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古朴遗风:西安碑林与城墙(文化之美)
26882900000007

第7章 西安古城墙历史溯源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在881年攻占长安。后来唐朝的军队很快就收复长安。史料上记载“黄巢力战不胜,焚宫室遁去”,几乎同时“官军暴掠,无异于贼,长安室屋及民,所存无几”。然而让整个长安城受到毁灭的,则是朱温迫使唐昭宗迁都。

不仅皇帝百官和士民百姓迁徒,朱温还拆毁长安的宫室、百司及民间庐舍。拆下的材木都由渭河和黄河顺水而下运到洛阳,唐城沦为废墟。驻守长安的节度使韩建,改建长安城;舍弃了原来的郭城和宫城,以皇城墙为新的长安城墙。至此,巨星渐渐失去光彩。元代以降沦为西北边一座重镇。

(一)西安城墙历史沿革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封其次子朱樉为秦王,镇守长安,并改名为“西安”。1370年,宋国公冯胜主持修复西安城,对皇城加以修葺,历时八年之久。明城墙的南城墙和西城墙在隋唐皇城墙的基础上,加高加厚,并分别向东、向北延长四分之一;东城墙和北城墙,则拆除另建。

明隆庆年间,陕西都指挥使张祉,为原来的明城墙内外包砌了青砖。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整修城楼,增砌包砖,并完善了排水系统。至此,这座城墙才得以延存下来。

西安城墙是明朝初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政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指导下,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

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城墙自建成后历经三次大的整修。

明隆庆二年,陕西巡抚张祉主持修复使土城第一次变成砖城;清乾隆四十六年,陕西巡抚毕源主持对城墙和城楼作了整修。

1983年以来,陕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对这座古城墙进行了大规模修缮,补建已被拆毁的东门、北门箭楼、南门闸楼、吊桥,并建成环城公园,从而使这座古建筑焕发了昔日风采,成为西安的一大旅游景观。

城墙是我国古代城市传统防御设施。我们在距今六千多年前的半坡遗址看到,半坡人在居住地周围挖掘深沟,以提防野兽和外部落的袭击。

如果把半坡村落视为城市的最初萌芽,深沟也就是当时相当于城墙的设施。待到人们发明筑墙技术后,城墙自然伴随城市同时诞生,成为古代城市的显著标志了。

据史册记载;

鲸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此城郭之始也。

这大约是在距今约四千五百年前的原始社会晚期。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但我们看到的这座城墙仍可以追溯至6世纪的隋代。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游览西安古城墙,对形象具体地了解古代战争、城市建设及建筑艺术都很有意义。城门名称由来:西安城墙从隋唐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城门发生种种变化。细数这些城门的名称来历,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城的沉浮丧衰。

西安古城墙与城墙护城河、城墙城门、城墙月楼、城墙闸楼、城内环城路、城内顺城路等辅助设施互为一体,密不可分。西安古城墙及其辅助设施的建造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其中的大多数辅助设施已经湮没不存了。

追溯它们的建造历史或探寻它们的历史遗迹,对于了解西安古城墙的深厚历史内涵大有裨益。

(二)西安城墙护城河历史

护城河也称为护城壕,是在城墙外围环城一周人工开凿的防护壕沟,主要目的是为了阻止敌军接近城墙,是古代城防的重要防御工事。西安城的护城河工程,在历史上经历了两个发展时期。

西安城的前身是隋唐时期的长安皇城,而皇城属于内城,是大城中的子城,而且位于城北部中心地区,城墙外围并没有修掘护城河。隋唐代长安城只是在外郭城墙外三米左右还掘了一条宽九米,深四米的城壕。

唐朝昭宗天元年三月,佑国军节度使韩建改筑长安城,放弃了外郭城与宫城,仅以皇城改筑为新城。当时,原皇城已由以前的内城变为外围城,出于防御的需要,就在新城的城墙外环修掘了一条护城河,并导水入壕,这就是西安护城河的早期工程。

五代、宋、金、元时期,西安城防御体系一直沿用下来,少有增减。这一时期,京兆城护城壕经过了多次疏浚,同时也将引水渠道、龙首渠多次进行疏通。这说明,当时省府地方官员对护城河防御体系是高度重视的,也反映了护城河在巩固城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西安城护城河发展的第二个时期,是明朝初年进行的拓掘。明洪武七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命宋国公冯胜“往陕西修城池”。当时,西安城墙在原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向东、北两面拓筑,随着城墙的外移,城周规模的扩大,同时也延长拓掘了护城河。

与此同时,冯胜还在营建的秦王府城的内城外围,也修掘了一道环城一周的护城河。后来新城护城河广场前东侧的东壕巷,即是当年秦王府内城的外城壕旧迹。

清代,朝廷又对明朝初年拓掘的护城河进行了多次加深加宽和疏浚。顺治十三年,陕西巡抚陈极新葺修西安城垣,并疏浚护城河。康熙元年,陕西总督白如梅、巡抚贾汉复,将护城河疏浚到近十米深。

乾隆二年九月,因引水渠道淤塞,西安城防有壕无水,陕西巡抚崔纪行便主持疏浚龙首渠与通济渠,并引水入壕。特别是乾隆四十六年,由陕西巡抚毕沅主持,全面疏浚了护城河,将它再加深了1.3米,水面面宽20米,当时,这项工程费银8000两。

