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各色(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27362300000007

第7章 Backpacking

GiGi申请AIESEC项目的时候正是大四下半学期四处投简历、对未来焦躁的阶段,她左等右等却怎么也等不见心仪院校的录取通知书,心想今年的申请怕是没戏了。没想到这要紧的当口儿,却突然收到之前在网上结伴出游的驴友发给她一封邮件,一眼扫过,脑海里顿时如投下了定海神针般清明了起来,一条链接、一段简单的描述,GiGi眼里却只映下了“出国”、“实习”这两个词儿。

彼时再想起那时的自己,她觉得就跟中了魔怔一样,满脑子、满心眼儿里钻的都是如何能出国进修,心气儿倒是谈不上比同龄人高了多少,似乎所有人都已经意识到了“海龟”的含金量是一年不如一年,只是赶着留学热,富二代、官二代自不必说,寻常百姓家也是想尽办法创造条件供着孩子出国读书。

GiGi从小养了一个怪癖,越是大家上赶着要的东西,她偏偏还就瞧不上。按照这个逻辑来讲,连她自己也不敢相信那时怎么就一门心思想要出国,后来简阳在一旁提点了一两句,这才沉下心来,专心备考雅思。

“有机会多读书、练英语,也去瞅瞅国外的月亮有多圆、喝喝没毒的牛奶,不好么?”

简阳话里带着调侃,嘴角却连半丝笑意都没有。

那时的他们,过着再简单不过的大学生活,心里却刻着未来太多的愿景,生怕一个不小心走错一步,便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GiGi可以任性、可以挑三拣四,简阳却不能。

“AIESEC我们一起申请吧!你今天赶紧注册把简历放了。”她言语里透着丝兴奋,像只小麻雀,扑腾扑腾地扇着翅膀,脚边却还拴着一根线,怎么也不可能扑腾到飞起来。

“你再耐心等等,这才三月,通知书也不是一封没有,你退路还是有的,不要想一出是一出,你以为志愿者是人人都适合的吗?”

简阳就是那根线。

听了这话,她像是泄了气的皮球,耷着眼皮,右手举着筷子有一搭没一搭地挑着碗里的米粒儿,拔拉来拔拉去,也不见往嘴里送。她还有一个坏习惯,吃东西总是捡着她最不爱吃的先吃,留着最顺口的在碗底。

“我就是不想去做那滥竽充数的留学生,上不了A大的法律系,我何苦花这些钱,要锻炼、要长眼界,我可以做沙发客、可以做志愿者,你以为我当真吃不了苦吗?”

她不是吃不了苦,她是忍受不了平庸。

她不是看不上那些光彩夺目的玩意儿,她是不喜变成潮流中的浪花。

简阳笑了,连带着笑走了GiGi的质疑,明媚如春。

这也是他们交往后的第一个春天。

简阳刚到北京的时候,是GiGi招待的他,免费提供住宿了三天,第四天他们一起约好了去阳朔。

GiGi和简阳都是沙发客。这一旅行方式是大学生里穷游的代表,国外背包客的最爱。

陪她一起练口语的Daniel也是漂在中国的“Hippie”中的一员,“间隔年”的一说也是他最早灌输给GiGi的,直到他三番两次提及“沙发客”这一新生事物,GiGi终究起了好奇,仔细浏览了沙发客的网站,虽骨子里带着一丝中国人固有的保守和介怀,但架不住年轻人的激情与冒险精神,只想着多参加一些聚会、多认识一些来自各国的年轻人。

那时的她才19岁,正是对这个花花世界产生极大幻想和憧憬的时候,环游世界的梦想虽人人可拥有,她却打定了主意要从大学开始积攒经验。

若旅游是人们物质生活富足以后的产物,那背包客则是在物质世界中强调精神世界的一批人。大学生可以用背包客的方式在有限的经费里旅行,有钱人则试图用背包客的方式来告诉自己:人生是一种修行。身上背着几十公斤的背包、脖子上架着一副单反,这似乎是中国游人宣告自己背包客身份的标配。

GiGi一直觉得,穷游与背包客、旅行与生活,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19岁的她涉世未深,体会不到沙发客的网站的鱼龙混杂、散发着来自世界各地背包客们的荷尔蒙,她只属意于“免费提供住宿”、“当地人提供经验”这充满诱惑力的宣言,随即注册了自己的页面,联系人里却只有Daniel的名字。

