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快乐心理学
26897200000025

第25章 所有人都是戏子

有时候,我们会碰到这么一种人,他们经常得意忘形,就如他们时刻都带着一个可以移动的座位,只要空下来,就经常坐在座位上,并且抢着去把自己做成雕像,以伟人自比,这就是普通人无聊时经常做的事情。

年幼的孩子都是天真无邪的,他们天性是什么样子,他们就表现出什么样子。所以,他们很招人喜欢。等他们长得越来越大的时候,就开始慢慢地变得有些矫揉造作,只是他们的矫揉造作,仍然会很天真无邪。纯粹的矫揉造作是人为的,是为了去处理各种表面上的社会人际关系。我们有时候需要一种彬彬有礼的态度去对待别人,但这种态度却有一点矫揉造作的感觉。这一点是由社会教育造成的,因而也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因为精神的安定也包含了社会的稳定。

所有人都拥有几个不同的自我,这一点是无法避免的。一个人在办公事的时候,在职场的时候,在当官的时候,在玩游戏的时候,在居家生活中的时候,在公众面前的时候,在面对自己的时候,在交朋结友的时候,在慷慨地招待女人的时候,都有一个自我在其中,一个人有那么多的自我,有时候连自己都搞不清楚,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应该放纵哪一个自我,应该压抑哪一个自我,一个人周旋在如此众多的自我之中,很难照顾周全,一个人耗费的精力(包括金钱)和保持他在某个社会阶级中的体面,这些费用超出了他预算表中的任何一种费用。

这并不是因为他刚开始学会矫揉造作的时候需要极大的损耗,而是因为继续保持这种矫揉造作的消耗很大。很多人把世界称之为舞台,那是因为作为人类,我们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做戏的色彩。但会演戏的人却是极少数的,大部分人都是无名小卒。在为人处事的时候,聪明的人就能看清他人的虚情假意,并判断他们的情意中有多少是假装的,有多少是真情流露。人们所说的“确定你的情意”,也就是说准备好去演戏。

因为我们所有人自身都带着做戏的色彩,再加上一些自我夸张,一些假装,一些欺瞒,就觉得自己很走运,不像我们不想提的倒霉蛋。所以我们可以用“矫揉造作”这个词去送给那些假惺惺的人——那些用所谓的“护身甲”或者用别的护身盔甲去掩盖自己内心真实人格的人。

造作作为一种宣示,表明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弗洛伊德揭示了人类的内心深处,让他们的庐山真面目显现出来。他探究出在人类毫不设防的时候,就会在梦里显示自己的欲望。说错了话,办砸了事,就如让小猫从袋子里跑出来,为所欲为,把平常掩饰的东西都显示出来。

当你碰到一个心怀坦荡的人,请你对他直言你对他有什么看法,你会告诉他吗?如果你真的告诉他了,那么你以后一定会悔恨的。弗洛伊德对心理的分析就是要把人的假面具揭下来,只是这种研究是科学性质的,而不能用来为人处事。

矫揉造作就是实现我们要达到的目的,或者是要让别人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看待我们。这种造作不好说是一种夸张或者欺瞒的行为,假惺惺的人不能称之为骗子,也不能称之为冒牌货,他只是想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罢了。这一点和艺术有类似的地方,但并不是很像。但是那些人假装的时间太长了,至于在很多时候都忘了自己的真实面目,所以别人看不到真实的他。

而那些决心要带上假面具生活的人,用护身甲替代了自己的内心,我们是绝不会支持这种人的。事实上,他们的自我是变态的,他无法让自己和这个世界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假如他能在某些时候露出自己的真面目,而没有任何虚伪的地方,恐怕更加惹人喜爱,更令人尊重。

很多造作行为都是愚笨的,最让人同情的是,造作的人自己骗了自己,却觉得无人能看透这一点。如果一个人想要实现自己的愿望,那就要放弃任何造作的想法,所以你应该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比假装自己是雕像的结果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