此后,同治二年西安将军穆腾阿、光绪二十二年清军同知王诹、光绪二十四年陕西巡抚魏光焘、光绪二十九年陕西巡抚升允等人多次主持疏浚了护城河,并引水注壕。

为了解决西安城护城河的水源和城市生活供水,五代、宋、金、元、明、清时期,朝廷先后疏通了原城东郊的龙首渠,新开凿了城西南郊的通济渠,引水入城,排注于壕。同时,为了解决城市排水问题,明代时期又修了余公渠。

龙首渠是西安城引水渠道之一,最早开凿于隋开皇三年。这条水渠从秦沟村的堰水北流,到长乐坡分为两道。东渠从长安通化门北上,绕郭城东北角注入大明宫;西渠从通化门处入城,分别注入兴庆池、东市放生池及宫城东海池,是长安东城地区的主要供水渠道。

但是西渠到五代后期逐渐干涸不通,府城居民饮用只有依靠井水,护城河也是有壕无水。宋朝大中祥符七年九月,西安知府陈尧咨考虑到府城井泉大半咸苦,居民不堪食饮,于是上奏宋真宗,请求疏凿龙首渠西渠,引水入城饮用并灌注护城河。

陈尧咨在主持疏引龙首渠水入城的同时,沿着唐朝龙首渠的旧迹,在城东将龙首渠开凿一条支流,向南注入兴庆池,使五代时因龙首渠断流而逐渐干涸的兴庆池,又恢复成为水波荡漾游人如织的风景名胜之地。

宋朝庆历年间,朝廷曾在池北立了一块《宋兴庆环城公园池禊宴诗碑》。宋代诗人宋舜钦有《兴庆池》诗说,“余润涨龙渠,疏溜连清浐。助晓远昏山,浮秋明刮眼。鱼归别浦闲,雁下苍波晚。岸北有高台,离魂荡无限”,说的就是这件事情。

金代时期,龙首渠入城及灌注城壕的水源一直源源不断。当时,兴庆池仍有支流注入活水。金熙宗天眷年间,京兆知府张仲孚还在兴庆池北面修建众乐堂与流杯亭,曲水流觞,日与宾客宴游其中。

元代初期,为解决护城河的水源与府城的引水,朝廷极为重视龙首渠西渠的疏浚。元太祖至元元年,陕西行省平章赛典赤赡思丁到西安赴任后,便开始主持疏浚龙首渠西渠及其支道,通贯于府城的东西,最后西出排注为护城河的水源。

明朝初年,由于西安城区向东、北两面的拓扩,以及城区之内诸王府与各衙署新的部署,增加了城市供水的需要,朝廷便在府城拓建竣工后,立即对龙首渠进行了重新规划及疏治。

明朝洪武二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明太祖“诏修西安城中水渠,引龙首渠水注之,覆以石,以障尘秽。计十家作渠口一,以便汲水。旧西安城中多苦水,渠成民获其利”。

可是,由于西安城龙首渠一脉之水,只能流注东城区,而且堤倚高原,天长日久之后日见削损。七八十年后,水源导入艰难,城中军民早晚在护城河内汲水,无论清浊,也顾不得许多了。

明英宗天顺年间,朝廷曾经计划修治龙首渠,但因为费用预算过大,没有付诸实施。明宪宗成化元年,陕西巡抚项忠在从城西新凿通济渠的同时,并疏凿了龙首渠。这次疏凿荒废的龙首渠达十五余公里,并对它进行了全面的整治。

首先,施工人员将引水口由原马登空南移到留公村附近,合采峪、库峪、荆峪及大义谷的水源,傍河西岸筑堰,西至亭子头,都凿开土原穿洞而过,又向西流经申家湾五公里注入护城河。

其次,渠水入城后,在流经咸宁县与总府前六米多的地方,渠道都用砖砌上,其余虽然都是土渠,也都用木板棚盖,以土覆之,用以防护。明孝宗弘治年间,陕西巡抚周季鳞与西安知府马炳然再次疏浚整治龙首渠,凡城内渠道,都用砖砌上,又在城外申家湾等处,造桥架槽引水入渠,以免冲激之患,并对城外30公里土渠疏浚后筑岸加固,以防漏泄。

就这样,龙首渠经明代多次疏凿整治后,从府城东长乐门之南引水入城后,分为三条支流。

第一条从玄真观南流,经阳王府南西流,转东羊市,过咸宁县、总府西流,又分一水入永兴王府,转北过马巷口,沿北大街北上。到这里,渠水又分为两支,一支北流入阳王府,一支西北流注于莲花池;

第二条从真武庵北流,注入长乐门北杨大人宅。第三条从东羊市分流,沿大菜市北流,分为两支,一支西北流入临潼王府,一支西流入秦王府城。

清代时期,朝廷对龙首渠也进行过多次疏浚,而护城河注水渠向发生了变化。康熙三年,陕西巡抚贾汉复疏浚龙首、通济两渠。康熙以后,龙首渠亭子头以下故道淤塞。

乾隆二十八年,陕西巡抚鄂弼修筑西安城,将渠水入城水门废弃,自此龙首、通济两渠之流都不能入城,仅能分别注入于东、西城壕。乾隆四十年,陕西巡抚毕沅疏浚两渠,也仅仅是为灌注城壕。此后,道光五年陕西巡抚卢坤、光绪二十二年同知王诹都是因城壕干涸而疏浚龙首渠的。

