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舌尖上的力量:口才制胜的艺术与技巧
27992300000036

第36章 说话禁忌,应酬达人知道哪些话不能说(2)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便让老胡顿时拿定了主意,接着说:“不错,他尽管是手工作业,没有你那先进的设备,但他目前下岗在家,资金不够丰厚,只能这样慢慢完善,出于同事之间的交情,我不能不让他做!”

就这样,那个个体户只得灰溜溜地离开了。

事后,老胡说:“那个个体户没听懂我的意思,把我的话给打断了。本来,我是暗示他,做铝合金门窗的人很多,不止他一个上门来请求安装。我已打听到他做门窗多年,安装熟练,且很美观,但他的报价太高,我只是想杀杀他的价格。可他的一番话攻击了我同事小周的人品,我宁愿找别人,也不要让他来安装我的门窗。”

这本来是一桩可以谈成的生意,最终却以失败告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那个个体户过于急躁,不等老胡把话说完,甚至还没有听懂别人的意思,就打断别人的话头,结果把眼看就要到手的生意给丢了。

如果一个人正讲得兴致勃勃,听众也正听得津津有味,而此时你却突然插嘴,在这种情况下,不但说话者对你没有好感,很可能其他人也不会对你有好感。在别人说话的时候,你应该耐心地聆听他人的话,不要插话搅了对方的兴致,这时,点头示意比贸然插嘴要好得多。

插话,就像是一把“钩子”,不到万不得已时,最好不要用它。约翰·洛克指出:“打断别人说话是最无礼的行为。”所以,在别人说话的时候,你最好不要用不相关的话题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要用无意义的评论扰乱别人的谈话;不要抢着替别人说话;不要急于帮助别人讲完故事;不要打断他人的话去争论一些毫不重要的细节。

在听别人说话时,假如你真的有没听懂的地方,或者听漏了一两句,也千万别在对方说话中途突然提出问题,而应该等他把话说完,再提出:“很抱歉,刚才中间有一两句你说的是……吗?”如果你在对方谈话中间打断别人:“等等,你刚才这句话能不能再重复一遍?”这样,对方就会产生一种受到命令或指示的感觉。

听人说话时,务必有始有终,但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却不多。有些人往往因为疑惑对方所讲的内容,便脱口而出:“这话不太好吧!”或因为不满意对方的意见而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当对方有些停顿时就抢着说:“你要说的是不是这样……”你的插话,很可能会打断对方的思路,使对方忘记真正要讲的话。

总而言之,交谈之中请记住一点:不要随意插话。除非说话的人讲话的时候拖得过长,他的话不再吸引人,甚至令人昏昏欲睡,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厌烦,这时,你打断他倒是做了一件好事。

虽然在别人讲话时,插话是十分不礼貌的行为,但如果有必要表明自己的意见,非要打断讲话,那么我们就必须十分注意自己的插话技巧。

一般情况下,即使我们不同意对方的看法,也不要打断对方的谈话。但如果相互之间比较熟悉,或者问题特别重要,也可以先表示一下态度,待对方说完后再作详细阐述。

交谈过程中,如果我们想补充另一方的谈话,或者联想到与谈话有关的情况,想即刻作出说明,这时,可以对讲话者说:“请允许我补充一点”。或者说:“我插一句。”然后,说出自己的意见。这样的插话不宜过多,以免扰乱对方的思维。

当我们要找交谈者中的某一人处理事情时,可以先给对方一些小动作的暗示,对方一般会找机会和我们讲话;我们也可先向他们打个招呼:“很对不起,打断你们一下。”当他们停止交谈时,要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说明来意,一旦事情处理完毕,立即离开现场。

如果我们想加入他们之间交谈的话题,则可以找个适当的机会,礼貌地说:“对不起,我可以加入你们的谈话吗?”或者,大方客气地打招呼,叫自己的同事互相介绍一下,这样就能很快打破生疏的感觉。

总之,在与别人交谈的时候,不要随意插话,但如果不得不发表自己的看法,也一定要注意插话的时机,这样才能始终保持交谈的顺畅与和谐。

扫兴的话,最好不要说

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说话时不注意场合,不看时机、对象,从而导致尴尬的事出现。因此,扫兴的话,最好还是不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都有自己的爱好、兴趣和志向。人与人沟通时,一般都只会讲与自己有关的事,或自己感兴趣的事,这是人的天性。

沟通的双方若价值观大致相同,那么谈话就基本上在相同的频道上,不会产生太大的分歧;若两人的人生观点大不相同,则会在谈话中出现语言交锋与冲突,若双方各自坚持已见,则会产生新的矛盾,导致关系破裂。

