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吾意独怜才
2783100000024

第24章 养之道() (5)

用上的“迷惘之境”一词,私下间有个典故。一九九三年,要出版《往日时光——四友摄影精选集》 ,在书首要引用爱伦坡说的我很喜爱的两句话,第二句说﹕“Even with the utterly lost, to whom life and death are equally jests, there are matters of which no jest can be made·”当时要翻为中语,utterlylost一词很难译。舒巷城和我商量了一阵,大家同意译为“完全陷于迷惘之境”。译得不错吧。

肥妹之死,打死她的青少年不是一两个,而是十多个(最后判罪八个) ——不是神经不正常。无怨无仇,也毫无利益冲突,只是为了过手瘾——人命大事,视若等闲。打了十一个小时,打打停停,停后再打——如果读书这样用功,不中状元不远矣﹗这样的行为,不是utterly lost是什么 ﹖何谓 utterly lost(完全陷于迷惘之境)呢 ﹖爱伦坡的解释也精彩。那是 to whom life and death areequally jests(觉得生与死同样可笑)。补充一下﹕英语 jest这个字,指嘲笑,轻浮的笑,无聊的笑,鄙视的笑,戏谑是也。视生命如粪土,没有半点值得珍惜的,是utterly lost,完全陷于迷惘之境是也。

昔日我们的王羲之写《兰亭集序》,其人生哲理观绝不下于爱伦坡。右军认为生命是真实的,有意思,重要。他认为像今天的张五常,人有时豪情顿发,有时感慨万千,放心不下,因为知道生与死是两回事,生命是不可以嘲笑的。结论中他写道﹕“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这是说,因为人的行为有时喜乐,有时悲伤,放心不下,所以我们知道生与死没有分别之说是无稽的。主观的哲理,用上客观的逻辑分析,逸少真才子也。

羲之所说的“昔人”,知道“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不会有无端端地打死肥妹的青少年在其中。今天的世界真的是变了。

幼年时在广西逃难,这里那里上几课,战后是佛山华英及香港湾仔书院,转校频频。每次转校,或升一级,或降一级,或留一级,不同老师出的作文题目 永远免不了《我的志愿》。当年我想,此题那么老土,那么俗气,老师食古不化﹗无可奈何,还是胡乱地把自己的《志愿》交出去。写《肥妹之死》后,我想,出《我的志愿》为题的国文老师有点意思。我真的很想知道,打死肥妹那一群青少年,如果要写《我的志愿》,会怎样写呢﹖毫无志愿,觉得生与死同样可笑,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吧。

今天晚上与一位朋友谈到肥妹之死,说到那些陷于迷惘之境的青少年,论及大家少小时面对的《我的志愿》的作文题目,该友说﹕“如果打死肥妹的青少年说志愿是打家劫舍,也应该及格吧﹗”

再敬语特首。上文引用爱伦坡最后说的有意思﹕

There are matters of which no jest can be made(毕竟有些事物是不能嘲笑的)。我们要把陷于迷惘之境的青少年带到真实世界中去,带到不能嘲笑的事物那里去。

福利经济影响性情

二○○六年八月二十五日

二十年前儿子在香港求学,十四岁,暑期到海运大厦一间玩具店打散工。三个原因老板喜欢他。其一是工资低﹕下午工作五个小时只五十元﹔其二是儿子英语流利,招待外籍小友是专家﹔其三是儿子与儿童合得来。今天儿子长大了,研究专于癌,习医专于儿科。是的,我的儿子与儿童结下不解缘。

鼓励儿子打散工是不容易的决定。有危险的﹕推介玩具要用梯爬上爬落。再者,那份工消耗体力,放工后儿子到麦当劳等食肆大吃,赚来的五十元不够。我要补贴,连交通等费用每工作天补贴百元。为父者补贴也是福利经济,但与政府补贴有大差别﹕儿子不工作没有得补。政府补贴却相反﹕不工作才有得补,有工作则不补。

二十年前的香港,政府开始禁止儿童在街上擦鞋了。如果政府容许儿童在街上擦鞋,而儿子要尝试的话,我会容许。比较头痛,因为要亲自替儿子选择地点,也要注意儿子在街上结交的小朋友。

只有一个儿子,说不宠爱是谎话。但我认为在暑期打散工,贵贱不论,对儿子日后的发展有好处。工作是一种锻炼,可以培养一个少年的责任感,增加耐力,而更重要是看到一点自己做出来的成绩,或大或小有点满足感。后来儿子在美国进大学,读得好(本科毕业的总成绩是三点八五),读过的书是全新的(仿彿没有翻过),懂得透彻,耐力强,有好奇心,有想象力。我当年的教导还可以吧。

百多年前,我的父亲在湾仔书院读了几年书,午餐政府供应牛奶,是补贴。轮到我一九四八进入湾仔书院,开头几个月偶有免费牛奶,跟取消了。当年的香港,私立与官立的学校平分秋色,后者免费,是补贴。医疗也有公立的,也是公私抗衡,与今天一面倒的医管局相去甚远。当年没有什么综援,天天听到的是人浮于事,找工作。我的家在西湾河,非富有之区,认识的朋友没有一个不工作,不少打散工,杀出重围不容易,但这是生活,有血有肉也有泪。这些旧朋友的后一代都比他们生活得好,不少大学毕业,富裕得多了。社会的进步应该是这样的吧。

最近发表《肥妹之死》与《迷惘之境》,发牢骚,得到读者广泛的共鸣。于是想,归根究底,肥妹死自何因呢﹖答案是死于香港有很多青少年无所事事。我不知道打死肥妹的那一群有多少是生长于政府综援之家,但绝不怀疑他们友侪中不少是受到综援的培养。综援左右工作的意图,天下皆知。不工作,无所用心,于是陷于迷惘之境,肥妹当灾是自然的倒楣了。

读书不成没有什么大不了。有碗可洗,有街可扫,收入多少总可以练出一点真功夫。然而,这些机会,香港政府二话不说就抹杀了。今天一些议员竟然要推出最低工资﹑最高工时。强迫无所事事的去扫街不是高明得多吗﹖

想当年,自己求学不成,或无心向学,独自跑到当时四顾无人的柴湾去钓鱼,有所事事也。爬到离岸不远的巨石上,用手把鱼丝一次又一次地抛到海中去。根本没有鱼,就是有也要好几条才凑够一两。一次一次地把鱼丝抛出,抛出无数次,幻想有大鱼光顾。永远落空,永远失望。就是这样,我培养出好奇心,培养出想象力,培养出锲而不舍的性情。八年前阿尔钦把我在他教过的学生中排第一,说因为我永远比同学多走几步。

今天我认为,昔日到柴湾钓鱼的锻炼,可能比在学校考个第一对我后来的学问发展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