(三)西安城门历史溯源

隋唐时期,西安称为长安。当时,长安的外城依据《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的传统都城建制,在外城四面,共开12座城门。

南面三门,中间为明德门,东边为启夏门,西边为安化门;东面三门,中间为春明门,北边为通化门,南边为延兴门;西面三门:中间为金光门,北边为开远门,南边为延平门。另外三座门,实际上是北部禁苑的南门,百姓是不能进出的,分别为中间的景曜门,东边的芳林门,西边的光化门。

除南面中门,即长安城正门明德门下开五道门外,其它各城门都开三门道。各城门上都建有高大的楼观。其中,北面三门因是皇家苑囿的入门,早在隋朝年初已建有楼观。唐高宗永徽五年十一月,各城门都修建了城门楼。

1.明德门遗址 明德门是唐代长安城正门名。位于外郭城南面中部,门内北以朱雀门大街与承天门大街直通皇城正门朱雀门与太极宫正门承天门。门外也有南北大道,南行40公里至终南山。明德门建于隋朝年初。唐高宗永徽五年十一月,工部尚书阎立德主持营建了城门楼。

据考古探测,明德门东西宽52.5米,南北宽16.5米,面积866.25平方米,由此推知,门上应有楼观东西11间,南北3间。明德门城楼间数之多,超过其它郭城门楼,并和大明宫正殿含元殿东西间数相同。

从发掘出的大量砖、瓦、石灰、木灰、石础与绘有红彩的白灰墙皮块等遗物中,证实昔日明德门楼的建筑极其高大宏伟。

明德门是长安外城最大的一座城门,下开5门洞,较其它城门多出两门洞。门洞一律宽6.5米,进深18.5米,各门洞之间隔墙厚2.9米。每个门洞的两侧都有排柱的柱础坑,础基石被破坏无存,排柱坑每排15个,每个门洞都可以两车并行。

据考古发掘可以看出,明德门两端的两个门洞中,有清晰的车辙痕迹,有的车辙是从中间三个门洞的前面绕至两端的门道通行的。结合文献记载可知,明德门五个门洞,其两端两门洞是供车马出入通行的,次内两门为供行人通行,正中的一个门道,是专供皇帝出明德门外郊祀圜丘祭天通行的。

因此,明德门中间门道内的石门槛制作极其精致,上面雕刻有流畅的卷草花纹,顶面还有一浮雕的卧狮。明德门遗址位于现在西安城城南郊杨家村西南约八十余米处。

2.启夏门遗址 启夏门是唐代长安外郭城南面的偏东门,始建于隋朝年初开皇二年,有南北直街直抵大明宫兴安门,西距明德门1550米。唐高宗永徽五年,朝廷在启夏门上建了门楼,下开3个门洞。门址东西宽35米,南北宽15米,面积525平方米。门外西南1000米处有圆丘、太一、灵星三座神坛。启夏门遗址位于现在西安城南郊长延堡陕西师范大学南墙以东30米处。

3.安化门遗址 安化门是唐代长安外郭城南面的偏西门,建于隋朝开皇二年,北对郭城北面的芳林门,东距明德门1360米。

唐高宗永徽五年,朝廷在安化门上建了城门楼,门下开3门洞,门洞宽度一律为7.2米。门东西42.5米,南北10米,面积425平方米。该处尚有残存地面大小不等的夯土两堆,现遗址已遭破坏。安化门遗址位于现在西安城南郊北山门口村以东约220米处。

4.春明门遗址 春明门是唐代长安外城东面的中门,建于隋朝初年,西对外城西面中门金光门,居外城东墙自南向北4600米处。唐永徽五年,朝廷在春明门上修建了楼观,门下开三门洞。

但据1955年考古探测,仅探明一处残存的门洞,这可能是唐朝开元十四年及开元二十年两次扩建兴庆宫时,城门南移,而门洞随之减少的缘故。春明门门址东西宽23.6米,南北宽15米,面积354平方米。开元时期,朝廷主持筑夹城的复道经过春明门,北至兴庆宫与大明宫相通,南至曲江与芙蓉园相通。

唐穆宗长庆年间,朝廷曾在春明门内造天王阁,与兴庆宫连墙。唐文宗太和二年,朝廷将天王阁移至大兴善寺。春明门遗址位于现在西安城东郊纬十街偏北处,西距纬十街起点处1320米,东距经五路十字口340米。

5.通化门遗址 通化门是唐代长安外郭城东面的偏北门,始建于隋朝初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改名为达礼门,后又改回通化门的称呼。通化门西对皇城延喜门、安福门及郭城西面偏北的开远门,南距春明门2110米。

唐高宗永徽五年,朝廷在通化门上修建了楼观,门下设三个门洞。门南侧由龙首渠引水从这里筑涵洞流入城里。门外有夹城复道由大明宫经此通化门,向南直通兴庆宫与曲江、芙蓉园。通化门遗址位于现在西安城东郊长乐路中段。