既然无法轻易改变他人,那我们说这些令人扫兴的话又有何意义呢?何况对方不仅不买账,而且还会与自己疏远。

人性就是这样,谁的观点都不可能完全被否定。

令人扫兴的话有两种可能:一是讲到别人不爱听的话,讲到别人的短处;二是打断转移说者的说话兴致,中断正在说的话。

小刘是一外地来的打工者,她家境不好,父亲有病,小刘必须多赚钱为父亲治病。她人长得漂亮,工作也很努力。为了挣钱,她几乎没有时间谈恋爱,今年她已三十三岁了。

由于她工作负责,后来被提升为区域经理。朋友们为了庆祝一下,祝她事业步步高升,组织了一个聚会。

其中有一个朋友不会说话,他不仅没有祝福,而且还郑重其事地说:“事业有啥用,对女人来说,最成功的女人就是找到一个好老公,那样的女人才是最幸福的。”

小刘最怕的就是提到婚姻大事,何况她已三十三岁了,于是她委婉地说:“你的观点,我持保留态度,今天我们不谈这个。”

那个男人反而较真地说:“我昨天看了一则报道说,有一个女人二十六岁了还未嫁出去,以后就很难嫁掉了,而且会越来越掉价。”

对于三十三岁的小刘来说,听到这样刺激的话,脸当场就气青了,她扭身走开,不愿跟这样的朋友继续往下聊。

聚会散后,小刘再也没有与那朋友来往过。这男人也太不懂道理,一帮朋友好不容易聚到一起谈论点开心的,此人居然给女主人当头泼了一瓢冷水,使主人十分扫兴。

说话要是讲究对象的,故事中的小刘三十三岁未嫁,婚姻本就是她的心病之一,那位男性朋友却反复强调二十六岁未嫁出去就掉价了,岂不是当场在侮辱对方。

有一种人,由于命运之神使他处于某种自以为最优越的地位,因而处处表现得唯我独尊,与人交谈时总是居高临下,扫人话兴。

小杰和小民是师范大学的老同学,毕业以后各奔前程。分别九年后不期而遇,亲切地交谈了起来。

这时,小杰已在区政府里做了一名很有实权的科长,正雄心勃勃、春风得意;而小民仍在老老实实地当中学教师,教学任务很繁重,日子过得比较清苦。小杰对小民的处境颇为同情,并居高临下地表示乐于帮助老同学跳出“苦海”,要小民步其后尘,也到行政部门去谋个一官半职,但当即遭到了小民的婉拒。

“人往高处走嘛,为什么要吊死在一棵树上呢?”小杰很不解地问。

小民动情地说:“我是一个农民的后代,是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因此有一个心结,那就是利用我的知识来改变更多的农村青年的命运,我总是把那些农村学生当作当年的自己。我刚当高三班主任时,有一个农村孩子复读了一年还未考上大学,家里没钱,他自己也没有信心了。是我鼓励他,帮助他复读了一年,他终于考上了重点大学,如今在市税务局当上了中层干部,上个星期还开着自己的车来看望我呢!”

小杰立即得意地说:“怎么样?还是当官风光吧!”

小民觉得小杰曲解了自己的心意,顿时好像吃了一只苍蝇,无言以对。

人各有志,小民为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而安贫乐道,这本是无可非议的。但小杰却以己度人,硬要把小民往官场上拽,这便伤了小民的自尊心,扫尽了话兴,使他们的交谈难以为继。

所以,说话是讲究场合的。赞美人时我们可以当着所有的人高声赞美,但若要说令别人没面子的话,最好还是单独交流为好,否则会令听者十分难堪。

总之,令人扫兴的话,最好闭嘴别说。

揭短的话千万说不得

哲学家说:沉默是一种成熟;思想家说:沉默是一种美德;教育家说:沉默一种智慧;艺术家说:沉默是一种魅力;科学家说:沉默是一种发明。

我们知道,在人际交往当中,沉默是一种难得的心理素质和可贵的处世之道。

具备优势的时候需要沉默。“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太阳不语,自有光辉;高山不语,自有巍峨;蓝天不语,自有高远……人也一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取得成绩的时候需要沉默。面对成绩和掌声,成功者报以深深的一鞠躬。这是无声的语言,是恰到好处的沉默。

