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李嘉诚教你把生意做大
27652700000039

第39章 大胸怀,大气魄,成就大商人(3)

李嘉诚无疑是一个世界级大商人,他曾经说过:“今天,商人已经走进了一个全球化时代,面临着与以往任何时候都不一样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用全球化思维做生意,是当代商人的必然选择。”他的足迹踏遍四海,经营范围、经营领域涉及广泛,他的视野开阔,善于捕捉商机,在全球展开竞争。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加拿大经济面临严峻的挑战。杜蒙特与范劳尔专程前往香港,为了便于和李嘉诚接触,他们把办公室搬进了怡安华人行(长实总部所在地)。一位加拿大商务官甚至把李嘉诚在杂志封面上的肖像挂在办事处内,每当提起李嘉诚,他都赞不绝口地说:“那是我的英雄人物。”他非常希望李嘉诚到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投资,哪怕买下当地的一座房子、一间纸厂或一些餐厅连锁店,他都十分欢迎。因为只要李嘉诚去加拿大投资,就可以吸引其他香港富商仿效。

在对加拿大进行投资的过程中,马世民如同李嘉诚的“全球大使”,因为他特别主张进行海外扩张。后来,在马世民的陪同下,李嘉诚、长江副主席麦理思一行飞跃太平洋,前往加拿大考察。

1986年12月,李嘉诚及和黄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撮合下,通过合营公司Union Faith向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投资了32亿港元,购买其52%的股权。当时正值世界石油价格低潮,石油股票低迷。因此,李嘉诚看好石油工业。

在当时,这笔流入加拿大的港资不但轰动了加拿大,也引起了香港工商界的骚动。后来,李嘉诚不断增加收购股权,到1991年股权已经增至95%,总投资为80亿港元。其中李嘉诚个人拥有46%的股权,和黄与嘉宏共同拥有49%的股权。

后来,李嘉诚和大儿子李泽钜纷纷加入加拿大国籍,李嘉诚本人也成为香港加拿大会所的会员。每当李嘉诚出现在加拿大会所,驻港的加拿大官员及商人都会围绕在他身边,犹如众星捧月一般,有些加拿大官员甚至把李嘉诚尊称为“加拿大的赵公菩萨”。

对于李嘉诚与加拿大官员、商人打成一片的举动,有人说他是“走资派”,有人说他大肆收购欧美企业,为的是隐形移民,还有人说李嘉诚准备淡出商界。对此,李嘉诚是这样说的:“因投资关系,我在1967年时已获得新加坡居留权,别人怎么说,我并不在意。”

加拿大是幸运的,他们逮住了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因为仅李嘉诚一人,就为加拿大带去了100多亿港元投资。1988年,马世民接受美国《财富》杂志记者的采访时说:“若说香港对我们而言太小,这的确有点狂。但困境正在日渐逼近,我们没有多少选择余地。”

马世民表示,按照加拿大国家的商务法律,外人无权收购“经营健全”的能源企业。因此,为了收购赫斯基在加国西部拥有的大片油田和天然气开发权、一间大型炼油厂及343间加油站,李嘉诚和大儿子李泽钜加入加拿大国籍,这样收购计划才得以顺利进行。

在投资加拿大的同时,李嘉诚也在英国展开投资。1986年,他斥资6亿港元购买了英国皮尔逊公司近5%股权。之所以购买该公司的股权,是因为它拥有世界著名的《金融时报》等产业,并且在伦敦、巴黎、纽约的拉扎德投资银行拥有权益。但由于该公司最大股东反对李嘉诚进一步控制皮尔逊,针对李嘉诚组织了反收购,李嘉诚随机抛售了股票,赢利1.2亿港元。

1987年,李嘉诚与马世民做出闪电般的投资,支出3.72亿美元购买英国电报无线电公司5%的股权。尽管李嘉诚成为这家公司的大股东,但是却无法进入其董事局。原因是这家公司的高层提防着李嘉诚,害怕他掌控了公司。3年后,李嘉诚趁高抛出股票,净赚近1亿美元。

此外李嘉诚还进军美国、新加坡、日本。值得一提的是,1992年3月李嘉诚携60亿港元巨资,赴日本投资地产时,其举动引起了日本地产界的巨大震动。李嘉诚之所以在多国进行投资,为的就是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既可以分散投资风险,又可以多点赢利点,增加赢利的可能性。

李嘉诚是一个财大气粗的商人,但也是一个拥有大胸怀、大气魄的企业家,正是因为他有胸怀全局的境界,才能做天下的生意。他所涉及的生意包括能源、地产、电信、零售和货柜码头等等,并且获得了良好的回报。

虽然商人有国籍的不同,但是经商、做生意却没有国界。在当今的商业竞争中,善用全球资源的商人,才能获取超级利润。作为商人,谁能成为全球投资的先觉者,高瞻远瞩,谁就能成为中国商界的佼佼者,成为世界商界的佼佼者。

