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别让敏感害了你
27336300000016

第16章 别让敏感牵着鼻子走,“钝感”的人最好命(1)

生锈的刀剑不伤人。其实,“钝感”的人就好比生锈的刀剑,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言行举止温润如玉,令人如沐春风。不仅如此,“钝感”的人还不容易受内伤,其内心从不被负能量包裹缠绕。由此可见,做人不能太敏感,“钝感”的人最有福。

无能的刘备何以成大事

看完《三国演义》,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刘备这样一个迟钝的人能够成为“关张赵马黄”“卧龙凤雏”等人的老大?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刘备的“发家史”中找到答案。

据史书记载,刘备虽然寡言少语,但待人谦恭。年轻时师从东汉大儒卢植,不爱读书,喜欢弄狗骑马,喜欢结交豪爽之士。因此,青年时代就有不少年轻人争相依附他,这是他性格的优点之一——豪爽。

何谓豪爽?豪爽其实就是性格直率,没有那么多弯弯绕,也不懂得蝇营狗苟,一口唾沫一个钉,所以,刘备在从军之前就已经成为年轻人争相结交的对象。

而在起事之初,刘备只是个织席贩履的小角色。在央视版《三国演义》中,刘备偶然撞见关羽和张飞之间的小摩擦,他凭借着自己的口舌将二人之间的不愉快化解。后来三人桃园结义,张飞和关羽也成了刘备的左膀右臂,这也是刘备性格特点转化的利好,在调解“关张”二人的矛盾时,他想得很简单,大丈夫该驰骋沙场,不可争一时之快而互殴。

而他的这个想法被关张所接受,所以二人当即表示愿意拜其为大哥。

但要说起刘备“职业生涯”的真正转折点,那一定就是“三顾茅庐”,得到诸葛亮的辅佐,也正是从这里开始,刘备的事业开始走上坡路了。而在“三顾茅庐”时,刘备的钝感则反映得淋漓尽致,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刘备的“钝感”才让他俘获了诸葛亮的心。

刘备举事时,正值黄巾作乱,天下纷争,曹操坐据朝廷,孙权占有东吴。当时的刘备虽身为汉室宗亲,但也仅仅做了个豫州牧。好不容易招了徐庶这名谋士,却无端被曹操搅了局,曹操将徐庶的母亲作为人质,并以此要挟徐庶为他效命。徐庶是个孝子,没办法只得含泪告别旧主,在临行之前,他向刘备介绍了一个人——南阳卧龙岗上的诸葛亮。

诸葛亮是何许人也,当时有这么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面对这样的人才,求贤若渴的刘备当然不肯放过。所以,刘备在送走徐庶之后就命令下去,准备礼物,他要亲自前往卧龙岗拜访诸葛亮。

在这里我们要先分析一下。在刘备动身之前,诸葛亮才名远播,也吸引了很多地方官和军阀的注意。但诸葛亮一直“孤卧深山中”,这应该是有理由的。古时候朝廷要用人一般都是下一个诏令,内容无非就是“我们看重了你的才华,现在提拔你做某某官,限期报到”一类的话,这一招用在一般人身上可能管用,毕竟,做官是件好事,谁不愿意。可偏偏诸葛亮又是个不吃这一套的人。所以,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诸葛亮怀抱一身才学躲进深山是有原因的:他在等待一个值得效忠的人。

而刘备,正是紧紧地抓住了诸葛亮的这点心理。

在地位上,刘备既是官又是汉室宗亲,而诸葛亮只是一介平民而已,按照当时“官尊民卑”的习惯,刘备在地位上要高过诸葛亮。我们现在也知道,一般地位高的人要见底下的某个人,只需要派人打个招呼,正常情况下,这种方式也能达到效果。

但刘备可不是这么做的,他带着自己的两个义弟,准备好礼物,不辞辛苦亲自找到了诸葛亮的住所。当我们看到这个情节的时候可能觉得没什么,但是我们试想一下,假如在公司里老板为了什么事亲自跑到我们家里一趟,我们这帮小员工会怎么想。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没架子,不摆谱”,而这样的人也一定令人难以抗拒。

按理说,刘备能够做到已经实属不易了,但这第一次拜访最后却由于主人不在家而落空。很多人在这个时候可能心里就干脆放弃了。但钝感的刘备却没有这么做,他的钝感不光只是体现在“不计较”上面,他还有着让人感到“亲切”的耐心。

第二次拜访那天,下着大雪,刘备一行再访,却仍旧是没见到诸葛亮本人。这下张飞有点坐不住了,他对大哥说:“下次派一个人来叫他就行了,如果他还不来,我就直接将他绑过来。”但刘备立刻否决了这个建议,他认为诸葛亮只不过是恰好不在罢了,何必计较,为此,他还责骂了张飞一顿,又开始准备起第三次拜访。

