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研究
27029800000002

第2章 会展业与区域经济一体化(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平稳发展,使得地区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且相互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综合性的问题,其影响有时远远超出一个地区的范围。因此,区域竞争与合作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驱动,各种区域性合作组织相继出现并不断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这是保持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其中,现代会展业这一新兴业态的持续发展,更是进一步加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一、区域经济协作发展方式

随着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联系日益增多,各种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不断涌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显得尤为必要。因此,以区域为背景探讨地区间经济合作发展问题的意义重大。

(一)区域经济及组成部分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它以一定地域范围为基础,并与相关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区域经济本质上反映了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作为多种生产要素密切联系的组合,区域一般具有以下共同特征:一是经济发展条件相似,即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共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二是发展方向相对一致,相似的经济发展基础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目标和趋势,因而呈现出一致性;三是地区经济结构开放,相似的经济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有助于区域生产专业化发展,一方面加强了区域内部的经济联系,另一方面也密切了区域间的联系,提升了地区经济开放水平;四是区域经济联系渐趋协调,即区域内产业间生产联系不断加强,商品流通渠道日渐畅通等。

区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在经济上有密切联系的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统称。区域经济主要由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及经济网络三部分构成。区域内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分布差异导致区域内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速度各异,进而产生区域经济发展极点。在聚集性要素的循环作用下,逐渐形成以经济中心为内核,经济腹地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梯度,并由经济网络连接起来。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三大组成部分的共同作用,有助于区域经济的有序运行和发展。

1.经济中心

经济中心是区域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场所。区域性经济中心的形成,是特定区域由一般区域发展为经济区域的重要标志。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点一般为城市。这主要是因为,城市是商品交换活动的中心地,同时也具有更强的产业集聚效应。

区域经济中心一般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层次性,不同地域范围内,经济中心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不同,因而会产生多层次的经济中心;二是选择性,区域经济中心一般为城市,但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能成为经济中心;三是特定性,区域经济中心主要是区域的经济活动中心,而不一定是区域地域中心,具有特定的地域性。

2.经济腹地

经济腹地是区域经济三大组成部分的基础。经济腹地是经济中心吸引力和辐射力所及的地域范围,也是多样化的区域经济活动开展的平台与载体。经济腹地的存在对于维系区域经济中心的地位十分重要。经济腹地的缺失,既影响经济中心的存在与发展,同时也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经济腹地具有三个重要的经济特征:一是多元性,多元性是经济腹地的基本特征,经济腹地的经济活动涉及不同经济主体、不同经济要素及不同经济形式等,具有明显的多元性;二是相关性,经济腹地的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经济要素的复合运动,多元化的经济活动以经济腹地为依托,相互联系,共同发展;三是层次性,经济腹地受经济中心影响明显,多层次的经济中心自然会产生多层次的经济腹地。

3.经济网络

经济网络是区域经济中心、经济腹地间资源、信息等沟通的渠道和媒介。

经济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受生产者间的经济联系影响,生产者间多样化的经济联系导致经济网络形式的多元化。一般而言,经济网络主要分为横向网络和纵向网络两种。横向网络指的是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之间和生产者之间的经济联系;纵向网络则指的是国家、地区、企业、生产者之间的经济联系。在具体类型上,经济网络包括生产协作网络、物质流通网络、技术开发网络、信息情报网络、交通运输网络和邮电通讯网络等。

作为区域经济联系平台,经济网络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客观性,经济网络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产物;二是有序性,遍布经济中心和经济腹地的经济活动在经济网络的作用下呈现出有序运转的状态;三是依托性,经济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既与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密不可分,也依赖于交通、通讯等物质媒介。

(二)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及方式

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之间为了维系和增加各自的经济利益,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以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以便协调行动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组织形式。区域经济合作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一般包括合作主体、合作对象及合作收益三个基本元素。区域经济的合作主体包括政府、各企事业单位等,呈现多元化。区域经济的合作对象既涉及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也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门类。区域经济的合作收益主要是指区域经济合作的成果,它是维系合作关系的重要纽带。

区域经济合作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是区域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重要形式。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区域间的相互依赖性需要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分工相伴而生,在区域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区域间的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增强;二是区域经济合作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存在差异,面对全方位的经济竞争,采用区域合作方式加速地区经济发展,巩固地区经济地位成为一种现实选择。

基于差异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各地区根据优势互补、平等互惠等原则,逐渐开发出多种区域经济合作方式。从区域经济合作的具体实践看,主要包括区域间要素自由流动、建立共同市场、建立经济联合组织、协调经济发展政策、共同维护经济秩序等。根据各种具体形式中区域经济合作的密切程度,可将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大体分为以下四大类:

1.区域间商品贸易

发展区域间商品贸易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初级形式,它是通过地区间的商品交换和贸易往来建立起的商品流通渠道与合作形式。这种合作形式主要是由区位条件决定的,具有极强的适应性。由于成本和风险相对较低,这种经济合作方式的主体多为具有较强灵活性的流通企业。流通企业在地区间开展商品交易活动,有助于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并形成错综复杂的流通网络体系。基于发展区域间商品贸易的区域经济合作形式以区域间垂直分工和技术差异为基础。这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可能导致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地区发生资源和收益单向流出的情况,使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竞争优势,不利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跨区域企业并购

