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舌尖上的力量:口才制胜的艺术与技巧
27992300000028

第28章 说服技巧,应酬达人懂得以情动人、以理服人(1)

序言

说服既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艺术。说服他人要有策略和方法,有时需要攻心,有时需要激将,有时需要幽默,有时需要委婉。不论如何,说服只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让人口服心也服,才能成功地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掌握说服的方法,领悟说服的技巧,将助你最快地获得你想要的东西。

利用猎奇心理进行说服

人的天性决定了对陌生事物的排斥心理,即不敢接受新事物,害怕它会给自己造成伤害。而人的天性中,又有一种对昂贵的、稀有的物品的渴求心理。并且,越是昂贵、稀有的东西,越能引起人们的占有欲。

因此,当我们试图使别人接受一些新思想、新事物时,千万不要只靠演说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为无论把它说得怎么好,也无法打动对方的心。这时,我们要转换方式,不妨把人们的恐惧心理变成一种猎奇心理,进行变相的说服。

在法国,一位农学家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地使土豆的种植得到了推广。

这位法国的农学家,在其他的国家吃过土豆后,觉得非常好,便想在法国推广种植。但是,他越是热心地宣传,农民就越不相信。并且,医生认为土豆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其他的农学家则认为种植土豆会使土地变得贫瘠。

经过苦思冥想后,这位农学家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恳求国王许可,在一块出了名的低产田里种植土豆,并由一支国王的卫兵专门看守。之后,农学家公开声明,任何人都不准私自接近这块土地,更不准挖掘其中的土豆。但是,这些士兵只在白天看守,晚上会全部撤走。

于是,抵制不住诱惑的人们,纷纷在晚上前来挖掘土豆,并把它栽进自己的园子里,像宝贝一样对待。这样没过多长时间,土豆便在法国推广开了。

在这个故事中,农学家起初是用劝告的方式来说服人们,但没有成功。因为对于新事物,人们普遍怀有一种敌视心理,因此,无论农学家说土豆如何的好,农民就是不肯相信。失败后的农学家灵机一动,拿人性的弱点来做文章。

让皇家种植土豆,并由国王派卫兵亲自看守,这样就使人们相信,这种东西是贵重物品,不是轻易可以获得的。而东西越是贵重、难得,人们的占有欲就会越强。所以,很多人会趁着天黑将土豆偷走。而这正中了农学家的下怀。人们把土豆偷回家后,亲自种植,收获后又亲自品尝,确信有益无害,土豆的种植也就自然而然地在法国传播开了。在这一故事中,农学家很巧妙地利用了人们的猎奇心理,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因此,当我们试图推广自己的新思想,或者说服人们接受一种新事物时,如果劝说不成功,就要马上改变策略,不妨利用一下人们的猎奇心理。要知道,猎奇心理人人都有,并且永远不会消失。

软绳子捆得住硬柴火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家喻户晓。诸葛亮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用以柔克刚的方法来俘获孟获的心,让其心甘情愿地归顺蜀国。

当时,刘备刚刚去世,南中就传来了诸多首领造反的消息。因为南中对蜀国非常重要,关系着其收复中原、统一天下的计划,因此,诸葛亮决定亲自出征。出征前,诸葛亮采纳了参军马谡的建议,即出征的目的不是为了将那些叛乱分子斩尽杀绝,而是要他们归顺蜀汉,以后不再叛乱。这就叫“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诸葛亮出兵不久,叛军内部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孟获做了主帅。由于孟获在当地有一定的威望,当地的少数民族和汉族都服从他的指挥,因此,诸葛亮下令不准杀害他,一定要捉活的。

交战不久,孟获便被活捉了。当他被带到大营时,诸葛亮问道:“蜀汉对你们不错,为什么还要造反?”接着,又带着孟获参观了蜀军军营。孟获看到蜀军阵营整肃、军纪严明、士气旺盛,心里暗暗佩服,但嘴上并不服气。他说:“我不是被打败的,只是不知虚实,中了你们的埋伏,才被捉的。现在看了你们的军队,也不过如此,真要硬打硬拼,你们也不一定会取胜。”诸葛亮笑道:“既然如此,就先放你回去,等你整顿好军队,再来打一仗吧。”然后,吩咐士兵们准备酒席,招待孟获大吃了一顿,就把他放了。

孟获回去之后,又连续和诸葛亮打了六次仗,前前后后又被活捉了六次。最后一次被擒时,诸葛亮让士兵传信:丞相没脸再见你了,让你回去整顿军马,再来决一胜负。

孟获想了很久说:“七擒七纵,自古没有的事情。丞相给了我这么大的面子,我虽没读过几本书,也知道做人的道理,怎么能不给丞相面子呢?”说完,跪在地上,泪流满面地说:“丞相天威,我们再也不敢造反了。”

