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三论:舍得宽容幸福
2698700000027

第27章 有一种情怀叫宽心 (2)

二人就这样喋喋不休地吵了个没完。绅士一看参加诗会的时间早过了,索性也就赖在桥上了。樵夫心里盘算着,就算此时过桥,那买柴火的人也早走了,你赖在这里我也不会让你,任凭后面赶着要过桥的人怎么劝说,他们就是不让,就这样僵持着,偶尔争吵几句。

这时,桥下漂来一叶小舟,小舟上坐着一位神态悠然的老和尚,绅士赶紧叫住了那和尚:“老师傅,请慢行,您来给我评评理。”和尚问是怎么回事,樵夫和绅士都理直气壮地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老和尚向樵夫问到:“你这担柴火能卖多少钱?”“如果去得早,能顺利地全卖完的话,可卖10文。”樵夫回答。老和尚哦了一声继续问到:“那现在若是让你先过桥,你这担柴火还能卖完吗?”樵夫听他这么一问更来气了:“被他这么一挡,市集早散了,我还卖给谁?”这时老和尚不慌不忙地说:“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一开始不让这位绅士先过桥呢?这样一来,他可以按时去参加诗会,而你也可以顺利把柴火卖完了。”樵夫被问住了,无言以对地低下头。

绅士见樵夫被问住了,心中暗喜,以为老和尚是帮着他说话的,还没乐完,老和尚又开口问他了:“你的诗会很重要是吗?”“当然,对于我们这些读书人来说,诗会是非常重要的,况且今天的诗会我是主角!”绅士得意地说道。老和尚又是“哦”了一声,继续问道:“既然它对你那么重要,你为什么不让这位樵夫大哥先过去,这样你便可以在诗会上展现自己了,更何况谦让应该是你们这些读书人必备的品行吧?”绅士没想到老和尚会这样说他,有些急了:“可是在这个樵夫之前我已经让了两个人了,凭什么还要我让他!”老和尚笑笑,说道:“既然此前你都让了两个人了,那么你就不能再让多一个人吗?”这下绅士被彻底问住了,顿时从脸红到脖子,他没有再反驳一句。

老和尚最后给他们留了一句话就飘然而去。

“年轻人哪,给别人让路的同时也是在给自己让路啊。”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习惯各异,脾气秉性不同,难免会发生误会和矛盾,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不妨多一点宽容,不妨主动谦让,做出适当的妥协和让步,以化解不必要的矛盾。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让是一个人有涵养的表现,是对其他社会成员的尊重和宽容,并非意味着软弱可欺,更不是妄自菲薄。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学会谦让,妥善地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和冲突。给别人让路也是在给自己让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让风平浪静。在生活中放宽心态,多一分宽容,少一点狭隘,谦让一些,既能显出自己的风度,又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4、做人要豁达大度

佛界有一副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副名联告诉我们,人就这么一辈子,做人要豁达大度。

豁达大度说起来容易,实则做起来很难。它要求人们抑制个人的私欲,不为一己之利去争、去斗,也不能为了炫耀自己而贬低他人。

偏见往往会使一方伤害另一方,如果另一方耿耿于怀,那关系就无法融洽。反之,受损害的一方具有很大的度量,能从大局出发,这样就会使原先持偏见者,在感情上受到震动,导致他转变偏见,正确待人。

历览古今中外,大凡胸怀大志,目光高远的仁人志士,无不大度为怀;反之,鼠肚鸡肠、竞小争微、片言只语也耿耿于怀的人,没有一个成就了大事业,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人。郭沫若是一个大度之人。他虽与鲁迅之间“曾用笔墨相讥”,但他在鲁迅逝世后,没有趁“公已无言”时前来“鞭尸”,而是挺身站出来捍卫鲁迅精神,同时对以前“偶尔闹孩子气和拌嘴”,还“深深地自责”。他曾经诚恳地表示:“鲁迅先生生前骂了我一辈子,先生死后,我却要恭维他一辈子。”其情多么可敬,其辞多么可感。

人们往往把宽广的胸怀比作大海,能广纳百川之细流,也不拒暴雨和冰雹;也有人把忍耐性比作弹簧,具有能屈能伸的韧性。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时待人以宽。这就是说,相容接纳、团结更多的人,在顺利的时候共奋斗,在困难的时候共患难,进而增加成功的力量,创造更多的成功的机会。反之,相容度低,则会使人疏远,减少合作力量,人为地增加阻力。

