致的茶泡相馈赠。男家也比须以同样规格的茶泡,馈赠女家的“送嫁娘”。

逢春节,玉林民间常以茶泡招待宾客。茶泡还是玉林鬼门关一带人们给长者祝寿的一种礼品。

上世纪50年代前期,北京人民大会堂建成时,鬼门关所在的玉林县人民政府还曾组织一批能工巧匠,精心錾制大型精巧的立体、平面茶泡,专人送上北京展览。其中在人民大会堂广西厅展出的最大茶泡长26厘米,厚33厘米,上錾天安门、和平鸽、对联。

3.玉林白散 即上文打油诗中的“凡人家必须年前预作”。玉林鬼门关一带的玉林白散也就是米花,形如圆盘,白中微黄,甘香酥脆,稍压即碎裂数块。这里的人俗称“白散”,既取其洁白松散之意。

玉林白散的制作,有一套完整的操作程序。首先是选料。选用的糯米要纯净、粒大、粘性好、洁白,筛去碎米后,置容器中浸泡一夜,滤起、晾干。

接着是笼蒸。把糯米放置蒸笼中,用猛火蒸。要掌握好糯米的熟度,过熟则板结,难透气,打胚时难脱模,油炸时难松散,吃时硬而不脆;熟度不够则粘性差,作胚时易散不成形,油炸时爆裂不完整。

然后是打胚。用刻有吉、福、喜、寿的凹字的木模,有大、中、小三种型号;打胚要趁糯米饭热,迅速填入木模,摊平、略压实,打在晒箕上,饭热度不够则粘性差,难成形。

接下来是晒胚。待胚散热后,移置竹筛上晾晒,要勤翻,正反都晒,以干爽为度。

接着是拖糖水。把干爽的白散胚在已煮好的糖(白糖或黄糖)水中,浸匀后即捞起,叫拖糖水;要掌握糖水的浓度,过稀则不甜,过浓则使白散在油炸时不散,一般糖和水的比例以三比一为宜;拖糖后的白散胚要晒干,置容器中密封待炸。

最后是油炸。茶油最好,花生油次之。油炸前,把白散胚晒(或烤)一次,去水气。油在锅中煎沸,逐个把白散胚放进,正面朝下,用长竹筷不断拨动,使朝同一方向旋转,待散胚浮起,即用筷把胚身翻转,压沉,再炸一两分钟,即可捞起,搁置盘中,漏去余油,散温后即可密封储藏后用。

玉林白散白中微黄,甘香酥脆,稍压即碎裂数块,为玉林人春节必备食品,用于春节祭祀、招待客人、走亲戚等,此风俗自清至以来历数百年而不衰。

4.陆川猪脚 这也是玉林鬼门关一带的一个特产小吃。它的制作也有一套程序。制作时,先把猪蹄用刀刮去毛,去掉蹄甲,洗净后把猪脚放砧板上用刀剖成两片然后用绳和竹片,放入沸水锅中煮30分钟捞起。

然后,用清水漂1.5小时捞出,后切块再将白醋放入锅中,烧至微沸时加入白糖、精盐、溶解后盛在盆中,用洁布过滤,冷却后将猪脚块放入浸约6小时,捞起盛盘,撒瓜英、锦菜、生姜、白酸姜,酸芥头,爆炒花生等料。

煮熟后的猪脚肉呈白色,口感脆而爽口,没有任何油腻感觉。

猪脚也可以凉拌,猪脚在切两片煮熟去油后,就可以解开捆绑的绳,拿开竹片(或筷子),再把猪脚切成小片,然后把适量的配料倒入猪脚中,盖上盖,直至猪脚和配料混合即可。

5.玉林肉蛋 即上文打油诗中的“落地跳三跳”,其实这就是一种肉丸,玉林鬼门关一带的人称至为肉蛋。

肉丸汤、炒肉丸更是筵席的佳肴,上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玉林城区专卖肉丸的摊档有十多个。那些制作肉丸高手,以其产品的独特风味广招顾客,生意兴隆。但是每日仅销售四公斤至五公斤。解放后,传统肉蛋的制作工艺,得到继承和推广。

玉林肉蛋的制作独特,一般以选用黄牛肉、后腿肉为最佳,也可用精瘦猪肉代替,切肉成片后,置肉片于石板上用木槌捶成肉浆,拌料后用手搅拌成网状结构的肉浆置于钵中反复摔打成能自动收缩状,最后用手指挤出一个个的小肉团放入锅中煮至微沸浮起即可。

