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舌尖上的力量:口才制胜的艺术与技巧
27992300000019

第19章 以情动人,善应酬的人能把话说到心坎里(3)

汤姆·金斯还没有意识到什么的时候,已经被柯立芝拉到了桥牌桌前。汤姆·金斯后来回忆时说,他发现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参加桥牌比赛,完全是因为柯立芝给了他信心,使他觉得打桥牌不是一件难事。柯立芝也给他带来了一个足以改变人生的哲理,那就是,要是能够恰当地使用鼓励的方式,就可以在对方接受的前提下,指出对方的不足,同时令其有信心去面对错误与不足,然后改变它。

称赞对于我们的灵魂来说,就好像是阳光一样,如果没有它,我们就很难成长、开花和结果。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只是敏于躲避别人的冷言冷语,却总是吝于把赞许的温暖阳光给予别人。

很多年以前,一个十岁的男孩在一家工厂里打工。他的梦想是将来做一名歌星,但是,他的第一位老师却泄气地对他说:“你不能唱歌,你根本就五音不全,简直就像风在吹百叶窗一样。”

然而,他的妈妈,一位穷苦的农妇,却用手搂着他并称赞他说,她知道他能唱,她觉得他每天都在进步,她要节省下每一分钱,好让他去上音乐课。这位母亲的激励,令这个孩子的一生为之改变,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罗素,他后来成了那个时代最伟大最知名的歌剧演唱家。

如果男孩的母亲不把老师的话变换一种说法,不用欣赏、赞美的语言来鼓励和支持儿子,那么,社会很可能就会失去这样一个伟大的演唱家。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多用赞扬代替批评。当批评减少而多多鼓励和夸奖时,一个人所做的好事会增加,而比较不好的事情则会受忽视并萎缩。每个人都渴望受到赏识和认同,并会不惜一切地得到它。当然,我们鼓励别人的时候,必须是真诚的,或者至少看上去真诚。

任何人的能力,都会在批评下萎缩,却能在鼓励下绽放。因此,如果希望对方做好某一件事情,那么,就赞美其最细小的进步,而且是每一次的进步吧。每个人都需要诚恳的认同和慷慨的赞美。

虽然“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人总是好甜不好苦的,往往喜欢听好话和美言,而听不进逆耳忠言。这时候,只要换种说法,让忠言变得顺耳、中听,就会容易让人接受,从而达到“利于行”的目的。

浓情的话最能打动听者

要使演讲拨动人心,除了要调动情感激流、生动事例、幽默妙语之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注重情感与理性的升华点。这种升华点往往体现了演讲的思想价值和审美品位,是演讲闪光的灵魂所在。

演讲过程中,听众的注意力、理解和记忆选择性很大程度上是由情感因素决定的。

林语堂曾说过:“对中国人来说,一个观点在逻辑上正确还远远不够,它同时还必须合乎人情。”其实何止是中国人,只不过中国人更加重视罢了。

演讲者充沛的感情可以通过自身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语调高低、口气轻重、语速快慢等表现出来,但最重要的还是要以语言为载体传达出来。

一篇演讲,无论内容如何丰富,语言怎样准确、清楚、简洁、明了,如果缺乏情感,就很难打动听众。成功的演讲不仅能把道理说得清楚明白,使听众不得不信服,而且还能以自己真挚的感情感染听众,引起听众的共鸣,使听众心悦诚服地接受演讲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的表达既要靠语意,也要靠语音。因此,一些演讲名家,他们在遣词用语的时候,总是字斟句酌,选用那些适合表现思想内容,蕴涵着炽烈情感的语言,并以这些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叩动听众的心扉,引起共鸣。

林肯总统就是一位具有超人的演讲才能的政治家,他在1863年11月29日的“葛底斯堡演讲词”直到今天,不论任何大文豪,仍不能在这篇文章上增加一词,被人们当作模范演讲词。

