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快乐心理学
26897200000064

第64章 治疗情结

我从小就有意无意地和很多人结了仇。我经常会默默地想一些问题,并很轻易地把这些问题扩大化。对于自己身处的环境,我总是持有破坏和批评的态度,然而与此同时,又感到自己没有能力去改变环境。我对自己要做的事情(包括结婚),既害怕,又敌视,而且无法接受他人对自己的批评,可我的丈夫正好是一个喜欢挑毛病的人。你瞧,我可以剖析自己,却无法拯救自己。在我结婚以前,特别无法适应周围的环境,并渴望婚姻能够使我的性格有所改变。然而,我的丈夫在种族、信仰、教养和人生理想方面,都和我截然不同,与我唯一相同的是,我们都特别容易发脾气,我们两个人都为此感到害怕。我渴望自己能够有所改变。我用了应用心理学中所“确定”的办法,结果却弄巧成拙。我一直以为,催眠术对神经质的人能起到很大作用,只要能正确地利用催眠术,最后肯定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我特别好奇,为何精神病院没有利用催眠术来治病?

另外我还想对你说,几年以前我曾经到过一家医院,和医师聊了一个小时,他认为我并没有得病,结果我白跑一趟。从此以后,我好像比从前更加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也变得越来越恐惧。我要去哪里才能获得拯救呢?我的神经越来越混乱,而且好像在不停地进行恶性循环。

——一个失望的人

可以说,她这样的人是产生了一种情结,这种情结让她的情绪很不稳定,心里充满了怀疑、恐惧以及恼怒,甚至还产生了一点骄傲。她所有的情绪都在妨碍着快乐的到来。这种情结主要出现在人年轻的时候,很多小孩子就有这样的情结。从某个角度来看,她无法摆脱小时候的那些情结,她从小就不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绪,易于愤怒,仇视他人,恶意地批评他人,无法适应周围的环境,特别想改变自己却无能为力,这些都是从她小时候开始就已经养成的放纵情绪的坏习惯。

我们固然无法使她回到小时候再对她进行新的引导。然而如果我对这个“失望的人”分析正确的话,那么,我提议再次对她进行引导。“失望的人”对自己很了解,因此也特别了解治疗的办法,说明她的自控力有所提高。

其一是有关于催眠术的问题,我建议她千万不要太看重催眠术。也许催眠术对他人能起到作用,可是对她却没有用。其二,所谓的“确定”的办法、“新思想”和应用心理学等,她都已经努力地尝试过了。她渴望从牢笼中逃出来,这当然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努力,然而,假如她想获得自由,仅仅依靠挣扎,是永远也达不到目的的。我重申一次,如果要治好她的病,那就需要她忘记自己的病,因为她总在牵挂自己的疾病,这就已经确定她不可能成功了。她把自己身上的问题扔进去很多,却一个也不能拿出来解决掉。

现在的解决办法就是,忘了自己的病,别总是渴望摆脱,与此同时,还要培养一种特殊的兴趣。她需要的是他人的帮助,而不是医师的治疗。她需要的是有个人可以去指引她脱离自己的病。这种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她带入正道。所谓的正道是由很多特别的情况决定的,在这里就暂不探讨。她并非命中注定就是一个悲剧,而只是很可能变成一个悲剧。因为已经有很多人成功地打败了自己的情结,并让自己的性格变得正常了。

她的失望并没有达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因为她这种情况是经过很多年时间慢慢地形成的,自然无法在短期内彻底根治。也许有一些心理学家对这个问题持有异议,原因在于他们觉得有一些心理病状只是一种特别的情结,造成了激烈的心理矛盾,对于这种特别的情结只要稍加改正,患者就可以恢复如初。也许这样真的可行,可我还是觉得这个“失望的人”病症已经根深蒂固,短期内是不可能根治的。然而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我觉得她要恢复正常,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