诸葛亮非常高兴,赶紧把孟获扶了起来,设酒宴款待。最后,又客客气气地把孟获送出营门,让他回去了。

这则故事中,诸葛亮就是采用以柔克刚的手法,最终感动了孟获,让他主动放弃了造反的念头。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对于那些顽固的对手,不能使用强硬的手段以硬碰硬,这样对双方都没有好处。就像在这个故事中,如果诸葛亮第一次就杀了孟获,只能使南中暂时得到安宁,等大军一退,可能会有更多的人造反,对蜀国是很不利的。

俗话说:“软绳子捆得住硬柴火。”采用以柔克刚的手法,是对付强硬分子的上策。孟获七次成为诸葛亮的手下败将,本来应该被处死,但诸葛亮不但没有杀他,甚至没有半点羞辱他的意思,还以贵宾的礼仪款待他,给了他莫大的面子。因此,孟获作为大老粗,从心里对诸葛亮佩服之至,又怎么会不降呢?

这比单纯靠嘴去说服高明多了,诸葛亮这一招堪称说服术中的经典。

说服要攻心为上

在说服对方前,有时需要先了解对方的内心需求,通过满足对方的这种需求,令对方折服。也就是说,在说服对方之前,要先攻破对方的心,让对方从心里边对自己佩服,或者是感激,这就可以为下一步的说服打下基础。

下面故事中的利维就是利用这种攻心术,赢得了弗兰克的信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利维经营着一家影片进出口公司。后来,他对闭路电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组织了研究小组,对这一产品进行研发。

研制小组有三位主要专家,其中一位叫弗兰克。此人因脾气古怪、性情暴躁,动不动就和人争得面红耳赤而出名。他几乎和研制组的上上下下都吵遍了,连利维本人也不例外。可是,自从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小事之后,弗兰克便对利维言听计从、百般感激。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一天,在一个实验问题上,弗兰克同研制组的另一位成员意见不和。为此,弗兰克大动肝火,又拍桌子又摔东西,利维过去劝阻,也被他打骂了一顿。正在他们闹得不可开交时,弗兰克的小女儿安妮走进了实验室。

安妮看见爸爸那副怒发冲冠的样子,吓得哭了起来。弗兰克见状,再也顾不上同别人吵架,赶忙跑过去,陪着笑脸哄逗女儿。

看到这一情景后,利维心里猛地一亮,顿时明白了一件事情:弗兰克虽然脾气暴躁,看谁都不顺眼,但对自己的小女儿却百依百顺,视为掌上明珠。不难看出,这小女儿是他的主要精神寄托。

为了使弗兰克改变以往的工作作风,能够更好地工作,利维立刻在公司附近为他租了一幢非常漂亮的房子,好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和女儿待在一起。

当时,利维手头的资金本来就十分紧张,还为弗兰克租房,使弗兰克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因此,尽管利维再三动员,弗兰克还是坚持不搬。

最后,利维说:“搬不搬家,恐怕由不得你了。”

“什么?”弗兰克提高了嗓门,大声说道,“我自己不愿搬,你还敢强迫我不成?”

“我当然不敢逼你,不过,你的千金安妮已替你做主了。”利维微笑着看着他,继续说道,“她说你心境不好,容易发脾气,这会伤身。如果她能住在附近照顾你,你就不会发脾气了。起初,我也拿不定主意,可是安妮最后还说:‘我爸爸多可怜呀,我不能让他再忍受孤独了。’”

听了这话,弗兰克的眼里充满了泪水,最终同意了搬家。从此之后,弗兰克更加努力地工作,脾气也好了很多,很少再与人大声争吵。

在这个故事中,利维运用的就是攻心术。他看懂了弗兰克的内心需要,明白安妮对他的重要性,于是,就不惜重金在公司附近为弗兰克租了房子,通过安妮来说服弗兰克。

试想,如果利维不采用这种办法,而只是一味地训斥弗兰克,告诫他不准与别人争吵,弗兰克可能很难从命,更不会专心工作。

可见,攻心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说服方法,它比起讲道理、威逼利诱更容易赢得人心,也更容易被人接受。

旁敲侧击达到劝告目的

在我们说服别人的同时,还要善于听取弦外之音、传达言外之意,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奇妙的人际关系。老于世故之人大都擅长话里有话、一语双关:精明之人无需多言直语,便能让你心里明明白白。并且,用这种方式提出自己的要求,或者表明自己的不满,比直接说明的效果要好得多。

