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快乐心理学
26897200000046

第46章 你的好奇心超越了恐惧感吗

达尔文出于好奇,把一些没有危害的蛇放进一个纸质袋子里,接着把袋子扔到动物园里的猴子旁边,看看那些猴子会怎么处理这个纸袋。马上就有很多猴子一个接一个地跑到纸袋旁边,往里面一看,被惊吓得赶紧跑开了,接着又渐渐地跑回来瞧一瞧,又被吓得跑开。由此可见,它们的好奇心超越了对蛇的恐惧心理。

同样,人类的好奇心也是这样的,只是情况相对复杂一点罢了。有一些人的恐惧感比好奇心重一点,而另一些人的好奇心比恐惧感重一点。有时候,对于那些千奇百怪的事情,我们同时会具备这两种心理。

在同一件事情上,好奇心会让你向前走,而恐惧感会让你往后退。人类天然的身体结构,使得我们具备这样的好奇心和恐惧感,这完全是强大的天性使然。恐惧感带来的行为就是退缩、哭泣、躲避、逃跑、禁闭等;而好奇心却会吸引你的注意力,让你不断前进,并且仔细观察,也许还会让你对遇到的人或者事物,产生亲近或者爱慕的心理。

相对于一个婴儿的恐惧感来说,他的好奇心更容易产生,但要让一个婴儿产生恐惧感也非常容易。在瓦特生博士一个电影中,出现了很多婴儿和一些动物在一起玩,那些动物包括白鼠、黑猫、兔子、猫、狗和白鸽,甚至还出现了蛤蟆和蛇。因为这些动物的样子都不一样,很容易让婴儿产生好奇心。然而,假如这些动物中有一些动物突然变得粗暴起来,像蛤蟆跳一下,或者一只狗叫得很大声,或者一只粗野的小猫过来打搅一下,这时候婴儿就会变得恐惧起来,之前的好奇心也会瞬间降低。并且,如果一个婴儿当场受到惊吓之后就很难再变成之前好玩的本性。如果你可以诱导孩子天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怜惜动物,那就可以防止很多毫无必要的恐惧感。但是好奇心也一定要受到合理的引导,绝不能引发毫无必要的教唆和毁坏,而应该做一些目标明确的实验。

达尔文在实验中利用的这些猴子们,其实也和很多小孩一样,体现出一种带着恐惧感的好奇心。大人可以同时很害怕和很好奇,所以我们就用很多辛辛苦苦想出来的伎俩,以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恐惧感。于是,在游乐园里有乘火车的游戏,还有升降机和急射机,让人获得一种安全的震撼。你可以任由好奇心驱赶,去体会在那些滑车的碰撞和激流是什么感觉。一辆车行驶在坦途上,是不可能让你感到刺激和兴奋的,除非碰撞得很严重,速度又非常快,以至于人们只能被惊吓得大喊大叫、大口出气、心跳加速,这些都能引人入胜。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愿意花钱,并且他们很快又会再去体验受惊的感觉,直到有一天他们习惯了这种刺激感。

自然为何把人类设计成这样,是有道理的。新事物可以吸引人的注意力,而且好奇心可以使人获得智慧。你为何会对新事物小心翼翼,甚至缩手缩脚,也是有道理的,那是因为害怕危险的降临。人总是觉得,只有熟悉的事物才是安全的。但是,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事物却难以确定一个稳定的尺度。一个婴儿会对自己的妈妈和保姆感到舒适,假如一个陌生人跑过去抱着他,他就会哇哇大哭。但是,有些孩子却不认生。年纪更大些的孩子对屋里的新摆设更喜欢拿来玩耍,小孩之所以会被新事物所吸引,是因为太熟悉的东西已经无法激起他的好奇心和恐惧感。因此,小孩总是喜欢新玩具。

不管什么事情,一旦你对之了如指掌以后,你的兴奋感就会大大降低。如果你以前从未乘坐过飞机,那么你的好奇心就会驱使你去坐一次飞机,但是与此同时,你仍然会有恐惧感。然而对林白大佐而言,在飞机上就像坐在火车上一样平常。你可以自问一下,到底是你的好奇心更大,驱使你去坐飞机呢,还是你的恐惧感更强烈,使你放弃坐飞机呢?

在好奇和恐惧交加的状态中,有些好奇心强烈的人在选择外国的食物的时候总要吃自己没有吃过的。另外,还有一些人去外国游玩的时候,却说自己无法吃下异乡的食物。中国人想要做好酒店生意,就一定要想办法吸引那些好奇心强烈的人。喜欢探险的人的好奇心要比恐惧感强烈,而那些固守家园的人却恰恰相反。然而,大多数人同时具备这两种心理,一方面愿意固守家园,另一方面也愿意找个合适的机会换一个环境生活。总而言之,倡导自由的人和因循守旧的人之所以不一样,是因为他们在这两种心态上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