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灵异事务司
27406900000041

第41章 第二个故事

安云中站在封印之中,觉得自己现在有点左右为难,目前这个状况实在是算不好,武薇那边还没有消息,但是想必这个墓主人也不是什么好对付的角色。

这边,武薇觉得自己的世界变得十分的可怕,就在进入主墓室的那一刻,自己就进入了一个幻境,自己好像就是幻境中的主人一般,和安云中的状况一模一样。

这像是一个古时的故事,那是齐历297年,不知哪朝哪代,总之是新帝继位第十二年。

武薇知道,这里是商府,自己好像是其中的一个小姐,看着这里的一切。

正值新春,商府挂上了崭新的灯笼,丫鬟婆子换上簇新的冬装,红色碎花布料缝起来的袄子显得分外的喜庆。偏院兰芝院里,商家的良妾安氏也支使起丫鬟婆子,布置着这间不大的院子。

眼前又出现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似乎是叫安晓娴?是了,应该就是叫这个名字,武薇脑海中有这样一个声音。

安晓娴是商府的第三房妾侍,府里一般唤作安姨娘,出身普通的商旅世家,家里颇有些家资,只是没读过什么书,十五岁时许给商老爷做了第三房良妾,上面还有一个七品官家的贵妾压着,下面也有几个出身低贱的贱妾,十几年来生了一儿一女,在商家过的也算不错。

商老爷是正儿八经的官家,父亲是正一品相国,不过如今年纪大了,退了下来,大哥袭了父亲承文候的爵位,身为嫡次子的他也颇得皇上看中,做了三品的户部尚书,不过三十多的年纪,前途正是一片光明。

安姨娘收拾好了兰芝院的布置,又叫来自己的一对儿女,正是要去拜见商府老太太的时候,儿女断然不敢出了什么差错。

打发身边的贴身丫鬟翠玉去叫少爷小姐来,安姨娘靠在了软榻上,准备好好休息一会,免得晚上晚宴丢了自己的面子。

安姨娘的一双儿女,女儿商玉华是女儿里的老二,如今十四,将要过十五的生辰,儿子商正兴则是老幺,现今只四岁,此时双双过来给自己请安了。

武薇感觉自己的视角似乎是其中的一个女孩子的,看起来应该是那个商玉华的视角了,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墓主人的身份。

“见过姨娘,给姨娘请安。”商玉华微微福了身。

这个称呼武薇还是清楚的,姨娘不是嫡母,不能够用母亲这个词来称呼,论其身份地位,寻常的姨娘甚至还不如府里的少爷小姐尊贵。不过亲生儿女总是要对自己生母亲昵许多的,往往也是跟着自己的生母生活。

古代的大家族总是这个样子的,规矩很多,礼数也很多,包括严苛的封建等级制度,武薇越来越觉得自己好像就是成为了这个商玉华,墓主人真的就是这个人么?看起来,这个商玉华只是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姐而已啊。事情还真是很蹊跷。

商家作为高门大户,礼数颇多,尤其是这些礼节深入到了生活之中的方方面面,把整个商家的人们都约束到了条条框框之中,一言一行皆要循规蹈矩,不能有半点的差错。商家老太太就是商家最注重礼数的人,因为安姨娘是商女出身,没少遭老太太的挑剔,因而对自己的儿女才分外严格。

商家的女儿是一起教养的,但是商老太太对于嫡长女还是分外的在意,除了家学的课程之外,还专门请了夫子教导琴棋书画,商家长女的名头的这京城里还是很响亮的,知道的都要赞一句才女。

安姨娘把自家女儿拉到身边,武薇觉得有点奇怪,但是既然是这个身份的记忆,看来应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就算是规矩再多,在人看不见的地方,比如自己屋子里倒也不用太过拘谨。

“玉华啊,娘给你做了几套新衣服,都是今年顶好的新料子,请的也是江南那边最好的绣娘,你快去换上让娘看看。”安姨娘打量着出落的愈发清秀的玉华,心里十分满意,女儿都是娘的心头肉,说什么也不能亏待了自家女儿。

武薇有点尴尬,突然又想起来了安晓娴的身份,就像是突然出现在她的脑海里的,关于安晓娴的各种信息,武薇有点好奇,为什么这个女儿这么清楚自己母亲的出身,还是只是因为自己现在差不多是上帝视角呢?

