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大生意人给年轻人最有价值的218条经商哲学
27440600000029

第29章 团队打天下,制度定江山(4)

王锋是一家大型科研机构的技术主管,他在平时的工作中,就十分注重那些不能被量化的工作。尽管王锋所在的技术部门曾经研发出不少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新技术,但这些成就都是建立在无数次的失败之上的。对于技术研发,很难用清楚的数据去量化员工的工作,因为谁也不确定,开发一种有价值的新技术需要3个月还是半年。

身为技术主管,王锋很清楚科研工作的特殊性,尽管公司规模不小,企业制度也十分完善,但技术研发是不可量化的工作,因此公司制度在这一领域比较笼统,没有详细具体的管理标准。王锋深知,自己所在的部门正是制度的“短板”所在,基于此,作为该部门的领导,就必须弥补制度不足,做好对下属的监督检查工作。

为了更好地了解员工们的科研进度,王锋要求每位员工每周都要上交一份工作报告,对自己的工作进度、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取得的成就等一一进行汇报。

为了弥补不能被量化工作的制度“短板”,王锋还充当起了“督察员”的角色。每个工作日,他都会抽出时间到实验室进行不定时抽查,一旦发现有下属“磨洋工”,就会立即批评指正。事实证明,王锋的这种做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

作为企业管理者,千万不能忽视那些不能被量化的工作,越是工作内容不好衡量,就越是要加强人为管理的力度。制度并非是万能的,而对于企业中那些制度触及不到的“边边角角”,我们只能采用监督检查的方式,加以弥补。

163制度是用来实施的,而不是吓唬人的摆设

如今,绝大多数企业都认识到了制度的重要性,并制定了相对详细完善的管理制度。大到关系公司生死存亡的重要决策,小到员工们的作息时间以及领取办公用品的规定,可谓十分齐全。然而不少企业的制度没能很好地贯彻下去,不幸沦为吓唬人的摆设。

作为管理者,我们不能把制度当花瓶,制度制定出来就是为了实施,如果摆在高高的神龛上,那么对企业的发展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在制度的制定和实行上,不能过多地讲求形式,更不能把它当作“面子工程”。只有一板一眼地贯彻实施下去,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从而给企业带来货真价实的实惠。

老张是一家公司的财务总监,手下管理着七八名财务人员。公司关于现金的保管、支取以及转账等问题,本有着十分详细的规章制度,但老张觉得按制度办事实在太麻烦,长久以来都按照经验进行粗放式管理。估计是也没出过什么大问题,上司也没有详细过问,整个财务部便养成了“无制度”的工作习惯。

然而突如其来的变故,却让老张一下子慌了手脚。原来一名下属保管现金的保险柜被撬,公司第二天要用的20万现金不翼而飞。要知道,公司的防盗措施一直做得很到位,为了防范入室盗窃,还专门购置了国内最先进的保险柜,柜子上不仅配有报警、密码等装置,一旦密码输入错误,还能对操作者进行电击,如此可靠的保险柜,又为什么会失窃呢?

原来整个财务部都视公司的财务制度为摆设,根本不按照制度办事。这位使用保险柜的出纳,平时并没使用这个先进的家伙,由于他不小心把常用保险柜的钥匙丢了,所以才不得不动用该保险柜。由于担忧不小心输错密码遭电击,所以便不接电源;又怕忘记密码,所以就按数字大小顺序编了1~6的号码;再怕丢了钥匙,最后索性把钥匙扔在了办公室的抽屉里,结果反倒给窃贼提供了作案便利。

制度是用来实施的,企业管理者千万不能过分相信经验,更不能因害怕麻烦就放任下属把“制度”当成摆设。试想,如果老张从始至终都能严格要求员工按照制度办事,那么公司财产失窃的事根本就不会发生,而他本人也不会因此而停薪留职。

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往往是造成企业管理失误的重要原因,所以,广大管理者一定要谨记:制度是用来实施的,只有贯彻下去才有意义。

164榜样的力量:老板要做遵守制度的表率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家企业老板要求在开会期间,不允许接打电话。可是在开会期间,有些领导照旧接电话,有些领导一边拿着电话,一边说:“对不起,我这个电话比较重要,是一个大客户。”只有当老板参会时,大家才会自觉地把手机调整为震动或静音状态。而一旦领导没有参会,大家就马上把规定丢在一边。