人往往能够将别人的缺点看得一清二楚,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因此严厉地指责别人。在与人相处时,要懂得随时体谅他人,在温和且不伤害人的前提下,适宜地帮助别人。以严厉的态度对待别人,容易招致他人的怨恨,反而无法达到目的。若要避免遭受的困扰,关键在于宽容他人。这是关于立身处世的道理,自古以来的圣贤都认为,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宽以待人,则不但可以赢得尊敬和友谊,还能尽量不得罪人,不为将来埋下隐患。凡事多为别人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从而不对犯了错的人求全责备,既能使对方知错而改,又会对你心怀感激,欲以回报。这实在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当然,不“薄责于人”不仅仅是为了“远怒”每个人都不完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与其把精力浪费在关注别人的缺点上,还不如用点心思提高自己的修养。把苛责别人、议论别人的话咽到肚子里,你将发现会受益匪浅。做人不应用苛刻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要尊重人家的自由权利,只有做一个肯理解、容纳他人的优点和缺点的人,才会受到他人的欢迎。而对人吹毛求疵,又批评又说教没完没了的人,不会有亲密的朋友,人家对你只有敬而远之。

因此,人应当有广阔的胸怀,宏大的气度。大河里生活的鱼,不会因遇到一点风浪就惊慌失措;而小溪里的鱼就不同了,一感觉到有点异常动静,立刻四处逃窜。人也是这样的,胸怀狭窄的人没有一点气度,常常争先恐后地与他人争夺蝇头小利,但这点小利到手后,却又发现丢了大利,如同人们所说的,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胸襟坦荡广阔的人不是这样。他们不为犹如芝麻般的小事而忙得团团转,他们把目光投向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他们是做事稳重、态度从容不迫的人。

只要有一种看透一切的胸怀,就能做到豁达大度。把一切都看做“没什么”才能在慌乱时,从容自如;忧愁时,增添几许欢乐;艰难时,顽强拼搏;得意时,言行如常;胜利时,不醉不昏,有新的突破。

只有如此放得开的人,才可能是豁达大度的人。

5、对别人不必过于苛责

在投资的过程中,可以把选择企业比作任人而用,而利用趋势比作任势。在投资的过程中,有的人特别强调个股的选择,叫做放弃大盘做个股。跟随趋势则不强调个股,只要形势好,买什么股票都会盈利,因此任势胜过选股。当然,孙子并没有说不重视个人的作用,而是说重势而不强求于人。为人处世之时,注意把握自己的度,要适可而止,莫要强求于人。

宽容意味着理解和通融,是融合人际关系的催化剂,是友谊之桥的紧固剂。宽容还能将敌意化解为友谊。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都可能在某些方面与别人不同。朋友相处常常就会有大大小小的矛盾,当我们面对这些矛盾时,不可以为“狭路相逢勇者胜”,因为胜的同时,一份友情也就消失了。《菜根谭》上说:“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涉世一极安乐法。”

对人不可过于苛责,要留一步,让三分,这才是一种谨慎的处世方法。适当的谦让不仅不会招致危险,反而是寻求安宁的有效方式。个人生活中,除了原则问题必须坚持,对于小事,对于个人利益,谦让一定会带来身心的愉快,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有时,这种“退”即是“进”,“与舍”就是“得”。

为人处世,遇事都要有退让一步的态度才算高明,让一步就等于为日后的进一步打下基础。给朋友方便,实际上是日后给自己留下方便。

交朋友,就像在跳交谊舞,有进有退,有退有进,有时,退一步路会更宽。你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去登一座有名的山,往往会直奔主峰。原因有两点:一是有点“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魄;二是听说峰上有日出,有佛光,有云海,十分迷人。所以对沿途的景色不屑一顾,等到了峰顶,已是气喘如牛,满身大汗,结果没见到日出,也没见佛光,偶见云海,又觉得不过如此,扫兴而归。假如换一个角度,不要将目标定在顶峰,而是走到哪算哪,不慌不忙,一路走去,从容赏景,会觉得到处美不胜收,还会有意外的发现与惊喜。

刘洋与林伟是同窗好友,他俩学成后,同分在一个单位工作,有一个经营推销的位子空下来,但两人只能去一个。谁都知道,这是个肥缺,但刘洋还是主动让与了林伟,自己在文教科做职员。闲下来时,就写了几篇爬格子的文章,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投到报社,居然被发表了。以后,他坚持写,以至小有名气,成为单位有名的“一支笔”。

这种方式,不刻意追求反而有所得,追求得太迫切、太执拗反而只能徒增烦恼。以退为进,这种曲线的生存方式,有时比直线的生存方式更有成效。刘洋的自我筹划,让他找到了更广阔的天空。

朋友间要退让一步,退一步会发现,活动空间是宽阔的,行为会有多种的选择。

让三分还在于,同朋友分享利益,也就是“礼让三分”。除了请领导、同事的客之外,还与妻子买了大包小包的礼物,在不长的时间里,陆续拜访了许多的朋友。他对朋友说,感谢他们多年来的帮助、关照,让朋友也高兴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