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有着太多太多的头衔: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学者、文学家、诗人……历史上,王安石的名字与著名的“熙宁变法”(又称“王安石变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同时,王安石作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具有强有力的说服力,短文简明扼要、短小精悍,犹如利刃。王安石的诗歌“学杜得其瘦硬”,常常有一些惊人的言论和修辞,晚年所作诗歌则显得含蓄深沉,丰神远韵,在北宋诗坛上独树一帜,被称为“王荆公体”。现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王安石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自幼聪慧,读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年岁稍长后,便跟着父亲王益宦游各地,体察民间疾苦,拓展视野。十七岁时,王安石跟着父亲进京,结实了好友曾巩,曾巩向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举荐王安石,欧阳修大加赞赏。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王安石二十二岁,这年他顺利考取进士,初授淮南节度判官。任满后,又被任命为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知县。宋仁宗皇祐三年(1051),王安石迁舒州(今安徽安庆)通判,因政绩卓著,得时任宰相的温彦博的赏识。温彦博在宋仁宗面前对王安石不吝溢美之词,宋仁宗大喜,欲再次提拔王安石。王安石很理智,很清醒,他认为朝廷如此越级提拔自己,操之过急,易引起朝中其他官员的抵触心理,于是便拒绝了宋仁宗的任命。欧阳修看王安石性格耿直,又向宋仁宗举荐,欲任命王安石为谏官,最后还是被王安石拒绝了。后来,王安石出任常州(今江苏常州)知州,在常州期间,王安石与大儒周敦颐交游甚欢,王安石的名气也因此更大了。
有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亲眼目睹了帝国统治机制的严重腐朽化,慢慢地,王安石的心里已经萌生了变法的思想。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王安石进京述职,在自己的述职报告里,王安石较为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变法主张。报告指出了大宋王朝积贫积弱的现状,揭露了地方财政困难,百姓生活难以为继,社会风气败坏等等现实,同时,王安石也提出了许多具有操作性的改革方案。不过,最后宋仁宗并没有同意王安石的变法主张。
即使没有得到最高统治者的首肯,但是王安石变法的决心非常坚定,他一直奔走民间,了解民情,重新修改自己的变法措施。朝廷曾好几次要任命王安石为国史编修,入主馆阁,都让他给推辞了。人人都以为王安石心灰意冷,不再关注自己的仕途了。后来,在多人的劝告下,王安石才不得不同意任职集贤院,知制诰,并协助审理京都刑狱要案。
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因母亲病逝,王安石辞官回到老家守孝。宋英宗即位后,王安石守制已经完成,但他仍以身体不好为由,拒绝回京。
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宋神宗登基。宋神宗早就听说王安石的变法主张,非常仰慕,于是马上起用王安石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后又升任翰林学士兼侍讲。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宋神宗召见王安石,与其讨论如何解决大宋帝国面临的重重困难,内有政治、经济危机,外有大辽和西夏国的不断骚扰。王安石见时机成熟,于是立马抛出自己早就烂熟于心的变法方案,他认为国已至此,必先改革,“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
这次君臣谈话,非常融洽,宋神宗也坚定了变法的决心,答应给王安石一切支持,君臣共同完成变法大业。
于是,第二年,宋神宗便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参知政事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王安石成为大宋王朝的最高政务长官之一,正式进入大宋王朝的决策中心和中枢神经。王安石实行大刀阔斧式的改革,移风易俗,颁布新法,设立新的办事机构,如此雷厉风行的改革作风,深得宋神宗赞许。
熙宁三年,王安石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宰执”中位置更进一步。借此,王安石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法,变法进入快速期。当时的新法有大家熟知的青苗法、均输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这些是财政方面的;在军事上还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等。