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总算是回家了。但三人到访时诸葛亮却在房中睡觉。刘备不忍心打扰便毕恭毕敬地站在门外,直到诸葛亮醒来,他才进屋内与对方见面。

最后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诸葛亮在得知了刘备“三顾茅庐”之后,异常感动,终于放弃了自己之前“独善其身”的想法,答应出山为刘备效力。

刘备为什么能够请得诸葛亮出山?其实答案也很简单,第一,虽然刘备的实力并不出众,但是刘备待人的态度深深打动了他;第二,刘备的钝感让他没有放弃。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我来了两次都没见着人,这人肯定是躲着我不愿意见了,所以也就不会有第三次了。而刘备却不一样,他并没有把诸葛亮“两次不在家”这件事情当成什么很严重的大事,而是相信诸葛亮徒弟的说法,认为诸葛亮其实就是游山玩水去了。

今人看三国之后认为,其实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是诸葛亮有意的考验,也就是说,这是诸葛亮出的一道难题。一来是因为诸葛亮本不想出山,二来是因为他想等一个值得效忠的人。

我们可以这么说,在当时,值得诸葛亮效忠的人不可能只有刘备一个,邀请诸葛亮做谋士的人也不只有刘备一个,但最后诸葛亮和刘备二人却牵丝成线,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刘备的钝感无疑在这件事的促成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估计连诸葛亮自己都没想到,他两次避而不见都无法摆脱眼前这个求贤若渴的人。而这样的刘备也让诸葛亮觉得可以追随,二人一拍即合,终创三国鼎足之势。

从刘备发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钝感屡次帮他赢得人心,先是关张,后是诸葛亮,而这三人正是他最初闯荡天下时的坚实基础。如果我们再做一下假设,假如刘备是一个敏感或者说“知趣”的人,历史会不会被改写呢?

这世界没那么险恶

“世事难料,人心险恶”,这是一些“老江湖”经常用来教导后辈们的话。这些把人心看得太过复杂的人都会认为,陌生人是一种危险,所以在面对陌生人时,要尽量做好提防的准备。这也跟中国古话“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的共同之处其实都一样,那就是将人心看得太过复杂。而这种待人方式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现在人们经常说,社会道德在集体滑坡,碰到老人倒地,怕被讹诈就几乎没有人敢伸出援手,而那些旁观者的理由也几乎一致:谁知道我们救起老人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对方会不会说是我们撞倒他的呢?

“人心险恶”的观念让很多人对陌生人避而远之,殊不知,把人看得太复杂,其实就是让自己过得更麻烦。

曹伟曾经在人力资源部门工作过一段时间,作为负责为公司招聘人才的把关人,他总结出一个道理,很多应聘者在面试官面前把自己吹嘘得天花乱坠,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很可能是一个与自我介绍截然相反的人。

他在这件事上就有过一次亲身经历。

有天中午,曹伟在公司上班的时候突然接到了家人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母亲告诉他,父亲早上突发心脏病住院,让他赶紧去医院一趟。

接到电话的曹伟心急如焚,立刻跟经理请了假,但是刚出电梯他就发现,自己的钱包还在办公室,他连打出租车的钱都没有了。

恰好这个时候,曹伟看到两个穿着西装的年轻人,他们说说笑笑,看样子像是应届的毕业生,而且应该是同学。看他们这身打扮曹伟也猜出,这两人可能是来公司面试的新人。于是曹伟主动上前亮出了自己的身份,并提出想借一点车费去医院,到时候来公司找他。

其中一个个子稍矮皮肤黝黑的年轻人手正准备往兜里摸,但是却被他的同伴制止了,并且小声嘀咕道:“现在骗子这么多,你不怕自己受骗了?”

但这个小个子的年轻人却显得很大度,他说:“就骗这几十块钱,没事的。”

最后,曹伟还是成功地从那个小个子年轻人手上借到了几十块钱的打车费。

当他赶到医院时,母亲告诉他,父亲的病情并无大碍。在医院里待了一个上午,母亲就让曹伟赶紧回去,别耽误了工作。

回到公司时已经是下午了,父亲病情稳定,曹伟的心情也逐渐平静下来,到公司后,他问同事,今天中午公司里是不是来了两个面试的年轻人,面试怎么样?