这篇不足三百字的讲演之所以被世人所称赞,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其以简短为妙,更重要的是它注入了林肯的情感。让我们重温一下林肯的这篇演讲词吧。

“1789年前,我们的祖先在这大陆上创造了一个新的国家,她在自由之中成长,并为人人生而平等的主张而献身。

如今,我们正从事一场伟大的内战,考验这个国家,看如此成长和如此献身的国家能否长存于世。

我们在这战争的战场上聚会,奉献出战场的一部分土地,作为那些为国家生存而捐躯的人的最后安息之所,这全然是必须而正常的,也是我们应该做的。

世人不太会注意也不会太长久记忆我们此刻所说的话,但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在这里所做的一切。

面对这些光荣为国家奋斗牺牲的人,我们更应该发挥我们的爱国热忱。换句话说,我们绝对不能让这些爱国者白白牺牲,我们要祈求我们的国家在上帝的保护之下,获得更新、更大的自由。

我们只要能树立起民有、民治、民享的理想政治,我们的国家就不会从地球上灭亡。”

整篇演讲只用了五分钟,却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林肯简短的演讲词之所以激发人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林肯站在听众的立场上说话,每段开头、中间、末尾都离不开“我们怎样”,用他的切身体会来表明他对人民的关心、爱护;其次是语言的真诚朴实,乃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道理虽简单,听众却有如饮甘泉的畅快感觉;再次是林肯对民众的热爱促使他把听众当作上帝,通过语言的力量,团结人民,为美国的解放而斗争。

总之一句话,林肯把感情投到了演讲的主题和内容上,并适当地通过有声语言把这种感情表现了出来,产生了心理的“共振效应”,达到了演讲预期的交流、鼓动和说服的目的。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素以非凡的雄辩天资和演说能力闻名遐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以出色的军事才能领导了英国对法西斯德国的斗争,其间发表了许多演讲,对鼓舞英国军民和全世界人民奋勇抗战具有重大意义。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审时度势,认识到了要消灭德国法西斯,就要团结一切反法西斯力量,支持一切受法西斯迫害的国家和人民,否则将重蹈绥靖政策的覆辙。用他自己的话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也要在下院发表一篇同情魔王的声明。”为了向全国表明他的态度,丘吉尔通过广播发表了著名的《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希特勒是个十恶不赦、杀人如麻、欲壑难填的魔鬼,而纳粹制度除了贪得无厌和种族统治外,别无主旨和原则。它横暴凶悍、野蛮侵略,为人类一切形式的卑劣行为所不及。

“过去的一切,连同它的罪恶,它的愚蠢和悲剧,都一闪而逝了。我看见俄国士兵站在祖国的大门口,守卫着他们的祖先自远古以来劳动的土地。我看见他们守卫着自己的家园,他们的母亲和妻子在祈祷——啊,是的,有时人人都要祈祷,祝愿亲人平安,祝愿他们的赡养者、战斗者和保护者回归。

“我看见俄国数以万计的村庄正在耕种土地,正在艰难地获取生活资料,那儿依然有着人类的基本乐趣,少女在欢笑,儿童在玩耍;我看见纳粹的战争机器向他们碾压过去,穷凶极恶地展开了屠杀……我还看见大批愚笨迟钝、受过训练、唯命是从、凶残暴戾的德国士兵,像一大群爬行的蝗虫正在蹒跚行进。”

这里一美一丑的生动刻画,对照鲜明,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法西斯令人发指罪行的控诉、对灾难深重的人民的同情,饱含演讲者激情的语言使一切正义、善良的人们对侵略者更加深恶痛绝,对受害的苏联人民及其国家更加同情并抛弃一切旧有的偏见。正所谓“感同身受”,丘吉尔自身鲜明的爱憎,通过他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产生了强大的感染力。