生活中,正面的劝告通常会使人产生逆反心理。这时,我们不妨独辟蹊径,换个方法来劝说,从侧面打开缺口,或许能事半功倍。旁敲侧击法就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好方法。旁敲侧击法一般多以人与人的感情为媒介,以人对新事物的兴趣、注意力或以列举有关事例为突破口,对其进行攻心。

荷兰物理学家彼得·塞曼,大学一年级时十分贪玩,物理成绩也不好,被人称为浪荡公子。为此,他的母亲很伤心。为了劝告儿子,她讲述了这样一段往事:他们的家乡位于西海岸的一个半岛上,常被大海淹没。1860年5月24日午夜,家乡又遭到了大海的侵袭,一个孕妇在孤舟上漂流了几天几夜,产下了一个男孩儿——彼德·塞曼。幸亏乡民救助,母子二人才平安无事。接着,母亲不无悲哀地说:“早知塞曼是个平庸的人,我当初就不必在海浪中拼搏努力了。”塞曼听完母亲的话,羞愧万分。从此,他改掉了坏习性,努力学习,最终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生活中,有些女孩子喜欢动不动就生男友的气,以显示自己有个性。如果这个女孩儿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或是兄长的娇妹妹,就更不能容忍别人对她的不满了。有些痴情的男孩子因为自己的某句话引起女友的不快,生怕得罪自己的“公主”,会忙不迭地赔礼道歉,更有甚者会贬低自己请求原谅,以示对恋人的忠贞。其实大可不必如此,男人们可以采用“柔性敲打”的方法让女友自己觉悟。

某局长的千金小蕊和本单位的小陈谈恋爱时,总会显示出某种优越感,因为小陈是农家子弟,大学毕业分在局里做科员,没有什么靠山。有一次,小蕊到小陈家做客,对小陈家人的一些生活习惯总是流露出看不顺眼的情绪,并不时在小陈耳边嘀嘀咕咕。吃过晚饭后,小蕊把小姑子使唤得团团转,一会儿叫烧水,一会儿又让拿擦脚布什么的。

小陈看在眼里,很不是滋味。他借机笑着对妹妹说:“要当师傅先学徒嘛!你现在加紧培训一下也好,等将来你嫁到别人家里,也好摆起师傅的架子来。”小陈这么一说,小蕊当时似乎听出了什么,过后不得不在小陈面前表示自己有些过分。

小陈不失时机地用“要当师傅先学徒”的俗话来提醒小蕊,避免了直接冲突。即使对方当时略有不满,过后也会有所感悟。

需要说明的是,交际情境并非都由自我选择与设计,如果是由对方选择和设计的,就要注意交际的情境意义,做到准确理解、灵活应变,防止劝告或说服的被动与失误。

用故意贬低术说服对方

生活中,有些人明明有这个实力能把事做好,而将事情搞得一团糟。此时,我们不妨激一激他,逼他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此时的激将,用的就是故意贬低的方法。

三国时期,曹操亲率二十多万大军南征。江东的孙权摇摆在抗曹与降曹的两种选择之间。经过鲁肃的建议,孙权有意联合刘备对付曹操。这时,诸葛亮也与刘备商量联孙抗曹,他在分析了江东当时的处境和可能出现的对策之后,料定孙权方面会派人前来试探。

果然,鲁肃不失时机的到来,成为了诸葛亮开展一场出色外交谈判的起点。

诸葛亮听说江东来人,便高兴地说:“大事济矣!”接着,十分慎重地叮嘱刘备,凡来人提及与曹操作战的问题,都试图推给他诸葛亮回答。他不仅要从与来人对形势的谈话中捕捉相关信息,而且还打算通过倾心交谈结交朋友。结果,直率的鲁肃经过诸葛亮的争取,透露出了江东投降倾向与抗曹势力的现状,以及作为决策者的孙权目前害怕曹操兵多将广、不敢决心抗曹的心态。并且他还自告奋勇,愿意充当诸葛亮出使江东鼓动抗曹的引荐人。

后来的情况证明,在江东谈判中,鲁肃确实起到了穿针引线和弥合裂缝的作用,给予了诸葛亮很大的支持。

到了东吴之后,诸葛亮很快得以与孙权直接会谈。他看到孙权“碧眼紫髯,堂堂一表”,立即判断出自己的对手有很强的自尊心,对于这种人,“只有激,不可说”。因此,诸葛亮在说服孙权的过程中,对准他当时在战与降之间举棋不定的矛盾心态,不但把曹操的实力格外加码地描述了一番,而且一点也不委婉地建议孙权,如果不能早下抗曹决心,不如干脆投降。

孙权不甘屈辱,立即回敬一句:“诚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降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