同事都说:“这两个年轻人都不错,但是老总的意思是,最好是能够选一个最好的、最适合这份工作的。”

曹伟立刻翻出这两个人的简历,拿着两个人的简历,他走进老总的办公室,告诉了他自己一些意见……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曹伟认为那个小个子的年轻人为人很热心善良,而他的同伴却是一个处处对人设防的人,在他已经亮明身份的情况下仍然不肯伸出援手,这样的人相信也不是公司想要的。

曹伟其实并不认为他们俩在能力上有多大差距,但他觉得,一个热心,愿意去帮助别人,不那么敏感的人可能更适合这份工作。如果当时另外一个男孩子不表现出那么多的防备和戒心,或许对他自己来说也是一种美好的经历。

古人说,人性本善。其实人心本没有那么复杂,现在一些人在面对陌生人时的“聪明之举”其实说白了也是一种敏感,大家都害怕被骗,所以处处设防,处处敏感。也就是说,大家都没有办法去相信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所以每个人都必须要有自己的伪装和防卫。

这就好比是两个人互不相让,结果两败俱伤。但最佳的做法却是有一方松口,最后皆大欢喜。因为,并不是所有人的心都险恶无比,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应该要有足够的勇气去相信别人。

有句话叫“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而我们每个人身边的朋友都是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的这个阶段。如果抱着“人心都险恶”这样的态度,那无异于关上了自己和很多陌生人交流的机会,也无异于关上了很多机会之门。

当然,我们说相信别人并不是就要一味地去信任,有的时候自己应该要多留一些心,我们应该摒弃的是逢人便“防范”的做法。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一个陌生人时要进行足够多的交流和沟通,在确认对方可靠或者损失不会令自己无法承受的时候,那么不妨选择去相信人性中善良的一面,相信人没有那么复杂,也只有这样,我们自己才能活得更加简单。

烦恼不过是自己为难自己

人生在世,自然未能免俗。存活于红尘俗世中,自然免不了有诸多烦恼。君不见,名利场中琐事接踵而至,各种烦恼也随之而来,挥之不去。

人生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烦恼呢?佛曰:“一切烦恼皆由心生,也由心灭。”所谓快乐烦恼,都在一念之间,所有烦恼皆因自扰。其实也就是自己为难自己,甚至有很多人是在预支烦恼。

在生活当中,适度的未雨绸缪是好事,但凡事过犹不及。“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俗语也说:“君子忧天下,小人忧衣食,各为其难,各得其便。”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烦恼,大人物有大人物的难处。求人难,被求者亦难;世间之事,不如意者常常十之八九,为局所迷,为事所难,历来如此。

现在的人容易烦恼,因为无形的时间表摆在他面前——几岁买房,几岁结婚,几岁要生孩子。人生难道可以设定吗?晚一步天就要塌下来么?别人有而你没有就要低人一等么?这是什么生活?我们的确有必要停下来好好问问自己:这时间表是谁定的,我们马不停蹄地追求所谓的“快乐”,究竟是我们想要的,还是别人放进我们心里的,还是大家把这些东西贴上一个共同的标签,告诉你这才是快乐。仅仅因为有“快乐”这层包装纸,你只看到外表,却忘了这个快乐的概念是谁帮你种下的。可是,谁规定不按照同一张时间表过人生,就没资格快乐了?

因此有人说,人有了欲望才有了烦恼,没有欲望的人是不会有烦恼的。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迪奥根尼与亚历山大大帝之间发生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迪奥根尼藐视权贵、藐视世俗,因此终身都十分贫穷。但他对哲学的研究却令许多人望尘莫及。有一天,迪奥根尼在一处广场上晒太阳,亚历山大大帝找到他,对他说:“先生,你有什么烦恼吗?”

迪奥根尼衣衫褴褛的坐在地上,面无表情地望着眼前的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大帝又问了一句:“先生,你有什么需要吗?”

迪奥根尼扬了扬手说:“陛下,我没什么需要,只求你站开一点,你挡着我晒太阳了。”

因为迪奥根尼对物质的欲望并不强烈,所以,亚历山大所认为的世俗困扰在他那里并不成立。而同样流传广泛的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迟暮之年的富翁在冬日的暖阳下到海边散步,他看到一个渔夫也在悠闲地晒太阳,就问道:“你为什么不打渔呢?”

“我有必要天天打鱼吗?”渔夫反问。

“当然,那样你才能挣钱买大渔船呀!”

“买大渔船干什么?”

“你打的鱼多了就能成为富翁了。”

“成了富翁又怎么样?”

“你就不用打鱼了,可以幸福自在地晒太阳啦!”

“我不正在晒太阳嘛!”

富翁此时哑然。

试想一下,假如这位渔翁总想着打更多的鱼,买一条更大的渔船,那么他必定不能享受一刻的闲暇,因为在他心中,这个欲望总会冒出来提醒他:你一刻都不能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