若不是某天打开邮件,突然收到一封借宿申请的邮件,她甚至怀疑自己有没有勇气做一名沙发客,又或是敞开门来迎接陌生人。

忐忑中带着被新鲜事物刺激后的兴奋感,她轻声嘀咕了一句:“管他的!”便点了“接受”一项。

真的见了他才知道,简阳人如其名,笑起来像是撒着阳光碎片的太阳花,灿烂却不炙热,温暖地烤着周遭的人。她毫无意外地就这样醉在了他的笑容里。

“现在的CS早已经不是当年的样子了,东家换了,沙发客的年纪越来越小,上面的profile也是良莠不齐,连借宿之后的互评都显得相当敷衍。”大三他们正式开始交往以后,GiGi曾一边打着自己的评价一边对简阳抱怨。

“本来沙发客的出发点是极好的,可这花花世界又不是谁定了规矩就一定会照着运行的,好歹都是成年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平时留个心眼儿,我倒没见谁真的吃亏。”

简阳知道,她是在介怀一些沙发客圈子里的约炮行为,有的人瞧见这网站的好,便在上面鱼目混杂,打着借宿或者提供借宿的幌子,实则借机不负责任的搞一夜情。一方大多是人生地不熟的背包客,另一方则是打开大门欢迎的当地借宿人家,两方互不相识,若是几天下来互生情愫,也不是不可,偏偏有人只看重了想走边走、想留便留的好处,不带责任地将这潭水搅得浑浊,让身处其中的人都不自觉沾染了一丝混沌之气。

“你说,Jess是不是瞧见我们才在上次聚会上那样挤兑我?”她一向坦诚自己和简阳的相识是得益于这个沙发客网站,却不想总是瞧见别人挤眉弄眼的言外之意,那里外里便是说背包客的爱情长久不了,好像萍水相逢又擦肩而过才是年轻人爱情的真谛。

偏偏她不信邪,听不得这种不顺耳的话,上次北京CS聚会上,便张口反驳了Jess几句,她作为活动组织者之一,一向笑脸迎人惯了,原本略带洁癖又固执的个性,这几年在沙发客的旅途生活中也着实改掉了不少。不得不说穷游也有穷游的锻炼、沙发客的确让她从19岁的天真中成长了起来。

“唉,你想那么多做什么,说到底你和他们才是萍水相逢,放开了心去认识每一种人,才是对你有益的。”

他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什么事情都要分开了看,不要意气用事……”

简阳知她,就好比如来佛,而她是那只孙猴子,死活跳不出他掌心。

哪怕这些年通过旅行,与各色人种、各种国籍、各类奇葩交往的过程让她由内而外沉淀了许多,但她的意气用事,融在了骨血里,是GiGi不肯褪去的执念,她总觉得,要是连这点子真性情都掩藏了,当真没有意义说什么“敞开心来看待这个世界了”。

在社会里摸爬滚打,装得太久的众人早已忘却了是真是假,只道是连自己都模糊了记忆。偏偏这群人总要打着“找寻自我”的旗号在旅行中不断暴露自己的劣根性。

坦坦荡荡当奇葩,毫不犹豫耍个性。

GiGi大开眼界,不断吃亏、不断憋气的过程中,也渐渐懂得处事不惊的重要性了。

大学的生活里的小打小闹、社团里的勾心斗角,比起真正一个人独创世界,还是小巫见大巫。简阳一向不掩饰对她的小情绪的不喜,恋爱初期,便敲打着提醒她,不要将大学里这些琐事儿和旅行中的遭遇看的太重。

但她戒不掉。

从大一到大四,四年的时光,她耗费了太多精力在筹划旅行的过程里、投入太多感情在每一次的萍水相逢里,没有人知道,她是如何仔细地阅读每一个借宿主人的页面、何等用心地在布地主之谊。

解开了面纱的现实是残酷的,精力充沛、放荡不羁的老外背包客们,一样会邋遢地将臭袜子仍在地上。她喜欢这种真实,也曾以为这才是最纯粹的人际交往。

她实在是错的离谱。

释怀不了的只有她而已,旅行也罢、生活也罢,那种一拍即合的投缘其实不过是因为共同的目的地而相伴前行而已,到达一站,再热烈的友情也只能戛然而止,好似对方从未出现在彼此的记忆里一般,从此再不联系。直到某一天两条轨道再次重合,有了再一次相同的目的地,拾起记忆,道一句:“好久不见!”