经过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玉林肉蛋,洁白、嫩滑、松脆、无渣、味鲜美,富弹性,从高处扔下,可弹起10厘米至20厘米。因为这些优点,玉林肉蛋也成为当地人们做肉蛋汤、炒肉蛋等筵席必备佳肴。

6.玉林羽毛画 这是玉林鬼门关一带的一个重要特产。它是用禽鸟自然彩色毛羽为原料制成的各式画屏,种类主要有半立体和平贴两类。

所制半立体羽毛画造型逼真,色彩绚丽,灵秀多姿;平贴羽毛画具有水墨画效果,泼辣奔放,颇具大写意画的风格,为室内装饰佳品。

(二)丰都鬼门关风味特产

丰都鬼门关地处重庆,生活在这一带的人们比较喜欢追求生活的精致,这在他们的风味小吃上就能够看出来。这一带的比较著名的风味特长有鬼城榨菜、仙家豆腐乳、三元红心柚等。

1.鬼城榨菜 流行于丰都鬼门关一带的鬼城榨菜,是以驰名中外的优质风脱水涪陵坛装榨菜为原料,先进的工艺结合国内独一无二的榨菜现代化生产流水线精制而成,选料讲究,以各种天然保健辅料科学配制而成。

鬼城榨菜营养丰富,富含氨基酸、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鲜香嫩脆,风味独特,滋味丰厚,余味悠长,色香味俱全。

在上个世纪末,鬼城榨菜就被我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评为绿色食品,成为人们居家旅游之佳品。

2.仙家豆腐乳 丰都鬼门关一带有一种风味小吃较仙家豆腐乳,关于这种豆腐乳的由来,在鬼城丰还有一个美丽神奇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丰都鬼门关附近的青牛山麓有个桃花村,住着一个王姓农民,豆腐做得特别好,雪白细嫩,在丰都城里销路极好,被称为“王豆腐”。

一天,因家中有事,王豆腐只好叫儿子王晓上街卖豆腐。途经二仙楼时,王晓见两个白发老人正在对弈,一时起了玩性,放下挑子看两老者下棋。

不知不觉几个时辰过去了,白生生的豆腐已长出了长长的霉毛,王晓急得哭了起来。两位老者问清原委,其中一位令童子抓一把盐,取一包香灰在掌上搅匀,撒在长满霉毛的豆腐上面,说:“明日一样会卖好价钱。”

王晓谢过两位老汉,将信将疑地挑着豆腐下山回家,哪知转回桃花村一看,村里人全都不认识他了,媳妇已白发苍苍,父亲也已过世了。

原来王晓是遇到了神仙,“山中方一日,世上几十年”。再打开挑子一看,寸多长的霉毛褪尽了,露出玉石般的豆腐来。王晓抠下一小块放到嘴里一尝,鲜美无比。他从此便做起豆腐乳生意来。

为答谢恩人,王晓带了豆腐乳上山,却没寻着两老者,王晓便将豆腐送与山上庙里的和尚吃。僧人们说,这样的美味人间做不出来,应叫仙家豆腐。从此,王晓的“仙家豆腐”便名扬天下,世代流传了下来。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并不足信,但仙家豆腐乳的味道鲜美确实人所共知的。这是因为,丰都鬼门关一带的这种仙家豆腐乳,选用优质大豆,以白胡椒、沙仁、白叩等几十种名贵中药配制香料,坚持科学配方,精心加工,产品质量享有很高的声誉,畅销全国各地。米、小麦、食盐等原料,古法精酿,品质优良,豆尖中的蛋白质经发酵、水解后形成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通过天然酿造,达到红润香,有着浓郁的酱香及酯香气,味鲜美、醇厚、咸、甜适于酱卤,烩炒菜等实为调味佳品。

同时,据考查仙家豆腐乳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营养丰富,开胃助食,特别对年老体弱及儿童有帮助消化、增强食欲、增加记忆、加速恢复健康的功能,实为消费者喜爱的佑餐调味品。

3.鬼城麻辣鸡 也叫作白砍鸡,因为出于丰都鬼城而得名,后来还成为川菜的一道名菜。

鬼城麻辣鸡做法非常简单,将鸡肉白水煮熟切成小块,再将红油,味精,香油,白糖,花椒面,酱油调匀,淋在鸡块上即可。

丰都鬼门关一带的这种鬼城麻辣鸡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它的鸡块煮熟却不煮烂,肉质硬硬的却能轻易地用牙撕碎,极易入嘴。菜色泽红亮鲜艳,质地嫩气,味厚香浓,香辣味鲜,带有回甜,是佐酒下饭的佳肴。

