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这辈子很短,不要为别人而活
27357800000018

第18章 为什么活得这么累——别让面子害了你(3)

晚上亲戚留秀才过夜,秀才高兴极了,心想,终于可以钻进暖暖和和的被窝了。但是没想到,亲戚又怕他热,卷走了床上的被褥,给他铺了一条席子,还打开了窗门。到了半夜,刮起了大风,秀才穿着单褂,冻得瑟瑟发抖,决定偷偷溜回家。但由于天黑,刚出门没走多远就掉进了池塘了。秀才不会游泳,在水里挣扎着,响声惊动了亲戚,亲戚提着灯出来一看,赶紧对秀才说:“你等等,我去拿根竹竿,把你拉上来!”这时候,秀才仍旧死要面子,说:“不用了,我是嫌屋里太热,出来洗个澡的。”

作为一个局外人,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到这个秀才的荒唐之处。但是,当我们在生活中为了金钱处处与人攀比的时候,作为一个当事人,却常常难以发现自己的荒唐之处。

要知道,人活着不能没有钱,但钱绝不是人生的全部。当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在围绕着钱转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败给了金钱,输掉了人生。不要让金钱吞噬你的人生,不要让攀比比掉你的梦想。这是我们应该每天提醒自己的事情。

金钱再好,没有生命美好。健健康康地活着,为梦想出发才是最美好的人生。

6.低调做人,不在熙攘的人群中招摇自己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也不管名有多显、位有多高,都应该采取低调谨慎的处世态度,切不可处处锋芒毕露。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我们身边充斥着各种“炫”。很多人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或担心社会冷落了自己。于是,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网站、论坛、朋友圈,然后在网络世界中高调出场,以提升自己的关注度及曝光率,并从中获得所谓的“成就感”。

这些喜欢在公众场合高谈阔论的人,虽能够博得诸多的鲜花与掌声,但也会遭到他人的嫉妒或仇视。更为可怕的是,他的高调炫耀会将自己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令自己的缺点、不足一览无余。正如孔雀开屏,炫耀羽毛的同时,也露出了它丑陋的屁股。

有社会学家认为,人的一生需要靠两件事来确立根基:第一件事就是做人,第二件事就是处事。纵观古今中外,最能够保全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的处世之道便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这正如宋代诗人苏东坡所说:“能够成大事的人,必须先将自己置身于暗处,并观察身在明处的人,使自己保持静默,观察他人的一举一动。这样,所有人的情况就已经都在你的掌握之中了。”也正因如此,那些越善于低调做人者,就越能够成大事,越是那些功成名就者,往往越是低调的典范。

在中国快递行业中,顺丰速递无疑是家喻户晓,但却很少有人知道,顺丰快递创始人的名字叫王卫。

创业20多年来,王卫一直坚持低调行事原则,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其实,找不到王卫的并不仅仅是媒体,就连投资银行的经理人,也很难找到他。据说,有VC想给王卫融资,但王卫始终不肯出来见他。为见王卫一面,这个VC对外开出了50万中介费的价码。他愿意掏50万,只是为能够和王卫一起吃一顿饭。另外,包括花旗银行在内的很多投资银行,都在寻找王卫。为找到王卫,他们宁愿付给咨询公司1000万美元的佣金。

在仅有的几次采访中,当王卫被问及为何保持低调作风时,他的观点是,低调一点对管理企业有一定的好处,只有让员工认不出你,你才能够深入基层了解最真实的情况。

通常,成大事者大都是出色的潜伏者,善于在隐藏中保护自己。他们明白,当一个人置身暗处,别人就不会关注你,自然也就无法看透你,从而使自己减少了不必要的对手,以更好地保存自己的实力。同时,使自己置身暗处,更有助于观察他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令自己更清楚地看到对方的真实面目及目的。所以说,一个善于“潜水”不招摇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也不管名有多显、位有多高,都应该采取低调谨慎的处世态度,切不可处处锋芒毕露。低调做人,这不仅是一种修养、一种风度,更是一种智慧、一种谋略、一种处世哲学。千百年的历史证明,“调”越高者,结局越惨;反而那些俯下身子处世者,颇具王者风范、圣者气度。

说起“高调”与“低调”,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则是项羽与刘邦二人,且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年的楚霸王项羽,不仅年轻得志,且英勇善战。与作战勇猛的项羽相比,刘邦显然黯淡了很多,但刘邦也具有自己最重要的优势,即做事低调,善于隐藏自己。

一日,秦始皇的车驾从项羽和刘邦的面前驶过,项羽大放豪言曰:“吾将取而代之!”而刘邦则感慨:“大丈夫当如是。”在面对皇帝之位时,项羽一心想抢到属于自己的皇冠,处处暴露了自己锋芒毕露的好强个性。当然,刘邦也有独霸天下的雄心壮志,但他却不显山不露水,故意表现出一副甘心称臣的模样。在危急关头的鸿门宴上,刘邦全然放下面子,以委曲求全来保存自己的实力。

随着实力的逐渐壮大,刘邦开始向项羽逼近,最后使项羽落得个乌江自刎的悲剧下场。聪明的刘邦明白“过刚易折”的道理,所以他总是以低调来掩护自己,最终成功建立了汉朝。

其实,他们的成功与失败,就在于处世之“调”的不同。中国古话曰:“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意思是说,当老鹰站立起来准备抓捕猎物时,常会表现出一种困乏无力的神态,而当老虎准备向猎物发出攻击时,则会装出一副大病未愈、无力行走的样子。倘若它们不善于隐藏自己、迷惑对手,猎物们将会闻风而逃,就算鹰与老虎的本领再大,也很难捕到猎物。