6.延兴门遗址 延兴门是唐代长安外郭城东面的偏南门,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开皇四年,隋文帝敕令改名为延兴门。延兴门西对郭城西面延平门,北距春明门2260米。

唐高宗永徽五年十一月,朝廷在延兴门上修建了楼观。门下设有3个门洞,门道一律宽6米。门东西宽21米,南北宽42米,面积882平方米。门外有复城夹壁北通兴庆宫与大明宫,南通曲江与芙蓉园。

7.金光门遗址 金光门是唐代长安外城西面的中门,始建于隋朝开皇二年。

唐高宗永徽五年十一月,朝廷在金光门上修建了楼观,门下设3个门洞,洞一律宽5.2米。唐朝天宝元年,京兆尹韩朝宗从城南分水北流,修筑漕渠,经金光门附近入城,至西市潴水池。门东西宽11米,南北宽37.5米,面积412.5平方米。金光门的遗址位于现在西安城西郊李家庄西北130米处,现在仍可以看见高出地面3米、直径10米的夯土墩遗迹。

8.开远门遗址 丝路石雕开远门也叫作安远门,是唐代长安外郭城西面的偏北门,始建于隋朝开皇二年。唐永徽五年十一月,朝廷在开远门上修建了楼观。

开远门东与皇城安福门、延喜门及郭城东面通化门相望,西有通往西域的大道。开远门遗址位于现在西安城大土门村,遗址附近至今还竖有唐代丝丝绸之路的石雕像。

9.延平门遗址 延平门是唐代长安外郭城西面的偏南门,始建于隋朝开皇二年,城门原名失去记载,开皇四年,隋文帝敕令改名为延平门。唐高宗永徽五年十一月,朝廷在延平门上修建了楼观。

延平门东对郭城东面的延兴门,北距金光门2320米。门下设有3个门洞,门道宽度一律6.7米。门东西宽15米,南北宽39.2米,面积588平方米。延平门遗址位于现在西安城西南郊唐延路中段路西,该处修有唐代长安城墙遗址公园。

10.景曜门遗址 景曜门是唐代长安外郭城北面中门,因门北地区为皇家苑囿,实际为禁苑南墙的中门,始建于隋代,门上建有楼观,门下设有三个门洞。

景曜门向南直达修德坊与安定坊之间的南北大街,直抵南郭墙。景曜门的遗址位于现在西安城西北郊丰禾路北张家村。

11.芳林门遗址 芳林门是唐代长安外郭城北面的偏东门,实际上是禁苑南墙三门中的偏东门。芳林门东临宫城西北角,南直达外郭南墙安化门,中与南北纵街相通。

芳林门始建于隋朝初年,隋称华林门,后因为门北苑内有芳林园而改称芳林门。门上建有楼观,门下开设三个门洞。芳林门遗址大约位于现在西安城西北郊星火路中段,丰禾路与大兴东路东端之间。

12.光化门遗址 光化门是唐代长安外郭北墙的偏西门,实际上是禁苑南墙偏西门,位于景曜门的西边。光化门始建于隋朝初年。

门上建有楼观,门下开三个门洞,南面纵街直通郭城南墙。光化门遗址位于现在西安城西北郊火烧碑村。

13.兴安门遗址 兴安门位于唐代长安城东北部,与建福门相邻。

兴安门是唐代长安北郭城门之一。据《长安志》记载,兴安门为唐大明宫南宫门之一,位于建福门西。而据《唐六典》注及《唐两京城坊考》记载,兴安门原来是旧京城入皇城的北门,南对郭城的启夏门,隋朝开皇三年修建。

据考古探测,兴安门位于大明宫西城墙之外,在大明宫与西内苑之间。兴安门向东距大明宫城西南角60米,距建福门260米,距丹凤门680米,门下有一门道。遗址大约位于现在西安城北门外二马路建强路中段。

14.朱雀门遗址 朱雀门是唐朝时期长安皇城的正南门,正南门的下方是城市中央的朱雀大街。隋唐时,皇帝常在这里举行庆典活动。

589年,隋王朝统一中国,隋文帝曾经在朱雀门城楼检阅凯旋大军。唐末韩建缩在建造新城的时候,这座城门就已经被封闭。

1985年修复西安城墙时,发掘出包裹在明城墙内的朱雀门遗址。朱雀门就和隋唐时期的文人描写的那样宏伟华丽,城门柱础用大理石制成,青石制作的门坎上刻有线条优美神采飞扬的蔓草花纹,磨砖对缝的门洞隔墙厚实端正,残垣断壁处处流露出当年的华贵风采。

现在的朱雀门位于遗址西侧,是1986年开通的。

15.文昌门遗址 碑林博物馆南侧是文昌门,文昌门开通于1986年。那里的城墙上建有魁星楼,是西安城墙上唯一与军事防御无关的设施。

魁星又名“奎星”“奎宿”,是位列二十八星宿之一,古代传说魁星是主宰文运兴衰的神,被人们尊称“文曲星”“文昌星”。

如果有人能被魁星的朱笔点中,就能妙笔生花,连中三元,成为状元。所以,古代孔庙、学府里都建有供奉香火的魁星楼。

明清的时候的西安府学和孔庙建在城墙旁边,就是现在的碑林博物馆,魁星楼也顺势建在城墙之上。魁星楼在1986年修复。

16.中山门遗址 西安中山门,是在西安城墙东侧的一座城门。中山门共有南北两座门洞,南侧门洞名为东征门,北侧门洞名为凯旋门。

1927年初,在冯玉祥将军倡议下开辟的中山门,以纪念国民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得名。1927年5月1日,冯玉祥将军率军东征,就从中山门出城。