后来老板发现了这个问题,再次召开会议时,他提来一桶水放在会议室,然后对大家说:“从今天开始,谁在会议上接听电话、发短信,一律将其手机扔进这桶水里。”可能是事先安排好的,当老板说完这句话,他的电话居然响了,他看了看电话,然后什么也不说,就把手机扔进了那桶水里。

紧接着,又有一个管理者的手机响了,老板见状,将他的手机拿过来,扔进了那桶水中。老板的这一举动,让在场的所有管理者们震撼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在开会期间接打电话了。

在西方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热炉法则”,它是指当有人违反规章制度时,就像触碰了一个烧红的火炉,一定要让他受到“烫”的处罚。上文案例中的老板的做法与热炉法则不谋而合,起到了很好的反面强化作用。

热炉法则包含4个惩处法则,分别是预警性原则——通红的火炉,就像一盏信号灯,提醒大家不要触碰;必然性原则——只要你摸上去,必然会被烫伤,所以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即刻性原则——只要你碰到热炉,瞬间就会被灼伤;公平性原则——不论是谁触碰了热炉,都会被烫伤,热炉不辨亲疏,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个人。

每个企业都应该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只要有人触犯了,就要受到惩罚。而极为重要的是,作为领导者,更应该遵守规章制度,以身作则。做了不该做的,会受到怎样的惩罚。只有做到令行禁止、不徇私情,才能真正实现热炉法则。这要求企业领导者要有“铁手腕”,维护制度的威严,不讲任何情面。

165让谈心成为一种长久的制度

有些企业管理者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除了工作需要,根本不愿意和下属多说一句话,实际上这对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是人就有喜怒哀乐,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一个人只有处于愉快的情绪中才更有效率,所以作为管理者,要时刻了解员工们的情绪状况。

事实证明,一次成功的面谈,往往会给员工内心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多时候,领导的关切话语能使员工认识到自身价值之所在,并对公司产生深厚的感情,从而身体力行地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企业管理者不妨借助固定的谈心制度,来帮助员工摆脱不良情绪,从而维持工作上的高效率。

员工是企业的最大财富,为了更好地了解员工们的思想动态,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上的问题,江苏科兴监理公司制定了员工谈心制度。

事实上,像江苏科兴监理公司这样的中等规模企业,将谈心作为一种长久制度的做法也算得上一件新鲜事。制度规定:每个部门、管理者和人力资源部都需要各自保留一份谈心档案,以备查验。上级在与下级谈心时,应准备好谈心卡,领导与每个人的谈心次数,每年不得少于10次。

在谈心的内容上,公司并没有进行严格意义上的规定,可以涉及员工的工作情况,也可以是个人职业规划的内容等。此外,要求每位企业管理者,一旦在谈心过程中发现员工存在工作或生活上的困难时,要在职权范围内尽可能地给予帮助。

谈心制度实行以后,公司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在团结协作上更默契了,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高。此外,员工感受到了上级以及公司对自己的关心,其忠诚度也有所提高。

尽管谈心制度确实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但管理者在与员工谈心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谈心的目的是了解员工的心理状态,并帮助他们保持高效率,而不是给员工添堵。所以,在与下属进行绩效面谈时,不能口无遮拦,伤了对方的自尊心,而是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用一颗热心去感化和说服对方。

一次成功的面谈,需要一个具体合理的程序,不管是面谈时间、地点,还是谈话内容以及开场白,管理者都需要拿捏分寸,只有想方设法让对方说真话、说实话,才能增进双方的默契,最终达到谈心的效果。

166知人善用,是成功管人的关键

人的能力有高低之分,如何用人管人,对企业的领导者来说,都是一项极其严格的考验。大材小用,难免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导致人才流失;而小材大用,又难免会引起工作上的混乱。只有知人善用,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才是企业发展的长远之道。

要想成功管人,首先要选对人,用好人。管理者在组建团队时,一定要根据不同岗位的需要,吸纳与之匹配的人才。垃圾是未被利用的财富,只要善于挖掘,了解其长处、洞察其优势,并深知其短处和不足,就能在选人用人的过程中做到扬长避短,使人才潜力最大化。

