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快乐心理学
26897200000008

第8章 自由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曾经在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不能自由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就无法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后来,我又在另外一本心理学书上看到了相反的言论,书上说,如果我们可以自由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那就证明我们的神经系统出了问题。到底哪本书所说的理论才是真理呢?反正我不会再相信其中的任何一本书了。

——愤怒的读者

这个愤怒的读者最后说出了自己的质疑,实际上也说明了他的愤怒是合情合理的。合理的办法就是不能太极端,无论相信哪一本书,都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纵欲和禁欲的矛盾早在人们刚刚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人的天性中首要的东西就是冲动,冲动的背后还有一种更强大的动力,以至于每次都会导致破坏性的毫无价值的结果。婴孩的全部生活是由无数种冲动构成的,成年人的全部生活却是由无数种习惯构成的。

孩子的天性总是过于冲动,这是他们的特殊需求,这种需要应该受到约束,而且应该尽早约束,并付诸实践。孩子天生就很容易害怕,他们爱发脾气,爱自由自在地嬉戏玩乐,喜欢打破东西,喜欢吵架并欺负比自己小的孩子,喜欢反驳别人等,这些都必须受到大人的管束。

而管束的步骤必须要合理。一个小孩要是被过分地管束,他就会对惩罚产生恐惧心理,这将破坏他原本的天真快乐,必然导致他变成一个死气沉沉的可怜虫。根据孩子好动的特点,我们应该给他们设计一条合情合理的道路。要求孩子去做他们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这不是一种合理的管束方式,例如,禁止他们走动,让他们静坐很长时间,这些都是不合理的。我们应该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闹腾,去和同龄人玩粗浅的游戏,或者去做别的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只要不出格就行。对于他们身上存在的胆小、易怒、自私等缺点,我们应该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教育,并减少对他们的诱惑。

大人在情感方面的自我约束,和小孩比起来并没有多大区别。只是大人受到的约束相对繁杂一些罢了,当然,大人的自控能力相对要强一些。如果你的性格冲动,兴奋难耐,易于暴怒,你就应该想办法去控制好这种感情,逐渐地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温和,越来越稳重。如果你经常待人野蛮、骄傲自大、瞧不起人、自私自利,如果你遇到了困难就喜欢发脾气,发牢骚,或者闷闷不乐,或者选择逃避,那么,你就应该把握好自我约束的分寸,并且付诸实践。

很多人都曾想过这样的问题,那就是极度饥渴的性冲动是否应该被约束。以上所述对这一点也是适合的。孩子有权利去享受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年轻人也有权利去谈恋爱,只是他们都必须要按规律办事。所有平凡的人们从小到大都需要感情,既需要被爱,也需要爱——如来自孩子的爱、爸妈的爱、朋友的爱和情人的爱等。没有感情的生活对人自身没有什么好处,极少有人会去过那样的生活,而且也不应该过那样的生活。这是因为,那样的生活会让人不开心、不健康,会导致精神疾病,而且无法与人友好相处,乃至使人产生变态的心理。过度的约束是毫无益处的,无论这种约束是来自风土民俗(情况往往是这样),还是来自自身的过分放荡不羁,不愿意妥协,还是来自周围的环境让你无法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有人喜欢养猫、养狗,这不仅仅是为了打发时光,也是为了有一个对象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人类特别需要有一个可以爱抚的对象,而那些猫、狗、金丝雀和金鱼等,都可以满足人类在这方面的需要。也许,我们可以断言,那些非常快乐的人们已经找到了很多可以供自己表达情感的东西,所以他们就不需要小动物来满足这方面的需求。然而,对于一个情感特别充沛的人来说,他需要更多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各种各样的情感,例如,小孩子就特别喜欢小动物。

青少年的感情最为激烈,因此总是很容易就变得纵欲无度。越是冲动,也就越难以控制。极力纵欲或者极端禁欲,都会带来危险。变得快乐的办法就是在生命中的各个阶段都能让自己的情感顺其自然地表达出来,否则,所有封闭的情感聚积在一起,又因为太过压抑,要是崩溃了,就会像沸腾的泉水汹涌而来,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需要表达自己的情感,至于表达的方式是否恰当,那就取决于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聪明才智了。怎样去表达各种各样的情感,这一点无法明确地规定,有些情绪是应该节制的,还有一些情绪是需要充分表达的。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控制那些人生中关系最密切的情绪和最基本的情绪。约束就是一张一弛,一收一放,而什么时候应该约束,什么时候应该松弛,这都取决于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