安姨娘是安家唯一的女儿,所以自出生就备受宠爱,嫁妆更是几箱笼的金银钱财,甚至还有一整箱子的金条,尽管是做姨娘,但她的手头说不得比正房太太还要宽裕。但也因为这个,老太太更加的不喜欢安姨娘了。

安姨娘给玉华准备的是一身绣着梅花的淡紫色衣装,样式算不得最为新奇好看的,但是穿上之后自有一番端庄的姿态。安姨娘转着看了一圈,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赞道:“我家玉华还是漂亮灵秀,论起样貌来,一点也不输嫡出的女儿。”

“娘,慎言。”商玉华虽然知道自家姨娘这是高兴,还是提醒了一声,这话要是被老太太听了去,指不定又是一番折腾,她娘只是小小一个良妾,虽说身份不算低贱,但是在这高门大户里实在也硬起不起来。

只是,这段时间好像并不是武薇自己在控制这具身体一样,这都像是编好了的对话,看起来有点艰难和尴尬。

“这屋里就咱们几个,哪个会乱嚼舌根子,你只管放心就是了。”安姨娘安抚了自家女儿两句,这里可是她的院子,经营了这么多年,以她的财力,院里的丫鬟小厮早就收买的服服帖帖的,断然是没人敢乱往外面传话的。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安姨娘一直是信这个理的,她不敢说自己比正房太太家底丰厚,毕竟人家是世家大族出来的女儿,但是和这阖府的姨娘们比起来,她可是阔气多了,那个官员家出身的贵妾也是指着府里的月钱过活的。

她进了这兰芝院,就花了好几百两银子,把自己的人好好清理的一遍,这帮伺候人的也都是指着赏钱过活的,除了几个实在是顽固的死硬,其他的都倒在了安姨娘浩浩荡荡的金钱攻势之下。至于死硬的那几个人,时间这么久了,随便找些理由,一个一个磨着,还能留得下活口?

安姨娘把思绪转回自己的一双儿女身上,儿子尚小先不论,女儿生的却是十分清丽可人,五官虽说不出是如何漂亮,但组合在一张面孔上,却别有一般滋味。

年后又是四年一度的遴选了,安姨娘想起之前老爷跟她提过的,虽然舍不得女儿,但绝计改变不了商老爷的决定,只能尽力给自家女儿好好打点了,宫里的人她是一个也不认识,但是多给女儿培养两个得用的丫鬟,一直是安姨娘操心的事。

“只可惜近些年没有细心培养,书也没怎么读过,勉强认几个字,顶多看看账本,琴棋书画也是一点不通,女红也只是一般。”安姨娘心底里有些后悔,但是三月就要开始阅选了,仅仅三个月,做什么都是来不及的。

“娘?”玉华发现安姨娘想事情入了神,轻声提醒了一下,时间可是不早了,要再这么耽搁下去,恐怕是要误了时辰了。

“啊。”安姨娘回过神来,发现自家女儿正牵着小儿子看着自己,隐隐有些担忧的样子。

“行了,咱们走吧,可是不敢晚了。”安姨娘敛去了自己乱七八糟的思绪,扶着身边的翠玉起了身,想起一会子还要跟一大帮子女人争来斗去,便觉得心下一点也不痛快了。

商家祖制,商家男子所娶回家的,妻子自然不必说,贵妾和良妾是上家谱的侧室,算是正儿八经的主子,贱妾就和通房没有区别,虽然顶着妾侍的名头,却上不了族谱,内内外外的名分依旧还是奴婢,脱不了贱籍。所以在这种举家大宴的时候,只有正妻和贵妾良妾参加,贱妾是上不了台面的。

安姨娘赶到的时候,老太太还没出场,她松了口气,朝自己这房惯常坐得位子走去,身后的玉华和商正兴也不是第一次遇见这种场面了,也各自找了自己的位子。

安姨娘这一支属于二房,正儿八经来宴席的,只有一个正房太太,贵妾刘氏,再加上她,其余的七八个妾侍都是奴婢出身,如今在院子里安顿了酒菜,与房里的大小丫鬟小厮们在一处,只是安排更好些罢了。

等到几个人大体安顿下了,席面上坐的人也将将满了。女眷这边,正妻坐在最上首,下面是各房的贵妾,再往下就是各房的良妾,对面那一桌则是小姐们和未满十岁的少爷们,最上首坐的是各房的嫡女,往下是贵妾出的女儿,再往下则是良妾生的,少爷们只有几个,皆是良妾所生,就按照序齿排了,单起了一小排,可见府里的嫡庶尊卑的规矩。

安姨娘坐在靠末尾的位置,对面便是女儿,儿子离得稍远些,也自然有小厮来照顾,她打量了儿女一番,确定没什么问题,这才跟大房的一个良妾叙起了话,所说的无外乎也是一些衣服首饰家长里短。

武薇坐在那里,满脑子都是商家的事情,愈发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了,这到底是个什么故事,到底代表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