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三论:舍得宽容幸福
2698700000003

第3章 人生有舍才有得 (3)

张瑜:要说后悔呢,可能就是把自己最好的表演时段给放弃了。不过人是不能患得患失的。人的一生永远是在一种不自觉的选择中的,选择了这个,自然就放弃了那个。从这个角度说就没什么好后悔的’我也不可能让我的人生重来一次。

其实,只要人活着,生活还是生活,每一天都是我们要闯过去的河,如果你怨恨失败,你就会在怨恨中后悔一生。生活中,你自己除了会被自己打败,别人永远击不垮你。人生下来就有一副铮铮铁骨,只是有的人被人生中的困难磨平压垮,有的人则炼就得更加坚韧挺拔。如果我们能调整好心态,能把自己的人生视如一个奋斗不怠、勇往直前的过程,我们就会对生活充满希望。这就要做到:拿得起,放得下。

在通常情况下,“放得下”主要体现于以下几方面:

第一,感情能否放得下

人世间最说不清道不明的就是一个“情”字。凡是陷入感情纠葛的人,往往会理智失控,剪不断,理还乱。若能在情方面放得下,可称是理智的“放”。

第二,名声能否放得下

据专家分析,高智商、思维型的人,患心理障碍的比率相对较高。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一般都喜欢争强好胜,对名看得较重,有的甚至爱“名”如命,累得死去活来。倘若能对“名”放得下,就称得上是超脱的“放”。

第三,钱财能否放得下

李白在《将进酒》诗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如能在这方面放得下,那可称是非常潇洒的“放”。

第四,忧愁能否放得下

现实生活中令人忧愁的事实在太多了,就像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所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忧愁可说是妨害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狄更斯说:“苦苦地去做根本就办不到的事情,会带来混乱和苦恼。”泰戈尔说:“世界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泪去冲洗。”

如果能对忧愁放得下,那就可称是幸福的“放”,因为没有忧愁确是一种幸福。

人之一生,需要我们放下的东西很多。孟子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就抛弃掉。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会有山山水水,风风雨雨,有所得必然有所失,只有放下,才能拥有一份成熟,才会活得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

6、进退之间充满玄妙

对于一个人来说,在原地打转的时候不是太多的,而向前一步还是退后一步的两难选择,往往是难以避免的。

一天,父亲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说他准备到上海的一家公司里去当技术顾问。听罢,父亲大吃一惊。他的这位朋友曾经是一个小单位的头头,虽然说现在已经退了下来,但工资和福利待遇却并没有改变,况且,妻子也有不错的退休收入,儿子也已经成了家。对处于如此状况的人来说,要离妻别子,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地方去打工,要下这么一个决心,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呀。

过了几天,父亲果真接到了他从上海打来的电话,说他已经到了上海。父亲忍不住问他:“你怎么就下得了这么大一个决心呢?”他的回答挺耐人寻味,他说:“一个人时刻都存在着进与退的选择。像我这样,退一步,其实就是心安理得地回到家中,陪陪老婆、抱抱孙子。但我现在只有50多,还很年轻呀,所有我选择了进一步做。我本身是一个工作经验丰富的人,且精力还很充沛,如果今天不出来,我这一辈子也许就不会再有机会出来了。”

这一进一退间,还真是玄妙呀!

对于我们来说,“进一步”好像是常态,我们总在迈开大步朝前走,追赶着未完成的梦;“退一步”却很难被接受,因为,那似乎就意味着落后。其实不然,如果说“进一步”的做需要的是勇气,能让我们得到更多,“退一步”的想则需要的是智慧,能让我们心灵更坦然。

“退一步”似乎比“进一步”更具有禅宗的意境!生活中,随时随地,如若我们都能儒雅地退上一步,才算是掌握了人生哲学的精髓!

在工作或是生活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萦绕已久的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却往往在身心放松的时刻,灵光闪现——当你舒缓心情,转换心境时,总会有好的方法和想法出现。

画家在作品即将完成时,通常都会退后几步,端详自己的画作,接着再向前修饰作品,让它更加完美——这是因为先暂时退出胶着的实际情况,转换不同的情境和心情,反而会引发我们创新的思路和念头。

在快速变化的环境里,总会有问题不断接踵而来,许多问题往往超出我们过去的处理经验。这些新的问题,容易让我们陷在泥沼之中。此时,不妨让自己先脱离当时问题的困扰,退上一步,隔段时间再处理,这样会让我们有更多新的思考角度。

搁置,并不意味着放弃或拖延,而是透过时间的沉淀及情境的转化,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一味仓促地进上一步,往往得不偿失。暂时把问题放下,把压力降低,不失为一种智慧的做法,可以让我们有许多平常没有想到的想法与做法浮现出来,不仅让思考更加周密、更加清晰,也更具有创造力。