简阳在这种状态中如鱼得水,她也以为自己是极其适合这种人际关系的。

4月底,GiGi终于接到了A大的Offer,欣喜地急忙打电话给简阳,他在电话那头,只是淡淡地说了句:“恭喜。”

GiGi没太在意,以为他忙着实习的事情,顾不得跟她多说。

“你这下出国是出定了,真好!”宿舍里的一女孩儿目露欣羡地说。

“你男朋友也去A大吗?”继而又一个声音问道。

她顿了顿,低声道:“他不出国,保研。”

宿舍里静了一下,紧接着便是叽叽喳喳女孩儿们的闲聊,却再无一人提起她出国的事情,绕着八卦和毕业论文说了几圈,渐渐也就散去各忙各的了。

大四最后两个月,每个人都在憋着劲儿,谁又顾得上谁,她们不说,GiGi也知道,毕业说分手,除了爱情,还有友情。只盼着几年后大家都稳定了,再聚首闲话家常,好似从未分开过一般,聊聊爱情、聊聊事业、拍拍照片发发微信,她并不反感这种生活,相反的,她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要不……你还是申请AIESEC一下吧,凭你的条件,适合的项目肯定很多。”晚上简阳从实习单位出来,GiGi已经举着可乐在门口站了小一会儿了。

“你不用操心这些,现在该忙的是你,准备出发的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他点了菜,照例有她喜欢吃的金包咖喱鸡。

“简阳,我9月就得去A大报道了,你暑假还打算去旅行吗?不能陪我在北京多呆两个月吗?”她难得柔了声,带着一丝恳求问道。

“年初便定的计划,一路上的借宿都联系好了,总不能出尔反尔。”

她知道这只是借口,沙发客虽讲究信用,却不是不可更改,更不是他简阳做事的风格。

“我八月初就回来了。你不要担心,在家好好陪陪阿姨。”

她不是不懂事,只是舍不得,听得他这样说,撅撅嘴也就答应了。

GiGi一直记得,出国前那个夏天,太阳烤的比往年还要炙热,北京的天儿干燥得让她鼻血直冒。她每天等着简阳的短信、电话,盼着他一旦晚上到达青年旅社,便能有信号。

一连三天,自从他离开九寨沟,短信便如石沉大海、电话永远占线,后来直接关了机。她心里忐忑,却始终担心他的安全,又怕他是不是不方便充话费,停了机,赶紧上网给他的号码充了钱。

第四天半夜,简阳发来一条短信:认识了几个驴友,租了车结伴去云南。

她吃了一惊,急忙拨了电话过去,听到他从那头传来的声音,心里顿时酸酸的,似能挤出水儿来。

“九寨沟的时候结识了一个朋友,加我一共五个人,临时起意就租了辆车。明天从成都出发,川西开到云南,走到哪儿算哪儿。”

“不借宿了吗?”

“人多不方便,而且一路旅舍倒也方便找。”他那头突然断了一下,听筒里除了传来他静谧的呼吸声,还有浅浅的一句:“Good night.”

陌生的女声,似乎在和他道晚安。

“你现在在哪里?”她还是不放心,问道。

“青年旅社,我在休息室。”青年旅社也是结交旅伴儿最好的地方。

“这一路线我之前走过,不过不是自驾,你每天开车的时候不要看手机,有空的时候就给我发个信息就行。”她嘱咐着,也不想啰嗦太多。他一定是累的,旅行的过程从来都是有起有伏,不是只有光鲜的照片而已。

“恩,太晚了,你早点休息,我明天再打给你。”

他没有解释为何这几天音讯全无。GiGi听出他的疲惫,也不想追究,却不曾想这种每天等短信、等电话的模式竟成了她出国前在北京的全部生活。

几天没有信息已是常态,半夜简短的通话也都是她接到他保平安的信息以后追过去打的电话。她心里不是没有怨气,但是因为彼此都曾这般独自背包旅行过,设身处地地考虑,她无法抱怨出口。