熙宁四年,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注重选拔人才的实用性,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要求士子们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
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北宋王朝的民间活力,在短时间能为国家创造了许多税收。但是,改革就必定有牺牲者,王安石的改革不仅在人事上,更在经济利益上,触犯了保守派。于是,改革没进行多久,朝中就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关于改革的辩论。为了化解改革路上的阻碍,王安石动用手中之权力,将许多与其意见不合的官员挤出了京城。后来,退休的司马光写信(《与王介甫书》)给王安石。在信中,欧阳修列举了许多新法的弊端,要求王安石立即停止变法。没想到,倔强的王安石回书(《答司马谏议书》),对司马光的指责一一进行辩驳。
为了平衡朝中力量对比,宋神宗重新启用司马光。司马光上书,要求废止新法,宋神宗未允,司马光愤而辞职离京。后来,王安石在变法上急于求成的做法,也与宋神宗产生了矛盾。
熙宁七年,天下大旱,流民遍野,宋神宗焦头烂额。此时,各地有不少官员纷纷上书,要求废止新法,罢免王安石。再加上,慈圣太后和宣仁太后向宋神宗哭诉,说“王安石乱天下”,宋神宗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变法举动,罢免了王安石的宰相之位,降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
王安石卸任前,上书要求宋神宗任用支持变法的吕惠卿和韩绛。吕惠卿任参知政事后,害怕王安石东山再起,自己到时还得让出宰相之位,于是设计陷害王安石的弟弟,欲扳倒王安石。韩绛觉察吕惠卿的阴谋后,力主重新任用王安石。
于是,第二年,宋神宗再次起用王安石,吕惠卿被外调,任陈州(今河南淮阳)知州。可是,王安石再次拜相,已经少了许多支持,此时的改革已经变得举步维艰了。熙宁九年,王安石托病请辞,后长子去世。同年十月,王安石被外派,任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后被封为舒国公。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王安石被改封为荆国公。
元丰八年,宋神宗去世,哲宗登基,次年改元元祐,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王安石改任司空。因为太皇太后高氏一直就反对王安石变法,所以,很快她便起用了司马光,彻底否定变法,至此,王安石变法宣告破产,史称“元祐更化”。次年,王安石病逝。
至于后世如何评价王安石,那真可谓是吵吵闹闹,争论不休啊!北宋以后,王安石在官方的形象中非常不堪,简直就是千古罪人——“安石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道也,岂非万世之罪人哉”,“使宋室斫丧,而其身列为千古罪人”。在民间,王安石则沦为猪狗,被编入各种话本,供人们消遣娱乐。到了清代,才有梁启超为王安石彻底平反,认为王安石是“三代之下第一完人”,列宁则认为“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
王安石变法,虽然在作法上有点操之过急,但是其出发点是正确的,是为了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而且事实证明,变法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在这里,我们不对王安石变法做过多阐释,仅从王安石诗文,说说他对北宋诗文的影响。
王安石的诗、词、文都很精彩,成就也很高。王安石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大力支持者,诗文创作风气在他的推动下,部分扫除了国初时的浮华艳丽。但是王安石是一个很注重实用的人,就好像他在改革科举考试内容一样,他的诗文也很注重实用性。于是,这也成了王安石诗文的一个缺点,太注重实用,而忽略了诗文的艺术形式的创新,文章变得比较呆板,不够活泼,甚至没了神韵。
先看一首比较活泼的王安石诗歌吧!王安石退居江宁时,与友人常有来往,《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就是例证,这是王安石比较轻松的诗歌,我们来看其中的第一首: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经常打扫茅草房的庭院,常常让它洁净得没有一点青苔。院子里,花草树木成行,都是主人亲手栽下的。院子外面,有一条小河环绕着农田,保护着这里的农作物。院子前的两座大山,就像是两扇大门,打开来给人们送来绿色好心情。
农家味十足,很清新,很迷人。第三、四句更是经典,巧用对偶和拟人,让山水有了人的灵性,能给人类带来快乐。而且,还化静为动,让读者眼前的画卷活跃起来,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王安石谨小慎微了一辈子,与朝中的保守派斗争了一辈子,也与自己较劲了一辈子。此时此刻,真的是难得的清闲啊!可是,王安石享受不了这样的清闲,在他的心中,始终装着自己那个执拗的梦想。如果真像湖阴先生那样,天天在家打扫卫生,天天坐在青山绿水中吟诗作赋,他便会觉得这辜负了自己的一腔热血,辜负了自己的满腹经纶。
《泊船瓜洲》是王安石最广为传颂的诗歌之一。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京口(今江苏镇江)与瓜洲(今江苏扬州市郊)只隔着一条长江,我们停泊的钟山,隐在几座大山的背后。春风和煦,把整个江南原野都给吹绿了,而我呢?明月何时才能为我照路,好让我回到我的家乡去啊?