中山门并列两个门洞,冯分别为它们取名东征门和凯旋门。沿着西安城墙东侧,中山门南面为正东门,长乐门,北面为朝阳门。中山门城外向东连接伍道什字西街,城内向西连接东新街。

凯旋门门洞门板中山门北侧凯旋门至今仍保存着民国时期的木质城门板,也是西安城墙各城门中,唯一一处保存着门板的城门。

17.南门遗址 永宁门是西安城墙中的一个城门,现在大家通常叫作南门。

南门是西安城门中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建于隋初年。当年它是皇城南面三座门中偏东的一座,叫安上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留作南门。明代改名永宁门。

18.含光门遗址 含光门是唐长安皇城南面的偏西的一处城门,最早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

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封闭了它的中门洞和西门洞,保留了东门洞,北宋以后全部封闭。

含光门是迄今为止所发现最为完好的隋唐长安城遗址。其夯土保存达8米以上,3个门道的尺寸清晰,东、西两门道的宽度分别为5.3米,中间门道宽度为5.5米,含光门进深处长度为19.6米。

考古发现证明,含光门内两侧都有砌砖,有过梁式门道,门上有门楼。含光门内有上门楼的马道,在门西侧,紧贴城墙。

1984年整修西安城墙时,发掘出含光门遗址,发现花岗石制作的柱础、刻花的门槛门道。

考古人员还揭开了含光门昔日行路历史。中门道作为权贵门道,利用率低,所以几乎没有维修过,基本上保留着大唐初期砌门的材料与形制,大气精致;东、西门道多次维修,基本上保留着晚唐时期粗糙的砖砌形制。每个门道砌砖上都抹有白灰墙皮。门道上车辙还在。每个门道中部的石质门槛还存留着。门道过梁和门楼的柱础等都完好保留着。

现在已经把新建城门置于遗址东侧,对遗址作框架结构进行保护,外包城砖,使外观与城墙一致,日后供游客参观。

19.长乐门遗址 长乐门是西安城墙的正东门,现存城楼、瓮城以及南北两侧六个门洞。沿着西安城墙东侧,长乐门北面为中山门,南面为东南城角。长乐门城外向东连接东关正街,城内向西连接东大街。

长乐门北侧门洞长乐门开辟于明代,因明国都位于西安的东面,因此将东门命名“长乐”,带有祈祝大明江山长久欢乐,万年不衰之意。

(四)西安含光门文化内涵

2008年9月,西安古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隆重开馆,该馆地处西安市市中心的西安城墙含光门内,馆内有反映隋唐含光门门道遗址、各时期城墙的断面遗址、展示隋唐时期长安城供排水系统的皇城过水涵洞遗址,以及《中国城墙发展史专题展》《唐代长安城专题展》,因此,含光门遗址已成为隋唐历史文化的缩影。

在谈到含光门时,需对含光两字进行一些辨析。含字在《释名》解释为“合也”。《广雅》解释中间为“宽也”。光字在《释名·释天》中解释为“晃也,晃晃然也”。在《尚书·尧典》中解释为“光被四表,格于上下”。总之,含光两字成为一词,有包容、宽容、兼容的词意,在《广雅》中,含光就有“含宏光大”的解释。

含光门始建于隋唐时期,是隋唐长安城皇城南侧城墙三城门中西侧的大门。从当时唐代长安城的布局来看,它东临鸿胪寺和鸿胪客馆,西与太社、西市相邻,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上个世纪50年代,含光门是出入西安城南北的主要要塞。这里开启的不仅仅是唐皇城的记忆之门、智慧之门、商贸之门,而且更重要的是为我们诠释了一个时代“保护工程”的辉煌。

隋唐时期外交十分发达,特别是唐代由于其经济繁荣,文化、交通发达,国力强盛,再加上开明的对外政策,使得唐代外交活动极其频繁,在中央设置鸿胪寺是专门负责管理外交、民族事物的机构。

鸿胪寺起源于汉代,在汉代设大鸿胪即“掌诸侯及四方归义蛮夷”,到隋唐改鸿胪寺为九寺之一,专掌外交事务,辖下专司翻译的译语人员20名,各自都通晓不同外语。

据史书记载,唐代诸番进贡,陆路有西域诸国、西南诸蛮;海路则有波斯及南海诸国,东方有高句丽等国遣使来朝,鸿胪寺的语译人员需多重转译,始能完成任务。这里的寺不是寺庙的寺,《说文》里说,寺,“廷也”,即指宫廷的侍卫人员,以后寺人的官署也称之为寺,如大理寺、鸿胪寺等。

大理寺是中央的审判机关,鸿胪寺则专门负责管理外交、民族事物。西汉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称为府,九卿的官署称之寺,即所谓的三府九寺。