修炼领导力,培养卓越的领袖气质

李嘉诚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做一家企业的老板,还是做一个团队的领袖?他说:“一般而言,做老板简单得多,你的权力主要来自你的地位,这可能是上天的缘分或凭着你的努力和专业的知识。做领袖就比较复杂,你的力量源自人性的魅力和号召力。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态度与能力一样重要。领袖领导众人,促动别人自觉甘心卖力;老板只懂支配众人,让别人感到渺小。”

回顾自己创业经商几十年的经历,李嘉诚最终决定做一个团队的领袖。他认为,要想当好领袖,就必须修炼自己的领导力,也就是个人魅力,这才是领袖人物不可或缺的气质。那么,怎样修炼领导力呢?李嘉诚认为,做好自我管理非常关键,只有管好了自己,给员工做出了榜样,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多年以来,李嘉诚不断要求自己与人为善、诚信待人、凡事顾及对方的利益,始终将做生意视为做人,他不欺诈消费者、不欺骗合作伙伴、不压榨自己的员工,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塑造了良好的个人形象。因此,与他合作过的人,还愿意继续与他合作;跟随他创业的人,不舍得离开他的企业;了解他为人的股东、财团,都愿意继续给他投资,这一切都是李嘉诚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助力。

李嘉诚在成功的道路上,把儒家的情义精神与西方的进取精神结合得相当完美。他做事勤奋、待人平和、遇事坚忍;他信守承诺、重视诚意、讲究义气。他既可以将中国文化的立身之本发挥得淋漓尽致,又具有单打独斗的胆识与魄力,还有超强的把握机会的能力。他外圆内方,刚柔相济,他不仅是西方人崇尚的榜样,更是现代中国人仿效的楷模。

对于李嘉诚的成功,连曾经是世界首富的“股神”沃伦·巴菲特都赞不绝口:“李是商业界的领袖,所有赚钱的人都应效仿他。按照李所说的话做人、做生意,即使不能成为富豪,也绝不会是个穷人。”

李嘉诚对自己的成功感触,用过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比如“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有头脑但不依赖创意”、“有钱难买六月雪、“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眼光”等等,这些都是耐人寻味的智慧哲理,它们告诉我们:人活着不仅要追求事业上的成功,还应该不断提升自我的修炼,尤其是身为企业领导者,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凯斯特鲍姆曾经说过:“真正的领导力是源于人们的内心和精神,而非外在的技能。卓越的领导者或许不擅长人际交往和沟通,但他一定是雄心勃勃,能够面对巨大的挫折,自我控制能力很强,能忍受背叛,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心。”

一个企业领导者,要想成为具有卓越领袖气质的人,一定不能缺少远见、务实、道德、勇气和胸怀,而这些我们在李嘉诚身上都可以看见。无疑,李嘉诚是一个杰出的商业领袖,是团队的造梦大师。在这方面,联想集团的柳传志也有过类似的感触。

柳传志曾把“其身正,不令而行”这句话挂在办公室的墙上,用来勉励自己。在他的带领之下,联想公司由20万元起家,发展成为如今资产上百亿的大型集团公司,成为中国电子工业的龙头企业,这与他的个人魅力有巨大的关系。

柳传志说过:“创业的时候,我没高报酬,我吸引谁?就凭着我多干,能力强,拿得少,来吸引住更多的志同道合的老同志。”这句话充分展现了柳传志个人魅力对人才的吸引力,因为一家企业在创立之初,公司无法给员工提供高报酬,但柳传志却能身先士卒,多干少拿,并且他的能力强,大家有目共睹,大家觉得跟着他干有前途,自然愿意跟在他身边。

柳传志说:“树立威信的最好办法是通过实践证明你是对的。我跟下级交往,事情怎么决定有三个原则:同事提出的想法,我自己想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肯定按照人家的想法做;当我和同事都有看法,分不清谁对谁错,发生争执的时候,我采取的办法是,按你说的做,但是,我要把我的忠告告诉你,最后要找后账,成与否要有个总结。你做对了,表扬你,承认你对,我再反思我当初为什么要那么做。你做错了,你得给我说明白,当初为什么不按我说的做,我的话,你为什么不认真考虑;第三种情况是,当我把事想清楚了,我就坚决地按照我想的做。”

领导团队、管理企业说到底是一个做人做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者能否做到大肚能容、宽厚待人,能够做得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胸怀全局、心怀天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能否长远地发展。因为宽厚待人,才能广结人缘,才有可能得到员工的支持,因为胸怀全局,才不至于目光短浅,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是一种大气魄。

李嘉诚当年创办塑胶厂时,将厂的名字定为“长江”,其释义为:“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长江之源头,仅涓涓细流,东流而去,容纳无数支流,形成汪洋之势。日后的长江塑胶厂,发展势头也会像长江一样,由小到大。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未来的长江集团,也应该为中国人引以自豪。长江浩荡万里,具有宽阔的胸怀,一个有志于实业的人,理当扬帆万里,破浪前进,去创建宏图伟业。”正是这种胸怀、这种气魄,才铸就了李嘉诚的超强人格魅力和领袖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