本诗“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成为后世文人锤炼字词的经典案例。本诗创作时间存在争议,普遍认为是王安石二次拜相,由江宁进京,途经瓜洲泊船过夜时所作。看字面意思,好像写的是王安石想家了,思念故乡和亲人。其实,这只是表面的意思,真正的内涵是王安石想要尽快重新回朝,重新开始自己的改革大计,重新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还有一首《登飞来峰》与《泊船瓜洲》一样出名。
飞上山来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是王安石年轻时的作品。鄞县县令任职期满,王安石要回老家临川,途径杭州,登绍兴城外飞来峰,作此诗。登飞来峰,豪情万丈。因为年轻,所以目空一切;因为年轻,所以热血澎湃;因为登高,所以小天下;因为登高,所以不畏浮云。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同时期的苏东坡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异曲同工,一脉相承。在哲学上来说,王安石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而苏东坡则是从反面来说,人之所以看不清楚事物的整体,是因为没有跳出圈子,不能客观、全面、冷静地看问题。
再看看王安石的词。总体说来,王安石的词比较低沉,多些伤春、怀古、悲秋,没有其诗歌写得那么活泼,那么明丽,比如这首《南乡子》: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所作,其时王安石居江宁。在政治上压抑的情况下,以王安石的性格,必定少不了一通牢骚。江宁,自古就是帝王建都的地方。这里树木郁郁葱葱,山环水绕,云蒸霞蔚,美丽极了。可是,四百年来繁华梦,如今早已烟消云散。怎么能不叫人悲伤,怎么能不叫人慨叹?那些晋代时期的帝王将相,早已成了一掊黄土,消失在历史的深处。我沿着江岸,毫无目的地走着。登上了一层楼,又继续登上一层楼。想着那些悠悠往事,唉!还是别再说了,不如回头吧!那些过往的所有的一切,都像那高楼栏杆之外的长江,兀自滚滚东流。
怀古诗很难跳出窠臼,说兴盛,说衰亡,说自身,说未来,总是在这样的模式中来来回回。不过,“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王安石的笔触没有那么深刻,也没有那么严肃,他的悲伤,他的哀怨,是在轻描淡写,在闲谈漫说中蹦出来的。
与这首《南乡子》作于同一时期的《桂枝香》,就另有一番风味了。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登上高楼远望,故都江宁已是深秋时节了,天气变得清凉,也变得肃杀了不少。千里长江清澈如练,青翠的山峰像箭一样,耸立在眼前。夕阳里,都是一些归家的帆船。小街上,到处斜插着的酒旗,迎风招展。彩色的小船,在风轻云淡里穿梭,白鹭在银河里展翅飞舞。这一切美景,即便是再厉害的画家,恐怕也画不出来吧!
又想起了过去,想起那些曾经的繁华。可叹的是,朱雀门外的阁楼上,六朝君主一个一个地在那里走向消亡。几百年来,多少人在此登高怀古,多少人看着眼前,不禁喟叹,不禁伤怀!六朝旧事已随流水而去,剩下的就只有那惨淡寒烟里衰败的野草。可是,又有多少人能读懂呢?时至今日,仍然有不少商女,时不时地看着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
乍看上阕,我以为王安石只是和柳永一样,说说离愁,说说秋色而已。因为上阕写得实在是太美了。“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彩舟云淡,星河鹭起”,好宁静的秋天,好祥和的黄昏。在这样的美景之下,说说离愁,说说乡愁,便已煞了风景,何况是感时伤怀,何况是六朝故事?
可王安石就是这样一个人,愿意在别人看来美好的事物上,浇上自己的糟糕的情绪。杜牧以为“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可王安石却非得泼上一瓢冷水,说“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的执拗,不仅在政坛,还在文坛,他也因此得了一个外号——“拗相公”。王安石总想走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既然是新事物,就必定遭到旧代表的反对,就必然需要付出牺牲。所以,后世才会对王安石,尤其是对其变法行为有着截然相反的评价。王安石首先是个政治家,然后才是个诗人,因为执拗,王安石的文学之路,与其仕途一样,走得非同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