隋唐以后,寺作为官署越来越少,且逐步成为我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而鸿胪客馆相当于现在国宾馆,是专门接待外国和少数民族首脑、官员以及重要客商的宾馆。可以想象当年从陆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外域官员、客商纷至沓来的情景,据宋元佑年间,当时的文人张礼著的《游城南记》就有“入含光门而归焉”的记载。

其次,隋唐时期的含光门西临西市、太社。唐代长安城皇城内太社,在含光门西侧,是主要祭祀山川土地的礼制建筑。

唐代长安城西市与隋唐含光门隔街向望,在隋代大兴城时称利人市,唐代改称西市。西市距离唐代长安丝绸之路起点含光门较近,周围坊里居住有不少外商,从而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贸易市场。这里有来自欧洲、中亚、南亚、东南亚及东亚等各国、各地区的商人,其中尤以中亚与波斯、和“胡商”最多,他们大多侨居于西市或西市附近一些坊里。

这些外国的客商带来香料、药物卖给中国百姓,再从中国买回珠宝、丝织品和瓷器等。因此,西市中有许多外国商人开设的店铺,如珠宝店、货栈、酒肆等。其中许多西域姑娘为之歌舞侍酒的胡姬酒肆,为了方便外地商人寄居,市内均四面立邸,外国商人也可以住在特设的波斯邸。

邸可以居商,也可以存放货物,还可以代客商联系买卖。李白《少年行》中就有“五陵少年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的诗句,是对西市的真实写照。

再次,长安城皇城是唐代国家行政机构所在地,从含光门向北的含光门街,其两侧分列有许多行政机构,如鸿胪寺、太史监、司农寺等,故这里又是办理行政的必经之门。

据《唐两京城坊考·皇城》载,皇城为唐朝中央衙署所在地,为全国封建统治的中枢;皇城内的“左宗庙,右社稷,百僚廨署列于其间”。隋唐含光门内左侧又是隋唐的“外交部”鸿胪寺和“国宾馆”鸿胪客馆的所在地,从宏观和微观都说明了此门的重要。

总之,从含光门附近的鸿胪寺、鸿胪客馆、太社来分析,我们可以把隋唐含光门归纳为外交之门、礼仪之门;从西市的角度可以把隋唐含光门归纳为商贸之门;从唐代长安城皇城是唐代国家行政机构所在地,而隋唐含光门又是其皇城南侧城墙三城门中西侧的大门来看,这里可称为行政之门。

而含光门的含光一词的包容、宽容、相容的内涵和引申为蕴含光彩、包藏美德的含义,显示了隋唐时期,海纳百川的气魄,是隋唐时期灿烂文化的具体反映。

西安碑林博物馆和现在任何一个博物馆有所不同的是,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有效地利用二层一千二百多平方米的展区,陈列了用来反映以我国书法简史为主题的书法文物展品共一百六十多件,展版九十多块。

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其中有仰韶文化半坡、姜寨陶器刻画符号;有商周时期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拓片;有西周“史墙盘”和“毛公鼎”;有“战国矛”“石鼓文”;有“汉王氏四神规矩镜”“唐卢府君墓志”“宋买地券砖”;有“元代鲜于枢行草真迹”“明代祝允明的杂书诗帖”“清文字木刻版”以及历代钱币书法等。

在博物馆内更值得人们关注的是,在众多的展品中,还有西安我国书法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并与泥土有关的秦代封泥精品,如“右丞相印”“少府”“宗正”“中尉之印”“咸阳丞印”“上林丞印”“鼎湖丞印”等共100枚,这些带有文字的“泥坨坨”,是当年秦始皇御览竹简文书的遗物,见证了秦代“三公九卿”官制体系的基本框架。

无论是从书法、印学的研究,还是从历史、地理考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与唐皇城墙遗址同时代的还有唐代长安书法遗迹,在陈列厅里,我们可以看到“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柳公权玄秘塔碑”“毕玄卿墓志及墓志盖”“高府君墓志”“唐经幢”“孙过庭的《书谱》”“怀素《自序帖》”“颜真卿《祭侄文稿》”以及大量的反映书法盛世的图版图录,以上的这些更加让我们欣赏到了唐人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继承传统,锐意创新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果。

这些创意,成功地实现了唐代历史文化的对接与融合,体现了“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核心价值,必将带来积极的社会效应。

千年的遗址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新的风貌,书法和文物更加的能彰显出曾经的华丽的篇章。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和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新馆,在陕西隆重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日子里对观众开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纪念意义。

传承历史,延伸文脉,相信它能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五)西安环城路历史溯源

隋唐长安皇城外的东南西三面,有紧临皇城墙的三条环城路。南路为春明门、金光门东西大街的中段,与皇城南墙相齐,长2820米;东路为兴安门、启夏门南北大街北部的一段,与皇城东墙齐,长1843米;西路为芳林门、安化门南北大街北部的一段,与皇城西墙齐,长1843米。唐皇城北面因与宫城相接,无环城北路。

唐长安皇城的这三条环城路为郭城中的主干道,都为通城门之街,俗称六街。据考古探测,环城路的宽度都在100米以上,且笔直宽敞。虽为黄土路面,但修造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不仅路面平整,而且路面土质也极其坚实。