4.三元红心柚 又称为丰都红心柚,因原产于鬼门关附近的丰都县三元镇而得名。

三元红心柚果大,单果重可达1500克,可食率高达55.5%,皮薄,瓣均匀,整齐,易分离,少核,肉质色泽粉红悦目,多汁,细嫩化渣,酸甜适度,可溶性固性物11.2%,每100毫升果汁含糖9.37克,风味浓郁,富含多种营养元素。

三元红心柚的优质等到了世人的广泛认可。1994年,三元红心柚被评为四川省“优质果品”,次年有年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奖”,1998年获“全国柚类评比金奖”“重庆十大名柚”称号,2001年获全国第七次柚类科研生产协作会“优质柚”和“优质柚商品化处理”两项金杯奖。

5.丰都包鸾竹席 丰都鬼门关一带有一种颇具特色的竹席,这就是丰都包鸾竹席。关于这种席子的由来,这里还流传一个传说。

据说很久以前,丰都鬼门关一带的包鸾这里就有冷竹和水竹子,就是不知道编席子。那时人们是把竹子砍来划成块块铺在床上,结果又硬又梗人,睡起一点都不舒服。

有一天,羊角垴那边有个叫杨生的人做了个梦,他梦见了很多不同样式的小钱。正当他弯下腰拣这些钱的时候,一个白胡子老汉就来到了他的面前。

他对杨生说:“杨生,你不要拣这些钱!你想发财的话,你就把这些小钱的样子记起,回家之后,你用竹子来编一张带有小铜钱的席子到街上去卖,包你赚钱。”说完就不见了。

杨生醒来以后,觉得非常奇怪。他想了很长时间,还是不知编来有什么用。后来他说:“管他三七二十一哟,我来编一张试一试看。”于是他就开始划篾编了起来。

杨生划呀编呀,编呀划呀,刚刚把钱样子编好,这天晚上又梦见了那个白胡子老汉。白胡子老汉对他说:“你呀你呀,功夫还不到家哩,篾丝也划得粗糙,哪一个要呢?重来一次。”没有办法,只好拆了又来。

杨生第二次把钱样子编好以后他又做了一个梦,还是梦见那个白胡子老汉。白胡子老汉对他说:“你虽然有点进步,但你那篾还是要不得,还得把篾丝刮薄一点才行。”

醒来以后,杨生把篾丝刮得又薄又细,用刮好的篾丝编了张带有几百个小钱的席子。编好以后,非常好看。他怕别人看见把席子拿去了,就白天把它折成个块块放在荷包里头,晚上又把它放在床上铺开,压在身子底下。结果一困,非常舒服,拿到场上去就卖了。

从那以后,编席子就在鬼门关附近的包鸾流传起来了。后来,这里的人们不但可以编小钱,还可以编老虎、狮子、龙蛇之类的图案,受到全国各地人们的喜爱。

6.鬼城叶脉画 叶脉画是一种独特的民间绘画艺术,它巧妙地利用树叶形态各异的优美外形和自然肌理,将我国传统的山水、人物、花鸟题材绘于天然树叶上,把多彩的画面和谐地与树叶的自然美融会一体,营造出别具韵味、灵秀自然的艺术境地,给人们美的享受。在丰都鬼门关一带也有这种叶脉画,被人们称之为鬼城叶脉画。

鬼城叶脉画采用全新工艺,精选树叶为材料,去其全部叶肉,留其完整叶脉,将祖国锦秀河山胜景,历史人物风范,奇丽的古建古玩,隽永的至理名言和富有韵味的传统文化经典等直接书画、喷绘于叶脉上,形成图文并茂、色彩斑斓的艺术品。

鬼城叶脉画产品新颖别致,原汁原味,质地轻韧,光洁透明,色泽耐久。既具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观赏性,又有陶冶情操、怡心明志的陈列收藏价值,亦是人际交往的馈赠佳品。

在世人的心目中,无论是玉林的鬼门关,还是丰都的鬼门关,它们无疑是阴森恐怖的,因为它们总是能够让人联想到死亡、鬼怪。但是到过鬼门关的人,在领略到鬼门关恐怖之余,再品尝一下鬼门关一带的风味小吃,或者购买一些鬼门关一带的特产,这无疑给游人紧张的恐怖心理,带来了一些温馨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