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为人处世中,若一个人过于招摇,难免会让一些人看你不顺眼,这无形中就为自己树立了对手、敌人,为自己的人生找麻烦。所以说,低调是做人的最佳姿态,更是成大事者不可不知的终极智慧。

7.这些年,我们都吃了不懂拒绝的亏

哈佛商学院MBA职业规划大师蒂莫西·巴特勒也曾说:“不惜任何代价避免冲突,当老好人,这是阻碍一个人成功的首要障碍。”所以,一个人要想不委屈自己,使自己的生活更美好,就要学会拒绝他人,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面子问题大如天,为了面子,我们总是不忍拒绝别人的不当请求。曾有个朋友向我抱怨:“邻居经常向我借车,导致我每天下班开车回家都带着巨大的压力,总担心会在门口碰到这个噩梦般的邻居。”

听着朋友的烦恼,心中不由感慨——车是你自己的,不想借给对方,不借就成了,干吗非让自己活在压力之中呢?不过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不少与我这位朋友相似的人,他们总认为拒绝别人比委屈自己更难,所以他们宁愿委屈自己,也不肯拒绝别人。

仔细想想,这些年,你到底吃了多少不懂拒绝的亏?比如,几年没见的老同学去你居住的城市出差,让你去火车站接他,明明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但还是说“好”;当同事让你帮他做点事情,自己手头的工作还堆在那里没完成,却不情愿地答应“行”;当领导让你周末加班,而那天刚是你与老婆的结婚纪念日,你左右为难,最终还是回答“没问题”……

对于别人的请求,我们总是“有求必应”,从来不敢说出一个“不”字。即使自己左右为难,即使心里有一千个一万个不情愿,也总把委屈放在心里。美国心理学家莱斯·巴巴内尔认为,不敢对别人说“不”,总是试图让自己扮演“老好人”,这种过分友善的行为是一种病态心理,被命名为“取悦病”或“友善病”。这种过分取悦他人的行为,不但不能令我们获得好人缘,反而会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

赵菁菁是复旦大学的高才生,大学毕业后在一家高科技外企工作。工作中,她感觉压力极大,有一种崩溃的感觉。

面对心理咨询师时,她委屈地倾诉:“我知道,新人要想在工作中有所进步,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所以,对于上司的命令,我做到绝不违抗;对于同事的请求,我总是有求必应,希望以此来赢得他人的好感,为今后事业的立足打基础。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却是,我每天需要做的工作多到做不完,经常需要加班到凌晨,而其他同事却轻松得像个闲人。真不知如何改变这种糟糕的现状?”

针对如此状况,心理咨询师提醒并忠告赵菁菁,假如她不改变目前这种“从不违逆”的思维方式及处世风格,她将永远都改变不了当前的局面,甚至会使情况变得越来越糟,最终导致她在高度压力下自行崩溃。

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与赵菁菁相似的人。他们总是不知不觉地以“取悦者”的身份来取悦别人,认为这样做就能够获得对方的认可,为自己争取一片立足之地。这种想法听起来好像没错,但问题在于,我们忽视了人性中自私的一面:当你总是对别人无条件地付出时,对方会习惯于你的付出,甚至感觉你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

为表现你的友善,你总是在用大量的时间替别人做事,而自己的工作却总是一拖再拖。从此,你就变成了一头免费的驴子,分秒不停地拉磨,永远都无法让自己停下来。就算你的内心苦死,身体累垮,依然说不出一个“不”字。假如有一天,当你不再想这样无怨无悔地付出时,他们反而把你当作自私自利、斤斤计较之人,从此你立刻不被任何人欢迎。

谈及拒绝他人的智慧与方法,在这里不妨听听书法大师启功先生幽默拒绝的故事。

上个世纪的70年代,向启功先生求教、求学的人数不胜数,以至于先生的住处终日脚步声不断、敲门声不停。为此,启功自嘲说:“我真成了动物园里供人观赏的大熊猫了!”

有一次,启功先生患了重感冒,根本起不了床。怕有人敲门打扰,就把一张写了字的白纸贴在门上。此纸上写道:“熊猫病了,谢绝参观;如敲门窗,罚款一元。”

喜剧大师卓别林说:“学会说‘不’吧,你的生活将会美好得多。”另外,哈佛商学院MBA职业规划大师蒂莫西·巴特勒也曾说:“不惜任何代价避免冲突,当老好人,这是阻碍一个人成功的首要障碍。”所以,一个人要想不委屈自己,使自己的生活更美好,就要学会拒绝他人,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些年,我们都吃了不懂拒绝的亏。对于“拒绝”,很多人认为它是一个贬义词,代表着无情、排斥、隔阂、敌视之意,充满了消极色彩。其实,恰恰相反,拒绝不但不代表这个人冷漠、无情,反而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如果我们能够在适当的时候拒绝他人不合理的要求,可以扼杀掉对方不切实际的幻想。虽然拒绝会给人的内心带来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情绪,但如果你无法帮到对方,但又不拒绝对方,这就会使对方的“痛苦”不断延伸。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拒绝是理性者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学会拒绝,适时地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这不仅可以让自己解放出来,而且让那些“一直麻烦我们的人”有所顾虑、有所收敛。虽然助人为快乐之本,但在智者眼中,适当拒绝他人,更是一种智慧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