考古人员在对朱雀街的考古探测中发现,坚实的路土层厚0.4米至0.5米,下面是生土层,土质仍然十分坚硬。路面构造一般中部略高,两侧较低,略呈弧形,以便于及时排除积水。

大街的两旁,修有排水沟等设施。排水沟宽度都在三米以上,深约两米,呈上宽下窄的梯形。街道的两旁,都植有行道树,主要栽种槐树、杨树、桃树及其它果树。由于长安城街道两旁街树成行,绿荫夹道,因此有“绿槐十二街”“垂杨十二衢”“夹道夭桃满”的说法。

尽管长安城中的街道修造得十分讲究,但由于是黄土路面,遇风则尘土飞扬,逢雨则泥泞不堪,正如杜甫在《狂歌行赠四兄》里所说,“长安秋雨十日泥”。

长安天雨路泥,这不仅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不便,也给百官入衙上朝带来很大的困扰。从天宝三年五月起,为了百官入衙上朝行走方便,朝廷在通向皇城与宫城要的道路面上,铺撒一条细沙甬道,称为沙堤。

除此之外,朝廷还给宰臣一种特殊的待遇,为免其风尘和泥泞之苦,府县衙门都要从他们家门口直到皇城入衙必经之路,专为铺撒一条细沙甬道。据《唐国史补》卷下记载,“凡拜相,礼绝班行,府、县载沙填路,自私第至子城东街,名曰沙堤。”因此,唐朝人称沙堤为“丞相堤”。“沙堤欲到门”,也就是快要拜相的同义语。

环绕于皇城外东南西三面的环城路,因靠近皇城宫城,都铺撒这种沙堤。由于长安的街道路面很宽,故沙堤仅是路面中间或是两旁够一轨行车的甬道。

唐长安皇城的环城路,多为今天西安城环城路所沿用。如唐皇城的环城南路,即今西安城的环城南路西口至文昌门东段;唐皇城环城西路,即今西安城环城西路南口至玉祥门之南段。唐皇城环城东路旧址在今西安城内菊花园向北至皇城东路段,已被建筑所占用。

(六)西安顺城路历史溯源

今在西安市南门内东侧顺城巷,即唐长安皇城城墙的内侧,有四条平行于城墙的顺城路。《长安志》称其顺城北路为第一横街,顺城南路称为第七横街。据此按街向由东向西排列,顺城东路应称为第一纵街,顺城西路应称为第五纵街。这四条顺城路,或东西向,或南北向,端直而整齐。

西安皇城内的顺城路不仅端直整齐,而且极为宽敞。据《唐两京城坊考·皇城》记载,“皇城各街,皆广百步”,在当时,一百步合147米。皇城中最宽的街道,应属顺城北路的第一横街,其街宽“南北广三百步”,合441米。

据考古人员对西安西城墙200米处第一横街残段考古实测,其南北宽度已达220米。虽然没有探得此横街全部宽度,但仅就残存的220米宽度来看,它已是长安城中最宽的街道了。

皇城顺城北路即第一横街之所以如此宽敞,是有其特殊的含义与用途的。当时,由于这条街位于宫城承天门外,平行于宫城南墙之侧,实际上起着太极宫宫廷广场的作用。因为每逢太极宫正南门承天门举行“外朝”国家大典活动时,仪仗排列,千官序立,百戏竞作,如此宽阔的场地也是必要的。

隋唐长安皇城的顺城路,除因明初向东、北拓筑城墙,致使原皇城顺城东路与顺城北路已被现今城内建筑占压外,其原皇城顺城南路、顺城西路为今西安城顺城巷所沿用。

如原皇城顺城南路即今西安城内的顺城南路,街长由西南城角内的火药局巷,向东经甜水井街、报恩寺街、太阳庙门街、五岳庙门街、湘子庙街、书院门、三学街至下马陵开通巷南口东侧段。

原唐城顺城西路即今西安城内的顺城西路,街长由南马道巷至北马道巷香米园段。不过,昔日唐皇城内的顺城路,街宽都在百米以上,远比今宽约二十米的顺城巷宽阔的多。

(七)西安城墙月城的历史

西安古城墙月城,是城门外屏蔽瓮城门并控制护城壕吊桥起落的小城。《资治通鉴》卷二九三注说,“月城者,临水筑城,两头抱水,形如却月”。也就是说,因小城外临水壕,形如半月,而被叫作月城。

月城有时也被称为羊马城。唐代人杜佑在《通典》卷一五二载里说,“城外四面壕内,去城十步,更立小隔城,厚六尺,高五尺,仍立女墙,谓之羊马城”。古人以5尺为步。明代制度规定,一尺合0.32米,一步合1.6米,十步合16米。