所以,当你遇到复杂而且挑战性高的问题,一时难以找到解决的方法时,不用恐惧或沮丧,潇洒地退上一步,因为,最好的策略往往需要时间去孕育。

退一步,或许是表现在行为上:被人无意间撞了一下,退一步,肯定海阔天空;被人骂了一句,退一步,肯定风平浪静;官场失了意,退一步,兴许可以找回纯真的自我;商场赔了一点钱,退一步,兴许还可以保住不愁吃不愁穿的好生活;上了一定年纪,退一步,兴许还可以真的找到年轻的感觉,并且也有可能走出一片新的天地……

退一步,还表现在思想上:俄国作家契诃夫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为了保持快乐的心情,在遇到变故时要这样想:这事原本可能更糟糕。要是火柴在你衣袋里烧起来,那你应该高兴,应该感谢上帝,多亏不是烈性炸药;要是你的手指头扎了根刺,那你应该高兴地想,挺走运的,多亏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你有一颗牙疼了起来,也不必紧皱眉头,因为多亏不是所有的牙都出了毛病……”契诃夫称这是他的绝招,他靠这一绝招,可以总让自己快乐,至少可以减轻痛苦。

进一步做,又像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学徒,怀着一种谦虚的心态,尽力的争取一把;退一步想,更像阿Q精神,总是在为自己寻找各种借口,让心理得以平衡。这两种状态都是我们人生旅程里不可缺少的状态,把握好两者的度,只会让我们生活的滋味更为美妙。

7、活到老,学到老

许多人以为,学习只是青少年时代的事情,只有学校才是学习的场所,自己已经是成年人,并且早已走向社会了,因而没有必要再进行学习。剑桥大学的一位专家指出:“这种想法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其实是不对的。在学校里自然要学习,难道走出校门就不用再学了吗?学校里学的那些东西就已经够用了吗?”其实,在学校里学的东西是十分有限的。工作和生活中所需的绝大部分知识和技能,课本上都没有,老师也没有教给我们,这些东西完全要靠我们在实践中边摸索边学习。

彼得.唐宁斯曾是美国ABC晚间新闻当红主播,虽然他连大学都没有毕业,但是却把事业作为他的教育课堂。当了三年主播后,他毅然决定辞去人人艳羡的职位,到新闻第一线去磨炼,干起了记者的工作。他在美国国内报道了许多不同路线的新闻,并且成为美国电视网第一个常驻中东的特派员,后来他搬到伦敦,成为欧洲地区的特派员。经过这些历练后,他又重新回到ABC主播台的位置。此时,他已由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小伙子成长为一名成熟稳健而又受欢迎的记者。

近十年来,人类的知识大约是以每三年增加一倍的速度急剧膨胀。知识总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老知识很快就会过时,知识就像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这使企业持续运行的期限和生命周期受到最严厉的打击。据初步统计,世界上IT企业的平均寿命大约为五年,尤其是那些业务量快速增加和急功近利的企业,如果只顾及眼前的利益,不注意员工的培训和知识更新'就会导致整个企业机制和功能的老化,成立两三年就关门大吉了!联想、TCL等企业成功的经验表明:培训和学习是企业强化“内功”和发展的主要原动力。只有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专业知识培训来提高每一位员工的学习和知识更新能力,不断调整整个企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才能应付这样的挑战。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你有没有想过,你赖以生存的知识、技能时刻都在折旧。在风云变幻的职场中,脚步迟缓的人瞬间就会被甩到后面。剑桥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半数的劳工技能在一至五年内就会变得一无所用,而以前这些技能的淘汰期是七至十四年,特别是在工程界,毕业后所学能派上用场的不足四分之一。

这绝非危言耸听,美国职业专家指出,现在的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所有高薪者若不学习,不出五年就会变成低薪。就业竞争加剧是知识折旧的重要原因,据统计,25周岁以下的从业人员,职业更新周期是人均一年零四个月。当10个人中只有1个人拥有电脑初级证书时,他的优势是明显的,而当10个人中已有9个人拥有同一种证书时,那么原有的优势便不复存在。未来社会只会有两种人:一种是忙得不可开交的人,另外一种是找不到工作的人。

活到老、学到老,及时变通才是百战百胜的利器。现在知识、技能的更新越来越快,不通过学习、培训进行更新,适应性将越来越差,而那些企业又时刻把目光盯向那些掌握新技能、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人。新世纪的发展已经表明,未来的社会竞争将不再只是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竞争,而是学习能力的竞争,一个人如果善于学习,他的前途会一片光明,而一个良好的企业团队,必定要求每一个组织成员都是那种迫切要求进步、努力学习新知识的人。

不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调整航向的船,只会被风暴卷入失败的深渊,“活到老,学到老”不是一句空口号,我们只有认真地去执行,才能及时调整自己前进的方向,不被社会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