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药王孙思邈
27863900000010

第10章 高宗诏请,居京巡游

唐高宗李治幼年之时,就对孙思邈很崇拜,曾“活高宗之性命”。自公元650年高宗继位以来,虽勤于理朝,身体却一直欠佳。正如《新唐书·则天皇后传》道:“帝自显庆之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奏天后详决。”“有病思良医”,显庆四年(659),高宗十分想念孙思邈,并要让他审定即将成书的《新修本草》。同时为即将颁行世界最早的国家药典仪式和政治上的需要,便下诏请孙思邈进京。孙思邈进京时,高宗举行隆重的仪式,盛情接待。并授予孙思邈谏议大夫之职,要孙思邈长期在身边辅佐他。但孙思邈固辞不受,说服高宗,他要精心研究医药,潜心钻研经典医籍,进行著述撰写。但答应不离高宗而去,居住京城。孙思邈因年事高迈,不便外出,借京师安静适舒的生活条件和丰富的图书资料,在完成《千金要方》基础上,开始撰写《千金翼方》。

这是孙思邈第二次居住京城,其间曾多次应邀随同唐高宗去全国各地巡游,两次到东都洛阳。显庆四年十月至龙朔元年(661)四月,其间从洛阳到并州、嵩山等地。洛阳曾是东汉刘秀建都的地方,唐代定为陪都,称之为“东都”,地处中原。孙思邈是朝廷里德高望重的“老寿星”,既是医者又是学者,从皇帝、皇后到文武大臣、皇戚百官,都以同他在一起为荣。孙思邈随高宗还去龙门石窟巡游,并请求到白马寺等佛教圣地,对佛教进行深入了解。

显庆五年(660)正月,高宗与武则天又到山西并州,直到五月回到洛阳。孙思邈随驾到了并州时,主要居行于太行山。太行山峰峦巍峨,景色壮观,横跨山西、河北、河南等省,以盛产中草药著称,是他研究医药的好地方。孙思邈借用巡游之机在太行山体察民情,寻药问方,沿途施诊,授传医术。至今太行山的许多地方保留有当年孙思邈的遗迹胜址:南麓的茱萸峰有“药王洞”,相传当年“尝居此间”;东麓的五岩山上有五岩洞,相传是当年“晦迹韬藏”的地方;鹤壁市等等都有药王孙思邈的许多遗址遗迹,群众仍进行着纪念活动。

显庆五年(660)十月,高宗“风眩头重,目不能视”,经孙思邈医治而好。高宗去许州(今许昌)路过嵩山,住在嵩山寺中,孙思邈随行。嵩山也是我国的名山,有许多有名的丹士,孙思邈也乐于结识,“孙思邈居于嵩山”。到了龙朔元年(661)四月高宗、武则天才回到长安,孙思邈也随同返回到长安,这次东到洛阳历时19个月。

在中国封建社会,由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在哲学上占主要地位的是儒、佛、道思想,在社会道德上是“仁”、“善”、“慈”等伦理观念。历代王朝对儒、道、佛三教又有不同的观点,为争夺支配地位斗争甚为激烈,但都与宫廷内的政治斗争紧密相连。初唐时期,佛道两教仍时有激烈争斗。唐武德八年(625)高祖亲到国子监宣布三教地位:第一是道,第二是儒,第三是佛。唐太宗、唐高宗继位后仍按此序,成为其主要国策之一。虽然以道为先,对儒与佛也无所排斥,仍采取“三教同尊”。后来武则天崇佛抑道,更有传统的儒家思想,因历代继承而根深蒂固。这样的抑扬交替同时发展,斗争仍日趋激烈。面对这种情况,龙朔二年(662),朝廷举办盛大的“三教大辩论”。孙思邈专撰了《会三教论》,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主张三教合一,互相取长补短,反对相互排斥诋毁。他的这一思想得到朝廷和多数教派人士的认同称赞,当时在儒、佛、道各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麟德二年(665),朝廷举行盛大的泰山封禅活动,孙思邈第二次到东都洛阳。秋十月,唐高宗亲自率领一支庞大的队伍,从洛阳出发,排成几里长的列队,浩浩荡荡,吹吹打打,向泰山方向“封禅”行进。当时高宗患风疾,孙思邈是皇帝的随驾御医,又是前辈元老,出行中皇帝御辇在前,孙思邈之乘在后,从不远离。路经濮阳,又到齐州(今济南)。在泰山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使这座东岳名山一时热闹非凡。回归行途,孙思邈随驾同高宗、武后又去曲阜谒祀了孔子,到亳州礼拜祭祀了老子,封老子李耳“太上玄元皇帝”尊号。

于第二年(666)四月,从洛阳才回到京城长安。

唐咸亨四年(673)孙思邈奉诏再次同高宗前行九成宫(陕西麟游县西天台山)避暑。九成宫是隋唐帝王的著名离宫之一。宫苑建筑巍峨壮丽,环山抱水,气候清爽。高宗特请孙思邈一起避暑。这次九成宫避暑历经一个夏天,直到秋天,才随同高宗一起返回京城长安。留下了“药王洞”、“药王庙”、“炼丹处”等多处遗址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