遭受挫折的时候需要沉默。在失败和厄运面前,拭去眼泪,咬紧牙关,默默地总结教训,然后再投入新的战斗,不失为上策。

等待时机需要沉默。造化总是把机会赠送给有充分准备的人。怨天尤人无济于事,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才是最可靠的。

承担痛苦的时候需要沉默。如果亲友沉浸在不能自拔的悲伤之中,此刻,无论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那就默默地陪他度过一段时光,默默地为他做一些事情吧。

沟通心灵的时候需要沉默。不是随便打断他的话,而是善于倾听,在倾听中汲取智慧、弥补纰漏、建立信任、产生满足。

“少说话、少评论、少批评”,牢记“沉默是金”,才能更好地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切记,管住自己的嘴。

世界并不完美,存在着不同状况、不同程度的“短”,你我也是。于是就常常有揭短的行为发生,有时就发生在你我身上。

其实,每个人都有长处,亦有短处,待人处事之成功,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包容对方的短处,善于发现对方的优点,称赞对方的长处,而不要抓住对方的隐私、痛处大做文章。切记:揭人之短,伤人自尊!

每个人都有虚荣心,指责或批评别人的时候尽量不要说到他人的短处,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有些短是不能揭的。如果你揭的所谓的“短”,与大家共同的事业完全不相干,或即使有关系也很勉强的话,被揭的人就会有被愚弄、穿小鞋、抓小辫子的感觉。这样的短揭得就比较烂了。还有极少数的情况,揭短是为了打击别人、快乐自己,或以揭人之短而护己之短。这样的揭短,应当缓行。人总是有短处的,人也不可能改正自身所有的短处,伟人亦不能,何况你我?

那么,当我们看到对方的短处时,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除非这短对共同的事业构成了威胁,违反了共同的秩序,否则就随它去吧!容忍,是一种智慧,放任也是种关爱。每个人既有长处,也有短处,正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

“揭短”,有时是故意的,那是互相敌视的双方用来作为攻击对方的武器;“揭短”,有时又是无意的,那是因为某种原因一不小心犯了对方的忌讳。有心也好,无意也罢,在待人处世中揭人之短都会伤害对方的自尊,轻则影响双方的感情,重则导致友谊的破裂。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揭人之短”呢?

一是必须了解对方,做到既了解对方的长处,也了解对方的短处,这样才能在交际中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习惯,有自己的需求和忌讳,如果你对交际对象的优缺点一无所知,那么交际起来,就会“盲人骑瞎马”,难免踏进“雷区”,触犯对方的隐私。

二是要善于择善弃恶。要多夸别人的长处,尽量回避对方的缺点和错误。“好汉愿提当年勇”,又有谁人愿意提及自己不光彩的一页呢?特别是如果有人拿这些不光彩的问题来做文章,就等于在伤口上撒盐,无论谁都是不能忍受的。

三是指出对方的缺点和不足时,要顾及场合,别伤到对方的面子。

四是巧给对方留面子。有时候,对方的缺点和错误无法回避,必须直接面对,这时就要采取委婉含蓄的说法,淡化矛盾,以免发生冲突。

俗话说得好:“打人不打脸,说人不揭短。”要想与他人友好相处,就要尽量体谅他人,维护他人的自尊,避开言语“雷区”,千万不要揭人之短!

这是个曝光和揭短的时代,亏心事还是少做为好。如果真的要出来献丑,群众自然乐得多份谈资。好好地爱惜自己的羽翼,学会扬长避短,别啥事都插一腿,小心落水。落水之后,迎接你的就不是鲜花和掌声了,而是板砖和口水,报应会来得很快。因此,做人还是要厚道一点比较好。

避免说他人忌讳的话

现实生活中,由于复杂的社会和个人原因,人们往往有许多忌讳。说话时应特别小心,千万不可触动他人的忌讳,否则,得罪了别人尚不知情,又为自己埋下了一颗“地雷”。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方言不同,往往同样一句话,意义却完全相反,你以为侮辱,他以为尊敬;你以为尊敬,他以为侮辱。所以,古人才有“入境随俗”的主张。

从前有个浙江人,到北方去做官,他的妻子也是南方人。有一天,太太叫女仆(女仆是北方人)洗衣服,她说:“洗好后,出去晾晾。”晾晾的字音,南方人读作浪浪,浪浪在北方是不好听的词。女仆听了,当然觉得不高兴。太太询问原因后出口笑骂道:“堂客!”堂客在江苏、浙江一带,是骂人的名词,女仆听了,却说:“太太,不敢当!”太太又问其所以然,这才知道原来在当地,“堂客”是尊敬女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