接着他以准确有力的语言,阐述了英国所要采取的政策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丘吉尔以战略家的眼光看到了这次大战的世界性:“这不是阶级战争。这是一场整个大英帝国和英联邦不分种族、不分信仰、不分党派全部投入进去的战争。希特勒将迫使西半球屈服于他的意志和他的制度下,而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他的一切征服都将落空。”丘吉尔通过演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动员英国人及世界人民大力援助苏联,彻底打败德国法西斯具有重要意义。

说话时要考虑对方的感受

说话是一门艺术,好的语言会为你带来丰厚的收获;而不好的语言,伤人又伤己。好的语言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方的感受。

人是最高级的动物,人的感情是非常丰富的,有时候对方一句话,可能就会让自己郁闷半天,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但是,不管怎样,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人们在说话时,要考虑对方的感受,避免伤害他人。

有这么一位护士,一天,她给一位老人扎针,在老人的右胳膊上连扎3针都没见血,这位老人当时没说什么,更没有责怪于她,可这位护士却埋怨起老人来了。护士说:“唉,人老了什么都不行了,您的血管可真难扎啊!”

试想,老人听了这句话,心里会有怎样的想法与感受?无非就是人老了,不中用了,连扎针的医生都这样认为,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啊!这样说话岂不是太伤人心了?

总而言之,一个人的语言可以让人暖,也可以让人寒!所以,在说话前,一定要在心里面掂量几下再说出口!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即便是和亲朋好友说话,也应该讲究说话的技巧,说话之前考虑一下对方的感受。

有一对兄弟,他们都是赛车手,并且两人的开车技术都有一定的水平。有一次,哥哥让弟弟开车一起去见一位导演。弟弟说:“你开吧,我开车的技术哪有你高!”弟弟说这话的时候,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悦。原因何在呢?就是因为上次参加朋友生日晚会的事。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下班,由弟弟开车去参加一位朋友的生日宴会。由于快要迟到了,坐在后座的哥哥说:“车开快一点儿行不行,你还是赛车手呢,看一下表几点了?马上就要耽误了!”因为哥哥的语气有点硬,后座上又不止一个人,弟弟十分下不来台。这时,弟弟沉默了几秒钟,音调轻柔地说:“别这样说嘛!”话语非常和蔼,但“嘛”字的语气带了一个弯,也表达了自己的不快。

不可否认,以真实的自己和别人相处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人与人之间实话实说,不拐弯抹角,会显得比较真诚。但是,如果我们一直用这种方式和别人相处,听话的人会怎么想呢?

比如,你的先生有点胖,你直说他吃得像猪一样肥;婆婆担心多所以较啰嗦,你就直接说她很啰嗦;小姑长得不怎么样,你直白地说她长得不怎么样……这样,不仅会伤害到听话的人,还会严重影响到你与这些人的人际关系。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没有关照到别人的感受,别人当然也不会关心我们的感受,这样,我们与别人的关系就会存在着不信任、疏离和各种负向情绪,这时候受伤的人就是我们。

有的时候,给语言加点艺术是为人处世的必要。比如我们来换种说法:老公虽然胖胖的,但是不挑嘴,很好侍候;婆婆虽然啰嗦,但是她很会关心别人;小姑虽然长得不怎么样,但是个性很好……这样是不是感觉舒服多了?是的,既实话实说,又顾及到了对方的感受,没有伤害对方,何乐而不为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要多看对方的长处,学会宽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宽裕的心、柔软的智慧,创造出更满意的人际关系。

说话时考虑对方的感受,需要我们具备察言观色的能力,当然,这里所指的并不是一般人都具备的说话看一下对方的习惯,也不是要你过于见风使舵,尽挑别人喜欢的说,而误了正题。

说话时考虑对方的感受,需要我们说话言简意赅,不要刻意使用过多的说话“艺术”。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讲话,不考虑对方的听话听音能力,明明可以直说却偏偏想绕弯,这会让听者更不舒服。

总而言之,说话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地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