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医疗产业大棋局(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学知识)
27473100000004

第4章 深耕互联网医疗:发现利基市场

互联网医疗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市场的快速扩大,但在目前阶段,市场上提供的主要还是集中于消费者当下的需求,对于不那么迫切但有确实有需求的则供给较弱。不过,自由竞争的市场发展还是能够帮助公司找到利基市场。从远程追踪到健康险,不同的进入者造就了多彩的商业模式,有助于寻求市场机会的中国读者去发现自身的机会。

远程追踪助力医疗控费 大公司争相涌入

自从美国医疗控费计划(Managed Care)实施以来,远程医疗的发展获得了爆发式的增长。在这其中,远程问诊的发展尤为迅速,而远程追踪的发展则相对缓慢。这主要是因为数据不准确,对医生的学习门槛高和数据积累不够引发的临床意义缺失。但远程追踪意义重大,根据近日Geisinger Health Plan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远程追踪降低了病人再次入院的几率达到44%。这份报告是基于对500个病人长达4年的研究做出的。

因此,对这一领域有长远布局的行业巨头加大了对远程追踪的投入。近日,飞利浦旗下的两款远程追踪App获得美国FDA的批准进入市场,而美国保险巨头信诺(Cigna)与Intel-GE Care Innovations合作的远程追踪项目获得了进一步的扩大。这两家公司的项目主要是帮助医生有效的实时评估病人的身体状况,同时让病人在有问题的时候可以直接与医疗护理机构沟通。飞利浦的App是免费的,只收取每月的服务费。信诺保险的则仍处于测试阶段,在前期的50个病人的试验阶段,再次入院的比例下降了75%。

医疗费用的无限上升是各国政府都倍感头痛的问题,如何有效控费就成为政策和市场都需要面对的挑战。就目前来看,美国的医疗控费计划是给予市场较好指引的政策。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而且,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远程医疗有效的降低了医疗的总体费用并且有助于病人及早发现和控制病情。

最为远程医疗的一个主要分支,远程追踪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近几年。虽然远程追踪并不如想象中那样获得巨大的发展,行业内也没有巨头产生,医疗行业相关巨头却仍然非常看好。这主要基于如下几点。

第一,远程追踪能有效控费并最终提高大公司自身的盈利能力。作为病人监管的主要手段,远程追踪能实时获得病人的状况,帮助医疗机构和医生提早介入干预,从而将疾病控制住,最终降低医疗费用。对于医疗保险公司,降费的直接好处是降低赔付率提升公司的盈利。对于医疗器械公司来说,降费是其向医院和个人销售产品的有利推手。对于医院和个人来说,降费能帮助减少医疗支出。

第二,获取数据来进行产品研发。随着远程追踪的发展,早期进入的公司将获得宝贵的用户数据来为其下一代产品的开发做准备,从而在市场上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而后进入者因为缺乏长期用户数据,产品较难符合用户习惯,难以在短期内快速获得市场份额。

第三,获取用户来拓展市场。对于行业巨头来说,早期进入远程追踪还有利于获得用户。随着远程追踪产品的推广,大公司还可以通过这类产品来推动自身产品的销售,从而扩大自身的用户群体。

不过,远程追踪的发展仍属于早期的积累用户和数据的阶段,还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出现,随着行业巨头的争相进入,中小型公司在这一领域的机会还不明朗,需要做好长期深耕。

健康险:移动医疗的下一站?

移动医疗的本质是通过技术手段来帮助个人预防和控制疾病,从而最终降低整体的医疗费用。但是,随着移动医疗的发展,仅仅依靠技术的手段依然面临着很大的局限。移动医疗的发展开始衍生出各种新的商业模式,技术日益成为一种辅助但不可或缺的手段,而不是根本性的推动力。

在美国市场,健康险一直是移动医疗的主要支付方。但是,有很多疾病属于选择性治疗的范畴,健康险并不能覆盖。所以,在健康险不能覆盖的领域,移动医疗的发展主要依靠其他支付方或者个人,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在这种局面下,新的健康险商业模式应运而生。

美国的助孕App公司Glow就发展了一种新型的互助保险模式,并于近日获得1700万美元的新融资。Glow的模式是每对有需求的夫妇在使用其助孕软件和服务的同时,每月在保险基金Glow First的账户上存入50美元。连续10个月后,如还不能怀孕,Glow将动用备孕基金来支付用户治疗不孕所需的医疗费用,资助金额将在2万到4万美元之间。如果用户成功怀孕了,你所存入的钱则会被用于对其他用户的资助。

这种新型的保险模式确实给人耳目一新之感。Glow将目标锁定在健康险的市场空白点上,在没有保险的病种上,用户的需求依然存在,但长期无法得到满足。移动医疗的发展使得这种保险成为可能,因为移动医疗可以通过对用户的大数据来进行分析降低保险的风险。而且,单病种保险很容易吸引到用户,用户购买的意愿非常强烈。

不过,单病种的保险总体风险依旧很高,这类疾病的治疗难度比较大,很可能导致提供保险的公司破产。要控制风险,不仅要对大数据进行分析,也需要甄别用户的风险程度高低。移动医疗虽然在这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但是需要长时段的累积,并不是一两年就能建立完善的风控模型。所以,类似Glow这样公司的产生和发展可以更多的被理解为产业的提前布局。

当然,Glow也有较大的优势。通过其助孕App和基金,Glow能在扩展用户的同时快速扩张医疗服务网络,为其进入下个病种提供准备。通过这种方式,Glow在增长到一定程度后,最终将进入传统医疗保险公司的阵地,与其进行正面较量。通过先发展用户和移动医疗服务模式的方法,Glow或将对传统医疗保险公司展开逆袭。

上述的分析也可能高估了Glow的未来发展潜力。不过无论如何,这种商业模式对中国的移动医疗仍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由于健康险市场的过于薄弱,中国的移动医疗始终无法找到有力的支付方来推动其发展。如果能开发出类似的产品,与保险公司进行战略合作,移动医疗的发展不仅能找到有力的支撑,也将带动健康险市场的发展。当然,中国的基础医疗服务有着自身的特点,真正要推动这种服务模式,需要顺应市场来进行商业模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