GiGi啊GiGi,你何曾如此挂念过谁?她心中暗道。

手机里存着的是他在微信朋友圈上发的为数不多的照片,她知道,此时的简阳已经到了大理,也就是看到最后一张集体合照,她才知道,这趟旅行五个人,四男一女。照片抓拍的是五个人高高跳起的身影,背后是亚丁风景如画的景色。虽看不清每个人的面孔,但她却能一眼认出简阳的身影,感觉的到那时他们挥洒的旅行的快感,他的左手指尖牵着那个长发飘起的女孩儿。

GiGi一瞬间泪如雨下。

简阳到底还是没能赶在八月初回来,他改了行程,从南京坐火车到北京西站的时候已经是八月十九号了,距离GiGi飞往爱丁堡的航班只有十天而已。

GiGi迎上前去,感觉眼角都笑出泪了,幸好北京的酷暑瞬间就将所有液体蒸发透彻,只留下汗湿停在身上。

照例直接到她家,老妈已备好午饭等候多时了。她觉得有些头晕,却还拼命地说话,简阳本就话不多,这趟旅行回来更是越发沉默。

“累死了吧,没想到你居然改了行程又去了南京,我也没事儿,你提早告诉我,北京到南京动车也方便。”

“临时决定,你马上要走了,也不方便。”他将碗筷收拾好,利索地端到厨房。

他不说,她不问。旅行的一张照片而已,说明不了什么。之前自己背包玩儿的好的驴友也是没大没小,很多搞怪的照片也十分亲密,简阳从来没因此迁怒过,她也应该学着如此大度。她不断地对自己重复催眠,这半个月来已经颇具成效,此时望着他的背影,她竟也笑得开怀。

“简阳!手机响!”第二天一早,她刚起床,便听着手机震动传来的“呜呜”声。

“这么早,是不是你设置的什么提醒?”一边嘟哝着,一边走过去拿起手机打算递给还在半睡半醒间的他。

GiGi扫到屏幕上的来电显示时便浑身僵硬起来,麻麻的震动感从手心传到四肢,竟一步也迈不动了。

她似乎只是一秒钟的犹豫,手指已经按下了“接听”。

“喂你好,我是GiGi,请问你是哪位?”

简阳彻底惊醒,她从未见过书里描述的所谓“惊到蹦起来”的感觉,更何况是她最亲最亲的简阳,那个永远镇定自若、云淡风轻的简阳。此时这等状态,瞧见他的慌张,听着耳边陌生却柔美的女声一句一句清晰的陈述,她却只想放声大笑。

“我知道你,不过简阳说你们只是好朋友……”原来这个所谓的“小三儿”的角色和她并无二致。

“你有没有想过,你根本算不上是他的女朋友……”原来她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关系密切的驴友。

“我们其实从九寨沟开始便是住一间房间的……”原来那天晚上电话里的女声是她。

“你以为我现在退出,你们就可以在一起吗?我下个月便会到北京找工作,这两天我们都在网上一起商量看房子……”电话那头的女生果然比她沉着冷静,若是换做她,接到电话突然知道自己的男朋友正和另外一个女人在一起,只可能是现在这般呆滞,又如何能这般条理清晰地跟她细细分析、慢慢道来。

GiGi望着简阳归于沉静的表情,看着他一点一点收拾起自己的行李,连开口辩解都不曾,看样子竟是打算直接收拾行囊走人。她的血液在两重刺激中重新回转了起来,一股脑冲向了头顶。

“简阳!你……你混蛋!”

什么旅行的意义!什么意气用事!什么历练!她通通不要了!

她自始至终只想要简阳而已。

只想和他一起旅行,穷游还是借宿,她甘之如饴;只想和他发小脾气使性子,是她对他的信赖与亲密;只想和他一起出国,环游世界的梦想一个人太寂寞,有他才值得。

可惜……她历练这般,却是将他从生命里彻底沥出去了。

有一天,你总会厌倦这千篇一律的客套聊天……

有一天,你总会记得停下来看看身后的景色……

有一天,你总会想要带着自己所爱的人,住干净的旅社,给她买所有想吃的街头美食,带她逛遍老城小巷,夜晚贴着耳边说着悄悄话,清晨牵着手去看透着露水的日出……

有一天,你总会发现,这世界,你只需要拥有一个人,从此再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