跨区域企业并购的理论基础是工业区位论,其主要代表人物阿尔弗雷德·韦伯认为,理想的工业区位应选择在生产费用最低的地区,而影响企业生产费用的主要因素是运费、工资以及集聚效应等,这就为企业跨区域发展及兼并收购等提供了理论基础。受经济利益驱使,当企业意识到欠发达地区的区位优势有利于企业扩张和发展时,发达地区的企业将向邻近的欠发达地区迁移,这符合工业化推进的一般规律。日渐增加的企业落户于欠发达地区,有助于推动这些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且不断扩大其波及范围,导致发达地区的扩散效应和涓滴效应得以显现。

跨区域的企业并购活动,使不同地区间的经济活动变成企业内部的经济行为,从而能有效节约交易成本,并有利于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从而提高区域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

3.产业梯度转移

产业梯度转移是产业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转移发展的一般规律,其理论基础是雷蒙德·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赤松要的雁行理论。产业梯度转移首先与产品生命周期密切相关。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快,其产业较早地进入成熟期,而这些产业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有可能是新兴产业。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生产要素方面有着不同的优势,这就为实现产业转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而通过产业转移来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以使不同国家、地区共同获益。当然,产业梯度转移与区域产业基础和产业政策密切相关,而且产业转移并不一定能推动被转移地区经济的发展。

4.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合作的最高级形式。它是指经济合作各方就经济发展的某些领域,甚至在所有经济领域都达成经济同盟的状态。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可进一步具体分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经济共同体及经济与货币联盟等四种形式。对于我国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针对我国长期存在的地区分割状况,其主要目标是破除行政界线、打击地方保护主义、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等。这意味着,我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注重发展自由贸易,推动市场经济一体化。在具体实施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区域内统一大市场建设为基础,通过发展现代物流构筑区域经济网络,畅通区域经济联系渠道,同时建立统一的经济运行和市场监管体系,并为区域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以推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规定了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条件,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其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两大主题。自然条件方面,区域内三次产业的发展都会受到地区自然条件的影响。首先,农业经济活动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在各种自然条件中,降水、气温、日照等因素,往往决定着农产品的生产状况。其次,工业经济活动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工业经济活动对用水、用地及一些特殊自然环境的要求上。地质、地貌条件,气候的干湿度情况,以及光照、风向等,都能够制约某些工业经济活动。最后,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依托城市的自然环境,形成不同的特色,进行差异化、多元化发展。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一个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构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在一定历史时期,某一经济活动区域地理位置的优劣,对区域商品流转、资源流通、物质交换等影响明显,甚至能加速或延缓该区域的经济发展进程,进而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影响。

2.资源禀赋

资源禀赋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能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地区当前和未来福利水平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区域的资源禀赋主要是指自然资源条件,包括区域地理特征、气候、水文、土地、动植物及矿藏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第一产业的产品直接取自自然资源,其他分布一般与自然资源分布状况相一致。第二产业的发展间接受制于自然资源,其他分布会出现多种情况。从传统形式上看,工业区位一般接近原料地,便于就近取得所需的原料和燃料,这是资源禀赋对第二产业产生影响的最直接体现。尽管知识、技术的进步导致资源禀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作用越来越小,然而它们并不能完全排除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无论如何,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区域,仍然具有加速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此外,资源禀赋丰富的区域一旦取得科技优势,必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明显的比较优势。资源禀赋既影响区域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发展,也影响区域制度建设及社会发展,同时也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产生作用。

3.人口和劳动力状况

人是社会生产或生活的主体,一定的人口数量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依赖一定的劳动力资源,但是区域内人口数量增长过快或不足,都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一体化进程。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从生产者角度看,人口的增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可用于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生产,进而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反之,如果劳动力数量不足,就会限制部分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制约区域经济发展。但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人口的过快增长若超过区域社会劳动就业容量的限度,就会影响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消费者角度看,人口增长可扩大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刺激消费品生产的增长,但是,区域人口的过快增长将削弱区域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不利于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此外,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和一体化进程。

4.生产技术水平

生产技术既指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物质条件,也包括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等软实力。一般而言,一个区域内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只是提供了人们从事生产活动、获取经济利益的可能性,而生产技术则是把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的重要手段。生产技术是将自然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重要工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一体化进程。生产技术进步可提高区域经济活动水平和收益水平,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改善经济发展的方式与状态。此外,在技术进步条件下,经济活动所消耗的能源、原材料发生变化,经济活动内容不断更新。先进的生产技术促使人们对区域中教育、艺术、旅游等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增加,从而推动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加速发展。与此同时,区域内某一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有助于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产品需求,引导其他产业发展,并进一步密切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从而带动整个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区域产业劳动生产率和投资回报率,推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