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快乐心理学
26897200000065

第65章 一个桀骜不驯的女儿

我的女儿今年11岁半了,大概在1年以前,我还以为她接受了正确的教育,然而,现在看到她这样,心里却很不踏实。我这个女儿特别聪明伶俐,有着坚强的意志,只是很怕我这个父亲,因为我对她管得很严。后来我改变自己,对她温柔一点,说话的时候尽量轻声细语。可是,假如我想要让她改正错误的时候,她就会反驳道:“任何人都不能逼我。”夏天去野外露营的时候,她已经可以完全适应野外的生活了,在学校里,她的学习成绩也很好。让我生气的是她对我不够尊重。我偶尔也会因此责备她,可我不知道这种责备的方式是否正确。很久以前,我就想送她去读寄宿学校。另外,我再告诉你一点,她特别喜欢宗教。

——F.S.P.

和别的很多问题一样,这个问题既普通又特殊,说它普通,是因为对于很多孩子而言,特别是男孩子,他们宁愿遵循集体规则,也不想屈服于父母的管制。所以,在野外露营和在学校生活对这些孩子最有帮助。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孩子会遵循露营和学校的规矩,觉得自己并没有屈服于某个具体的人,他们宁愿遵循集体的规矩,这种规矩制定出来并不是专门用来约束或者管制他们的。这就是为什么独生子易于变得任性和放纵的缘故。

说它特殊,是因为他女儿的这种异常的行为仅有1年。也许你觉得,这是因为父母管教孩子的方式不一样(这是坏事,可是很难逃避),这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因为那些年龄大些的女孩子在这样的差别还不明显的时候就已经长大了,因此她们不会抵抗。那些过于抵抗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因为年龄还小,等他们到了十一二岁,就会慢慢地被引导走上正道。

既可以用威吓的办法来管教孩子,也可以用温柔的办法来管教,而我支持后者。如果父母和孩子可以用爱来沟通,那么这是最为宝贵的。尽管有时候,敬畏之情是出于胁迫,但是,真正的尊敬是源自于爱的。你想要你的儿女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就可以表达对你的尊敬,这是人的正常情感需要,然而,年龄再小一点的孩子却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是不管孩子多大,尊敬是绝不能用逼迫或者命令来获得的,一定要让自己的子女心甘情愿地尊敬自己。相对于孩子对父母的尊敬这一点而言,有一些父母更喜欢孩子亲近自己。

这个问题发生得很普遍,而且后果非常严重。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很多敏感的孩子都喜欢去抵抗死板的规定。他们并非是真的出于恶意才那样做,但是假如你经常压制他们,就会让他们真正变坏。他们被父母“压制”,自然会产生强烈的反抗心,也就会过得不幸福。父母固然应该担负自己的责任,执行自己的权利,但是,你一定要用恰当的办法来实现目的。有时候,父母喜欢用动粗的办法来逼迫孩子就范,但是你别忘了,这样做的代价是非常大的。

你要明白,孩子有自己的个性并不是一件坏事,尽管这种个性会让人觉得很恼火。父母要做到像圣人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才能真正地管教好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小学的教导处主任就生了一个桀骜不驯的女儿,他告诉我说:“我这个孩子从来就不想听从任何管教,性格俨然是一个领袖,可是,假如她不能学会屈服,那么她最后只能沦为一个暴民,而无法变成真正的领袖。”

我再次重申一下,管教的办法在于怎样去执行。治疗心灵的药,不是从药的成分来考虑,而是从患者的反应来考虑。假如孩子仅仅是表面上服从了,却在心里非常抵抗,那就没有丝毫作用。你还可以注意一下那些性格温顺的婶婶、叔叔或者朋友,他们其中就有一些人会让孩子变坏,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而其中有一些人就可以帮助孩子变得很善良。

对于上文中提到的那个女儿,我觉得让她去读寄宿学校是不错的解决办法。况且,她年龄也大了,假如可以适应集体的生活,也许她就可以从此变好了。然而,还应该想到一个问题,她自己到底是想去读寄宿学校,还是不想去读寄宿学校呢?她会不会因此认为自己被抛弃了呢?或者她会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机会?我希望她的想法是后者。

任何学校都无法代替家庭的教育。然而,从经验角度来看,很多孩子在学校比在家里过得更开心,更舒服。现在我们不说教育的问题,就说说孩子怎样维持正常心态。一个擅长让孩子维持正常心态的人,一定是把自己的真心实意隐藏起来了,原因在于他是一个艺术家。上文中提到的那个女儿就是一个性格激烈的孩子,然而,她是否同时也是一个过于敏感的孩子呢?有时候迫不得已,医师要打断患者的一根骨头才能把患者治好,然而你要打破一个孩子的意志,那就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除非是不得已而为之。学校生活能让孩子养成一种平和的心态,在寄宿学校接受教育以后,也许就是1年以后,她的性格就会有所变化,会变得更温顺,那么你还是送她去读寄宿学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