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楚辞选评
28272600000008

第8章 、渔父

《渔父》篇最早著录于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中,但未说明是屈原作(与同为其所著录的《怀沙》不同),大约是作为屈原的史料来征引的。东汉王逸《楚辞章句》称“屈原之所作也”,但于后文又说:“楚人思念屈原,因叙其词以相传焉”。前后矛盾,这大概是于王逸时代已有不同说法。《渔父》一诗从行文语气以及艺术形式上看,确有可疑的地方。如有人认为《渔父》中的“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这是一种泛泛的客观描叙,不像是自我抒发。如果是屈原自作,这些地方可能写得更深切些。(胡念贻《屈原作品真伪问题及其写作年代》)有人又认为本篇在思想感情上的深度不像屈原其他作品那样“蕴藉深厚”,在形式上“介乎诗歌与散文之间”,类似汉赋,所以不会是屈原作品(参见马茂元《楚辞选》)。我们认为如果从其思想内容看,渔父代表了主张“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隐者,实际为道家思想人物。而屈原则主张“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蒙世俗之尘埃”的耿介人物,而渔父则不以屈原所选择的道路为然,故“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既对屈原的人格表示崇敬,对屈原的遭遇表示同情,但又对其“死直”表示惋惜和不能理解,这曾是西汉刘向、贾谊、扬雄等人以道家思想评价屈原的普遍观点。殆可知本篇与《卜居》应同是出于汉初人之手。从文体上看,亦属于由楚辞而向汉赋过渡的作品。

屈原既放(1),游于江潭(2),行吟泽畔(3),颜色憔悴(4),形容枯槁(5)。

渔父见而问之曰(6):

“子非三闾大夫欤(7)?何故至于斯(8)?”

【注释】

(1)既放:已被流放。

(2)游:指漫无归宿的行走、流浪。江潭:泛指江湖水域。潭,深水。

(3)行吟:边走边吟咏。泽畔:水边。

(4)颜色:面色。憔悴:脸色枯暗无神。

(5)形容:体形容貌。枯槁:干瘦的样子。

(6)渔父:犹渔翁,对年长打鱼人的尊称。

(7)子:你。三闾大夫:楚官名,掌管王族(昭、屈、景)的教育和管理。据载屈原曾任此职。

(8)斯:此,此地。

屈原曰:

举世皆浊我独清(1),众人皆醉我独醒(2),是以见放(3)。

【注释】

(1)举世:全世上。浊、清:指品德而言。汪瑗《楚辞集解》:“清比己之洁,而浊比世之秽也。”

(2)醉、醒:指对是非的认识和判断而言。醉:指昏聩;醒:指清醒,明察。

(3)见放:被放逐。

渔父曰:

“圣人不凝滞于物(1),而能与世推移(2)。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3)?

众人皆醉,何不薠其糟而歠其酾(4)?

何故深思高举(5),自令放为(6)?”

【注释】

(1)不凝滞:不执著固守。物:外物,客观处境。

(2)与世推移:指随世俗之状况而改变自己态度和应对的办法。

(3)淈泥扬波:将水底泥搅起使清浊混同。此即所谓“同流合污”之意。

(4)躡:吃。糟:酒糟。歠:同“啜”,饮。酾:同“醨”,薄酒。此指与世人同醉。

(5)深思:用心太过,指忧国忧民。高举:指志行高洁,超拔于世俗。

(6)自令:自使。为:表疑问词。此句意谓何苦自找被放逐呢?

屈原曰: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1),新浴者必振衣(2)。

安能以身之察察(3),受物之汶汶者乎(4)?

宁赴湘流(5),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6),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注释】

(1)沐:洗头。弹冠:指用手弹去帽子上的灰尘。

(2)浴:洗澡。振衣:指抖掉衣服上的尘土。汪瑗《楚辞集注》云:“沐浴二句,古有是语,屈子述之以起下文,故曰吾闻之,谓闻之于古也。”按《荀子》中亦曾引用谓“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弹其冠,人之情也。”

(3)察察:洁白的样子。

(4)汶汶:犹濛濛,昏暗不明的样子。指蒙受玷污、污辱。

(5)湘流:湘水,在今湖南境。

(6)皓皓:洁白有光采。

渔父莞尔而笑(1),鼓枻而去(2)。

乃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3),可以濯吾缨(4);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5)。”遂去,不复与言。

【注释】

(1)莞尔:微笑的样子。

(2)鼓枻:鼓动船桨,即划船。去:离开。

(3)沧浪:水名。

(4)濯吾缨:洗我帽子上的系带。

(5)“沧浪”四句,乃流传楚地的古歌谣。又见引于《孟子》云:“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歌词意谓人应该适应外物的变化而采取行动。

这里是劝说屈原在此溷浊乱世,应洁身自保,隐身而退。