在不少管理者眼中,能够担任经理一职的人必定业务能力优秀、专业知识丰富、为人处世也相对练达。但一家玩具厂却反其道而行之,聘请了一位年仅14岁的小丫头担任经理顾问一职。此举迅速成为该行业的头号新闻,不少人嘲笑该玩具厂的老板:“14岁的丫头,压根不知道管理为何物,让她当经理,简直是天大的笑话。”此外,还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明目张胆的炒作。但实际上,该厂并非是为了制造轰动效应,此举乃是知人善任的体现。

玩具的主要使用人群是儿童,评判玩具好坏最有发言权的是儿童而非成人。该厂曾经推出过多款玩具,尽管成人觉得有趣,但孩子们并不买账。基于此,玩具厂老板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聘请一个熟悉各类玩具的孩子当经理顾问,这样一来,在产品设计方面就能更贴近儿童的审美,从而开发出更受他们欢迎的玩具。

事实证明,这种尝试是非常成功的。女孩担任该厂经理顾问后,尤其是在玩具的开发设计方面,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议。经过她把关的玩具一经面世,便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玩具厂的销量也随之大幅增加,利润更是翻了一番。

一个知人善任的管理者,能够清晰地判断出,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人。世界上只有混乱的管理,绝没有无用的人才。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只要用对了地方,用对了场合,就能起到超乎想象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善任”无疑是衡量企业领导者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

管理的本质是管人,管人的前提则是用人。只有充分掌握了人才的特点,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才能找到最佳的用人方案,并充分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身为一个管理者,必须善于区分不同素质和才能的人,把他们放在相应的岗位上,人尽其才,使其各尽所能。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稳定的人才结构,从而保证企业的高效运转。

167管理者不能超越制度权威

在企业中,总有一些管理者喜欢把自己凌驾于制度之上,强行超越制度的权威,任意践踏制度,而自己丝毫不以为然。比如,有些管理者要求员工在公司不得抽烟,自己却一天到晚叼着香烟,在员工面前吞云吐雾;有些管理者要求员工不得在上班的时候玩游戏,自己却整天在上班的时候玩游戏;有些管理者要求员工上班不能迟到,自己却经常姗姗来迟……

如此这般,怎能让员工信服呢?这样会严重损害制度的威信,也影响老板的形象。对企业实现规范化、公平化管理是极为不利的。因此,真正高明的管理者,绝不会超越制度的权威,他们懂得带头遵守制度,努力维护制度的权威性。

1946年,松下公司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为了走出困境,松下幸之助要求全体员工不准迟到、不得请假。然而,规定出台后不久,松下幸之助本人就迟到了10分钟。原因是司机先生没有准时来接他,他只好坐公共汽车,最后迟到了10分钟。司机之所以没有准时来接他,是因为主管督促不力,导致司机睡过了头。

松下幸之助没有为自己找借口,而是按照规定批评和处罚了相关人员,也包括自己。首先,他以不忠于职守为理由,处罚了司机;其次,他以监督不力为理由,处罚了司机的直接主管、间接主管,共计8人。最后,松下幸之助处罚了自己,而且处罚最重——退还了全月的薪金。

仅仅迟到了10分钟,就处罚这么多人,连自己也不放过,有这个必要吗?在松下幸之助看来,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这样可以维护制度的威信,对全体员工起到教育作用,使大家今后坚决遵守公司的规定。

我们常说:“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意思是,无论你是普通员工,还是高级管理者,在制度面前,都是平等的,谁都没有特权,谁都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身为管理者,应该带头做遵守制度和规定的榜样,当自己不小心违反制度时,应该积极接受处罚,这样才能树立公正、平等的企业风气,让员工们信服你。只有你得到了员工的信服和支持,你的管理工作才能顺利地展开。

168消除迟到、旷工现象,一定要抓住根源

迟到、早退以及旷工,是现代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消除这种现象,管理者们往往采用监督惩戒的办法。过去,主要是由专人负责“点到”,一旦发现迟到者,轻则批评警告,重则扣除工资,如今不少企业都实行指纹打卡制度,但这种监督惩戒的措施当真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