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医疗产业大棋局(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学知识)
27473100000002

第2章 健康数据对平台的意义:咨询还是娱乐?

健康数据是互联网医疗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如何运用这些数据并为用户提供最大化的服务仍是一个难题,本文提供了两种可能的模式:教育咨询和娱乐。很明显,娱乐不可持续,如何寻找自身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就成为互联网医疗从业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病种治疗数据库或将再造健康信息产业

中国健康信息长期处于较为混沌的状态,市场上各类平台长期充斥着大量的广告和各种伪信息,真正能为用户提供医疗决策参考的平台几乎没有。尽管百度等平台已经开始着手解决健康信息的混乱现状,但是如果不能改变以广告为核心的收费模式,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市场问题。

在美国,面向个人的市场原来有WebMD和Everyday Health,他们主要的收费模式来自药厂和医疗机构的广告,但是会严格控制广告的内容和质量。依靠广告而非交易的模式有几个问题,第一,信息宣传仍会有夸大和不真实的成分。第二,广告市场份额不够大,无法将市值做的非常大。第三,市场运营主动权不在自己手中,而是掌握在广告客户手中,一旦失去几个重要客户,对公司打击很大。

随着数字医疗的发展,健康信息市场也将迎来变革。新的模式很可能不再依托于广告,而是依托于机构用户,让健康信息尽可能的保持客观中立,帮助用户作出准确的决策。美国的WiserTogether在这方面或许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WiserTogether通过对病人和医生的调查生成了基底的数据库,基于这个数据库,WiserTogether根据病种为用户提供治疗建议。用户可以看到一种疾病的各种不同治疗方法和相关的结果,再根据所获取的信息来作出治疗的决策。目前,WiserTogether提供260个病种和超过4000种治疗方法,已经为350万病人提供服务。WiserTogether的数据库一直在更新,不仅通过传统的调查方法,也通过医患自愿提供的数据和病历卡数据。

WiserTogether的盈利模式做过多次改变,现在主要是雇主和保险公司购买这一产品提供给他们的员工和用户。WiserTogether之所以依靠这种模式最终取得了进展,主要还是得益于奥巴马的平价法案。以医疗价值为核心的平价法案不仅影响了医疗机构和医生,也加大了病人的权利。因为一切最终的判断都决定于病人的治疗效果,为病人提供确切真实的治疗方案比较就成为了医生必须要做的,而病人在就医前如果能获得充分的信息,与医生的沟通也将变得简单。

为了让病人和医生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进而决策,WiserTogether的产品必须客观中立,雇主和保险公司购买的模式也决定了其完全不必收到广告客户的制约。

目前在中国市场最有能力来运作这种模式的应该是丁香园。丁香园拥有近半数的医生资源,能够提供较为专业的疾病知识给用户。但丁香园目前受制于本身盈利模式,要提供类似服务做到客观中立会有一定的难度。而且,中国没有保险公司和雇主付费的习惯,让用户来自费购买存在一定的难度,回到广告的模式就失去了客观性。

那么,能否像体检一样创造出一个由雇主埋单的市场?这个可能性并非不存在,如果能提供一种与体检联动的营销模式,或许能够再造健康信息市场。当然,如果能有政策的推动,这一模式的发展将获得很大的动力。

健康平台寻找竞争优势:为硬需求服务

随着QQ在5.1版本中添加了健康平台后,中国的健康平台开始正式进入市场。之前微信和百度的健康平台的搭建并不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推广的力度也较弱,因此不能算是真正的健康平台。QQ的这一平台依旧是以社交为出发点,强调平台的娱乐性。通过接入市场上的各类可穿戴设备来打通健康数据的流动并将之最终沉淀在QQ的平台上,再根据这些数据为用户生成健康档案,最后接入后端的减肥、挂号、诊疗和药品的服务。

QQ是整体思路与国外的平台基本相同,只不过在早期会更偏重社交和娱乐属性。这与其用户定位有关,QQ整体用户群偏年轻,更喜欢社交和娱乐,商务人士偏少。因为拥有3亿以上的用户,QQ推动建立健康平台会相对容易,特别是随着年轻人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参加各类运动后,QQ顺势切入有着较大的优势。

不过,做年轻人的健康平台挑战巨大。

第一,年轻人较少生病,更多的需求是健身,这类健康数据对其的意义不大,更多是为了与其他朋友分享而不是为了预防和治疗疾病。这些都决定了他们在这个平台上的行为持久性较弱,一旦其朋友不再在这一平台,用户也将整体迁移。

第二,因为年轻人生病几率小,整个平台的意义更多的在广告上,交易不会是主营,这不利于平台整体规模的做大。而且目前微信平台有取QQ而代之的趋势,越来越多的QQ用户放弃使用,腾讯公司的左右手互搏的问题也将影响到QQ健康平台的发展。

第三,通过运动社交是否真的能做大。在过去十年,有多个创业项目围绕运动来做社交,但无一例外的都失败了。向来对于隐私很看重的中国人是否愿意持久分享其健康数据还是一个未知数,而且健康数据的监管也将是未来一个不得不考虑的政策风险。

但是,健康平台的战略意义很大。虽然面临挑战,还是有一些机会来获得发展。随着环境污染、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年轻人患有慢性疾病的几率正在快速增加。很多年轻人过早的患上了三高等慢病。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慢病管理就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功课。

慢病患者不仅需要监测其身体数据,在康复的过程中还有很强的运动需求,对后端的就诊和药品的服务需求也很大。这些与健康平台的设计非常匹配,年轻的慢病人群或是中国健康平台最大的突破口。

不过,随着健康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健康平台的发展将加快,未来的竞争者会增多,吸引用户的有效手法应该还是服务,而非社交。健康平台总体上是一个满足硬需求的平台,必须提供有效的服务才能留住用户。时尚和娱乐的功能虽能短暂吸引用户,但不可持久。举例来说,减肥公司在美国很成功却在中国很失败。背后核心的原因是,在美国,减肥是硬需求,不减肥就会面临严重的疾病风险。而在中国,减肥被用来和时尚挂钩,是一种爱美的表现,这注定了其不可持久,失败也就很自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