也有说羊马城并不是扼守城门的小城,而是在城外壕内临时加筑类似城圈的工事。本是敌兵逼近时,使城外百姓撤退到此暂为安置羊马的处所,因此叫作羊马城。

西安古城墙月城,始建于明朝末年。明朝初年,朝廷拓展和重建西安城时,四面城门防御规划,还是“门二重楼二重”的建制,门二重即指内城门与瓮城门,楼二重即指正楼与箭楼。

也就是说,当时施工时,在四面城门瓮城外,还没有建月城和闸楼,这从明朝嘉靖年间与万历年间所修两部《陕西通志》中所绘的《西安府城图》中可以看出来。

当时,四面城门瓮城外护城壕上,好像架有过河的便桥。大约在明朝末年崇祯九年,陕西巡抚孙传庭为加强西安城的防务,阻止农民起义军攻城,他在修筑和加固西安四关城的同时,完善了城门防御体系,在四面城门瓮城外修建了月城与闸楼,拆除了原来的过河便桥,而以闸楼控制吊桥的起落扼守入城通口。

就这样,西安古城由明朝初年的“门二重楼二重”建制,形成为“门三重楼三重”的建制。门三重,即为内城门、瓮城门、月城门,楼三重,即为正楼、箭楼、闸楼。

崇祯十六年十月十一日,李自成农民军攻西安城时,焚毁了南门的月楼。此后,清代虽多次修葺或重建西安城,但都是依照明代建制进行的。

东门月城,是明清时期外拱卫屏蔽内城门与瓮城门的小城。明朝末年修建,民国初年毁坏。从清朝末年西安东门照片看,西安城东门月城前临护城壕,背靠瓮城,呈横长方形,比瓮城矮小。

月城正面中部开一个门洞,上面建有闸楼。其东南北三面筑有城墙,月城墙较瓮城墙即大城墙约矮三分之一。月城墙上修有女墙,左右两侧拱包瓮城正门而与瓮城正墙相连接。月城是跨越护城壕吊桥入城门的第一重城,也是城门防御最为前沿的阵地,因而为城防工程的重要建筑。

南门月城,是明清时期西安城南门外拱卫屏蔽内城门与瓮城门的小城。明朝末年修建,民国初年毁坏。从清朝末年日本人足立喜六《长安史迹考》所附的南门月城毁坏前的南门照片看,南门月城位于瓮城前,面临护城壕边。月城门洞、门洞之上闸楼及月城墙建筑制度,都与东门月楼相同。又因为南门瓮城不设正门而仅开东西两侧门,因此,月城墙不与瓮城墙连接,而大包瓮城与内城墙相接。

1989年南门月城与闸楼已重新修复,墙体总长193.4米,高9.5米,上宽8.5米,下宽10.5米。南墙中部向外突出处开一拱形门洞,通长15.2米,以安门处为界分为内外两段。内段洞宽5米,高6.7米,在进深11.2米处有铁制闸门;外段洞宽4米,进深4.5米。

门洞上面建有闸楼。城内闸楼两侧有登城阶道。月城内部为空心设计,墙内造有若干房间,墙体内向面设有箭窗两排,每排各32个孔洞,共有64孔洞。最后一次修复的月城城墙东西两端,在瓮城两城角前结束,另外以矮墙沿瓮城东西墙侧与大城衔接。

西门月城与北门月城,建筑形制、构筑制度都与东门月城相同。两者都在民国初年拆毁。1986年6月,西安市有关部门在西门瓮城门外约17.5米处,发现月城城门门道遗址,长5.5米,宽2.4米。这是西门月城最后的余光了。

(八)西安城墙闸楼的历史

闸楼,是建在月城正面城门洞上的楼,因其控制着入城必经的护城壕吊桥、闸门而得名。闸楼也称为炮楼,这是因为,楼内驻守士兵,放置火器,以炮火封锁入城的通道,消灭进犯城门之敌,故叫作炮楼。

明清时期,西安城四面城门月城上都建有闸楼,民国初年,当时的政府要在城门外城壕上架设桥梁以方便交通,因而将月城与闸楼全部拆除。后来,西安南门闸楼按明代的旧制恢复重建了。

明清时期时期,东门闸楼是西安城长乐门的月城门楼,始建于明朝末年,位于月城正面城墙门洞之上,以青砖通砌而成。长乐闸楼面宽八间,高两层,屋顶为悬山型式,正面楼壁与月城墙结为一体,开有两层箭窗,每层各六个孔洞;两侧山墙各开有两排箭窗,每排各有两个孔洞,合计有20个孔洞。

长乐闸楼前临护城壕,掌管护城壕上吊桥的起落,扼守入城通道,为城门防御体系中的重要建筑。平时行人通过时,闸楼上的士兵即放落吊桥;遇有警报,守楼士兵便拉起吊桥,切断道路,使敌人无法越过护城壕入城;敌人进攻时,守城士兵就凭借闸楼火炮箭矢射击,狙击敌兵。

南门、西门、北门闸楼建筑形制与东门闸楼相同,唯有南门闸楼在崇祯十六年十月李自成农民军进攻西安城时毁于战火。清顺治十三年,陕西巡抚陈极新按照明制重建了南门闸楼。重建后的南门闸楼与西门、北门闸楼,在民国初年被拆除。

1989年,西安市政府依照明朝形制,对南门闸楼进行了重建。新建的南门闸楼位于月城门洞之上,楼身以青砖通砌而成。面宽3间、高两层,屋顶为悬山式。正面开有两排箭窗,每排各有6个孔洞;两侧山墙各开有两排箭窗,每排各有6个孔洞,合计箭窗有20个孔洞。山墙内侧上层,开12扇木窗,每层中间设门,左右两侧各开5个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