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快乐心理学
26897200000020

第20章 孤独的快乐

健康的精神乐园,既不能太孤独,长期地离群索居,也不能太喧嚣,以至于乌烟瘴气。按照折中的方法,人不只是需要自我约束,同时也要平衡自己两种截然不同的需求——对孤独的需求和对友谊的需求。

安静的生活是文化进步的表现。原始社会的生活是以部落作为单位,而不像现代社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在原始社会,除了每个人身上穿的衣服之外,他们再也没有多余的私人财产。印第安人现在仍然是所有人集体住在一个村里,所有东西都是公家的。弗莱彻女士为探究印第安人的生活奋斗了一生,她认为与印第安人生活在一起,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自己独处的时刻。原因在于村里所有的地方都是属于公家了,没有私人的地盘。她只有去一个英国人家里,才能感受到独处的快乐,只有那里才是她的心灵堡垒。

一般而言,“安静”这两个字大多出现在办公室的房门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没错的。在办公事的时候,我们要保持绝对的安静,在玩耍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寻找自己的同伴。工作要一心一意,因此办公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暂时性地和家人、邻居和其他所有人都隔绝开来。

说实在的,钥匙只有一个用处,那就是让个人保持自己的安静。除了卫生问题,在市场上最珍贵的东西就是“私人空间”。我们生活在现代工业的喧嚣环境中,打字机发出的咔嚓声,还有其他的各种喧闹声,都可以经过半截子的木板传达到所有的办公室,普通人真的不知道怎样去安静地工作,想要处理好这个问题,即使是倾尽整个美国的财力,也无法办到。独处的空间比独处的时间更为珍贵,一般只有身为大公司的总经理才能享受到这种独处的福利。

有的人甚至会对私人空间产生偏见,并且觉得需要私人空间是具备特殊身份的人的一种自大心理,或者是为了避开普通民众去干坏事,就像以前的那种贵族客厅一样。做让人羞耻的事,确实也和在工作的时候一样,都需要私人空间,说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也和解释别的所有行为一样,需要考察出发点的问题。

一个人需要私人空间的原因在于他不但可以一心一意地做自己的事情,而且也可以让自己变得更有修养。所有人都需要私人空间来进行自我反省。原始社会的人喜欢在空旷的地方反省,并且认为那个地方可以感受到神灵的存在。在现代文化越来越进步的世界,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该怎样去找回早已消失的宁静的乐园。一个有着完整生活的人必然需要良好的私人空间和时间,然后才能有更好的修养。

私人空间是一种准备的状态,随时准备着和他人来往,在很多事情上,你往往是需要他人的帮助的,尤其是孩子总喜欢依赖他人,然而,孩子也需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以便更独立地成长。等到孩子长大成人,他自然而然地就适应自己的成长阶段。我们可以从他人身上得到很多启发,也可以和他人一起互相学习。普通人天生就是喜欢群居的,人类本来就乐意聚在一起生活,大家都生活在一块,尽管这样,我们还是需要有自己的独处的时刻。

我们面临的最危险的事情就是极端的孤独,只有精神有问题的人才会变得越来越孤僻。一个陷入悲伤、病痛、烦闷中的人如果想回到以前的正常生活,他最好是选择和正常人经常生活在一起。过分隔绝人世的人就是不正常的人,他总是藏在自己的影子里,他需要一片光明来照亮自己。

当我们悲痛欲绝的时候,需要全力以赴去奋斗的时候,我们更需要私人空间,不过那时候,我们也同样需要自己的爱人。一个人如果太孤独了,随心所欲,他就会变得很孤僻。而那些经常没有私人空间也无法离群索居的人们,一般都是因为内心修养不够。

在城里住惯了的人几乎都形成了一种普通人身上都有的根深蒂固的群体性。平时我们总觉得,那些平常工作很忙的人,趁着短暂的暑假,离开喧嚣的工作环境,会躲到深山老林里,然而事实上,他们反而又去了人潮拥挤的海滨大道上,夹杂在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中。现代交通变得越来越方便,电话和汽车使人们的距离越来越近,破坏了村庄原有的寂静和距离。因此我们渴望一些天才人物,可以创造一种方案来保持村庄的寂静。我们之所以这样希望,是因为从大部分人的角度来看,所有来自世俗的纷扰,还有附近的人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的确是多得有些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